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重慶的馬鞍山分為渝中馬鞍山和南岸馬鞍山,均因地形似馬鞍而得名。</p><p> <b>南岸馬鞍山</b>位于嘉陵江邊的南山下,承載著重慶的開埠歷史,見證過近百年的風云變幻,被譽為重慶開埠和抗戰時期重要的歷史見證和縮影。</p><p><br></p><p> 上山有多個入口,海棠溪新街的文創入口通向網紅的“如故·秘密花園”,上新街通向山頂的入口,沿途有很多重慶開埠時期和抗戰時期的歷史建筑,這里的路很多都是相互連通的……</p> <p> 上一次因網紅而從海棠溪的入口去找過“如故·秘密花園”,到山頂時發現對面小山上有一個漂亮的歷史建筑,因朋友興趣不大而止步……</p><p> 這次想去找一找那個未近觀建筑的入口,選擇從上新街的文化老街上去,在街口除了有關馬鞍山的介紹外,墻上還有很多民國時期照片,從這些介紹中發現:這條道應有更多的歷史遺跡可尋……</p> <p> 墻上重慶紅十字協會和英國協會醫院創始人馬嘉禮的介紹里,有馬嘉禮為劉伯承醫眼摘除眼球時,他拒施麻藥讓人震撼的全部過程……</p> <p> 英國協會醫院(原萬國醫院)原貌圖。</p><p> 英國協會醫院是重慶南岸區最早的西醫醫院。</p> <p> 重慶寬仁醫院(重醫附二院的前身)。</p><p> 此圖為寬仁醫院在抗戰時期,組織的紅十字流動手術隊的照片。</p> <p> 馬嘉禮夫婦及兒子。</p> <p> 寬仁醫院集體照。</p> <p> 沿途文化墻還有一些民國時期的圖文……</p> <p> 走到馬鞍山56號,鐵門緊閉,旁邊的墻上有幾塊牌子……</p> <p> 馬鞍山56號國民黨干部培訓學校舊址。</p> <p> 馬鞍山56號亞細亞火油公司舊址。</p><p> 亞細亞火油公司辦公樓曾被稱為“重慶紅樓“,據說是多部以民國時期為題材們碟戰片和電視劇的取景地。</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說來讓人感到陌生的“亞細亞火油公司”,是著名的“殼牌石油”的前身,為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1946年改名為“中國殼牌石油”,總都設在重慶。曾壟斷亞洲特別是19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銷售市場……</span></p> <p> 在馬鞍山56號,隔著鐵門往里看的情景……</p><p> </p> <p> 沿56號邊的小路前行……</p> <p> 出現很多關于馬鞍山老建筑的介紹……</p> <p> 這條小道很僻靜,路上人很少,只有小貓在房上靜靜地看著我們……</p> <p> 隨著我的輕喚,它伸著懶腰,打著呵欠跟隨著我們前行……</p> <p> 有小貓尾隨,到多了幾分樂趣……</p> <p> 小路的墻邊還不斷出現一些歷史遺跡的介紹……</p> <p> 這一段圍墻邊的老黃角樹,茂盛的枝丫已越過了墻頭。</p> <p> 這橦小洋樓黃墻斑駁,窗洞空空,唯有小貓如衛士般守護看,看來來往的過客……</p> <p> 旁邊的老房。</p> <p> 這橦舊樓沒有名牌,有些象圖片介紹的“益豐電池廠宿舍”舊址。</p> <p> 在這里偶遇一個原住民家的小朋友,他很熱情地當著向導,把我們帶到這里的至高點,可以看到135號的教堂……</p> <p> 這一帶的下面有很多老屋,在雜草叢生中只露出些堆滿落葉的屋頂。</p> <p> 這小院看似有來歷,但惡狗護院,狂吠不止,沒看清是幾號就被嚇走了……</p> <p> 這些黃墻老房,沒見到門牌與介紹,也不知是些什么來頭?</p> <p> 小路上有些涂鴉。</p> <p> 順道前行是馬鞍山234號的《英國協會醫院》住院部大樓。</p> <p> 英國協會醫院是重慶最早的西醫院之一,抗戰時期曾救助過大量的傷員……</p><p> 英國協會醫院由馬鞍山68號、234號、237號組成。