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南京游(7):燕子磯和閱江樓

吳定遠

燕子磯和閱江樓都在南京城的西北部,都在長江邊,不過彼此間也有八、九公里距離。<div>  磯,指水邊突出的巖石或江河當中的石灘。燕子磯,“長江三大名磯(燕子磯、采石磯和城陵磯)”之首,位于幕府山東北角觀音門外的直瀆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勢如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停留。乾隆在此題有“燕子磯”碑。<br></div><div> 閱江樓位于南京市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號稱“江南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閱江樓)之一,實際上是2001年才造好的。當然其它三座名樓也是毀了重建的,但歷史上都確實有過,而閱江樓不同,它從來沒有建造成過。原來,明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確實下詔在獅子山建一樓閣,并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又命朝廷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樓還沒造,“記”倒先出來了),其中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后入選《古文觀止》。接著,在建樓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朱元璋突然決定停建了。停建的理由是上天托夢給他,告誡他不要急于建閱江樓;他也覺得應該抓緊做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閱江樓可以緩一緩。其實是資金緊張。這樣,閱江樓就成了“有記無樓”的尷尬存在。</div><div> 上世紀末,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建造閱江樓,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竣工建成。</div> <p class="ql-block">  先去燕子磯。雖然以前從沒來過,但不知什么時候早就知道了南京有個燕子磯,就像知道大連有個老虎灘一樣,沒去過但是聽說過。所以這次來南京一定要去見一見。</p><p class="ql-block"> 燕子磯山上可看的東西并不多,這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領略燕子磯的險要,須得下山坐船從長江上觀望才能體會,當然這已經超出我的預期了。</p> 進大門就爬山,這條山路叫“南行蹬道”,據(jù)說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從這蹬道上到磯頂。 直瀆山高40余米,近山頂處有一座御碑亭,亭內御碑乃乾隆皇帝所題“燕子磯”三字。亭柱上有后人所撰楹聯(lián)一副:“白云悠悠磯頭月涌千驄過;往事渺渺江上風清一燕來”。 此亭建于公元1762年,原為雙層六角重檐結構,乾隆皇帝五上燕子磯,第三次題了字,江寧知府在皇帝走后即命石匠將“燕子礬”三個醒目大字刻成石碑,立于亭中。<div>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1842年英軍一萬余人沿長江而上,攻破焦山炮臺,至燕子磯搶灘登陸,兵進南京,迫使清政府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戰(zhàn)火中御碑亭被毀,后于同治年間修復,但已失去原貌。</div><div> 日軍侵華戰(zhàn)爭時期,南京遭到浩劫,30萬同胞被殺,御碑亭也再次被毀。</div><div> 1950年代在原處修了個四角亭保護御碑,1998年燕子磯公園管理處重新翻建御碑亭,恢復了原有的雙層六角重檐結構,六根朱紅圓柱支撐著六角重檐。亭內鋪以白色火燒板,莊重肅穆,亭外四周砌成花崗巖花壇,四季常青。新建的御碑亭古樸典雅,氣宇軒昂,成為燕子磯的標志。</div> 御碑亭旁即磯頂懸崖處,為安全起見管理處設置了欄桿,同時也擋住了視線。 