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齡宮就是宋美齡別墅,正式名稱是“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有人說國民政府主席是林森,所以跟宋美齡無關。這是不了解歷史,事實上宋美齡早在1929年就看中了這塊地方,施工過程中也不斷發指示,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是蔣介石而不是林森, 1930年秋,蔣介石正式對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提出:“擬建陵園小紅山建筑別墅”。小紅山就是美齡宮所在那個小山包。1931年3月,小紅山別墅設計就緒,開始進入拆遷施工階段。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因為東北淪陷和“獨裁”被黨內反對派攻擊下野,改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從蔣主席變成了蔣委員長,這時國民政府主席才換成了林森, 而林森一直住在紫金山南麓的“桂林石屋”官邸,從未去小紅山住過。 1932年小紅山官邸主體工程建成,用作去中山陵謁陵的高級官員的休息室。淞滬抗戰期間宋美齡與蔣介石經常來此住??箲饎倮髧裾斑€都”南京,1947年,小紅山建筑別墅成為蔣介石官邸,蔣介石常與宋美齡來此休息、做禮拜。蔣介石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官邸,光南京就有三處,除了小紅山官邸,還有位于湯山的“陶廬”和黃埔路的“憩廬”。 美齡宮入口處位于陵園路,離明孝陵入口不遠。宋美齡自小在美國長大,深受西方文化熏陶,對鄰墓而居百無禁忌。<div> 景區入口處的解說牌介紹了美齡宮的歷史,左上角的照片據說是宋美齡最喜歡的一張自己的照片;下面是空中俯拍的別墅照片,極像一串項鏈,項鏈下部藍綠色的“寶石”就是官邸,左右垂下的兩條白線和環繞“寶石”的圓環線是別墅區的道路,上部的橫線就是陵園路。</div><div> 右面石碑上有“原國民政府舊址,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字樣。</div><div> 民國時期美齡宮一般稱呼小紅山官邸,“美齡宮”是后來的叫法。</div><div> 美齡宮2012年重新對外開放,我2014年去時才開放一年多。</div> 近年來網上關于美齡宮像寶石項鏈的話題忽然熱起來,不少人認為這是蔣介石當年送給愛妻宋美齡的浪漫“表白”,對于蔣公如此浪漫感動得不要不要的。然而真相呢?從下面這張指示圖可以看出,所謂項鏈只不過是兩條道路呈弧形相交在一起,而且上下兩條路并不對稱;還有,圖左邊的入口處在別墅的西北方,道路是呈西北-東南傾斜的,而別墅是朝南的,在“項鏈”里這顆“寶石”是偏轉了一定角度的。要是當時有意識弄個“項鏈”,不會這樣設計。<div> 不過,這路修成這樣,跟宋美齡也確有關系。<br><div> 別墅區道路最初設計時只有中間筆直一條道,就是現在的人行步道,然而車到別墅前要去后面的停車場,勢必繞道別墅南面,而別墅的臥室書房客廳都面南,宋美齡覺得“頗嫌喧擾”,施工方只好“另行測量計劃”,增加了兩邊的弧形道路,盡量遠離別墅建筑,再“呈蔣夫人核定”,所以才會形成如今的形狀。</div></div> 在“項鏈”頂端三條路的交匯處的門廳,現在是游客中心。 沿中間步道到美齡宮大約步行120米。 美齡宮的入口處在建筑北面。從外觀看這是一座中西結合風格的建筑,民國時期此類建筑很多。<div> 但是美齡宮的建造要比別的類似建筑奢華得多。也許粗看內部陳設并沒什么令人驚艷之處,可是當時全部建設費用達到了366058大洋(即銀元)。36萬大洋是什么概念?由于當時的物價與現在很難比較,只能橫向對比,當時普通人家一個月開銷是10塊大洋左右,1925年在北京西直門大街買一套有四十間房,且“帶電燈、電話、花房、車馬”的豪宅,全款也就5500大洋。這樣一對比,就知道它的價值如何了。</div><div> 為什么會花這么多錢?這主要因為大量使用了進口建材,裝飾上精雕細琢,而且工程進行中不斷修改方案、推倒重來造成浪費。