<p class="ql-block">說起元宵節豆面燈,當屬楊戈莊村聞名,歷史悠久,村莊隸屬青島市田橫鎮,坐落在黃海之濱,歷史上是個海島,俗稱島里,滄海蝶變,現在西部與陸地接壤,三面環海,民風淳樸,民俗濃厚。</p> <p class="ql-block">豆面燈的傳承從節日制品走上了藝術天地。元宵節三天登場亮相,從正月十四日中午開始,村民們將精心制作豆面燈和面塑升蟲、升級在自己家擺供,同時一部分送到祠堂做貢品,共同供人們欣賞,互相學習,點亮豆面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壽年豐,平安幸福。正月十六日送十五。</p> <p class="ql-block">島里做的豆面燈,今年上了央視,成了《東西南北過大年》欄目主持人說年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豆面燈,就是用豆油或花生油和勻細黃豆面捏成形態各異的面塑,在頂端或背上捏一小碗狀,內插一纏繞棉絮的山草棍做燈芯,倒入花生油或豆油,在元宵節的晚上點燃,在民居正北供奉,還放在屋內及院落不同位置,精品一定要送到祠堂供奉祖先,人們絡繹不絕觀賞技藝和燈花。</p> <p class="ql-block">豆面燈制作工藝細膩,做一盞豆面燈,原料為細豆面為主加色料,先用大豆油或者花生油和勻豆面,反復揉搓,達到柔韌筋道。捏制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海洋動物,成品后定型好,有的涂上顏色。</p> <p class="ql-block">元宵節的三天晚上燈火如星,點燃放在屋內及院落不同位置,內外通亮,用來祈福。孩童們歡歡喜喜拿著豆面燈在家里和院子四處照照,口里念念有詞“雞燈鴨燈,照照蝎子上東京”,祈求新一年人畜興旺、五谷豐登。</p> <p class="ql-block">元宵節制作豆面燈的習俗傳承歷史悠久,祖輩主要是圓柱狀燈、部分生肖燈和其它幾種吉祥動物。因為地處沿海,擴大到了海洋動物,還有龍、鳳等吉祥動物。</p> <p class="ql-block">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豆面燈的品種越來越豐富多樣,從最初的幾種逐漸發展到現在的五十多種,尤其是海產品成分增加了,螃蟹、大蝦、八帶、比管魚、扇貝、琵琶蝦等島里特色海鮮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六日,收拾這些豆面油燈就可切成片,過去肉類少,炒菜加上豆面燈片頂替豬肉。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就與豬肉、白菜、粉條等蔬菜一起燉炒,成為節日里可口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 豆面燈制作技藝傳承和創新,在內容和形式上極為豐富,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豆面燈越來越豐富喜慶,越來越多姿多彩,一盞盞豆面燈成了島里點亮元宵節的一種獨特方式。是漁民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寄托著農家人對人壽年豐的祈盼,包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也豐富了元宵節的文化內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永福县|
临城县|
新晃|
汉阴县|
儋州市|
酉阳|
安庆市|
芒康县|
沧州市|
绥宁县|
洛隆县|
三河市|
临武县|
长顺县|
高台县|
买车|
孙吴县|
龙海市|
丹江口市|
鄯善县|
手游|
鸡东县|
凤台县|
高淳县|
海盐县|
巢湖市|
汤阴县|
邓州市|
大悟县|
炎陵县|
宜黄县|
罗平县|
化州市|
周口市|
德惠市|
大石桥市|
肇源县|
临夏县|
清水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