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欲知歷史往事,請關注本號</p> <p class="ql-block">中國近代著名人物梁啟超,曾經為晚清一個太監寫了傳記~《烈宦寇連材傳》。在這篇傳記中,清宮太監寇連材被描述成為飽含愛國情懷,面對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賣國行徑,他冒死上諫,直面斥責慈禧太后,最終舍生取義,從容赴死,堪稱史上絕無僅有的“義烈英宦”,這個太監就是寇連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寇連材(1868—1896),昌平區北七家鎮南七家村人。祖父名寇懷璧,父親名寇士通??苓B材原名成元,在村中的寇姓中排“成”字輩,為獨子,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七。15歲時與順義縣張姓女子結婚,生有二男一女。光緒十六年(1890年),其父與村中趙姓人家因地界糾紛輸了官司,家破人亡。迫于無奈,24歲的寇成元遂拋妻舍子,于1891年進京自閹入宮,入宮改名為寇連材。</p><p class="ql-block">入宮后寇連材在奏事處當差,充當低級小太監。后托總管崔玉貴幫忙,才將其補到慈禧太后儲秀宮當差。1896年,他寫了《上太后書》,觸犯了太監不能干政的規定,于2月15日上書后被關押,17日交刑部菜市口處斬,后葬于南七家村東北。</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不禁要問,寇太監為何要冒死進諫呢?</p> <p class="ql-block">在梁啟超的筆下,寇連材是這樣一個人:他曾為慈禧梳頭,“甚見親愛”,甲午戰敗后,“寇君日憤懣憂傷,形于詞色”,又時常和其他的太監“嘆息國事”,被其他太監嗤笑。又寫慈禧有心廢帝,讓皇上賭博,“又賞皇上以鴉片煙具,勸皇上吸食”,讓李蓮英內外造謠,說皇上失德,應該廢帝另立皇帝,面對這樣的情況,寇連材“日夕皺眉凝慮,如醉如癡”。然后又寫寇連材長跪哭諫慈禧太后,被太后斥退。寇太監不心甘,到二月十五日,“乃上一折,凡十條”。在行刑時,寇連材“神色不變,整衣冠,正襟領,望闕九拜,乃就義”,“皇上聞之,為之掩淚”,而“北京志士莫不太息”。</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這樣的描述就如同他親眼所見,人們不禁懷疑,深宮中寇太監的“憤懣憂傷”的心理活動,梁啟超怎么知道的呢?</p><p class="ql-block">清末的老太監信修明也談到了寇連材上書慈禧太后的動機,給出了與梁啟超截然相反的說法。信修明在他的《太監談往錄》中說:寇連材 “與太后掌案太監王俊如關系不錯,來往過密。王俊如被珍妃賣官事牽連,發往奉天充軍??苓B材異想天開,想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想上一個奏章,自以為如果太后采納,可以補太后宮中掌案太監的缺位,如太后不喜歡,大不了發配奉天,也不會有死罪。即使發配,也還能有發財的機會,因清朝太監充軍,人還未到,地方上就有人代辦沿路車馬飲食費用,到了軍所,將軍以下的官長無不高看,因是近侍太監,誰也不敢得罪。豈知寇連材上了奏章,不僅沒博得老太后喜歡,反而獲一死罪,奏章并不出奇,交司房存庫了?!?lt;/p><p class="ql-block">圖片</p> <p class="ql-block">珍妃賣官,私自交通外官的事,慈禧太后聽到后大怒,要求光緒徹查,追究責任。光緒皇帝于1894年10月29日下了一道圣旨,將珍妃、瑾妃降為貴人,“以示薄懲,而肅內政”。</p><p class="ql-block"> 珍妃的賣官干政事發后,于1894年10月被慈禧下令圈禁,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被慈禧太后命人拋入井中。多年來的宣傳,使絕大多數人認為,珍妃得罪慈禧太后的原因,是珍妃支持光緒皇帝搞維新變法,屬于所謂的“帝黨”,遭到慈禧太后嫉恨。其實,真正原因是珍妃觸動了清朝“后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何況1894年,康有為還是默默無名的一個舉人,此時正在廣州備考1895年的進士考試,所謂的珍妃支持光緒維新變法說法純屬無稽之談。