工程設計之初提出的預算造價為261410銀元,后來不斷追加。而監察院只準許財政部報銷316586銀元,相對于總費用366058銀元,尚欠49472銀元,蔣介石當時已下野,只好東拼西湊,甚至挪用軍費來填補財政窟窿,據說還自掏了腰包。</div><div> 蔣介石的侍從秘書汪日章回憶,對于小紅山官邸,“作為房子主婦的宋美齡出主意、作指點,一再提修改意見,單就室內裝飾、浴室顏色就進行了多次變換拆建,陽臺也休整好幾次……屋內的幾間臥室、大小餐廳、兩間辦公室以及其他眾多的大小房間的設計布置方案,無一不是由宋美齡逐個審查鑒定。有些已經決定實施,又常加以改變,如浴室瓷磚,先是改成綠、黃間色,后又改為一律淺藍色,復將花樣裝飾一概廢去,改成單色平面。”宋美齡對小紅山官邸如此上心,說明她完全明白官邸實際上是為她造的,否則關她什么事?</div><div> 宋美齡在當時并沒有什么具體職務,但作為第一夫人,她的指示沒人敢違拗,況且誰都知道別墅是為他造的。她出身富貴人家,生活要求高,挑剔,這是造成美齡宮建造費用嚴重超支的重要原因。當時《民生報》(創立于1928年,1934年7月被查封)記者不知怎么探查到了小紅山工程嚴重超支的消息,并在報上捅了出去,輿論嘩然。雖然報道工程耗資100萬夸大了事實,但給蔣介石和宋美齡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div> 大門口停著的一輛牌號為“軍00385”的黑色別克車,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送給宋美齡的,采用立式8缸發動機,動力強勁,避震性能很好。現在看到的這輛車是仿制品,原車在臺灣。 走進大廳,別墅內部裝飾全部是西洋式的。 別墅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有侍衛室、衣帽間、機要室、職員用房等。我去時正在展出宋美齡的畫作,雖然都是仿制品,也讓觀眾了解了她的藝術素養和功底。<div> 宋美齡除了擁有優秀的英語功底外,據說還懂法、德、俄、西班牙等國語言,加上漢語就是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并且還寫得一手好字,鋼琴也是彈得相當不錯,琴、棋、書、畫樣樣精,不愧是才女。</div><div> 宋美齡10歲就到美國南方佐治亞州的威斯理安學院當小留學生,那時的她活潑開朗,善于表達,并且熱愛畫畫,表現出極高的藝術天賦。左上那幅《鈴蘭花》就是她12歲時的繪畫作業。</div><div> 抗日戰爭時期,張大千由同鄉張群的介紹,在重慶當了一段時間宋美齡的國畫導師。右下是張大千的相片,右上是他的《彩荷鴛鴦》。 </div> 蔣家一直保存著那時張大千宋美齡師生合作的山水畫。<div> 到臺灣后宋美齡延請國畫大師黃君璧、鄭曼青為師,繼續練習畫技。她的繪畫風格和其老師有類似之處,山水畫構圖妥貼,用筆精到,清逸處有靈氣,沉厚處韻蒼潤,古趣盎然。筆下的蘭、竹、花卉,筆墨重而不濁。清超脫俗,充滿詩意。她的花鳥畫造詣要比山水畫更高一些。</div> 張大千居住臺灣后,張群請張大千收宋美齡為關門弟子。晚年,宋美齡經常在她的住所舉辦個人畫展,邀請張大千、鄭曼青、黃君璧等著名畫家到士林官邸對她的作品進行點評。為了學畫,她還常常到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中借出名畫觀摩、學習。<div> 左面畫作是黃君璧的《江干暮靄》和鄭曼青的《荷花》。</div><div> 右面是張大千的《秋山明凈》和宋美齡的《山水》。</div> 宋美齡對古代國畫十分癡迷,當年故宮的文物運到臺灣,最初時全部存放在臺中霧峰,宋美齡三天兩頭從臺北到臺中兩頭跑,為的就是觀摩古畫。左上是她的仿古畫作品,左下是清初畫家石濤的《西隴藏云》,宋美齡自認為自己的山水畫畫風近似石濤。<div> 1952年10月美國《生活》雜志將宋美齡作為封面人物刊登了她的照片,并刊登了她的數幅畫作,編者評論她的作品時這樣說:“她筆下的松樹,逼真到幾乎讓人聽到樹枝間的風聲?!?lt;/div><div> 右上也是她的山水畫作。</div> 有一則坊間趣談:當清末畫家溥儒聽說宋美齡要拜他為師時,曾開玩笑地說:“我們大清帝國就是被中華民國推翻的,我豈能教宋美齡作畫呢?”溥儒字心畬,恭親王奕訢的孫子。