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為什么大多數人難以實現階層的逆襲?為什么多數人辛苦一輩子,仍然是窮人?為什么大多數寒門子弟即便通過個人努力,即便實現了階層跨越,卻仍然是圈子里的邊緣人?</p><p class="ql-block">我舉個例子。倘若一個單位,同時進來兩個年輕人,一個富人或者干部子弟,一個農民的兒子,兩個人能力相差無幾,即便農民的兒子的能力強一些,你說在體制中的長跑中,誰跑的贏一些,誰更容易贏得領導的賞識?毫無疑問,是前者。原因不用我多說。三句話可以說明一切,第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第二句“一分錢難死英雄漢”,第三句“窮在鬧市無人理,富在深山有人問”。</p><p class="ql-block">這是文前小提問。現在開始說正題。</p><p class="ql-block">社會的進步通過什么來體現?第一是科技進步,第二是社會階層流動。第一點無需多說,人人都懂。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進步是普惠的,人人都能享受到,比如雜交水稻的發現可以讓人人吃飽飯,汽車的發明讓人力車夫變成滴滴司機。決定人與人之間差別是第二點,即社會流動。</p><p class="ql-block">從社會流動的角度來看,社會無非兩種,開放性社會和封閉性社會。</p><p class="ql-block">從奴隸社會到前資本時代,都是封閉性社會。人的命運基本上由出身決定,“將相王侯,世代相替”,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能打洞。除非發生王朝更替,但這個更替本質上還是一樣,并沒有帶來什么平等,不過換成了新的統治者來統治你。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即使如此。</p><p class="ql-block">比如,新中國自建立起,工人農民的地位實質上就沒有平等過,為了發展工業,用“剪刀差”從農村農業中積累原始資本,所以才有梁漱溟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公開和毛爭論,說“工人九天之上,農民九地之下”。毛也沒把他怎么的,因為毛心里明白,梁說的是實話。再后來,工人和干部階層慢慢地出現了特權,各種票證便是表現,買什么東西都需要憑票,票證只有工人和干部才擁有,農民是沒有的。什么叫特權?其實沒政治教科書上說的那么復雜,就是少部分人才有絕大部分人沒有的東西。</p><p class="ql-block">改開之前,中國是個物質匱乏社會,也沒有所謂的私人資本。所以,只有權力是價值最高的東西。所以,那個時代官員處在社會的頂端,暫且沒有資本什么事。</p><p class="ql-block">改開之初,價格闖關,價格雙軌制,富了一部分人,市場價和指定價之間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間,給一部分人帶來巨大利益。這個改開第一波金,許多人從中受益。這一歷史,孫儷主演的電視劇《血色浪漫》有詳盡描述。</p><p class="ql-block">當然,第一波富人,第一桶金的不是農民、工人,而是某個能弄到批文的階層和其家屬、親屬及代理人,比如萬科的王某人。</p><p class="ql-block">王某人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挖到的呢?他是南方某省省委副書記的女婿,弄到批文,把北方滯銷的玉米弄到南方,整車皮整車皮的弄。王的歷史和那位后來成了民族大義旗幟的通訊高科技公司的老總一樣,都是高官家的上門女婿,發達后停妻再娶,哦,和歷史上的詩仙李白白同志也一樣。</p><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上第一波真正的大富人,有一個特定的歷史名詞,叫“倒爺”。“勤勞致富”的那部分人的“富”,其實只是解決溫飽問題,人家“倒爺”的富才是真富。</p><p class="ql-block">鄧的偉大之處在哪里?就兩點,推進科技進步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打破各種身份限制和束縛,讓人流動起來。前者普惠所有人,后者再施惠一部分在身份和智力上高于常人的人。</p><p class="ql-block">而后的國企改革,將一部分國有企業,國有資源讓渡給私人,得到利益的是哪些人?用腳后跟都能想象得出來。而普通工人,一句下崗分流,一兩萬塊就把你當包袱甩了。我有兩個表親就曾是下崗工人,前晚我們在一起還談到這件事,他們講,那個時候真的一分錢就能把你憋死,上吊喝藥自殺死的不是一個兩個。我有同學同事的父母也是下崗工人,他們家我去過。