</p> <p> 英國協會醫院(又名:萬國醫院),是著名教士馬嘉禮先生于1921年創辦,馬嘉禮去世后,他夫人于40年代將房屋出售給他人,創辦馬鞍山醫院。</p><p> 1942年文復陽在南岸黃桶椏創辦協合醫院,當時醫院設病床30張。1945年遷至龍門浩馬鞍山,沿用1927年停辦的(萬國醫院)房舍,并更名為馬鞍山醫院,設有病床50張。次年住院部撤銷,1949年醫院停辦……</p> <p> 不遠處是馬鞍山237號,是英國協會醫院舊址。</p> <p>大門外已貼著危房的告示……</p> <p> 進到里面,感覺有些陰森可怖,不敢上樓了……</p> <p> 樓下還是有居民住著……</p> <p> 離開英國協會醫院舊址,我們從另一小巷轉到上一次去的路,沿途有賀師能別墅、熊大家院等遺址……</p> <p> 再次站在山頂眺望,薄霧中的江景朦朦朧朧……</p> <p> 廢墟中的這個色彩明快的小院特別搶眼……</p> <p> 路邊,如故秘密花園中的時髦女郎。</p> <p> 這老樓沒有任何標識。</p> <p> 熊家大院已貼著危樓標識……</p> <p> 順著山頂的小路,經過狗舍又見洋樓……</p> <p> 這個有圍墻圍著,在茂密的樹林中的老建筑,上一次去馬鞍山就看見過,因朋友的興趣不大,就沒繼續前往……</p> <p> 這次站在洋房附近的山頂,放大手機變焦遠遠看去,通向小山頂的石梯上布滿落葉,黃墻紅頂的建筑在樹林中若隱若現,顯得有些神密……</p><p> 這是我兩次走進馬鞍山,見過這一帶現存的遺址中最漂亮的建筑,如今已呈保護狀,無法近觀……</p> <p> 后來上網反復查詢,才知這是鹽店灣54號的“英國鹽務管理處”舊址。建于19世紀末,是重慶開埠時期洋樓的典型代表。是當年英國人在這里打理英國與四川間的鹽業貿易之地。</p><p> 在抗戰時期,這里還曾是英國大使館臨時辦公之地,1958年,原民生輪船公司新村療養院和重慶港務局棗子灣療養所合并,在鹽店灣54號成立了重慶長航療養院,1985年療養院劃歸重慶港口管理局,同年4月更名為重慶港口醫院,直到2010年4月,港口醫院關閉,這里就再也沒有新的主人。</p> <p> 據查以前可以進去,里面精致而漂亮,但現在找不到進去的入口……</p> <p> 一路走過南岸的馬鞍山,那些沉寂多年的老建筑,當你走進它們,去仔細觀察與了解時,就猶如翻開了塵封多年老重慶的歷史,慢慢去咀嚼,去尋找開埠時的興旺與抗戰時期的沉浮,從而知曉一些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跡……</p><p> 重慶正打造“重慶開埠遺址公園”,建成后我們能更系統、更全面地了解老重慶的那段歷史……</p> <p> <b>渝中馬鞍山</b>位于重慶大禮室南面,在“馬鞍山·堂里”有32橦歷史建筑,曾經是抗戰時期民主人士重要的聚居之地。目前,正在打造重慶渝中城市會客廳,還未開放只能外觀……</p> <p> 馬鞍山·堂里是一個建于1930年的小院,代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建筑特色,是重慶市重要抗戰文物遺址。</p><p> 外面的墻上有些圖文介紹……</p> <p> 小小的坡道上,黃色的建筑群正被圍著,處于修繕中。關于這里的故事,靜待開放觀賞后再說……</p> <p> 謝謝你的閱讀與欣賞!</p><p> 順致:春節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宿迁市|
旬邑县|
防城港市|
原阳县|
叙永县|
彭州市|
黄浦区|
肥乡县|
高陵县|
阿拉善右旗|
海南省|
阿坝县|
时尚|
桃江县|
银川市|
土默特右旗|
宁蒗|
平定县|
运城市|
获嘉县|
林周县|
永年县|
绥滨县|
淮南市|
盐津县|
张北县|
花莲县|
炎陵县|
武定县|
什邡市|
玉林市|
绵阳市|
沂源县|
安远县|
屏南县|
鲁山县|
偃师市|
新宁县|
双辽市|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