圖中左上是他的照片,左下是他的作品《板橋策蹇》。<div> 宋美齡對自己的畫畫天份很有信心,她曾在給友人的信中自夸:“我的畫作似乎很出色”,“對布局的和諧、比例、透視感,天生善于掌握”,“你也知道,我對寫作和音樂稍有涉獵,但覺得作畫是自己絕對學不來的。如今,我覺得那似乎是我最拿手的?!?lt;/div><div> 右上角宋美齡的畫作上,蔣介石為夫人題了字。</div> 宋美齡的畫作展出后,令圈內人士驚嘆,不免有人質疑是否作假。為此,宋美齡特意邀請畫界人士到家做客,當眾揮毫,讓大家心服口服。<div> 蔣介石對夫人的成就頗為得意,他常常叉腰站著看夫人作畫。</div> <div> 回到地面一層。一層有接待室、衣帽間、秘書辦公室及臥室、廚房、配膳房、洗衣室、衛生間等。<br></div> 東部第一個房間是應接室,就是接待室,供來訪的軍政大員和各界人士等待接見時休息用?,F復原再現了儲物柜、雨傘架、等候號牌、來訪記錄簿、休息凳等當年用品。 秘書辦公室,是秘書處理來往公函、宴請、生活事務安排的辦公場所,公文報刊函件在此分類整理后提供給主人閱示,或轉交機要秘書處理,室內陳設和打字機等為民國時期用品。 這是值班秘書寢室,帶簡單的生活用具,內間為盥洗室。 仆役臥室,即官邸侍衛人員寢室。物品擺放整齊,體現出軍警的生活風格,也從另一側面反映出官邸戒備森嚴。 仆役臥室帶有專用衛生間。 一層的西部主要是廚房、氣爐間、洗衣房等生活服務設施。<div> 這是廚房,左面是中式爐灶,中式菜肴還是要用中式柴火來烹飪才好吃;右面是西式煤氣烤爐和切配臺。蔣介石喜歡家鄉寧波溪口菜,如黃魚玉芋湯、糟冬瓜、梅干菜燒肉、蛤蜊等,而宋美齡習慣吃西餐,如火雞、色拉、面包等。兩人口味不一樣,廚師要分別做。</div> 配膳室。 洗衣房。 氣爐間,為官邸提供暖氣和生活熱水。此鍋爐為歷史原物,至上世紀八零年代仍在使用。 茶水爐,提供飲用熱水。 煤間。 由此上二層。二層有機要秘書室、辦公室、會客廳、大廳、影像廳和《宋美齡與美齡宮》文物史料陳列以及南陽臺。 蔣介石辦公室,蔣介石處理公事之處。 沙發、辦公椅、華生吊扇、取暖壁爐皆為官邸原物,呼叫按鈴、掛鐘、收音機為征集來的民國舊物。 二層的中心位置是大廳,是舉行大型宴會、酒會招待貴賓的活動場所。依據《蔣介石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上的文字描述,采用長桌、西式禮儀,桌面擺放歐式餐具,精致、典雅。<div> 美齡宮解放后曾作為省干部療養所和國賓館使用,1990年被金陵飯店用作餐館對外營業,舉辦婚宴,利用它的歷史身份和人們心理上的提升感,生意火爆,一席難求。此舉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2011年停業,由中山陵園管理局收回,2012年舉行大修。</div><div> 現在僅在南窗邊開了一排茶座。</div> 大廳東側是會客廳,與蔣介石辦公室相鄰,是主人接待和會見賓客的場所,當年蔣宋曾在此會見國民黨高級軍政人員、司徒雷登、馬歇爾等國際友人及社會名流。 大廳四角地板均有嵌入式暖氣裝置,內裝管道式熱水汀,蓋板為鑄銅鏤空結構,冬季能保持大廳溫度24℃。 走出大廳的落地玻璃門,就來到了二層的南陽臺,叫“觀鳳臺”,陽臺四周看看,到處都有“鳳”的存在。 南陽臺呈“凸”字形,圍以漢白玉的欄桿。漢白玉欄柱一共有34根,據說象征宋美齡的生日3月4日,而且別墅動工時是1931年,其時宋美齡正好34歲,這些到底是巧合還是有心為之就不清楚了。 每根欄柱柱頭都雕有鳳凰圖案。 屋頂是中國古典宮殿樣式,綠色琉璃瓦的“勾頭”(元代前叫“瓦當”,即檐口筒瓦的圓形端面)每一個都燒制出鳳凰的圖案,“滴水”(即檐口的板瓦外端下垂的三角形部分,下泄雨水用)上也有鳳凰圖案。據說這樣的勾頭滴水有一千多只。檐下的彩繪也非常漂亮、考究。這些構件的費用就是不小一筆數字。不過《百度》上說這些琉璃瓦是從俄國進口的,并且每片瓦值5000美元,我表示懷疑。當時1美元值2.4大洋,1000片瓦值多少?說這話的人顯然沒有算過,照此計算30片瓦就抵整個別墅造價了。 三層是生活區,首先遇到的是機要秘書室,是機要秘書起草處理重要的來往函件、講話稿件及接傳官邸電話等事務的辦公室,位置靠近官邸主人生活區域。 宋美齡的機要秘書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有一個共同特點——長相平平。