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回顧那段血與火的歷史,走近“最可愛的人”。</p> <p class="ql-block">走進展廳,1900余件文物及展品以時間為脈絡,從"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 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 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結束語等7個部分,還有“中國人民志愿軍思想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最可愛的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5個專題,全方面展示了解抗美援朝戰爭史。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生動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抗美援朝出國作戰!</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一戰,中國人民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民真正揚眉吐氣了。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p> <p class="ql-block">彭德懷~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任司令員兼政委</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8日晚,毛澤東主持中央工作會議,當晚21時,毛澤東簽發了給十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的作戰命令,要求他們19日晚從安東和集安渡過鴨綠江,入朝作戰。</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晚,十三兵團所屬38軍、39軍、40軍、42軍分別從安東、河口、集安渡過鴨綠江,拉開抗美援朝的大幕。</p> <p class="ql-block">進入第一展廳志愿軍建制單位的百面紅色戰旗懸掛在展廳的上方。</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十八軍戰旗尤為醒目。震撼人心,令人仰慕。</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同志也犧牲在了朝鮮戰場,與日月同光!</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3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告別祖國,前往朝鮮戰場,擔任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不幸的是,11月25日上午,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正在作戰室的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距他到朝鮮僅僅過去34天。</p> <p class="ql-block">1954年12月25日,彭德懷司令員給周恩來總理的信,建議毛岸英烈士尸骨安葬在朝鮮,這樣教育意義較好。后經毛澤東主席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萬個志愿軍烈士一樣,長眠在朝鮮的國土上。</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立功受獎統計:</p><p class="ql-block">集體立功單位(自班至團):5989個; 英雄、模范稱號獲得者:685名; 榮立各種功者:302724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獲得者:12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委會授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有功人員各種勛章:526354枚。</p><p class="ql-block">特級英雄2名(楊根思、黃繼光); 一級英雄51名; 一級模范4名; 二級英雄270名:</p><p class="ql-block">二級模范83名; 特等功臣236名。</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犧牲烈士197653名!</p><p class="ql-block">站在五大英烈雕塑像前,不禁讓我們想起他們抱起炸藥包沖向敵群、以胸膛堵住敵人槍眼、烈火焚身仍巋然不動的英勇壯舉。陰云低垂,寒風蕭瑟,仿佛感受到天地之間回蕩著烈士們奮勇殺敵的英雄豪情。</p><p class="ql-block">烈士的英魂化作了巍巍青山,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犧牲4位軍級干部、16位師級干部、230位團級干部。</p> <p class="ql-block">從1950年10月25日起,直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五次主要戰役。這五次主要戰役,為志愿軍最終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奠定了關鍵基礎,因此也被稱作“抗美援朝五大戰役”。</p> <p class="ql-block">這是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在朝鮮戰場使用過的掌中地圖、望遠鏡、鋼印、文具盒。</p> <p class="ql-block">第1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聯合國軍”調集13萬兵力,分多路向中朝邊境進犯,并叫囂于感恩節(11月23日)前飲馬鴨綠江。10月24日,敵軍占領云山。第二天,志愿軍總部傳達了毛主席對第39軍的電報精神,第39軍在朝鮮方面配合下,于云山發動突襲,迅速完成對敵方***第一師合圍。最終,經過12天戰斗,志愿軍將敵軍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殲滅敵方一萬五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第2次戰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p><p class="ql-block">經過云山戰役,“聯合國軍”雖遭打擊,但仍企圖占領整個朝鮮半島。1950年11月下旬,在經過試探性進攻后,“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發表公告,宣布將發動圣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而志愿軍總部進一步利用這種驕狂心態,決定誘敵深入再開展第二次戰役。為此,志愿軍前期且戰且退,將東線敵軍拉至長津湖畔,西線至清川江沿岸。當年11月25日,西線志愿軍6個軍在200公里寬的戰線上同時發起進攻,突襲“聯合國軍”薄弱之處。</p><p class="ql-block">縱觀第二次戰役,無論東西線,志愿軍均予以敵方重創。“聯合國軍”傷亡三萬余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線以南,圣誕節總攻勢化為泡影。這場歷時29天的戰役,徹底扭轉戰局,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p> <p class="ql-block">第3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p><p class="ql-block">經歷前兩次大型戰役失敗,“聯合國軍”再不敢托大,以美國為首的軍隊在“三八線”以南250公里縱深地部署了兩道基礎防線,此外還有三道機動防線。麥克阿瑟將此稱為“生命線”,并表示“絕不后退一步”。同時,美國在內的西方世界試圖通過“先停火后談判”的“提議”,延緩志愿軍的推進。為了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進一步爭取主動,指揮層決定集中九個軍的兵力一舉突破“三八線”。1950年12月20日,志愿軍主力集結在漢城以北75公里的臨津江。經過數天偵察,在新年來臨的前一天,一場大雪將江邊部隊的痕跡全部掩蓋。3天后,志愿軍拿下漢城,6日占領“三七線”附近的水源。這場志愿軍的元旦攻勢,不僅突破了“三八線”,更令美國政府所謂“先停火后談判”的計劃破滅。</p> <p class="ql-block">第4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p><p class="ql-block">連續遭遇中國人民志愿軍三次打擊之后,“聯合國軍”丟失漢城,損失慘重。美軍在“聯合國軍”中的威信下降,內部矛盾加深。為挽回其失敗局面,美國開始從歐洲、美國本土和日本增調部隊,稍事整頓,便全力北犯。1951年1月,隨著“聯合國軍”大舉反撲,第四次戰役隨即展開。和前三次戰役不同,此次戰役雙方參戰人數更多、持續時間更長。最終經過兩個月的三線作戰,志愿軍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殲敵八萬余人,將敵方遏制在開城、麟蹄一帶。