黑漆漆到處裸露電線密如蛛網的殘破不堪的筒子樓里,臭味餿味沖天,全家五、六口人就擠在那么四、五平方的平房里,來個什么親戚朋友,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類人群子弟,要想從頭開始再實現階層跨越,談何容易!找個人辦個事,想買條煙都要考慮半天,誰理你?</p><p class="ql-block">當然,也有守法經營和沒日沒夜攢辛苦錢起家的人。但這類人一來不多,可以說鳳毛麟角。二來發家過程無比艱辛。三是沒有背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遇到瓶頸,遇到天花板無法突破。要想突破天花板,必須進行利益輸送或者尋租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找靠山,或者和權貴結盟,不然人家很容易吃掉你、擊垮你。寒門子弟進體制從政也是這么個道理,特別艱難。獨善其身,只會被邊緣化。</p><p class="ql-block">這種現象,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幾乎隨著改開同步進行的。只不過那時網絡不發達,資訊傳達慢,信息閉塞,很多事,普通民眾不知道而已,政論家評價今天某臨國人民是“禁錮中的幸福”,他們都自以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世界上其他國家還吃不飽飯了。不知道,不代表沒有。比如2013年,著名的“房姐”,四個身份,在北京20套房總價值10個億。再比如今年被判死刑的賴某民,3個一百,100個億,100套房,100個情婦。其資本積累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并不是今幾年才開始的。</p><p class="ql-block">這類人的典型路數是,原始資本來自對共有資產的掠奪。對于所謂技術階層即白領,他們的錢來的快多也輕松的多,這也是十多年前法學理論屆討論的非常熱烈的“資本原罪”問題。</p><p class="ql-block">今天,在某種勢力的操作下,網絡大V被黑化,被臉譜化。什么是大V?大部分就是體制內外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知識階層,“白領”。在這場財富和權力的游戲中,大V們和那些依靠權力承襲起家的“原罪”們相比,完敗!</p><p class="ql-block">而地位更低的農民和城市打工人,除了普惠于技術進步以后,比如袁的雜交水稻,除少數智力超群或者幸運人外,大多數人淪為底層,除了解決了溫飽,連延續后代都成為奢望。</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過去,“贏者通吃”的格局其實在上世紀末就已經形成了。</p><p class="ql-block">有人不服,說怎么滴怎么滴。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今天即便萬里挑一的985,211大學畢業生,你的月工資才多少?2017年,全國應屆畢業生中,本科、碩士、博士的起薪平均水平分別為4854元/月、6791元/月、9982元/月。其中,在一線城市,三者分別為5218元/月、7612元/月、10077元/月。除掉公積金,醫療保險,到手收入是4042元。你覺得把房租,水電費,交通費,生活費,電話費,出行費一除開,還剩多少錢嗎?</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的父母是農民等底層百姓,你一個重點大學的大學生能在一線二線城市哪怕三線城市買的起房嗎?100年前你的爺爺買不起,50年前的父親買不起,你今天同樣買不起。你覺得自己實現了階層跨越了嗎?你同樣還只是個“無產者”。不過,是從你父輩的體力無產者變成了腦力無產者,本質上沒有絲毫改變。</p><p class="ql-block">有個最大的謊言是“你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在大學好好讀書,接著認真工作,努力賺錢,你成為白領,你就變成中間階級了。”</p><p class="ql-block">扯淡!其實你從農民工變成白領,無非是因為科技發展迅速,出現更多的社會分工。</p><p class="ql-block">有人問:一面是國家越來越強,一面是青年越來越喪,這合理嗎?</p><p class="ql-block">壓倒年輕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房價,不是收入,不是職場PUA,而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實現財富越階的希望。</p><p class="ql-block">20年前,也就是我們那個時代。年輕人從大學出來,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去,雖然苦,雖然累,但工作十年,養家糊口不難。