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配天章第六十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善為士者不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善戰者不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善勝敵者不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善用人者為之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謂不爭之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謂用人之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謂配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之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釋文</b></p><p class="ql-block">善于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于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沖突;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現代啟發</b></p><p class="ql-block">這一章是專從用兵的意義上講戰略戰術的原則。其中心意思在于闡明上一章所講“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的道理。他要求人們不逞勇武,不輕易激怒,避免與人正面沖突,充分發揮人的才智能力,善于利用別人的力量,以不爭達到爭的目的。老子認為,這是符合于天道的,是古老的準則。</p><p class="ql-block">本章的文字講用兵作戰的道理,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的學者,往往以此為論據。我們的意見是,老子就軍事現象,為其辯證法思想提供論據。事實上,軍事辯證法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或者說,本章內容既是講用兵打仗,又是講辯證法的道理,這樣理解,也無不可。但說到底,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那就極大曲解了它的內涵。下面,我們談談“善戰者,不怒”的問題。《孫子兵法火攻》寫道:“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是說,國君不能因一時之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能因一時之氣憤而出陣開仗。這一軍事思想與老子在本章里所講的內容是基本一致的。戰爭是國力、人力的較量,也是智慧的較量。“武”、“怒”是軍事指揮者暴烈、失去理智的表現。一旦“怒”上心頭,就會失去冷靜,也就不能客觀地分析、研究敵我雙方的優與劣,而以主觀臆斷和憤怒的情緒代替客觀實際,這種狀況將給國家和軍隊,帶來極大危害和災難。這樣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比比皆是。軍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沖動,平心靜氣地認真思考,細心分辨客觀現象,就可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得出正確的解決方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莫力|
肇东市|
大冶市|
兴化市|
汕头市|
塘沽区|
天门市|
浏阳市|
军事|
玉田县|
喀什市|
鄂伦春自治旗|
余庆县|
宜章县|
吴川市|
电白县|
京山县|
龙口市|
泰顺县|
滦平县|
且末县|
马龙县|
东安县|
灵石县|
榆中县|
昭平县|
苍南县|
怀安县|
措美县|
丹江口市|
武邑县|
梁平县|
江阴市|
垣曲县|
新丰县|
赤城县|
孝感市|
焉耆|
乐昌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