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會昌獨好園,我完全是沖著梅花去的,只為一睹梅花的真容。 <p class="ql-block">梅花與蘭、菊、竹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又與松和竹并稱為“歲寒三友”,自古以來備受文人志士的推崇,歷朝歷代詠梅的詩詞不勝枚舉,她那傲雪凌霜的風骨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腦子里。只是說來十分慚愧,雖然之前不時在古人的詠梅詩詞和文章中看過對梅花的描述,在一些寫意國畫和攝影作品中領略過她的風姿,可時至今日,我竟然沒有見過真正的梅花,以至于梅花長什么樣我都認不出來。</p> 2014年初春,聽說會昌中學種了梅花,我興沖沖地跑去拍了一通,還發了說說曬圖,結果人家告訴我那是海棠,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之后,大余的同學兼好友兼同行曾多次邀請我去梅關古驛道賞梅,怎奈每逢梅花盛開的時節正是我一年中最忙的日子,每次我只能聞梅興嘆。或許,越是難以得到的就越想得到之緣故,得空一定要去看看梅花的念頭已然悄悄地種在了我的心里。 會昌獨好園在建我是知道的,也知道是利用粵贛省委舊址和毛主席故居進行打造的紅色旅游景點,因為沒有看相關報道和介紹,我以為僅僅只是一般的景點打造而已。所以,當會昌獨好園開園后、朋友圈時常被游覽獨好園的圖片刷屏時,我盡管也有抽個時間去看一看的念頭,卻并不算特別強烈。 1月29日,看到朋友圈有人曬獨好園的梅花時,我的興趣瞬間就被點燃了,恰好次日就是周末,不用擔心久了花朵會凋謝,當時心里暗想,這真是天賜良機呀! <p class="ql-block">30日上午,侍弄好女兒之后,我便帶上她直奔獨好園了。一到停車場,還沒入園就遠遠地看見了盛開的梅花,紅紅的一片,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進了大門,我片刻也沒有停留,徑直向梅花的方向走去。</p> 來到跟前,只見紅梅種在春曉亭周圍的小山坡上,成排成行或有上百株,將亭子圍在中間,人站在亭子中間便有身在萬花叢中的感覺。現在花朵已經怒放了,在陽光下紅艷艷的,應該是開了有些時日了。乍一看,與桃花頗為相似,我不時聽到有人向同伴詢問這是不是桃花。 待湊近仔細一看,兩者還是有不少區別:桃花的花瓣一般只有5瓣,且靠近花蕊的部分顏色明顯更深,而梅花的花瓣卻有十幾二十瓣層層疊疊,且整個花瓣的顏色是基本一致的。 看到這里,唐代詩人崔涂的《初識梅花》里的句子“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忽然躍出腦海,胭脂的色澤、桃花的形狀,梨花的質感,合在一起便是梅花了。我不由暗暗感嘆詩人觀察力的細致和文字功力的深厚,短短十四個字,就把紅梅的特點描述得如此清楚和貼切。 按照二十四節氣,當下本來正值隆冬季節,但這段時間的氣溫一改往年冷漠的脾氣,把陽光慷慨地播灑在大地上,暖暖的竟如陽春三月一般,又恰逢周末,故前來游園賞梅的人絡繹不絕,或三三兩兩,或結隊成群,穿梭于梅林之間,或交口稱贊、一邊拍照一邊發朋友圈,或默默品賞、與家人朋友共度這美好時光。 我一邊賞梅一邊拍照,不知不覺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仍覺意猶未盡,女兒卻覺得有些累了,便帶著她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石板路,走到坡頂的涼亭稍作憩息。 恰在此時,一陣微風徐來,一股淡淡的清香飄進鼻孔,直入心脾,頓覺神清氣爽,我恍忽間覺得自己回到了那些遠古的年代,置身于古人吟出“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時的情景,時空變換,花雖不同,景亦不同,但王宰相及和靖先生所聞到的清香恐怕是并無二致吧?