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鐵道兵女兵群迎新春 《我和幸福一家人》 攝影作品展示活動

侯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關于在女兵群組織迎新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我和幸福一家人》攝影作品收集展示活動的通知</b></p><p class="ql-block">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在女兵群剛剛結束的《辭舊迎新總結表彰歌舞》晚會上,因為時間關系,許多女兵老戰友沒有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為歡歡喜喜過大年,充分展示我們女兵的風采和幸福一家人的美好生活。經群管小組研究決定:在群里開展《我和幸福一家人》攝影作品收集展示活動,相關內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時間</p><p class="ql-block">自即日起至2月21日(初十)晚六點截止收稿。</p><p class="ql-block">二、內容和要求</p><p class="ql-block">1、展示春節期間全家福照片及個人近期照一至兩張。要求圖片是清晰的原圖。照片上沒有文字和水印。</p><p class="ql-block">2、作品上交時,請寫百字以內的簡介。其中包括真實姓名、原部隊、照片內容簡介。</p><p class="ql-block">3、參加活動的照片及簡介,在活動期間發至群里。符合要求的作品,由當天值班群管轉發至群管小組,由侯衛收錄,制作《美篇》,完成后分享給廣大鐵道兵老戰友和上線兵網,外掛發布。</p><p class="ql-block">未盡事宜,由群管小組負責解釋</p><p class="ql-block">兵網女兵群群管小組</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9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鐵道兵女兵群群主:侯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給原鐵道兵女兵拜年了!祝福美麗女兵們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健康快樂!</b></p> <p class="ql-block">今年得了小孫子,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侯衛:鐵道兵體工隊女籃、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劉路明 ,1969年12月入伍,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先后在鐵九師醫院、鐵后東北辦事處任職,當過醫生做過管理。2009年在中鐵物資集團東北有限公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崗位退休。興趣廣泛,喜歡上網。現任女兵群群管,鐵九師醫院群群主。</p> <p class="ql-block">孫文英 1970年12月入伍,在鐵道兵7師32團衛生隊工作,1983轉業。十年前,從總政所屬單位退休。退休后,加入了合唱團隊伍,開啟了老年人快樂的生活!照片拍攝于2021年2月參加軍休所春節網上晚會女聲小合唱。</p> <p class="ql-block">楊麗:這是在我居住的公園拍的。</p><p class="ql-block">原東北指揮部505部隊。</p> <p class="ql-block">楊麗,這是我老媽85歲生日我拍的!之前在鐵道兵505部隊機關衛生所醫生。給好多小二代們看過病。</p> <p class="ql-block">給老戰友們拜年了!</p><p class="ql-block">王海霞:鐵十師</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過大年一一我與婆婆生活了40年,這40年里,我們干休所大院里的人都不完全知道我是媳婦兒還是姑娘,因為我跟婆婆比她姑娘還長得像她。婆婆曾經也是一名軍隊文藝工作者,我們倆有共同的愛好,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最特別的是,我跟婆婆和我愛人曾經在一個合唱團,以后我和婆婆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對青少年演講演出,我們倆在一個烏蘭牧騎式的演出隊,與婆媳同臺演出了十多年。當初我進她家時,她才50歲,如今婆婆已經90歲了,我如今是上有婆婆,自己也是婆婆,更特別的是我們四世同堂一直生活在一起。該過年了,我肯定是家里邊兒的主力軍。我的想法很簡單,每天給一家人做美食,管好他們的胃,讓他們開心,這就是我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王海霞:鐵十師</p> <p class="ql-block">劉麗華 ,1978年入伍,鐵道兵14師醫院,1982年退伍,2015年 藥品食品監督局 藥品工業科科長退休。興趣廣泛,熱心為戰友們服務,是我今生最大的光榮和驕傲。</p> <p class="ql-block">王新萍 原鐵道兵2672工程指揮部宣傳部</p><p class="ql-block">現石家莊鐵兵大院藝術團長、石家莊鐵兵大院兒健步走俱樂部主任、社會體育輔導員等。</p> <p class="ql-block">王軍,1970年10月入伍,原在鐵道兵11師特務連。1972年調成都西南指揮部通訊站工作。復員后在廣州鐵集團長沙鐵路總公司工作,曾擔任1/2次毛主席家鄉開往首都北京的特快列車播音員,后調電視臺擔任新聞主播。退休后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興趣愛好廣泛。在省老干大學京劇班,英語班,寫作班,口琴班聲樂班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著黃色服裝的照片,是去年四月疫情期間在家里和朋友一起所拍。