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園林,商周時期現雛形,經秦始皇推進,到漢武帝的上林苑,皇家園林基本成熟,隋唐時私家園林得到發展,宋代提升到新高度,明清時當私家園林在水氣氤氳的江南大地蓬勃興起時,造園人的智慧、天賦、靈性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動靜、虛實、曲直、光影都演繹為營造園林意境與神韻的時空要素。</p><p class="ql-block"> 漫步園中,曲徑通幽處仰觀山間鳥兒枝頭叫,左右逢源間俯瞰水中魚兒撒歡跑,花自吐芳鳥自鳴,山石含笑水含情,一切生機勃勃,一切自自然然,方寸間走進獨屬于中國人的精神芳草地,咫尺中步入獨屬于中國人的生活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幾年來零零碎碎的時間里先后走進蘇州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羨園、滄浪亭,走過揚州瘦西湖、個園、何園,因為匆匆忙忙,天氣也不湊巧,照片不盡人意,勉強選出一部分,若能表現園林精神之一半,遂愿!</p> <p class="ql-block"> 中國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亭臺樓閣講究位置經營,山石水池講究迂回起伏,綠植花木講究四時不同,因了這份講究,因了這般水磨工夫,才有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園林意境。</p> <p class="ql-block"> 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審美追求,也是園林藝術的最高成就。漫游園林就像打開一幅長長的卷軸畫,峰回路轉,步移景異;走進每一個空間,又像翻開一幅幅品相各異的冊頁,精彩之處常常藏在不經意的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 疊山理水是園林藝術的點睛之筆,山疊何派,水引何式,都必須成竹在胸,因地制宜,巧妙運用。山際安亭,水邊留磯,要小心收拾,著意安排,才能達到水隨山轉,山因水活,“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園林中建筑物是起“點景”作用的,亭臺樓閣榭如何安置,怎么排列是有講究的,既要體現園主人意趣,更要遵循“亭臺到處皆臨水,屋宇雖多不礙山”的造園法則。臨水著地的是軒,騰空的是閣,平高遠眺而無頂的是臺,有頂有柱而無墻的是亭,橫跨水面的是橋,可以借景觀景的是榭,可以會賓待友的是廳堂,廳堂有屏風落罩的,是鴛鴦廳,可一邊賞景看戲,一邊臥榻思雨。</p> <p class="ql-block"> 園林里的窗戶有空窗、花窗、漏窗,在園林中起“瀉景”“引景”作用,構思獨到,圖案紛呈,絕少重樣,既具實用性又不乏藝術性,綠上窗紗,窗間竹影,窗前月下。以窗戶為畫框,看不盡桃紅柳綠的嫵媚,看不盡煙鎖重樓的迷濛,看不盡竹影梅風的爽朗,看不盡水氳江南的萬千氣象。</p> <p class="ql-block"> 園林里還有各種門,造型各異,趣味不同,尤以象征十五滿月的月洞門最合園林意趣,最能表達中國人團圓和美的生活理想,加之綠葉、花叢相映襯又增添了天然圖畫的味道,花木探窗,翠色倚門,渲染出古雅寧靜,別有洞天的藝術效果。</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園林是文人在大地上作的畫,拙政園、網師園、滄浪亭從名字就讀出了文人氣息,與中國傳統的文人畫如出一轍,園林中也有大量的文人品題,或是匾額或是楹聯,懸掛于廳堂,書刻于亭臺,不僅提高了園林的格調,在意境營造中又起到點題作用,寫景抒情寓于哲理,既是園林藝術的構成,又是景觀立意的再度升華。</p> <p class="ql-block"> 留園的五峰仙館,迎面楹聯寫道:“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淡泊隱逸的文人精神、孤高傲世的士大夫情調在文字里得以委婉含蓄地表達。</p> <p class="ql-block"> 關于園林的文人詠嘆就像園子里花花草草一樣繁多,以文徵明、唐伯虎為代表的吳中文壇畫壇才子們既是園林的常客,又直接參與到園林設計中。而家住滄浪亭附近,以《浮生六記》著世的沈復與蕓娘的故事,又給園林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他們超脫塵俗,善待憂患,將布衣飯菜淳樸恬淡的生活,過成了世間最美麗的存在。沈復對滄浪亭的描寫,如今讀來依舊醉意濃濃:“檐前老樹一株,濃蔭復窗,人面俱綠,隔岸游人往來不絕,過石橋,進門,折東曲徑而入,疊石成山,林木蔥翠,亭在土山之巔,周望極目可數里,炊煙四起,晚霞燦然,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p> <p class="ql-block"> 園林的樹木花卉栽植,不只為綠化,更要能“入畫”。窗外花樹一角,像極了尺幅畫,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又是一幅枯木竹石圖。</p> <p class="ql-block"> 荷花,以其獨有的風格氣韻,備受文人青睞,拙政園與荷花有關聯的建筑就好幾處,芙蓉榭、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留聽閣,藕香榭,串在一起就像一根節節相連,段段同體的蓮藕。</p> <p class="ql-block"> 芭蕉,沒有紅紅紫紫的花,只是單純的綠,單純之美,意蘊淡泊之志,在園林中,就有了很高的格調。蕉窗聽雨,也成為園林中最有意味的情境,細雨霏霏,蕉葉上雨聲輕輕的響,就像人在回憶綿綿往事,而蕉葉上滑落的雨水,又像一顆顆滾落的心事,那樣朦朧,那樣淡遠。</p> <p class="ql-block"> 石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是一類特殊的物件,又是一種別致的意象。在園林里,對太湖石的欣賞體現出更高的審美,太湖石以意態成形,是天然雕塑,也是文人精神的寄托。宋代米芾,因石而癡,用“瘦漏透皺”給予形象比喻,瘦:挺拔的風骨,漏:暢通的血脈,透:剔透的意態,皺:多變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 園子里,從房檐、翹角,到庭院的地面,花叢的小徑,林間的山路,都刻畫了各種寓意吉祥的圖案,書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活與藝術的統一。</p> <p class="ql-block"> 由文人、畫家參與建造的古典園林,是建筑,是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曲折迂回的園林設計,表達了“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的人生況味;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表達了“群籟參差,物我為一”的審美追求;空靈淡遠的園林意境,表達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格理想。</p> <p class="ql-block">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深情疑問:“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比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更值得寶貴的?”</p> <p class="ql-block"> 是啊,在這個特殊時日里,不妨讓我們神游一下,在一個細雨濛濛的春日清晨,走進江南園林,感受“燕子來時細雨滿天風滿院,闌干倚處青梅如豆柳如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城县|
开封县|
田阳县|
射洪县|
区。|
宿松县|
唐海县|
金华市|
甘肃省|
仙游县|
洛南县|
京山县|
金阳县|
乌海市|
武威市|
额尔古纳市|
万荣县|
新竹县|
增城市|
平顺县|
长宁县|
长乐市|
昔阳县|
呼伦贝尔市|
高碑店市|
扬中市|
靖边县|
连江县|
玉龙|
固阳县|
潍坊市|
永州市|
湘潭县|
阿瓦提县|
江门市|
黄陵县|
沁水县|
杭锦旗|
江孜县|
霍林郭勒市|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