為什么這樣用人?出于女性的本能吧。 主臥室,通風采光俱佳,東面有一寬敞陽臺,能享受到第一縷陽光,臥室配有全套紅木家具,做工精湛考究,外觀華麗精美,中式家具和西式沙發是官邸原物。<div> 宋美齡蓋的被子的被里是絲綢的,這是因為她有皮膚病,對棉織物過敏。</div> 次臥室,宋美齡與蔣介石起居習慣不同,一個晚睡晚起,一個早睡早起,所以有時不在一起就寢。臥室內,中式家具、西式沙發為官邸原物。布置上突出蔣介石的軍人生活習慣。 次臥房間右邊是一典型的西式取暖壁爐,是冬季取暖用的。 宋美齡的盥洗化妝間,這大概是人們最想一探究竟的地方。外間一直傳說宋美齡生活奢侈用牛奶洗浴,并由此發揮出種種想象。其實宋美齡因為有較嚴重的“蕁麻疹”皮膚病,洗浴時在水中加入少許奶液可緩解皮膚瘙癢,僅此而已。宋家三姐妹都有蕁麻疹,家族遺傳的。在外人面前即使奇癢也不敢抓撓,只得服藥緩解,服藥多了又會引起其他問題,確實挺困擾的。<div> 但是這間衛生間表面看起來平淡無奇,和我們老百姓現在的衛生間相比只不過大了些,其它似乎沒什么特別。實質上卻是最奢華的。它墻面所用的瓷磚,地面馬賽克,浴缸等衛生潔具都是是從英國引進的,屬當時最奢華的白胎瓷潔具,費用較高。然而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使它造價高的,是建造過程中的不斷更改,推倒重來。如瓷磚先是做成綠、黃相間的顏色,后來看看不好看又改為一色淺藍色,淺藍色看著又不滿意,最后改成現在這種淡米色。這中間造成了多少浪費,也就宋美齡心頭不在乎了。</div> 凱歌堂,位于三層中部,是宋美齡和其他基督徒做禮拜的地方,原先是一間會議室,抗戰勝利后宋美齡和蔣介石回到小紅山官邸居住,將這間會議室改成了禮拜堂。蔣介石還為它題了匾“基督凱歌堂”。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馬歇爾夫婦也曾到凱歌堂做禮拜,有關經濟援助、協議、與共產黨談判的對策等,就在禮拜前后商定。 蔣介石到臺灣后,在臺北士林官邸也搞了個凱歌堂,是座獨立建筑,這是我2015年在士林官邸拍攝的,布局風格差不多。 凱歌堂北面是小餐廳,平時供蔣宋夫婦就餐用。 小餐廳沒什么多余陳設,廳內主要是一張兩人坐的小桌,雙方面對落座。餐廳右側是服務配餐間,這里與地下室配膳間、廚房相連,用一小電梯相接,食品、菜肴加工好后,通過升降電梯由廚房傳送上來。 蔣氏夫婦還常在這里宴請高級軍、政要員,以表示親近。當年蔣介石就在這里宴請過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先生,用完餐后,蔣介石寒暄道:“在我這里用餐過于簡單了?!备底髁x則回答道:“這是總統給我的最高禮遇了?!? 蔣介石的書房,當年蔣介石常在此讀書、習文。蔣介石的閱讀取向,基本上是圍繞三個自我定位的角色進行的:要做圣賢,故重視進德修身;要做豪杰,故關注兵略政術;要做革命領袖,故對各國革命史有持久的興趣。與三大角色關系不大的其他知識性、消遣性、趣味性的書籍,則甚少涉獵。 美齡宮的游覽結束了。走出這幢樓房,思緒從民國回到了現實。宋美齡的時代過去了,歷史早已翻過了民國這一頁,很多歷史迷霧漸漸散去,恢復了它的清晰面貌。當一切都展現在你面前時,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在二層內走廊的墻上,掛著反映宋美齡生平的圖片和文字介紹。<div> 展板全為正面介紹,沒有負面內容。</div> <div> 這是1917年宋美齡(后右一)的全家福照片,那時她20歲。她前面是母親倪桂珍和父親宋嘉樹(耀如),父親后面站著的是大弟宋子良,在父母前席地而坐的是大姐宋靄齡、大哥宋子文和二姐宋慶齡,最前面的是小弟宋子安。這是上世紀前半葉中國最傳奇的家庭。</div><div> 宋嘉樹原名韓教準,海南文昌人,出身貧苦,少年時跟隨舅父出洋謀生,將名字改了,隨舅父姓宋。先到印尼,后到美國,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學了神學,當了一名傳教士回到中國,來到上海,結識了倪桂珍并娶其為妻。倪桂珍是徐光啟的后代,有了倪家作后盾,宋嘉樹開始經商并取得成功,結識孫中山后開始以財力支持孫中山。