祝女兵姐妹們新的一年健康平安!青春常駐!永葆兵心好芳華。</p> <p class="ql-block">王敏:鐵十一師</p><p class="ql-block">這是參加演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張荔,原鐵七師醫院門診部。2021年春節攜愛人、女兒女婿外孫女兒及親家,在西安盛美利亞酒店中餐廳歡聚,向戰友們拜年了!</p> <p class="ql-block">王秀峰,鐵四師醫院</p><p class="ql-block">送“子鼠”,迎“丑牛”!每逢春節,家人都要歡聚一堂,喜迎新春。拍張“全家福”這滿滿的儀式感當然是必不可少的。這不,今年也不例外,吃完年夜飯,拍張“全家福”,再次記錄下這舉國歡慶、熱鬧難忘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2021新春交替,沈陽受到一場意外新冠病毒的傳播和感染,曾經成為國內重災區之一,做為聽故事的我們變身成為故事中的人,我們感受到了恐慌~平靜~期待等等的過程!</p><p class="ql-block">由于祖國母親為強大后盾,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沈陽全城2-3次全民核酸檢測,我們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努力和守護,抗役戰爭終于初戰告捷!</p><p class="ql-block">雖然沈城新規定,春節期間,四環之內禁放煙花爆竹,但是能夠回家團聚,與老爸老媽兄弟姐妹們共度新春佳節,能夠親情相守,吃頓美味佳肴年夜飯,就是我們最大的期待!</p><p class="ql-block">家,永遠是最渴望的溫馨港灣!爸爸媽媽的健康平安永遠都是子女們的最大的幸福和快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季鶯 1970年12月入伍,原鐵一師醫院!1977年4月退役回到沈陽市公立醫院,長期從事黨政管理工作!政法本科畢業生,中共黨員,退休以后,樂于公益活動,興趣愛好廣泛,始終保持軍人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2021年春節前,我們老倆口從青島來深圳的女兒家。在惠州海邊留影。</p><p class="ql-block">鐵二師醫院七一年兵劉東</p> <p class="ql-block">《年文化 》: 給春節賦予閃亮的儀式:1.給孫輩們講過年的風俗,張羅全家人共進年夜飯,一同看央視春晚節目。2.拍一張全家福,不要只放在電腦里,要沖洗出來掛在墻上或夾入相冊里。3.讓孫輩們參于從臘八至正月十五過大年的全部流程。吃八寶粥、吃糖瓜、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守年夜、拜大年、吃元宵、賞花燈……從小體驗過年的傳統文化和樂趣。4.與孩子們一起做年終總結,盤點一年的變化,長高了多少?交了哪些朋友?最開心的事情?讀了哪些書……認真記錄下來。5.準備一個成長日記本,每年問同樣的問題,記錄孩子們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誰也不許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啊!過年就是好!”</p><p class="ql-block">梁團星: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這是女兒外孫女,兒子兒媳婦孫女在四川。</p><p class="ql-block">劉琴:鐵十師</p> <p class="ql-block">新春的祝福,新春的快樂!</p><p class="ql-block">劉豐民:鐵道兵女籃、兵部通訊站</p> <p class="ql-block">崔京春新春的快樂拼圖。</p> <p class="ql-block">四個屬牛的本命年,我小外孫女給她們每人畫了張小人,大家一起玩游戲。</p><p class="ql-block">朱莉:鐵九師</p> <p class="ql-block">鐵九師:朱莉</p> <p class="ql-block">我愛人也是當兵的,69年的兵,沈陽軍區的。86年轉業到天津法官學院。</p><p class="ql-block">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張彩萍:鐵七師</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旅。附上了張衍海老師的詩和畫。</p><p class="ql-block">劉彥賓:鐵八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5日上午11點20到達滇藏界-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開啟了西藏之旅,途經林芝市察隅縣益秀拉埡口,海拔4706米,1月6日下午2點39分到達德姆拉山口,海拔4920米,1.7日到達林芝市巴宜區魯朗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魯朗色季拉埡口終年積雪冰凍不融,繼續走通麥特大橋,下午4點09分在日照下見到了特殊景觀金頂,再走昌都市左貢縣業拉山72拐,1.8日上午9點11分爬上了海拔4658米業拉山頂,看到了業拉山口的天門。下午1:16分到達最高5008米東達山!西藏是個在人心中種了草的圣地,恍若隔世心靈凈化的地方!爭取有機會再去領略那呼嘯的狂風,冰川的路面,沿途的人文美景,感受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山河!</p><p class="ql-block">劉彥賓:鐵八師</p> <p class="ql-block">  《寫給高原的情詩》</p><p class="ql-block"> 詩/畫:張衍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從走上那片高原,</p><p class="ql-block">便看到了一一</p><p class="ql-block">什么</p><p class="ql-block">才叫一塵不染!