</p><p class="ql-block">現在,996,007一年,買不起一個廁所,沒個幾十萬娶不到老婆,花了上百萬娶來的老婆說不定送個孩子。好姑娘遇不到良人,社交APP上都是PUA大佬。好男孩遇不到好姑娘,挑來選去,成了接盤俠。</p><p class="ql-block">國家越來越強盛,而年輕人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現在雖然餓不到凍不著,但那種無處不在的社會壓力,無處可尋的未來希望,最終成了壓倒年輕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國家告訴你努力奮斗,最后你發現你奮斗的成果,大部分都被別人拿走了,他們越來越富裕,你卻越來越掙扎。</p><p class="ql-block">就這樣,我們這個社會,就有了各種各樣“自帶光環”的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娛二代,學二代,文二代,當然,還有窮二代。</p><p class="ql-block">富二代,典型的王某人的兒子王思聰,"國民老公″啊,年輕靚麗的女孩子一個接一個自動往他懷里撲。華為任某人的女兒姚貝娜,出道第一天,國內外各種資本和權力競相來討好她。</p><p class="ql-block">官二代,體制內公職人員。高階不用說,橫跨資本和權力兩界,左手資本右手權力,乾坤大挪移,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低階的,吃空餉、蘿卜招聘,打招呼開后門,提拔時優先考慮,崗位隨你換。</p><p class="ql-block">至于農二代和窮二代呢?經濟資源和權力資源都極為稀缺,既便進了體制內,也是步步落后于人。一個很簡便的例子,假設你有兩個親戚,一個窮一個富。富人三天兩天,逢年過節往你家跑,從不走空,手里總帶點東西。窮人,一年難得來一次,來了也是兩手空空,時不時需要找你救濟一下,甚至上門來都是找你幫忙的,給你“添麻煩”的。即便,這個富人長的丑一點、說話不好聽一點,喜歡吹牛一些。你更喜歡誰一些?肯定是富人!即便這個窮親戚做事更扎實一些,更努力一些,更老實一些。親戚之間都是如此,何況利益糾紛你死我活的體制內呢?</p><p class="ql-block">有人說,現在不是比從前好多了,以前人們飯都吃不飽。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人的幸福感大多是從橫向比較而來,如果非要縱向對比,“我大清”的乾隆皇帝也未必比今天門衛大爺強,他坐過火車嗎?他吹過空調嗎?他吃過你吃過的那些美味嗎?</p><p class="ql-block">那豈不是大部分人都能吊打乾隆八百里?但是你的幸福感比乾隆更高嗎?很顯然,不是。</p><p class="ql-block">插句題外話,某些人某些階層煲的雞湯好喝,卻是"天然毒″,喝多了,人會變傻。</p><p class="ql-block">我們再從買房這一點來管中窺豹。半個世紀前,你的爺爺輩在一線二線城市買不起房,也沒資格買房,別說買房,連自由遷徙的資格都沒有。沒資格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說明那是一個身份社會,三六九等,身份決定一切。40.50年前,你父親有資格了,但沒錢,買不起。說明什么?說明社會開始進入了一個開放性的資本社會,有錢也能搞定以前只有權力(身份)才能搞定的事情。資本開始和權力角力,并分得了一杯羹。現在呢?限購,一二線城市甚至部分三線城市開始限購,只有部分具備某種身份和資質的人才具有買房的資格,說明什么?至少在一定側面說明社會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向后回歸,資本不是無所不能了,身份和地位這種東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其他領域的作用得到強化。當然,大資本除外。</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為什么你奮斗一輩子仍然是窮人,難以實現階層跨越的原因。窮人的孩子即便逆襲成功,進了體制,進了權力和資本圈子,仍然大概率是邊緣人的原因。因為社會規矩從來就沒有平等過,"贏者通吃″。因為代際繼承的影響,社會資源總是有限的,桃子總量不增加,社會流動的通道只會越來狹窄,底層逆襲的可能性就越低,階層固化的程度就會越高。這就是這些年來,無論體制內外,寒門子弟越來越難出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昨天曝出的賈淺淺事件,你當真的只是人們對她屎詩尿詩之類的東西不滿嗎?不是的,是上升通道堵塞、階層固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二代″們贏者通吃,而且吃相難看的不滿。一個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文系讀了五年本科的大學生,畢業即留校,而她的父親恰恰那時是她母校文學院的院長。