燕子磯三面環(huán)水,峭壁陡立,舊時常有想不開的人在此輕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曉莊師范任教時,得知常有年輕人在此跳崖,非常痛心,特地在磯頂立了一塊木牌,上書“想一想死不得”六個字,不少人見牌翻然醒悟,挽救了許多人。<div>  現(xiàn)在木牌換成了石碑,六個字刻在石碑上,喚作《勸戒碑》。</div> 再走幾步,看到一塊形似酒杯的“酒樽石”,上面刻有文字,說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游燕子磯時以此石為杯,把盞問天,對江酹月,并書寫了“吞江醉石”四個大字。這個到底是真是假,也只能“信不信由你”了。 山下長江邊有渡船碼頭,自古以來燕子磯是長江邊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良港口之一,除它以外,上游最近的碼頭是安徽的采石磯,下游最近的就是瓜洲渡和西津渡。<div>  遠處隱約可見長江二橋。</div> 江對岸是八卦洲,即傳說中韓世忠大敗金兀術的黃天蕩。 山上還有一座三角亭,內有一塊“遇難同胞紀念碑”,紀念抗日戰(zhàn)爭中死于燕子磯下被日軍屠殺的同胞。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立于1985年8月。 下山從南巡蹬道東面的山路下。 燕子磯山體以石灰?guī)r為主,周圍有不少巖洞,相鄰幕府山沿江有巖山十二洞,內有鐘乳石。不過我興趣不大,也沒時間去了。 來到江邊,這里一片草地。從前這里應該登陸的好地方,也是登船離去的好碼頭。<div>  83年前的1937年12月,等待渡船逃往江北的數(shù)萬軍民聚集在這片江灘上,可是北岸沒有船敢過來,鬼子的騎兵營卻尾隨追了上來,他們在山上高處架起了機槍,對著手無寸鐵的我國同胞無論男女老少開始了無差別掃射,一時間血肉橫飛,江水染紅,江灘成了人間地獄。我無法描述那場慘劇,死于那場屠殺的同胞有5萬 !也就是說南京死難的30萬同胞中有5萬是死在這里的。據(jù)幸存的目睹者言:“鬼子機槍掃射了一天一夜!”</div><div> 據(jù)史料記載:“燕子磯慘案后,所有的尸體,或漂浮江面,水為之赤;或堆積沙灘,雨淋日曬。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此處積尸,還無人過問,臭惡氣味,遠聞數(shù)里之外。” </div><div>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一開始就注定是敗局,老蔣知道南京守不住,但放棄首都在國際上名聲不好,所以只想打一打再撤。12月7日他飛離南京前把城防司令的頭銜給了唐生智,唐生智是自告奮勇守城的,他帶領守城部隊十幾萬人與敵展開了激戰(zhàn)。日軍12月10日對南京發(fā)動總攻擊,11日晚蔣介石電諭唐生智可以撤退了,這時候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xiàn)了,唐生智下達撤退令竟然沒有完全下達到前線,很多將官知道了竟然只顧自己逃命而沒有通知部下。應該說國軍士兵打得非常頑強非常英勇,但在撤退這件事上,當官的如此不負責任,沒人指揮的士兵再英勇,潰敗起來也是兵敗如山倒。南京北面是長江,日本人把東南西一圍,逃生路就只有北渡長江一條。于是當官的私藏逃生船,渡過江去的怕日本人追來竟燒了船,完全不顧兄弟部隊和老百姓的死活。沒有船的士兵只好冒險泅渡,溺死無數(shù)。打散了的士兵穿上老百姓衣服混在逃難的百姓隊伍里,這正好給了日軍屠殺老百姓的借口。老百姓呢,蔣委員長“誓與南京共存亡”的口號給了他們錯誤的信息,使他們根本沒有思想準備,政府也沒有組織他們撤退的措施。12月13日,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六個星期的大屠殺不僅殺死了30萬我國軍民,還燒了三分之一個南京城,掠奪了無數(shù)的財物,日軍和德軍一樣用行動闡述了什么叫西方文明。</div> 江水還是那樣在流,現(xiàn)在已經看不出那場慘案的痕跡,只有山上的紀念碑提醒人們那場真實的屠殺。人們常說時間會沖淡一切,這個會沖淡么? 離開燕子磯去閱江樓,閱江樓坐落在儀鳳門北的獅子山上。儀鳳門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取“有鳳來儀”之意而命名為儀鳳門,與鐘阜門相對而建,有龍鳳呈祥之形勝。1931年,國民政府改儀鳳門為興中門,取振興中華之意。1958年至1959年,席卷全國的拆城運動波及南京,儀鳳門被拆除,但兩側城墻保存完好。2006年,儀鳳門復建,兩側城墻重新連接。 儀鳳門旁就是閱江樓風景區(qū)的南門,一座“閱江攬勝”石牌坊矗立在前。 南門。<div>  游覽閱江樓不必費事去分辨哪是古跡哪是新造的,明說了全是新造的,除了地基。