</p><p class="ql-block">從未見過那樣的藍天,</p><p class="ql-block">那種純粹,</p><p class="ql-block">那種明艷;</p><p class="ql-block">那種沁人心肺的深吻,</p><p class="ql-block">還有深吻后留住的</p><p class="ql-block">微微的甜。</p><p class="ql-block">永遠,</p><p class="ql-block">永遠一一</p><p class="ql-block">不會消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從愛上那片高原,</p><p class="ql-block">便知道了一一</p><p class="ql-block">什么</p><p class="ql-block">才是天遙地遠!</p><p class="ql-block">總算見到真正的雪山,</p><p class="ql-block">如此坦蕩,</p><p class="ql-block">如此偉岸;</p><p class="ql-block">傳說里聽過的傳說,</p><p class="ql-block">以及仍在流傳著的</p><p class="ql-block">那些流傳。</p><p class="ql-block">在呢,</p><p class="ql-block">在呢一一</p><p class="ql-block">開成雪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從迷上那一片高原,</p><p class="ql-block">便想透了一一</p><p class="ql-block">什么</p><p class="ql-block">才算魂繞夢牽!</p><p class="ql-block">驚鴻一瞥寫下真愛,</p><p class="ql-block">海枯石爛,</p><p class="ql-block">也不會變。</p><p class="ql-block">筑路人就是奔你而來,</p><p class="ql-block">獻一條訂情的哈達,</p><p class="ql-block">系在頸間。</p><p class="ql-block">來了,</p><p class="ql-block">來了一一</p><p class="ql-block">汽笛在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寫于青藏線上</p><p class="ql-block">2021-改于牛年初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衍海版畫《新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爬長城拍的照片,分別是1、黃花城長城,2、V 長城,3、箭扣長城,4、慕田峪長城,5撞到口長城。</p><p class="ql-block">張淑芬:鐵十師</p> <p class="ql-block">庚子已去,辛丑來到。去年,我家和祖國一起受難。</p><p class="ql-block">今年春節,我和愛人朝勝離開廣州,到珠海陪媽媽弟弟過年。小小一家人,廣珠兩地分。好在,媽媽健康弟弟堅強。孩子也能理解媽媽的苦心。</p><p class="ql-block">金牛奮蹄,百花爭艷。我們終于滿懷喜悅地跨進了2021年的新春。感恩一切關心我的戰友們,以詩詠牛,向戰友們拜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聽彈琴聽吆喝</p><p class="ql-block">最愛牧童柳笛歌</p><p class="ql-block">舔犢情深無語處</p><p class="ql-block">角上掛書背上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用揚鞭自奮蹄</p><p class="ql-block">才卸犁鏵又套車</p><p class="ql-block">誰解長哞悲苦意</p><p class="ql-block">卻道春色添幾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鐵二師宣傳隊:王鳳琴</p> <p class="ql-block">李玉英,1970年12月入伍,在鐵道兵十五師醫院和五八七五部隊衛生隊工作。退伍后從醫,在老干部局醫務室多年,熱心于離休老干部的健康保健工作。愛唱歌跳舞,退休后多次參加國家星火工程的下鄉慰問演出。豐富多彩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和溫暖。</p> <p class="ql-block">當年我和大妹妹踏入軍營,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倆帶著小妹妹圓她的軍裝夢。</p><p class="ql-block">孫新華: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祝福戰友們新年快樂!</p><p class="ql-block">羅金香:鐵一師</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是我和弟弟都在部隊探家時照的。第二張是我當上了奶奶人生的一大樂趣。第三張是,孫兒繞膝,其樂融融。我們給戰友們拜年了!牛年大吉,牛氣沖天,吉祥如意,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賈珍:鐵十師</p> <p class="ql-block">申忠英 鐵道兵十二師宣傳隊,師醫院</p><p class="ql-block">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安健康,團團圓圓。</p> <p class="ql-block">(第一張拼圖)</p><p class="ql-block">正值舉國上下喜慶新春佳節之際,大年初二我老父親93歲生日,真的為他老人家健康長壽祝福。