孫中山要他大女兒宋靄齡當秘書,他同意了,但孫中山提出要娶宋靄齡時他沒同意,將宋靄齡嫁給了山西首富孔祥熙。二女兒宋慶齡接替大姐成了孫中山秘書,后來也決心嫁給孫中山,這次他沒能阻止,宋慶齡離家出走跑到日本跟孫中山成婚,等他追到日本時木已成舟,只能對孫中山說:“我的女兒不懂事,以后就拜托你了?!彪S即磕了三個頭,轉身就走了。1918年5月3日,宋嘉樹因患腎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僅54歲。</div> 1907年,10歲的宋美齡跟15歲的二姐宋慶齡一起來到美國新澤西州薩密特小鎮上的一所私立學校求學,第二年轉到南部佐治亞州的威斯理安女子學院,與已先期在那里求學的大姐宋靄齡會合。以下從網絡上摘錄一段宋美齡在求學期間的情形:<div> “小小年紀就跟著姐姐出洋留學的宋美齡,在美國呆了足足有10年、接受了全盤的美國教育后,人們常常會記起她初回國時的那句話,‘只有我的臉才像個東方人’。在以后的歲月里,即使她重新融入了中國社會,但身上仍打著很深的美國烙印,這也是南北兩所精英女校共同教育的成果,一所是她和姐姐們共同生活過的威斯理安,另一所則是讓她獲益終生的衛斯理。<br> 宋美齡對威斯理安的感情是溢于言表的,在這里她度過了快樂的少女時代。同時,宋美齡還是個調皮搗蛋的女孩,經常破壞學校的規矩,用各種花招逃避懲罰。老師們在悉心教育她時也包容了她的淘氣,尤其是校長夫人,給了她母親般的關懷。她在這里掌握了一切在上大學前應該具備的知識;更因為年齡較小,所以更快地適應了這里和學會了語言。到了1912年,她正式地成為威斯理安女子學院的學生。<br> 宋美齡原本可以像兩個姐姐一樣,成為這所女校的第三個中國畢業生,但是當宋美齡1913年畢業回國后,家里人決定讓她到馬薩諸塞州求學,以便由正在哈佛讀二年級的哥哥宋子文就近照顧她,她轉入了后來美國最著名的衛斯理女子學院。作為“七姐妹”院校之一,衛斯理就坐落在“常春藤”哈佛的旁邊。正是在這里,宋美齡顯示出了她非凡的才華。她在衛斯理主修英國文學和哲學,同時對各種知識有著相當廣泛的興趣,她選修了天文學、歷史、植物學、教育學、英文寫作、圣經史和演講,還粗通一點法語和音樂,會演奏鋼琴和小提琴。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活躍分子,積極參加各種體育和社團活動,喜歡游泳和打網球,三年級時她還加入了衛斯理歷史相當悠久的T.Z.E社團,在那里與高年級學生一起研究音樂和藝術?!?lt;/div> <p class="ql-block"> 1922年,蔣介石初見宋美齡時就被吸引住了,開始以各種方式追求宋美齡。但宋家一開始極力反對這樁姻緣,因為蔣有過三段婚史,有兒子,而且不是基督徒,宋美齡雖然有過男友劉紀文,但畢竟從沒結過婚。二姐宋慶齡也持反對態度,不過她是因為不看好蔣介石這個人。促成這樁婚事的是大姐宋靄齡,她看好蔣介石這顆迅速升起的政治新星,并且知道妹妹的政治野心。蔣介石為這樁婚姻也做了很多:斷絕了與其他幾位女人的婚姻關系,包括和原配毛福梅離婚,皈依基督教等,勉強得到了宋家的首肯。</p><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帝國主義、江浙財閥、幫會的支持下在上海發動“四 . 一二”反革命政變,三天內殺害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300余人,隨后在全國各地陸續動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蕭楚女、熊雄、李啟漢等先后遇害,蔣介石迅速成為國民黨新右派領袖。</p><p class="ql-block"> 1927年12月1日下午蔣宋在上海舉辦了隆重的婚禮,先循基督教儀式,在西摩路(今陜西北路369號)宋家老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接著趕去大華飯店舉辦中式婚禮,由蔡元培證婚。</p> 都說蔣宋結婚是政治聯姻,一個想取得宋家背后勢力的支持,一個想當第一夫人,而且婚后前幾年兩人并不和諧,任性的宋美齡一生氣就往上海跑,每次總要蔣介石哄回來。