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整理書柜,在書柜的角落里翻出一個樣式陳舊的黑皮包,已經(jīng)不記得里面放的是啥了,打開一看,是一些信件,收信人是自己的名字,大多是高中階段同學(xué)寫來的信件,幾十年過去了,信封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打開信封,里面是折疊的整整齊齊的信紙,不同的紙張,不同的字跡,開頭都是親昵的稱呼,結(jié)束都是美好的祝愿。過去的青蔥歲月?lián)涿娑鴣恚瑢懶耪吣贻p的模樣已經(jīng)許久沒有想起來,可隨著這些信件又出現(xiàn)了。那些屬于遙遠的過去,曾一度讓我遺忘,可隨著這一封封書信,又回來了,這些信現(xiàn)在讀來有種初次見面又久別重逢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書信的內(nèi)容大都很平實,有問候,有想念,有鼓勵,有對未來的憧憬,還有一些不如意的小情緒,那是一個十七八歲女孩子的日常,很幸運當時留下了這些信件,保留下了屬于我的一段青春記憶。</p> <p class="ql-block">認認真真地寫一封信,仔仔細細地折疊起來裝入信封,貼上郵票,寫上收信人的地址投入郵筒,開始一天天算著對方收信回信的日子,收信時有一份喜悅,猜著信里的內(nèi)容,守住屬于兩個人之間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已不記得自己的第一封信寫于何時,但很確定的是第一封書信是寫給爸媽的。爸媽因工作關(guān)系,將我留在老家,讓外公外婆照料。我可以說是第一代的留守兒童,在沒有電話、網(wǎng)絡(luò)的時代,與父母聯(lián)系的紐帶就是書信。在我還沒上學(xué)不認字的時候,都是外公給爸媽寫信,等我上學(xué)識字后,給爸媽寫信的就成了我的任務(wù)。小孩子貪玩,每次都覺得寫信是個負擔,但在外公的監(jiān)督下,不情不愿地寫完一封封書信,這些信的內(nèi)容已記不得了,想來不過是些瑣碎的日常,匯報一下家里的近況、自己的學(xué)習。外公是個很節(jié)儉、隨和的人,對衣食住行沒有太多的要求、不講究,但對寫信這件事決不隨意,總是買來標準的信紙、信封,讓我嚴格的按照書信的格式,完成每一封家書。</p> <p class="ql-block">信寄出后,剩下的就是外婆的事,她會計算著爸媽收到信的日子,再算著收到爸媽回信的時間。平常的日子,上學(xué)放學(xué)吃飯玩耍,生活中似乎只有外公外婆和小伙伴……幾乎不會想起遠方還有爸媽和一個妹妹。有些好開玩笑的鄰居經(jīng)常逗我: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是外公外婆撿來。每當聽到這些玩笑話的時候,特別盼望此時郵差能騎著綠色的自行車,拿出一封蓋著郵戳的信:快來,你媽媽的信。一封來自湖北的家書,證明在遠方有始終惦記著我的父母。一封薄薄的書信,連接著湖北和老家,信的一端是牽掛,另一端是思念。不是烽火連三月的日子,家書依然抵萬金。</p> <p class="ql-block">記不清已經(jīng)有多久沒有寫信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QQ,微信,電子郵件……現(xiàn)代化的通信形式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信息的及時性,方便了交流,提高了效率,但好像沒有留下什么可追憶的內(nèi)容,刪除聊天記錄,清理內(nèi)存,點擊一下就了無痕跡。</p> <p class="ql-block">從前的日子很慢,一個問候,一個消息要等上好多天。如今的信息回復(fù)很快,可少了一份見字如面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泰顺县|
洪湖市|
仙游县|
鄯善县|
昌乐县|
太白县|
乌海市|
阳城县|
大渡口区|
尼木县|
临颍县|
三台县|
渝北区|
伊宁县|
越西县|
清丰县|
金湖县|
朝阳区|
香格里拉县|
桦南县|
曲沃县|
山西省|
六盘水市|
红安县|
永康市|
合作市|
钟祥市|
克拉玛依市|
洪雅县|
镇沅|
安岳县|
兰坪|
来安县|
比如县|
赤峰市|
宁陵县|
呼图壁县|
邳州市|
屯昌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