老父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鐵道兵,他讓我代他向所有鐵道兵戰友們問好!祝老戰友們牛年闔家歡樂,百事順心,吉星高照,幸福美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張拼圖)</p><p class="ql-block">京城第一場雪,真是瑞雪兆豐年,送鼠迎牛,放飛心情,好運亨通,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趙珍:鐵二師</p> <p class="ql-block">姜云,鐵四師</p><p class="ql-block">新春之際,和姐妹們一起共度佳節,游山玩水,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祝愿戰友姐妹們在新的一年更健康!更幸福!更順利!更青春靚麗!</p> <p class="ql-block">新春的美!</p><p class="ql-block">姜云: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  每當新年到來的時候,讓人十分激動。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帶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來的是祝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陜西到北京,與兒子兒媳和孫女們一同過新年。</p><p class="ql-block"> 在這向戰友們拜年了,新年好!!!</p><p class="ql-block">鐵十師軍務科 李曉燕</p> <p class="ql-block">簡介:鄭建平,1970年12月入伍 ,鐵二師醫院衛生員。中共黨員,大專文化。長期從事醫療管理工作,副主任醫師,行政副院長。2017年9月進入鐵道兵戰友網網絡系統,2018年元月擔任兵網寫作群群主至今,同時也兼任網站非編輯管理員,協調網站編輯、公眾號、寫作群的相關事宜。參與組織了兵網《我在鐵道兵最難忘的一件事》《致敬戰友》《紀念援越抗美55周年》《紀念成昆鐵路通車50周年》《襄渝·50》等大型征文和主題征稿活動,并擔任了這些項目及評審負責人。2019年9月,成為網絡系統首個新華網受邀入駐編輯,榮登新華號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創作者榜。</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鄭建平:鐵二師</p> <p class="ql-block">和姐妹們一起過年。</p><p class="ql-block">盧楨:鐵一師</p> <p class="ql-block">李蘇清,1971年至1975年鐵四師特務連話務班。鐵兵的經歷奠定了我人生的經歷和意義。復員后穿行文字品其妙趣,讀書行走兼行。</p><p class="ql-block">如今希望在鍵盤上飛揚思緒,拿起相機,拿起畫筆在自己世界里興云布雨,云蒸霞蔚。“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于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周國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兒子一家疫情之年堅守歐洲。</p> <p class="ql-block">春來南國,喜遇戰友。破五團聚,豪情放歌。《鐵道兵志在四方》,有你!有我!</p><p class="ql-block">聽心: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哈:我來自北國,他來自寧波,莫說不相識,同唱一首歌。前方走路唱兵歌,后面追來一帥哥。“同志,您也當過鐵道兵?”瞬間雙手緊緊握。</p><p class="ql-block">聽心:鐵四師</p> <p class="ql-block">小蒼蘭,清新雅致,每年秋分時節種植,春節期間盛開,花香四溢,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王麗霞 原十四師醫院</p> <p class="ql-block">宋繼紅:鐵二代</p><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 我和媽媽姐姐 還有姐姐的女兒 和我的孫子。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我和二姐宋曙光都是鐵兵的娃,我倆都是出生地石家莊,成長地北京房山,祖籍山東榮成。今年春節我們鐵二代、鐵三代、鐵四代陪老媽過年,有鐵三代春節期間堅守崗位,遺憾沒能湊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宋繼紅:鐵二代</p><p class="ql-block">我兒子的幸福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九十八歲的老鐵道兵公公,帶領全家為老伴慶賀九十歲生日。</p><p class="ql-block">四師鐵二代 孫建敏</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鐵道兵軍營,聽著軍號聲長大。花甲之年踏入女兵姐妹行列,兩年來我感動、我自豪!新春佳節圓了軍裝夢。</p><p class="ql-block">孫建敏:鐵四師鐵二代</p> <p class="ql-block">曹綏琳:鐵十一師</p><p class="ql-block">此照片是我于2021年春節期間,在石家莊一公園里照的雪景。真是瑞雪兆豐年!好高興呀!我把沙巾拋到空中,玩嗨了!</p> <p class="ql-block">東指電臺:陳慧玲</p><p class="ql-block">因為疫情,今年春節,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不給政府添麻煩。