留校讀了在職碩士,在職博士。在職博士在讀期間,居然就已經是西北大學這所“雙一流大學”、“211大學”的副教授、碩導,擱一般人,恐怕得海歸的博士吧!她呢?在職的博士還沒讀完。寫自己父親的論文在C刊隨便發,詩歌散文論文“著作等身”,主席,青年各種榮耀滿身。曝出來部分作品又是如此粗俗不堪,當然也有寫的不錯的,但總體水準參差不平,與她的身份和所獲榮譽并不相配。再聯系到她爹的身份,你讓全國的文藝青年乃至普通民眾怎么想?</p><p class="ql-block">當然,也有逆襲成功的。比如那位修了幾十萬公里高速鐵路,客觀上促進中國鐵路大發展最后因為貪欲鋃鐺入獄的鐵道部前某部長。公開的報道是三換老婆,在他當上副處級干部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怎么努力都進不了某個圈子。他開始劍走偏方,他發現某個大領導有個離婚的女兒,于是,他想盡辦法去接近這位領導的女子,最后得償所愿。到了廳級的時候,又遇到同樣的問題,于是離婚再娶,這次娶的是另一個職位更高領導的侄女。當然,他的能力是超群出眾的,沒一點能力是入了某個階層的法眼。但個人能力總是有限的,有天花板的,一個人再能,也能不過一群人,一個階層的人。</p><p class="ql-block">但這種逆襲的路子是不可能復制的,不具有普通性,哪有那么多領導的女兒等你去娶?就好比今天某些娛樂圈新人一心想嫁入豪門,“寧愿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在自行車后笑。”可惜,沒那么多豪門等你嫁。所以,很多人嫁的只是個假豪門,比如《美人魚》的主演張某,連嫁兩次都是假豪門。或者,只能“默默”地給豪門做“奉獻”,一輩子沒名沒分的小三小四,地下夫人。即便如此,也越來越難,豪門、權貴的婚姻越來越講究門當戶對,因為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盟才能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憑什么看上你一個窮小子,灰姑娘?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瑪麗蘇電視劇,窮小子中狀元娶公主的勵志劇別看多了,看多了智商會降到零點。</p><p class="ql-block">培養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今天,底層民眾真正實現階層跨越同樣需要三代。第一代省吃儉用供你讀個書,比如我們的父輩們,讓你丟掉了鋤頭和鐮刀,丟掉了世世代代的農民身份。你讀了大學,進入體制或者進入城市,慢慢站穩腳跟。但像這種底層子弟,無論是從事什么職業,大多數人只能是他們那個圈子的邊緣人,圈子里的優質資源總是稀缺品,越往上越如此。即便做了別人眼中的“官”,也是一個小官,其實還是古代的“吏”,如果能走到處級——古代官員的最低位階,幾乎是頂了天了。</p><p class="ql-block">前幾年,網絡上曾流行一張表。基本可以把當前中國社會的人群劃分為9個階層(級),1—3級是統治階層,是改革開發以來形成的最大既得利益獲得者;4-6級屬于中產階級;7-9級是中國社會的底層,9級是這個社會最悲慘的階層。</p><p class="ql-block">1級:以傳統紅色家族、在任中央委員、退休長老級別為代表,他們對全國局勢有掌控能力,能決定或深刻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p><p class="ql-block">2級:以在任實權省部級干部、退休委員,部份大權貴、大富商、大銀行家為代表。他們能參加高層決策會議,能影響國家政策。</p><p class="ql-block">3級: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別實權的局級,或是大企業主、一般權貴富商、名牌大學校長、中等銀行家為代表。體制內他們能夠影響一個地區或者行業的發展,體制外以馬云、馬化騰等為頂峰,他們是行業精英或依托外方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風云人物。</p><p class="ql-block">1—3級是構成中國的上層社會,現在階級固化情況下,一般普通人非奇遇不能進入這個階層(古代通過科舉讀書有可能,現在和讀書沒有什么關系)。</p><p class="ql-block">4級:以一般地廳級、實權縣處級、院士、大教授、高級職業經理人、名醫生、名律師、高校校長、演藝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業主、小銀行家之類為主。普通人通過奮斗最多能夠達到這個層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國區總裁、大鼻子成某人之類就是體制外本級的頂峰。