</p> <p class="ql-block">自古宮闈秘聞,沒有人比太監們知道的詳細。他們日日伴在統治者身邊,往往是歷史事件現場見證者。信修明是清宮老太監,辛亥革命后出宮,將自己在宮中24年的見聞寫成《太監談往錄》一書,他的話可信度應該不低。</p><p class="ql-block">處斬寇連材時,清宮內務府沒有公布處斬他的原因。由于是內務府處罰太監,按照常規,無須清廷刑部審訊,故而對寇連材的死因未給出明確的答復。這就為猜度者提供了無限推測的空間。</p><p class="ql-block">關于寇連材上書的內容 梁啟超《烈宦寇連材傳》稱:“(寇連材)乃上一折,幾十條:一、請太后勿攬政權,歸政皇上;二、請勿修圓明園以幽皇上;其余數條,言者不甚能詳之,大率人人不敢開口之言。最奇者,末一條言,皇上今尚無子嗣,請擇天下之賢者立為皇太子,效堯舜之事?!?lt;/p><p class="ql-block">寇連材上書的內容是否真的像梁啟超所寫的那樣呢?在《甲午戰爭有關折奏史料》抄本中有寇連材的上書,題目是《太監寇連材死諫折》,為我們解開了長期以來令人撲朔迷離的謎團。</p><p class="ql-block">在這份資料上,寇連材提了10條建議:廢除銀錢,改用官票;厚薪養官;抽丁練兵;多建工程;設立官學教人院;禁止建鐵路,禁止使用洋槍炮;赦免罪犯;官員三年一任;統一銀錢計量;選擇天下賢者當皇帝。</p><p class="ql-block">從以上資料得知,寇連材的上書內容,根本不存在梁啟超所記錄的“幽禁皇帝”、“歸政皇帝”的內容??苓B材上書內容中根本沒有維新派的主張,寇連材在思想上與維新派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p><p class="ql-block">圖片</p> <p class="ql-block">寇連材是被梁啟超生拉硬扯到維新派隊伍里去的,寇連材的主張基本上還沒有跳出“洋人腿長,不會打彎,用撓勾便可戰勝洋人”的愚昧認識。因此,說他“贊助維新”是沒有事實根據的。</p><p class="ql-block">梁啟超說寇連材“贊助維新”,在時間上也是難以說得通的。因為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是在1898年6月,而寇連材是在1896年就被殺的。在寇連材被殺之前,光緒皇帝同康有為等維新派并無直接接觸,怎么會讓寇連材在皇帝和維新派之間“傳書遞簡”?</p><p class="ql-block">其實,寇連材就是一個做事不考慮后果的莽撞之人,他上疏的出發點也是為了貪圖升官發財,沒想到觸犯了朝廷規制,被慈禧下令斬殺。而他的奏疏本來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更是跟維新派扯不上關系。一個多世紀以來,無論在史學家的筆下,還是藝術作品中,寇太監都是“忠直”的“烈宦”,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梁啟超撰寫的《烈宦寇連材傳》。他在文中熱情謳歌了寇連材的愛國情懷,并把慈禧殺害他作為慈禧剪除光緒羽翼證據。</p><p class="ql-block">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動用他的如椽大筆,用生動感人的文辭寫下了寇連材的傳記,在他的筆下,寇連材儼然成了維新志士,堪與血灑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相比肩!很明顯,寇連材事件被維新派用來作為渲染維新悲壯的絕好題材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萨迦县|
伊吾县|
织金县|
合作市|
盘锦市|
宁波市|
津市市|
墨玉县|
西和县|
垦利县|
广宁县|
秦皇岛市|
余姚市|
西充县|
霍城县|
牙克石市|
新昌县|
兴国县|
米易县|
贵定县|
镇坪县|
民乐县|
社会|
建昌县|
鱼台县|
施甸县|
文登市|
克什克腾旗|
邵东县|
师宗县|
宣城市|
克什克腾旗|
土默特右旗|
西安市|
丰都县|
台北县|
盐源县|
光山县|
余姚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