直到西安事變發生,宋美齡堅決制止了南京某些人轟炸西安的主張,只身犯險飛往西安,面見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促成了西安事件的和平解決,進而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當見到風塵仆仆的妻子時,蔣介石內心的感動是無法言表的。也許從這時起,兩人開始明白誰也不能離開對方了。 宋美齡一生最出彩的篇章是她對中國抗日戰爭作出的貢獻。<div> 1937年春,宋美齡邀請美國陳納德將軍到中國當空軍顧問,并組建了“飛虎隊”。在陳納德的幫助下,宋美齡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空軍內部領導權。并且成為名義上中國空軍的總司令。</div><div> 1937年10月23日,宋美齡與澳籍顧問端納在前往上海探望傷兵的途中因日機轟炸發生車禍,宋美齡摔斷了幾根肋骨,昏倒在泥潭中。她還曾多次冒著生命危險親臨前線鼓勵將士,起碼有五次死里逃生。</div><div> 1938年宋美齡組織領導“婦女指導委員會”支援前線,曾親自為傷病包扎傷口,親自為將士縫補衣服。<br><div> 1942年她秘密飛往紐約治病,暗中謀求美國援助。</div> 1943年 在美國國會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還在紐約和洛杉磯向民眾演講,宣傳了中國的抗戰,贏得美國兩院和民眾的好感;3月,同羅斯??偨y會晤,并一起舉行記者招待會;5月回國,11月陪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為蔣介石擔任翻譯。 </div><div> 宋美齡對美國的訪問和演講,對推動美國朝野通過援華決定和廢除排華法案起了很大的作用,雖然不能說這完全是因為她的個人魅力和外交能力的因素(只能說她幫助羅斯福總統說服了國會議員們),但她的貢獻是確定無疑的。她的略帶美國南方口音的英語和她早年在美國的經歷,很容易在美國朝野和民眾中產生親和力。</div> 1944年她離開中國前往巴西作客,轉移資金,在圣保羅購買了一些財產;9月前往紐約,治療嚴重神經衰弱癥。<div> 1945年日本投降,宋美齡返國。<br><div>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她和陳納德組建民用運輸航空公司;9月卷入黃金投機生意。</div><div> 1948年5月蔣介石當選為“總統”,蔣委員長變成了蔣總統,宋美齡也變成了總統夫人。</div><div> 1948年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大量壓縮援華款項;11月她再次飛往華盛頓,謀求美援與中共作戰,這次她受到了冷遇,輝煌不再,杜魯門挖苦她“到美國來是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div></div><div> 1949年蔣介石辭去總統職務,第三次下野,讓李宗仁去收拾殘局,他自己回到家鄉溪口,繼續遙控政局。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后,蔣介石知大勢已去,匆匆乘軍艦去臺灣。</div><div>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就臺灣問題發表聲明:美國不打算對臺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杜魯門的聲明,讓宋美齡感到萬分失望和痛苦。1月13日,宋美齡回到臺灣。</div> 1950年4月,宋美齡在臺灣成立了以她為核心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8月,她和一些美國朋友以及親臺人士組織了所謂的“院外援華集團”。<div> 1952年8月,她又飛往華盛頓,一直呆到次年3月。在此期間,她在美國組建了“中國游說團”,又稱“百萬人委員會”,其宗旨就是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div><div> 1965年,她和蔣經國訪美,希望美國支持“反攻大陸”。