本級和上層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直接就是上層社會的“白手套”。</p><p class="ql-block">5級:小企業主、普通處級、副處級或實權科級干部、教授、中等職業經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線明星、小有名氣的醫生律師工程師等。5級有自己的事業,比較有職業滿足感,自我優越感比較強。</p><p class="ql-block">6級:以普通公務員、主流企業職員、高校青教、普通自由職業者、一般醫生律師、一般工程師、大點的個體戶等為主。名牌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后多在這個層次。6級到5級、4級有上升空間。</p><p class="ql-block">4-6級是中國的中層社會,分別是高中低端中產階級,普通人通過最大努力大多最后定格在第5級。</p><p class="ql-block">7級:以普通企業工人、邊緣化的體制內、小個體戶、城市底層土著、富裕農民之類為代表。7級勉強在城市能立足,可以奔小康人群。</p><p class="ql-block">8級:以血汗工廠工人、普通農民等為代表。8級基本就是溫飽,能自食其力。</p><p class="ql-block">9級:以大城市底層40-50年紀的失業人口、偏遠山區農民等為代表,基本不能自食其力,溫飽不能解決的窮人。</p><p class="ql-block">7-9級是中國社會的底層,是草根階層。</p><p class="ql-block">毫無疑問,1—3級是上層,是統治階層,是最大的既得利益獲得者,也是可以從經濟發展切下最大蛋糕的階層。而4—6級大致屬于中產階級。他們也可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但是比例很小。7-9基本就是被剝削剩余價值那部分人。</p><p class="ql-block">其實也沒必要分得那么細致,我們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層次,即上中下三個:</p><p class="ql-block">上層,掌握核心資源;中層,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術,比如醫生、教師、計算機從業人員、律師,體制內的小官僚等等。底層,體力勞動者和體制外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人群。</p><p class="ql-block">中國是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就是上層人數遠遠小于中層人數,中層人數遠遠小于底層人數,金字塔結構看似穩固,但階級固化后,下層人數眾多,怨氣最重,中間各階層流動不暢,而且發展趨勢是中層往下層流動,引發激烈的社會矛盾。</p><p class="ql-block">結構上講,最佳穩定社會結構應該是紡錘型,就是底層少中層多(上層哪兒都少),比如上個世紀的美國。</p><p class="ql-block">這樣的金子塔結構怎么保持穩定呢?最基本的統治模式就是:保、拉、壓、控、放。</p><p class="ql-block">1-3級的利益是保,否則統治階級內部就有分裂的可能。團結是第一位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現在高調反腐,我們必須敬佩最高層體制內反腐的勇氣。</p><p class="ql-block">第4級是拉。社會精英要拉攏,因為他們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資源,為了穩定,這個階層都得進人大、政協,有什么訴求“內部協商”。</p><p class="ql-block">5—6級是壓。普通人比較優秀者一般到這個位置幾乎就是天花板了,社會幾乎沒有給予他們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間,對于這些階層創造財富的熱情以及上升的欲望,得到的是沉重的壓制——每當這些階層積累一定的財富時,新的政策或者游戲規則出臺,積累的財富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切走了。</p><p class="ql-block">7—8級是控。所謂的控就是一方面是有保有打,另一方面就是控制流動。7—8級沒有上升空間,在社會上也就混口飯吃,是絕對數量最大的一個人群。由于這個人群無法向上流動,只能向下流動,但是向下流動到9級——9級數量過大就會影響社會穩定。所以一定要控制流動——怎么控制?宏觀經濟政策上包括著名的“保增長、控通漲”,包括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強制社保(從4、5、6級的財富中切下一塊分配給8-9級),除了胡蘿卜也有大棒——從城管到暴力機關,對抗與沖突的事件基本都在這個階層。