無怪乎和靖先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孤山終其一生卻自得其樂。 只是,我竟不知道,在那一瞬間,我已悄然喜歡上了梅花,以至于當晚夜不能寐,興之所至,深夜里下單買了兩株梅花準備種在自家花園里,以期將來足不出戶便可欣賞她的風姿,細品她的芬芳。 <p class="ql-block">賞罷梅花,已近中午了,環顧四望,整個獨好園比我想象中大了太多,我所走的地方恐怕不及三十分之一,想要走完已經不可能,只好帶著女兒先行回家。到得下午四五點鐘,我帶著女兒再次入園,作一次全園概覽,對獨好園作一次更為詳細的了解。</p> 對于會昌人來說,“風景獨好園”名字的來歷應該不用多解釋,建園之前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毛主席故居和粵贛省委舊址群,1934年夏天毛主席從這里出發,登上會昌山后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清平樂.會昌》,“風景這邊獨好”成為偉人給會昌留下的一張名片。 這次行走路線依然是從進門往右拐,沿著海棠春曉湖往風景湖方向一路慢行。海棠尚未開花,但花苞已經飽滿,零星有幾朵初綻的花蕾露出點點潔白的花苞。據說,獨好園的花木品種頗多,寒來暑往次第花開,一年四季都能在這里觀景賞花。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個總平面圖導視面前詳讀介紹,才知道獨好園占地多達630余畝,總共分為“崢嶸記憶、民藝鄉情、善水人家、運動娛樂、文化商業”5個功能版塊,主要景點達20處,可以說是集紅色教育、培訓研學、生態旅游、休閑娛樂等綜合性功能于一身的旅游休閑場所。</p> 考慮到時間的關系,加上現在還不是花開的季節,未老湖和風景小鎮的方向我并沒有走,而是直接左拐往魚水湖、欲曉湖方向前行。走了數百米遠,便來到了毛主席故居和粵贛省委舊址群了。 建園之前我來過這里不下十次,這次看到主體建筑依然保持原貌,是典型的客家建筑,但周邊的環境已經大為改變,舊址的空坪上立起了主題造型,原先的鄉間小道已經變成寬敞的瀝青馬路,門口的水塘和周圍的農田依照地勢規劃建設得更加科學有序,游人徜徉期間更加舒適愜意。 欲曉湖再往前走,便是獨好園的側門了,緊臨206國道,所以交通也甚是方便。初看之下,西邊的側門與南邊正門的造型大體一致,都是右邊一座高聳的標題碑,左邊波浪起伏的入口廳,細看之下又有區別。 據介紹,右邊高聳的標題碑代表偉人站縣城的制高點嵐山上,左邊的三條波浪代表縣城匯合的三條江和連綿的群山,加在一起便像偉人當年站在山頂上俯瞰會昌大地,看到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順著戰士指看南粵一片郁郁蔥蔥的景象,豪情滿懷地道出了“風景這邊獨好”。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只環最外的路線走了一圈,還很多景點都沒看完,但是也好,留點念想給下次再來。就目前來說,獨好園尚有部分景點正在施工之中亟待完善,但它就如含苞欲放的花蕾一樣,我已經能想見它“盛開”時的模樣了。</p> 期待下一次再來時能一睹它的艷麗和芬芳,因為,沒有一朵花蕾不值得等待,沒有一個春天不值得期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赫章县|
新晃|
会泽县|
河南省|
阿城市|
观塘区|
桐城市|
莱阳市|
铜川市|
崇文区|
建德市|
邵阳市|
连州市|
延边|
外汇|
正蓝旗|
白山市|
吴江市|
兴隆县|
霸州市|
刚察县|
皮山县|
苗栗县|
镇巴县|
南岸区|
廉江市|
淮滨县|
三门县|
长兴县|
乌兰浩特市|
西藏|
平安县|
新田县|
三门县|
大兴区|
大足县|
凌源市|
九龙城区|
廉江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