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沙河偶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是日,龍溪酒家飲早茶,畢,大沙河濕地公園度步,涼亭遇一老者,攜二胡和擴音器自樂,交談知老人來自新疆,是從陜西支邊過去的,為女兒帶孫兼養魚又從北地到此十余年耳。今孫大,魚場無事,便在此拉琴自樂。</p><p class="ql-block"> 老先生的女兒是陜西美院教授,早年曾在廣州美院讀研究生,得知廣東人有錢好魚,于是與丈夫在大沙河邊租地養魚,他們從日本引進綿鯉,養殖成功后,女兒回陜西繼續教書,丈夫和老丈便留在廣州,一邊帶孩一邊養魚,十多年后,他們成為廣州養錦鯉的養殖大戶,老人的兩個孫也十多歲了。老人特意我帶到他的漁場看看,老人說這十多池魚,一條就可賣數千以至幾萬元,如此算來,光是這些池中錦鯉就值過千萬了。更有趣的是這兩翁婿,一個好音樂,一個好書法,在此我發現最完整的米芾書法大全。過年了,在北方美院當教授的女兒也飛了過來,一家人樂也融融,我想這個新疆翁婿和女兒的南來養魚故事,也實值得南方的年輕人創業和生活借鑒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經懷遠驛</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一班50年前的舊同學過芳村,在荔灣河畔的龍溪酒家飲茶敘舊,席中發現12人中竟有9人都是同一條街的街坊,展生街頭,錦前,建華街中,我和建雯街尾,沙娜,艷梅在街橫,……這是一條有歷史和故事的街哦,500年前明王朝嘗試對外開放,在廣東,福建等地開通商口岸,設懷遠,通遠等驛站,我們9個同學住的街叫懷遠驛,500年前這里是珠江邊,外國人到中國,就從這里登岸,然后住入懷遠驛。到了清代,珠江河岸向前延伸,于是有了十三行,外國人都聚到十三行去了,懷遠驛就慢慢淡忘了。</p><p class="ql-block"> 想當年,我們在懷遠驛這條歷史悠久的,長長的青板石街玩耍,一起度過燦爛的童年,后來數十年各自人生,各自精彩。如今有幸相逢,自有一番感嘆!正是:</p><p class="ql-block">人生五百懷遠路,一笑當春荔灣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恩平歇馬舉人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恩平圣堂鎮不遠,有一歇馬村,自元代建村,數百年來,崇儒教,宣揚孔孟之道,村人興定家規,傳家訓,頌家德,提倡節儉讀書,據說自明清起,此村出了280多位舉人以上的名人。故被稱為舉人村。如今這里既是一個旅游景點,也是恩平的廉政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正所謂:一脈承傳孝禮義,</p><p class="ql-block"> 百年盛譽舉人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投稿</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是日,省直機關老干書畫會,南粵紅色文化傳媒公司,為舉辦慶祝建黨百年大型書畫展,在廣東大廈舉行籌稿預備會,啟鵬兄通過其功老友約我參加,我決定前往。途中,路過中山紀念堂,我看到了對面以前工作過的單位,巍峨的建筑,與紀念堂相對照映,成一風景線了,回想30多年前,單位這座建筑還沒有建,我們在北京路一個招待所里辦公。那時,廣州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幾百億,財政收入只有40多個億,如今,廣州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兩萬億,財政收入已近3000億,翻了好幾十倍。想當年,我的工資每月只有200多元,因為不夠錢為女兒買奶粉,最終,我還是轉到收入高一些的單位去了,如今,30年河東,30年河西,紀念堂對面那個單位,早已成了多少人竟逐的目標了。而廣州市民和我的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語了。于是,我便寫了副對聯:“花隨春意發,福自黨恩來”。交給啟鵬兄,作為參展投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尋味東山口</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喜歡回憶,就說明這個人老了,我不懼說我老,因為我最近確實有些喜歡回憶,昨天,我到了東山口,這是民國時東山少爺住的地方,東山酒家前的大榕樹,東百大樓,龜崗石街,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充滿兒時的味道,我是要到東山口的陳樹人紀念館,參觀一個青年時小同學的畫展。曾聽說小同學一直商場拼殺,自己創業,打出一片天地。如今,一不小心,又成為女畫家了,據說,她跟了美院梁如潔教授學了一年半,就畫的這般模樣了,這是她們的畢業匯報師生展。她特意請我們昔時的老同學捧場。</p><p class="ql-block"> 時光倒回到1980年秋天,那時,每個星期有一個夜晚,我們就在人民中路一所中學的課堂上,我們一起聽廣東大詩人朱鏞齋,莫仲予老先生講唐詩宋詞,這是一個改革開放后廣州市由民間開辦的傳統文化學習班。