</div> 儀鳳門也是新造的,城樓開辟做展廳,展示有關民俗的展品。 閱江樓還在更高處。<div>  獅子山古稱盧龍山,元末朱元璋大戰(zhàn)陳友諒時曾親自在這里督軍,以八萬勝四十萬。登基后的朱元璋故地重游,想必也有不少感慨吧,難怪會萌生造個樓的夙愿。現(xiàn)在有人替他還愿了。</div> 爬山。 “江南第一樓”牌坊,坊聯(lián):千古江聲留夕照;九天樓影俯朝飛。第一樓第二樓到底真不真就不用去較真了,江南四大名樓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歷史,以前只聽說過“江南三大名樓”。 前面照壁上有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青銅浮雕《獅嶺閱江》,高2米,寬8米。洪武六年(1373),天下大定,以應天(今南京)為中心,“西南有疆七千余里,東北亦然;西北五千之上,南亦如之;北際沙漠,與南相符。”是年秋日,朱元璋率大臣徐達、劉伯溫、宋濂等登臨盧龍山(今獅子山)感大江東去,爽氣西來,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氣象,擬建閱江樓于山頂,是以察奸料敵,威震四方。(引號里之字句,源于朱元璋《閱江樓記》一文)。 繼續(xù)上行,前面大殿上的匾為“政通人和”。圖左即閱江樓。 “政通人和”系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句子,頌揚政績之意。<div>  “政通人和”殿中間是過道臺階,上去就是山頂平臺。</div> “政通人和”殿前回望“江南第一樓”牌坊。 往山下望去,這是東面的景色。 西南面可以看到靜海寺,靜海寺是明成祖朱棣為褒獎鄭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明朝十大律寺之一。圖左上角有一座“靜海滄桑”牌坊。<div>  靜海寺又是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就是談判擬定條約的地方,最后簽約是在英國軍艦上。《南京條約》的簽訂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以后中國被人一次次吊打,一次次割地賠款。靜海寺從宣揚國威的紀念地變成了記錄屈辱的見證地,侵略者的羞辱之意顯而易見。</div><div> 香港就是在這時被“租借”給了英國。1997年7月1日零時,香港回歸祖國。回歸之夜,人們歡聚靜海寺,撞響警世鐘,雪洗百年恥辱。警世鐘被敲響155下,代表香港離開祖國155年。</div> 現(xiàn)在登上山頂平臺,閱江樓就聳立在平臺西北部,建成于2001年7月。主樓外觀四層,內里七層,明四暗七,高52米,建筑特色為典型的明清皇家建筑風格。 主樓平面呈“十”字形。 其東面有副樓相連。 副樓東側。 平臺東側有一小亭,亭柱上一副楹聯(lián)“東迎紫峰千年瑞氣,北望金龍萬里雄風”。 獅子山海拔78.4米,四望南京風光盡收眼底。東北面的南京長江大橋雄姿50年不減。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和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當時參與設計建造的我國各研究所、大專院校、工廠、施工公司有近三十家,集中了國內頂尖的建設力量,雖然建設過程充滿各種困難,還遭到文革的沖擊,但還是在1968年底全線通車。1969年9月26日,南京軍區(qū)為檢驗大橋質量和部隊戰(zhàn)備情況,組織80輛坦克及60多輛輪式車輛編隊隆隆駛過大橋,大橋經受了最為嚴峻的考驗,仍然屹立。雖然我們那時造的橋不一定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但至少說明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造大橋。現(xiàn)在我國已經是“基建狂魔”,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這魔力從南京長江大橋就開始發(fā)揮了。 江面上濃霧彌漫,看不清對岸。 南望,圖左是南京電視塔,圖右是南醫(yī)第二附屬醫(yī)院,流過的河是秦淮河,圖中部較近的城樓是挹江門城樓。 <div>  對仿造的古跡總有些議論的,我過去也頗不以為然,現(xiàn)在想想,也不能一概而論,除了弄來騙人騙錢的以外,我覺得有比沒有好。中國的古跡,真的是秦磚漢瓦留到現(xiàn)在的所存無幾,因為古建大多為磚瓦木結構,其最大的弱點就是怕火,被毀大多是毀于火,被戰(zhàn)爭毀掉的也大多是點把火燒掉完事。