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元宵節(jié)習(xí)俗</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有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走百病、舞獅子、逐鼠、迎紫姑、送燈等習(xí)俗。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p> <p class="ql-block"> 吃元宵: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fēng)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p> <p class="ql-block"> 鬧花燈:鬧花燈是元宵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jié)稱為“燈節(jié)”</p> <p class="ql-block"> 猜燈謎: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fēng)格的一種傳統(tǒng)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每逢農(nóng)歷正月十五,傳統(tǒng)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jié)日氣氛,所以響應(yīng)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jié)不可缺少的節(jié)目。</p> <p class="ql-block"> 耍龍燈: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jù)《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于中國很多地方。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踩高蹺: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zāi)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p> <p class="ql-block"> 舞獅子:舞獅子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p> <p class="ql-block"> 逐鼠:逐鼠是一項元宵節(jié)期間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p> <p class="ql-block">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xí)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p> 元宵佳節(jié) <p class="ql-block"> 你們還知道哪些習(xí)俗,在正月十五你會做哪些有趣的事呢?</p> 2021.0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达日县|
江川县|
南汇区|
东乡族自治县|
昌平区|
兴国县|
剑河县|
晋州市|
十堰市|
榆中县|
宣化县|
灌云县|
武夷山市|
榕江县|
广汉市|
香格里拉县|
宿迁市|
永修县|
云霄县|
安陆市|
忻城县|
江川县|
射洪县|
福鼎市|
芮城县|
资源县|
平远县|
安仁县|
梁山县|
南康市|
嫩江县|
馆陶县|
天峻县|
庆云县|
石台县|
镇江市|
肥乡县|
荔波县|
宁国市|
尖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