一年后,我考進了業余大學,就沒有再跟進了,但有人一直跟著,成為分春館門人。前一段,廣東詞人呂君愾過世,據說葬禮甚為轟動,追隨者眾,這顯示民間對學習創作古詩詞的重視,呂先生也是分春館門人,朱鏞齋先生的學生。而我一直以為我們的蘇學姐的詞作可與她的師兄呂先生比美。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昔時的同學,大都成了帶孫的大爺大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可寫一部屬于自己的《紅與黑》……。好,不再嘮叨了,小師妹熱情且有錢,我們合影留念后,就一起跟她去尋食新時代的東山口風味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篇論文的回憶</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天,書法大師麥華三的高足,李賜麟老師一行人到我工作室開波,其間談及多年前市書協編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論文集《書道探求》,文集分別收集了我和賜麟老師的論文。據說當時還成立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所有論文都由評選委員會的專家評定,還是很嚴格的。當時收到會員投稿90篇論文,有40篇入選。我的那篇論文《論書法藝術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洋洋萬字,得以幾乎原文照登,是整部論文集最長的一篇。然而,很多評委也許不知道,其實這篇論文我早在20多年前就完成了,這是第一次正式發表。</p><p class="ql-block"> 時間要追溯到1985年的秋天,我跟單位取了7天假寫大學畢業論文,然而,因為要與我的同學,原市政燃氣處處長丙祥兄換工籌備結婚(那時他還不是處長,收入很低,我幫他修廚房,他幫我做家倶)事完后只剩三天時間了,于是我用了三天三夜時間完成了論文。后來,我的畢業論文被中文系主任梁漢生教授評為優秀。之后,我把論文擱在抽屜里,工作和生活使我暫時忘卻了書法。不覺20年就過去了。到了我48歲的時候,我又記起了書法這個內心想但又沒去鍛造的行當,我又重新拿起毛筆,一年后,我加入了市書協,再一年又加入了省書協。于是,我便動了出本集子的念頭,我把一些展覽過的作品和一些新作編輯成冊,并把年輕時寫的這篇論文放進了集子。我找了20歲時就跟他學習的書法老師陳作樑老先生提簽,后有得到老同學樹榮兄張羅聯系,再請到陳永正,朱帆兩位文壇翹楚提字提詩,再又有熱心的歐老板出資贊助印刷。如今,十多年了又過去了,當初支持我印書的歐老板有如飛去黃鶴(生意難做呀,成了出名,敗了走佬是常態)。而陳作樑,朱帆兩位可敬的老師也離我們而去,再也無法相見了。正是往事如夢如煙,但卻不能忘卻,想不到李賜麟老師隨便一段話,又溝起我這長長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重返海中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因為書法,我與海中村結緣,已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辛丑五月,羊城遇疫,21日,荔灣一阿婆染疫飲茶,同一天在荔灣一茶樓遇鶴洞阿婆,鶴洞阿婆染疫,之后漫延。26日,我在海中村寫字,感覺事情不妙,于是當天撤回,29日,海中村封村,不讓所有人進出。據聞,鄰村有人在此時擺酒,結果,該村有28人感染。由此整個中南街與鶴洞阿婆所在的鶴洞街均被定為高風險區,兩條街的住戶封閉在家,足不出戶。而整個芳村地區,被定為封控區,不能進出。我興幸自己能及時撤離,然而,公安流調的電話已經打過來了,問我是否到過芳村,我如實回答。于是,居委會也跟進過來了,專門安排我到衛生站驗核酸。之后,我一直宅家。到了六月,經過廣州醫者,官民共同努力,廣州終于新增病例清零,高風險,中風險地區清零。6月24日芳村解封。我老婆說,還是共產黨偉大,中國人齊心,這個西方發達國家一直都沒有控制住的疫情,廣州不到一個月就控制住了。</p><p class="ql-block"> 相隔一個多月,我又回到了海中村,我看到村里一切如常,房子安然無恙。我問隔壁的阿婆,驗了幾次核酸,阿婆說,驗了十次,我又問對面搞運輸的阿叔,驗了幾次核酸,阿叔說驗了11次。而我知道,這次疫情,海中村其實沒有發現過一例病例。但因為這里是高風險區,鄰村發現這么多的病例,這里一點也不敢放松。封村近一月,相信這里有許多我不知道的如詩如歌的感人故事,我想,正是政府和各級防疫,執法部門,街道,居委等抗疫人員的堅持和全體居民配合堅守,才能這么快戰勝疫情!我又可以這么快的重返海中村。</p><p class="ql-block">辛丑牛年,這是最值得紀念的日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新昌县|
邢台县|
鹤山市|
会泽县|
民县|
桃源县|
乌拉特中旗|
麻城市|
冀州市|
旅游|
泰顺县|
南丹县|
道真|
巴彦淖尔市|
绥滨县|
平南县|
盐池县|
石景山区|
蒙城县|
安福县|
郁南县|
勐海县|
区。|
东城区|
鄂托克前旗|
剑川县|
渭南市|
玉门市|
民丰县|
屏东县|
华亭县|
乳源|
三都|
嘉黎县|
信阳市|
阳信县|
翁牛特旗|
安丘市|
滁州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