幾乎所有真正的古建都是毀了建、建了毀的。所以現(xiàn)在看到的古建大多是明清時代復建的。那么明清之間復建時是不是也會被當時的人嘲笑呢?記得聽到過某縣干部回答建仿古建筑的質疑時說過這樣一句話:“過一百年它不就成了古董了嗎?”笑過之后想想也不無道理,我們現(xiàn)在不是也認可一百年前的東西為古董了嗎?如果復建的都不被承認,那么中華大地上恐怕沒什么古建筑了。</div><div> 閱江樓雖然是新建的仿古建筑,但它不是無中生有,還是有歷史依據(jù)的。即便沒有依據(jù),在獅子山頂這樣能感大江東去,爽氣西來,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氣象的地方也應該有座樓。唯一缺憾的是,新樓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木結構相比缺少了些古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安全第一。</div> 進入閱江樓,上臺階后要繞到后面入口。 進樓首先看到的是“治隆唐宋”匾,這是明孝陵碑亭中康熙所題的。康熙十分推崇朱元璋,認為他的功績高于唐宗宋主。 與此匾相對的是“得水載舟”匾,顯然出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喻朱元璋得民心。 “四大名樓”雙面繡地屏,以閱江樓為前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為輔,構成一幅壯觀秀麗的圖畫,畫面長2.7米,高1.4米,由12位繡工用1.5公斤真絲繡成,真絲總長超過10萬米,針法精細、層次豐富,堪稱蘇繡工藝的佳作。 最令人贊嘆的是《鄭和下西洋》瓷畫,這是中國最大的瓷畫,高12.8米,寬8米,從樓內三層一直延伸到六層。畫面反映了1405年到1433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的這段歷史。畫面由十二個部分組成,描寫了航海家鄭和按照永樂皇帝的旨意建造寶船,到西洋各國宣傳中華文明的盛況。畫面還反映了永樂皇帝敕建靜海寺、天妃宮并親賜“天妃宮碑”,撞響靜海寺鐘聲,以祭奠這位保護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頂層,富麗堂皇的裝飾。 抬頭可見蟠龍藻井(藻井即建筑內呈穹窿狀的天花板),藻井上盤踞的金龍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形象生動、威武,盡顯皇家氣派,龍身由24K金裝裱。整座樓內外共用去11公斤的24K純金,所以顯得特別金碧輝煌。 樓外空中走廊,極目四眺,頗有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之感。 向東望去近處是《閱江樓記》碑亭,一塊漢白玉石碑兩面分刻了朱元璋和宋濂的《閱江樓記》,稍遠處是孫中山觀江亭,當年孫中山在南京期間由黃興陪同,冒著嚴寒風霜,多次登臨獅子山,視察獅子山炮臺,深入獅子山炮臺地道,查看長江防御情況。 南面近處是儀鳳門,儀鳳門南面是繡球山,與這邊的獅子山合稱“獅子盤繡球”。儀鳳門就攔在兩山之間。 北望長江。 視線再聚南京長江大橋。想起前些年有人主張把橋炸了重新造,理由是現(xiàn)在橋太矮,不能通萬噸巨輪。殊不知橋抬高了也沒用,還有一個制約萬噸輪通過的因素是長江太淺,長江下游自然水深6米,最高時不超過10米,南京以上,武漢水深4.5米,南京武漢之間的九江有淺灘,水深只有3米。而萬噸輪最低要求水深7米,所以長江注定不能通萬噸輪。<div>  從2014年起,南京長江大橋已經被列入“不可移動文物”、“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中國工業(yè)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等等,這樣誰也別想動南京長江大橋了。</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贡嘎县| 新营市| 富阳市| 新津县| 新建县| 卫辉市| 康乐县| 彰化县| 喀什市| 西贡区| 沙湾县| 岫岩| 江口县| 华阴市| 独山县| 永川市| 泽州县| 房产| 达日县| 开阳县| 平顶山市| 都昌县| 全州县| 郴州市| 武夷山市| 闵行区| 宣武区| 昆明市| 抚远县| 宽城| 新泰市| 黎城县| 普格县| 泰顺县| 吐鲁番市| 惠来县| 靖江市| 绥芬河市| 阳原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