</div><div>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大勢已經不可阻擋,美國等國希望臺灣保留在聯合國的席位,臺灣“外交部”一致同意這種方案,蔣介石也莫衷一是,這時她率領“夫人派”的官員斷然否決了這項提議,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時人稱之為“蔣夫人一言定江山”。她這種態度被某些人解讀為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雖然她要的“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但她這種態度也在客觀上阻止了中國的分裂,使新中國重返聯合國更為順利。</div><div><br></div> 初到臺灣的這些年,因為之前鎮壓過228起義,實行了白色恐怖,反對派被完全壓制,臺灣政壇相對穩定。蔣宋的日子過得很平靜,甚至可以說相當悠閑,兩口子一口一個“達令”,大秀恩愛,但是這樣的日子并不會持續太久。<div>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病去世。國民黨中的“夫人派”想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但是沒能成功,國民黨高層的決議是永遠舍棄“總裁”的頭銜,改用“主席”稱呼黨魁,“總裁”的頭銜只屬于蔣介石,而主席由蔣經國擔任。這一來,宋美齡在臺灣的政治地位就顯得尷尬起來,蔣經國暗示“有些人可以離開了”。</div><div> 1975年9月,宋美齡到達美國后住進紐約長島蝗蟲谷。這座古老的莊園是宋美齡和大姐夫孔祥熙于20世紀50年代合買的。客居美國,她的生活十分恬淡,有時驅車到曼哈頓參觀畫廊和藝術館,有時就畫畫或寫毛筆字。</div><div> 在美國她并不缺錢花,所謂“四大家族”,宋家本來就是富豪,蔣陳兩家并沒有多少積蓄,陳立夫在新澤西為了維持生計還開辦了養雞場。真正大發國難財而富起來的是孔家,“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1948年蔣經國到上?!按蚶匣ⅰ?,打到最大的老虎孔令侃時打不動了,宋美齡發脾氣了。宋美齡跟大姐宋靄齡的關系是最好的,她本人沒有生育過,待孔家二子二女視同己出,有她出面,蔣介石也無可奈何,反正蔣家也不干凈。蔣經國打老虎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宋美齡理財不見得是把好手,她也投資過黃金石油等領域,基本上是孔家子侄幫她打理的。她也不想發財,有錢用就行。她平時用度最大的一項是醫藥費,臺灣當局是給她全額報銷的,上不封頂,安保費也是由臺灣當局報銷的。所以她在美國是生活無憂的。</div><div> 宋美齡定居美國后,曾回過三次臺灣。1976年曾回臺灣小?。坏诙问?986年回臺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重新住進士林官邸,這一住住了5年;再一次是1994年回臺探望病危的孔令偉(孔二小姐)。孔令偉是她后輩中跟她最親的,從小男裝,飛揚跋扈,在南京飆車違章竟拔槍當場擊斃了前來處理的交警。但她的辦事能力也非常強,宋美齡很多事都依賴她去辦,兩人情同母女??琢顐?994年去世時是75歲,而宋美齡其時已經97歲了。這一次她誰也沒驚動,悄悄來悄悄去,在臺灣只待了10天。</div><div> 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10月23日晚11點,宋美齡在美國紐約寓所于睡夢中平靜離世,享年106歲。</div><div> 她去世后沒有葬在臺灣與蔣介石合柩,也沒有葬在大陸父母身邊,而是葬在了美國紐約北40公里的芬克里夫墓園。</div><div> 她是全世界最長壽的“第一夫人”,她的生命串聯了三個世紀。長壽固然可賀,但眼看一個個后輩先己而去,圍繞膝前的兒孫越來越少,這也是一種痛苦,蔣經國、蔣孝文、孔令侃、孔令偉、蔣孝慈、蔣孝勇、蔣緯國、孔令杰先后一個個都走在了她前面,這對一個老人的精神打擊應該不小。宋美齡從小體弱多病,家族遺傳的蕁麻疹伴隨她一生,40歲時遭日機轟炸出車禍,斷了幾根肋骨,70歲時患乳腺癌動三次手術,72歲又遭遇車禍,腰部中樞神經損傷和右腿膝蓋損傷,從此患上關節痛和腰酸痛,而在92歲這年,宋美齡竟再次被確診出卵巢腫瘤并做了切除手術,她還抽煙,晚睡晚起......