</p> <p class="ql-block">第5次戰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p><p class="ql-block">時間來到1951年4月下旬,隨著第3、19兵團陸續入朝參戰,志愿軍也由運動戰為主轉變為陣地戰,由小殲滅戰過渡到大殲滅戰,開啟了第五次戰役。經過50個晝夜的三階段奮戰,志愿軍殲敵8.2萬人。這場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就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后的一個月,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首次談判在開城舉行。</p> <p class="ql-block">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東線第9兵團以高寒的長津湖為中心,與美軍展開了一場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的鏖戰。第9兵團第27軍集中力量全殲新興里美軍第7師第31團,俘虜官兵約300 人。這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志愿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例。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p> <p class="ql-block">“冰雕連”的雕塑,在長津湖現役中,為了阻擊逃跑的敵人,129名志愿軍戰士在零下40℃的戰場上潛伏六晝夜, 戰斗打響后全連沒有一個人站起來,打掃戰場時才發現全連的干部士兵全部都凍成冰雕,仍保持舉槍射擊姿勢,面對紀律性如此之強的部隊,美軍的指揮官情不自禁的向志愿軍敬了一個軍禮,他們哀嘆:這樣的軍隊是任何人也打不敗的。</p> <p class="ql-block">彭德懷司令員致電三十八軍</p><p class="ql-block">“祝你們繼續勝利!中國人民解放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使用的E27型報話機,這臺報話機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以及上甘嶺、天德山等戰役。</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五大英烈之一,特級英雄、特等功臣楊根思。</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五大英烈之一,特級英雄、特等功臣黃繼光。</p> <p class="ql-block">英雄黃繼光烈士犧牲后,毛主席邀請英雄的母親來家中做客,說了一句無比催淚的話:“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一樣,他們犧牲得光榮,我們都是烈屬。”</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五大英烈之一:一級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五大英烈之一,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楊連第及他使用過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五大英烈之一:一級英雄、特等功臣孫占元及他用過的輕機槍。</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羅盛教烈士。</p><p class="ql-block">朝鮮政府贈羅盛教家屬的銀酒壺及銀酒碟。右:羅盛教獲授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先后調集兵力6萬余人,大炮300余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愿軍兩個連防守的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志愿軍防守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陣地多次失而復得。雙方隨后不斷向上甘嶺地區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嶺發展為局部戰役規模。激戰持續至11月25日結束。在持續43天的戰斗中,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志愿軍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沖鋒。最終志愿軍守住了陣地,取得了勝利。</p> <p class="ql-block">上甘嶺戰役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志愿軍在此次戰役中打出了國威軍威。</p> <p class="ql-block">上圖:上甘嶺戰役中的一段枯木,上面有美軍的炮彈炸彈彈片五十多片。</p><p class="ql-block">下圖:上甘嶺泥土中抓一把全是彈片,見證了戰斗之慘烈!</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戰斗出動2.6萬多架次,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美國空軍飛行員談“米格走廊”色變。</p> <p class="ql-block">這是志愿軍在戰場上繳獲號稱“北極熊團”的美軍步兵第7師第31團團旗。</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繳獲***首都師第一團(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p> <p class="ql-block">這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繳獲的美軍部分武器裝備、軍用物資。</p> <p class="ql-block">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而精神往往需要從斗爭中汲取。</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范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8日上午9時30分,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于開城在停戰協定上簽字。</p> <p class="ql-block">朝中方面談判代表團的工作由中國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兼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李克農主持,中國外交部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兼國際新聞局局長喬冠華協助。</p> <p class="ql-block">豫劇演員常香玉為志愿軍演出,用義演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斗機1架。</p> <p class="ql-block">志愿軍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歷經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p> <p class="ql-block">回望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不禁想起彭德懷司令員那句蕩氣回腸、擲地有聲的名言:“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p> <p class="ql-block">頒發給健在老同志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戰爭過去70年了。</p><p class="ql-block">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舍身忘死、浴血奮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國家安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成為了中國人民站立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志愿軍彪炳史冊!</p><p class="ql-block">告慰197356名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我們從未忘記他們。</p><p class="ql-block">參觀時間:2021年1月13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龙岩市|
精河县|
扬州市|
临潭县|
长武县|
彩票|
沾化县|
丰台区|
亳州市|
江川县|
灵寿县|
抚宁县|
长丰县|
芒康县|
定州市|
丹阳市|
通城县|
个旧市|
贺兰县|
右玉县|
兰西县|
诏安县|
大足县|
克拉玛依市|
吴旗县|
永寿县|
绥阳县|
永平县|
博野县|
寻甸|
遵化市|
和硕县|
巴楚县|
晋州市|
泊头市|
平顺县|
水城县|
高密市|
泌阳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