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與妻子的新婚照</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上世紀中葉,軍人是個很崇高的職業,很多年輕漂亮的姑娘都愿意嫁給軍人。但那時軍隊對談戀愛,婚姻也有嚴格的要求。我記得當時福州軍區有一條規定是已婚軍官每年探親一次,每次一個月,允許家屬每年來隊探親一次。而當了軍人的妻子后,也是分居兩地,這些妻子們在家鄉既要上班,還要全身肩負著照顧公婆,撫養教育孩子的重擔。</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部隊還有一條規定是未婚軍官每兩年探親一次,每次十五天。這些規定對于那些還沒有戀人的未婚軍官來說是很苛刻的。大部分的軍人都是在遠離家鄉的異地服役,他們只能每兩年回老家用十五天的探親期間盡快的解決問題。所以那時候很多軍人的戀愛過程很短暫,也沒多少花前月下的浪漫故事。</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我的一位浙江戰友的戀愛故事就是很典型的那年代的軍人戀愛過程。那年他已27歲,部隊安排他回家鄉探親。27歲對于男人來說也該是要成家的年齡了。15天的探親時間,他被安排見過好幾個姑娘卻都沒看上眼的,眼看歸隊時間一天一天逼近,他的父母也十分著急,這次要是沒相中,那就要再等兩年才能回來探親啊!</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就在他臨歸隊的前一天晚上,父母又介紹了一個棉紡廠的姑娘讓他看。(后來他對我說,那晚燈光太暗,也沒認真看)想著明天就要啟程回部隊了,他就隨口說:好吧。</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就這樣一句好吧,成就了他們一段美滿的婚姻。他回部隊后,就開始給那姑娘通信,姑娘也寄來了照片。原來這女孩子長得相當的漂亮,他常捧著照片美美地看,也常在我們面前炫耀她的美麗。經過將近一年的鴻雁書信,他們決定在部隊舉行婚禮。</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那一晚,我們幫他把部隊的會議室布置一番,在墻上貼上大紅喜字,圓桌上撒滿喜糖和水果。在部隊首長的主持下,這個茶話會式的婚禮雖然簡單但開得也很熱鬧。新郎新娘胸前佩戴紅花,畢恭畢敬的站在會議室中央面對著首長和戰友的我們,畢竟他們才是第二次見面,互相都感到很陌生。漂亮的新娘子更顯緬典,新郎官說話也磕磕巴巴,老把眼睛的余光瞄向即將成為他妻子的她。</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婚禮的高潮發生在最后。當時我們起哄要新郎新娘合唱一首歌。那年代不像現在有那么多的歌曲唱,無非就是些老生常調的革命歌曲。新郎扭捏了一會,張口就唱起那首在軍隊內膾炙人口的《說打就打》:說打就打,嘿!說干就干。。。。。剛唱了這兩句,就把我們笑得仰翻了臉,新娘臉色更加羞紅,而新郎還在傻傻的唱下去。</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年參加他婚禮的我們都各奔東西了,但在婚禮上的這段佳話卻在部隊一年一年地流傳了下去。</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妻子帶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到部隊探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浦江县|
上饶县|
京山县|
来凤县|
将乐县|
陕西省|
淅川县|
崇明县|
通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慈溪市|
西昌市|
绥中县|
舒城县|
名山县|
甘孜|
松滋市|
盐津县|
湟中县|
铜山县|
永定县|
噶尔县|
新疆|
汽车|
高淳县|
东港市|
苍山县|
益阳市|
东方市|
旺苍县|
资溪县|
黄浦区|
连云港市|
丽水市|
长岛县|
霍山县|
大名县|
武乡县|
平利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