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和希特勒,他們一個是法國大革命的代表,一個是德國法西斯魔王。他們倆人對俄羅斯、蘇聯發動的戰爭雖然相隔120年,但因他們都敗倒在了莫斯科,而常被后人并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們都曾一度橫掃歐洲大部,建立了歐洲大陸的霸權,卻又都因海軍力量不足,拿英國的不屈服無可奈何。又因他們都把英國的對抗,視為是俄羅斯、蘇聯的支持惹的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拿破侖、希特勒決定對俄羅斯、蘇聯進行侵略打擊。結果在蘇聯人民堅持斗爭的有力還擊下,他們全都以慘敗告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羅斯聯邦,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土地面積為2200萬平方公里,且資源豐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b><span style="font-size: 22px;">,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以土倫戰役起家到創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拿破侖指揮的法軍在數次戰役中所向披靡,屢屢得勝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特別是在1809年的瓦格拉姆戰役中,他成功地擊敗了第五次反法同盟,攻占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還迫使哈布斯堡王朝簽下了極不平等的《維也納和約》。如此更加激發他對榮譽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當時的法蘭西帝國已經達到鼎盛,可還有英國沒有被拿破侖征服。為徹底征服英國,拿破侖向俄羅斯沙皇帝國宣戰,結果慘敗于莫斯科城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希特勒</b><span style="font-size: 22px;">,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奧地利布勞瑙,奧地利裔德國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5年4月30日,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自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為征服英國,向俄羅斯沙皇宣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建立歐洲霸權后,為了迫使英國臣服,拿破侖聯合歐洲大國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政策。以此來切斷英國與大陸的貿易往來,想從政治上孤立和從經濟上打擊英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然而,“大陸封鎖”遭到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抵觸,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也是出于對拿破侖擴張野心的強烈防備與抵觸。沙皇表面加入“大陸封鎖”聯合,暗中卻與英國進行貿易往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憤怒的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羅斯是英國的最后法寶,世界的和平就寄托在俄羅斯的身上,但是不幸至極,英國人的黃金卻要比我的計劃更有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812年6月,拿破侖集結60多萬大軍,向沙皇俄羅斯不宣而戰。拿破侖在涅曼河西岸檢閱完部隊,便踏入了波蘭領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待拿破侖大軍踏入波蘭才知道,波蘭是個非常臟的國家,農民從不梳頭洗臉,蓬頭垢面的長發里長滿了虱子和跳蚤,整個村社被蟑螂充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軍隊的后勤供給軍需物品,和飲用水跟不上主力部隊的前進速度,數萬軍人、馬匹因染疫而不斷地死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跨越涅曼河一星期左右,士兵中就不斷的有人開始發高燒、出紅疹;重病者的臉色變青,斑疹、傷寒接踵而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更要命的是士兵們為了防御俄軍小股部隊夜襲,只能擠在封閉的房舍里睡覺。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拿破侖軍隊就損失了8萬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后來有人回憶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勃艮第到蘆葦墊子上睡覺,很快被虱子的動靜弄醒……于是,他脫掉襯衫和褲子并扔到火中,虱子的爆裂聲就像兩個步兵團在交火一樣……許多同僚被咬傷,繼而病倒,死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時有幾名高級軍官向拿破侖提出撒兵的建議,但拿破侖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可怕的是我們在莫斯科前面倒下,只有贏得最后的勝利,才能真正拯救我們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法軍攻陷斯摩棱斯克,又拿下瓦盧蒂諾。兩周后,拿破侖軍因戰爭和瘟疫,兵力從16萬銳減到10.3萬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還是堅持打到了莫斯科,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率俄軍在博羅金諾平原構筑防御陣地。雙方在濃烈的硝煙中,用火炮、刺刀,甚至雙手進行殘酷的廝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法軍和俄軍沖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濃煙中,恐怖的火炮和步槍子彈重重地擊落在他們身上。步兵和騎兵前進時要艱難地從成堆的尸體上,和中了子彈還沒死的士兵身上踏過,才能繼續前進。一天戰斗后,兩軍至少傷亡66500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決定放棄莫斯科。他說:“我放棄莫斯科,是為了使拿破侖走向滅亡。”待拿破侖兵不血刃地占領莫斯科時,莫斯科已經是一座空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大軍還沒來得及休息,法軍遠道運來的輜重和莫斯科古城,就被庫圖佐夫派來的小股游擊隊一把火一同化成了灰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望著眼前一片瓦礫的莫斯科城,終于明白了征服俄羅斯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夢想而已。