</p><p class="ql-block">過去20年看,這種統治模式在經濟基本面不出大問題的情況下是有益于社會穩定的——即使這個社會充斥著腐敗、不公正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這種相對成熟的模式即使是出現一個強勢的領導人物也是不能輕易改變的。</p><p class="ql-block">過去20年的歷史也表明,在現有的體制下,財富再分配方式只能在4、5、6與7、8之間展開,比如,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就是把4、5、6級的蛋糕分配一部份給7、8。至于1-3任何時候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指望從1-3中切蛋糕來分配給4-6或者7-8,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至于印鈔就更好玩了,這是1-3 級無條件對4-8級剪羊毛。</p><p class="ql-block">而社會階層的固化,是金字塔結構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征。在這樣的社會結構里,個人奮斗遠遠不如人脈更重要。有一個好爹當然是最理想的,如果沒有,靠鉆營靠獻身——或者說“我不要臉了”也有機會獲得層面更高的人提攜。無數事實證明,層面更高的人士提攜比個人奮斗更容易爬到更高的階層。</p><p class="ql-block">5-6級如果有4級體制內或者3級以上的人提攜,很容易到達4級。7-8級如果有4級以上的人提攜,也很容易到達5-6級。總體上來說,7-8階層是沒有希望的階層,即使有個什么機遇,他們也沒有人脈和資金來把握這個機遇。</p><p class="ql-block">有個這個層級表,你處在社會一個什么地位就一清二楚了。對于中層中的體制內,即第6級,你有隨時下跌的危險。沒什么資源,上升也有限,競爭最激烈。所以,在這個層級,假設你是窮二代或者農二代,你的兒女你該怎么設計他今后的人生路?最好是走專業技術的路子,一技在身,做醫生、中學大學教師或者律師、理工科技術人員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可以靠自己的專業技術吃飯,不必處處看人臉色。不要來官場,很壓抑,也難得有什么前途,就像我從前說的,除非你特別看得開,特別佛系。</p><p class="ql-block">北大博士論文《中縣干部》中有這么一種現象:地方干部全部是親戚,一個小公務員剛上班,他發現三叔在水電局、二舅在鐵路、大伯當村書記、父母則是某個鄉的二把手。整個地方就是他們幾個公務員家族互相聯姻管轄,貪污? 不存在的,任何人查不出他們從體制內多拿一分錢的事實,哪怕拿了也查不出來,更何況真沒拿。整頓風氣? 好辦,開除幾個不是親戚的外地臨時工應付了事。</p><p class="ql-block">清查積欠? 好辦,明碼清賬,除開地方公務員工資,此外所有錢都干干凈凈。只靠吃國家飯,就足以把地方經濟拖垮。</p><p class="ql-block">對于這種地方,即便進入了體制,面對這么強大的扎堆的二代們,農村子弟怎么不徹底絕望?</p><p class="ql-block">早在2010年,《人民日報》就刊登過一篇長篇通訊《社會底層人群向上流動面臨困難》,而今這樣直面問題的好文在官媒幾乎絕跡了。文章指出:</p><p class="ql-block">讀書,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p><p class="ql-block">打工,改變命運的夢難圓。</p><p class="ql-block">就業,拼能力更要拼背景。</p><p class="ql-block">文章說,“家庭背景已越來越成為就業中的家庭門檻,普通人家的子弟,因為父母沒有金錢和權力,難以進入社會上升渠道。有著強大社會資源的家庭的孩子,則可以獲得較體面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較寬闊的發展前景。”</p><p class="ql-block">這個趨勢,近年來,不僅沒有減緩,反而越來越加劇,幾乎令人有窒息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鲁山县|
马公市|
依安县|
郁南县|
同德县|
海口市|
高唐县|
福建省|
鹿泉市|
甘德县|
哈尔滨市|
依安县|
冕宁县|
通州市|
甘孜县|
佛教|
太谷县|
祁门县|
南阳市|
东方市|
长葛市|
桑日县|
库车县|
和田县|
彰化市|
喀喇|
迁安市|
延长县|
聂拉木县|
昌邑市|
巢湖市|
电白县|
潮州市|
林州市|
昌平区|
古浪县|
师宗县|
老河口市|
绍兴市|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