這是鐵三代(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精心做的年夜飯,里面有爸爸千里迢迢快遞來的香腸、臘肉。寓意著團圓豐盛:人遠心近……在這個辛丑牛年,全國各地有千千萬萬的異鄉人,在當地作為故鄉人,“舍小家,為大家”,不流動、不聚集、不聚會。就地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祥和之年: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百姓們幸福康健!戰友們快樂!</p> <p class="ql-block">  我是紀延軍原兵部通信站 </p><p class="ql-block">復原后企業管理 兼職工會 團委工作 喜歡文體活動 現在在北京鐵道兵老戰士藝術團 豆各莊地區模特隊 社區舞蹈隊 認識你很高興 你為大家做了很多 非常辛苦 謝謝你所做的一切。</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和幸福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劉茹,1975年兵,在原鐵道兵軍政干部管理學院服兵役。1980年退伍后被分配到地方法院工作至2015年。三級高級法官退休。全家照:四世同堂,與婆婆一起生活了已經40年。</p> <p class="ql-block">鐵道兵二師軍醫李友珍:</p><p class="ql-block">我們家兩個兒媳婦兒都是南方人,每年過春節經常都有回娘家的機會,今年疫情影響全家人湊在一起,往年都是在飯店訂歺,現在不聚集,我也盡自己的力購買、準備,兒女們成為烹調的主力軍,大年三十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其樂融融,高高興興過大年。今年是牛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能為家庭奉獻自己的牛勁也是我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73團衛生隊的周閩葒,是鐵二代 ,1969年底,12歲時就參軍入伍(曾經打籃球、投標槍、田徑“三鐵”等體育運動)。79年退役后,在海淀醫院急診室,后來到中央民族大學醫院工作,一直到光榮退休。這是與鐵三代兒子(留學德國的“海歸”、大學講師)以及侄子,一同為九十四歲的老母親過生日。(母親曾經是三師子弟學校校長)。目前,周閩葒是北京鐵道兵藝術團副團長和模特隊隊長。</p> <p class="ql-block">  &nbsp;我國幅員遼闊,但是不論天寒地凍還是溫暖如春的地域,每到春節臨近,人們就迫不及待地加入到回家團聚的遷徙洪流,那么自然、情愿,那么迫切、期待,只為能和家人一起度過那個盛大的慶典。這種動力到底來自哪里?&nbsp;&nbsp;</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家庭中親情的力量,讓中國人能夠自覺地遵循著人倫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錢。不管家在窮鄉僻壤,還是燈紅酒綠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誰也阻擋不住中國人回家過年的腳步。</p><p class="ql-block">習俗的認同,是生活狀態的一致性體現。長久生活狀態的融合,勢必形成共同的集體人格,從而構筑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這個文化的主脈,就是以家為核心衍生出的親情之線。一個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著一根無形的線。有多少中國人,就有多少條線。這些線交織在一起,就是中國人用情感編織的血脈之網。</p><p class="ql-block">這種巨大的凝聚力歷久不衰,任皇權更迭、王旗易幟,中國人回家過年去滋潤親情的初心始終不改。</p><p class="ql-block">“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就是中國人對宗族血脈的尋根問祖。</p><p class="ql-block">&nbsp;有人曾經擔憂過域外的圣誕節、情人節之類的節日,會淡化中國人對自己傳統節日的固守。可當人們在春運的當口,站在車站、碼頭、機場看看那些奔家而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樣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p><p class="ql-block">&nbsp;就算把全世界的節日寫在中國人的日歷上,也撼動不了春節的一根毫毛。一個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傳統節日,對這個民族有如此強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驚嘆。</p><p class="ql-block">&nbsp;&nbsp;我們的春節,是我們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匯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p><p class="ql-block">&nbsp;&nbsp;我們的春節,是全世界華人熱愛生活、看重親情的最好體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马鞍山市| 井陉县| 巴楚县| 普安县| 枣庄市| 东海县| 盖州市| 两当县| 宁河县| 岢岚县| 客服| 沂源县| 营口市| 泰顺县| 万盛区| 青川县| 达孜县| 巩留县| 山阳县| 兴文县| 剑阁县| 沈阳市| 左贡县| 绥滨县| 湄潭县| 新乡县| 景泰县| 荃湾区| 日喀则市| 普兰县| 林西县| 唐山市| 临沧市| 丹江口市| 高安市| 清徐县| 青海省| 乐东| 洱源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