此時拿破侖有撤軍的想法,但他又不愿意過早地面對自己的失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而拿破侖遲遲不肯下令撤軍,法軍將士們每天被迫地面對與庫圖佐夫指揮的,正規軍與游擊隊的聯合軍作戰,和法軍后勤補給的崩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0月莫斯科下起了大雪,疾病、寒冷、俄軍的圍堵,一起向法軍發起總攻。一向號稱歐洲大陸如狼似虎的拿破侖60萬大軍,到這時已有37萬戰死、餓死、凍死在俄羅斯原野上,加上20多萬人被俘,最后只有2.7萬幸存者渡過別列津納河,回到自己的家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歸鄉的路上,拿破侖說了一句深刻的名言:“偉大和荒謬之間就差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年后,俄羅斯、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帝國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侖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個荒島上,仍保留了其“皇帝”的稱號。1821年5月5日,病逝于圣赫勒拿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希特勒偷襲蘇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希特勒對拿破侖始終懷有敬仰與崇拜,他崇拜拿破侖的精神和個人魅力,并努力效法拿破侖的做為。 希特勒始終認為自己跟拿破侖一樣,也能實現統治歐洲稱霸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當他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失敗后,他就認定要想征服英國,必先征服強大的蘇聯。而且希特勒還認為立即進攻蘇聯更有三大理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資源需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蘇聯土地廣袤,資源豐富,拿下蘇聯就意味著擁有遼闊的土地和無盡的資源。為此,希特勒特別制定出以兵分三路向進攻蘇聯的計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從東普魯士出發,穿越蘇聯中西部地區占領或摧毀列寧格勒,這是蘇聯輕工業的關鍵區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從華沙以東出發,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進攻莫斯科。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是重工業的集中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攻入南方的大草原直到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從德軍進攻蘇聯的三條路線上看,希特勒就是為掠奪資源而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對蘇聯擴張的恐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蘇聯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布爾什維克的蘇聯,其發展擴張之勢令歐洲恐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羅馬利亞的普洛耶什蒂和巴克烏油田,是供應德軍石油的大本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蘇聯占領波蘭東部后,又相繼占領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國以及羅馬利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可維納地區,這樣嚴重地威脅到了巴克烏油田,這是希特勒所不能接受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時勢迫使希特勒急切進攻蘇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蘇聯有廣袤的國土、龐大的工業產能、強大的軍工體系及軍事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就使得希特勒擔心,對蘇聯的進攻越延遲蘇聯實力就越強大,日后再進攻蘇聯,難度也會隨之增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者蘇聯冬季漫長,所以迫使希特勒急切地想在入冬前拿下蘇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由于蘇德雙方武備相當,德軍的閃擊戰在蘇聯軍民堅決抵抗下,失去了往日的威風,而深深地陷入了蘇德戰爭中。最后以斯大林的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蘇聯紅軍直接攻入柏林,而宣告蘇德戰爭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總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總而言之,英國的堅決抵抗,蘇聯的存在,都在嚴重威脅著拿破侖、希特勒建立霸權統治歐洲的企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拿破侖、希特勒一直認為要想稱霸世界,不僅要占領那些歐洲各國,還得拿下蘇聯。能否拿下蘇聯才是決定統治歐洲稱霸世界的關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同樣,拿破侖、希特勒的侵略擴張霸權對俄沙皇、蘇聯的利益也存在致命的威脅,所以遭遇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和打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拿破侖、希特勒都敗在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來支撐他們的戰爭。有句話叫“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世界。”法、德都是瀕海國家,沒有制海權就征服不了英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是否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否有制海權,對陸海作戰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關乎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更關乎著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五莲县|
东辽县|
南康市|
瓦房店市|
陇西县|
宁陕县|
杨浦区|
宜宾县|
平潭县|
丹棱县|
漾濞|
神农架林区|
洛阳市|
金川县|
青河县|
武平县|
上高县|
保靖县|
沐川县|
贡觉县|
保定市|
石楼县|
台安县|
鄂托克前旗|
汉中市|
礼泉县|
旬阳县|
双桥区|
宜春市|
淮南市|
溧水县|
精河县|
尖扎县|
那曲县|
雅安市|
璧山县|
江西省|
庄河市|
贡觉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