這些對健康不利的因素竟然沒能影響她的長壽,不能不說是個奇跡。<br></div> 縱觀宋美齡一生,早年所受到西方教育使她習慣于西方式的線性思維,直截了當,絕不拖泥帶水,她的驕縱,來自美國張揚個性和自我的自由主義文化的熏陶,來自丈夫長期的寵愛,來自她長期享受的最高禮遇和最廣泛的尊敬。她一生反共,致死不變。二姐宋慶齡病危時邀請她來大陸見最后一面,也被她拒絕了。<br> 她在國內養尊處優、高高在上的政治地位不可避免養成了她的專制作風,這一點在羅斯??偨y邀請她入住白宮的11天里也充分暴露出來。羅斯福夫人埃莉諾 · 羅斯福一開始對宋美齡非常喜愛,后來看到她對白宮職員頤指氣使的做派開始不滿,非常生氣,她對蔣夫人評價道:“蔣夫人能對民主侃侃而談,卻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體現民主。”在一次家宴上,羅斯福夫人與蔣夫人談起了美國礦工的罷工事件,當宋美齡被問到,如果中國政府在戰爭時期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處置罷工領袖時,蔣夫人用手指劃過脖子做了一個優雅的殺頭手勢?!八龥]有說話”,羅斯福夫人寫道,“一雙美麗、小巧的手輕輕劃過自己的喉嚨”。<div> 2003年宋美齡死后,《紐約時報》以《中國領導人的寡婦,105歲的蔣女士死亡》為題,用相當長的篇幅,回顧了其一生,其中提到了杜魯門被宋美齡為首的國民黨代表氣得破口大罵:“他們是賊,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賊”,“他們從我們送給蔣政府的上十億美金里,偷取了將近七億五千萬美金。”<br><div> 1958年金門炮戰發生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有人提出用核武器對付中國大陸。當時在一次電視新聞采訪中有記者問宋美齡:“美國若以原子武器轟炸中國,中國人民將有何反應?”她竟然答稱:“將再歡迎美軍動用原子武器?!?</div><div> 臺灣學者李敖在一次訪談中氣憤地說道:“全世界沒有一個人這么兇悍的,主張原子彈丟到自己的國家,蔣介石的老婆宋美齡就如此!”</div><div> 視人命如草芥,甚至歡迎外國人屠殺自己的同胞,宋美齡雖然在美國學習了十年,但是她并沒有領會西方的民主思想,更不用說領會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了。從這點上說,她的高貴,她的優雅掩蓋不了她的專制,她的權力欲。</div><div> 評價一個人,不能看他的一時一事,而要全面地看。做的善事和做的惡事都要實事求是地評價,不能一好全好,一壞全壞。人是不能簡單地分為好人壞人的,好人可能做壞事,壞人也可能做好事。好和壞的標準就是看對人民、對國家是否有利。對宋美齡的評價,有正面的,有負面的,各自立場不同而已。 </div></div><div>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宋美齡的魅力和人們對她的好奇絲毫沒有因為她成為了歷史人物而消減”。宋美齡的一生和近代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在她晚年時,她拒絕接受任何媒體采訪,也拒絕寫回憶錄,更不愿意對自己的功過是非做出評價,她只說了一句話“一切留給時間”。</div><div> 那就留給時間吧。</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济源市|
读书|
营山县|
新化县|
桐梓县|
大理市|
安阳县|
当雄县|
新宾|
长泰县|
涞源县|
梁平县|
永川市|
渝北区|
东兰县|
花垣县|
锦州市|
张家口市|
阳曲县|
铜川市|
罗定市|
涞水县|
德令哈市|
革吉县|
黄冈市|
抚松县|
屯门区|
潮州市|
孙吴县|
曲麻莱县|
洛阳市|
忻州市|
武山县|
措勤县|
太湖县|
平陆县|
邹城市|
黎城县|
南溪县|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