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引子 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將軍,曾稱自己是焦山河喻家碑的人;有位在外讀書工作近五十年的老領導,家在華容縣的魯圪鋪子附近,拉家常時說自己是焦山河人……。 </p><p class="ql-block"> 凡上年紀,不管是焦山河街上的人、還是鄉(xiāng)里的人、或是對河的人,焦山河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在介紹是何方人時,如果不冠以焦山河,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她)是哪里人。</p> <p class="ql-block"> 焦山河是一個靠水而建,因水運而興的古鎮(zhèn)。自公元280年杜預開河以來,焦山河就漸漸取代了桃花西支冷廟咀的稱謂。元大德七年(1303年)和清咸豐五年(1855年)兩次開調弦穴(史稱穴),形成了從長江入口,進調弦河—華容河—沱江,經(jīng)由洞庭湖再入長江的水上動脈。焦山河就是這條水上動脈中的一個古鎮(zhèn),也是滿足周邊十里八鄉(xiāng)人們各種生活用品的一個重要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南西北三面原是湖澤地帶,水草豐茂,周邊天天停著不少趕場的船只,走在大街上都能嗅到一股泥土的芬芳,時而也能感覺到甜滋滋的湖水味。古鎮(zhèn)東面過河后,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藍寶石一直撒到頂山廟山腳。</p><p class="ql-block"> 焦山河當時通往外面的世界主要靠水運。米、面、食鹽、布疋、日用品、南北雜貨、土紙、桐油、木材、茶葉……林林總總,日日月月通過水上源源不斷運進來,又運出去??蛷陌朔絹?,貨往九州去,可謂是“日有桅桿千帆,夜有明燈萬盞”。當時的水運碼頭給焦山河古鎮(zhèn)帶來了勃勃生機,市井文化也日趨成熟。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年累月白帆川流不息,龐大的船工隊伍便應運而生。船工作業(yè)辛苦,危險多且大,船翻人亡之事常有發(fā)生,船工提心吊膽,被稱為“死了沒人埋”;商家貨損頻繁發(fā)生,有“冤”無處申。當時,只有祈求于神靈而得到些許慰籍。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昭告天下,冊封蕭天任為天下水神,并責令長江沿岸州縣興建水府廟供奉蕭公,以圖保護沿江生靈。所謂水府廟,就是水神管轄流域的廟宇。據(jù)此推論,焦山河水府廟由各商號、船家、市民捐資大概于明朝順勢而建。在調弦河和華容河乃至再往下行的近百里水路上,大小十多個集鎮(zhèn),焦山河水府廟是唯一一個奉祀河神肖公“英佑候”的廟堂。</p><p class="ql-block"> 水府廟是古鎮(zhèn)一個重要的文化特征。每年正月初三凌晨,水府廟的五帝大老爺出行,古鎮(zhèn)各家在門前,上香跪拜相迎,爭相大放鞭炮。據(jù)上輩人講,鞭炮聲震天響,硝煙彌漫,伸手不見五指,出行開始到返回廟中,不足一公里的路程,得花上近五個小時,硝煙一兩日都難散盡。每逢農(nóng)歷三月十五河神誕辰,古鎮(zhèn)的商賈和船民還要云際屆堂,四鄰八鄉(xiāng)的人們也涌向這里,塔臺唱戲,祭祀水神,祈求平安。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喧天的鞭炮響徹云霄,情景勝似過年。舊時的水府廟,香火鼎盛,好戲連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焦山河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總長不到1千米,畢咯巷子至小學下坡為上街,畢咯巷子至水府廟是中街,水府廟到南路堤是下街,還有河堤街。</p><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主街大都青石板鋪成。當你踏上濕漉漉的青石板,猶如感受到江南女子般的溫柔。畢咯巷子通往主街的青石板下嘩嘩的流水聲,長年為古鎮(zhèn)的興旺奏響著進行曲。</p><p class="ql-block"> 焦山河街道不寬。最窄處也就三米多,對面兩家的屋檐對屋檐;最寬處五米左右,過年過節(jié)玩龍舞獅、唱地花鼓、踩高蹺、劃采籠船、古戲古裝抬著游行應該沒問題。在街道兩旁,矗立著一棟棟青磚黛瓦建筑,大都是兩層樓,二進的最多,三進的也不少,四進五進只是個別大戶人家。戶與戶之間砌有馬頭墻,街面木板門,店鋪和客棧一家挨著一家。</p> <p class="ql-block"> 聽上輩人講,焦山河的近一、二百年中,行行興,業(yè)業(yè)旺。殺豬佬、剃頭佬、打榨佬、補鍋佬、修腳佬、燒火佬、船牯佬、閹豬佬、閹雞佬、金匠、銀匠、銅匠、鐵匠、錫匠、木匠、畫匠、瓦匠、漆匠、篾匠、花匠、染匠、彈花匠、雕花匠、皮匠、傘匠、磨剪鏟刀匠、窯匠、教書匠等九佬十八匠俱全。焦山河老店鋪也不少,如: 天成布店、永豐百貨店、乾庚煙絲店、何興發(fā)包子鋪、劉嘎茶舘、高臺子茶舘、傅志和布疋店、王嘎線舖、鄒嘎醬園、傅家勤行(傳鴻興)……。藥店也有好幾家,如:劉福順藥店、朱乾泰藥店、朱德豐店、同仁堂。還有槽坊、米行、香鋪、魚行以及竹木交易行、生畜交易行……。</p><p class="ql-block"> 焦山河日漸繁華,就有了招商河之稱。加之北有王海(實為望海)、東洋街,南有洋河渡,久而久之,人們就給她送了一個更洋氣的名字——外國焦山河。本地人在外也喜歡戲稱是外國的人或外國焦山河人。</p> <p class="ql-block"> 焦山河原來沒有幾戶人家,水運發(fā)達,商貿(mào)興隆,來這里謀生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有四川人、福建人、湖南人、江西人、下江人,來自省內(nèi)的有武漢人、荊州沙市人、監(jiān)利人、天門人、咸寧人……,小小古鎮(zhèn)最高發(fā)展到近兩千之眾。焦山河人來自五湖四海,沒有幫派之爭,人們長期形成了樸實勤勞,好善施樂,海量包容的品質。行業(yè)之間沒有嫉妒拆臺,人與人之間沒有爾虞我詐。</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焦山河是唯一一個沒有進行民改的地方。所謂的出身成分,從政策層面上講,焦山河是不存在的。那些對號入座的出身成分不好的家庭,從來沒有感覺到歧視,社會安定祥和。一家有喜事,滿街道賀;如有喪事,幫忙的人都會盡力盡為。吃飯時,都喜歡端一碗飯上街跑到下街,有說有笑,喜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是紅色的沃土,經(jīng)歷了血與火的考驗。1928年2月,周逸群、賀龍一行赴湘鄂西開辟革命根據(jù)地,在經(jīng)過石首時,在此主持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焦山河聯(lián)席會議”。1930年,周逸群、賀龍、段德昌、許光達、柳直荀等領導紅六軍和紅二軍團曾先后駐此。同年為了迎接秋收暴動,6月上旬,在焦山河成立了石華聯(lián)縣暴動委員會和暴動縱隊。11月,湘鄂西赤色軍政干部學校(簡稱湘鄂西干校,又稱中國工農(nóng)紅軍洪湖軍校和焦山河軍校)由監(jiān)利遷此,為洪湖蘇區(qū)培養(yǎng)了大批干部和軍事人才。開國將軍石首藉的夏耀堂、江陵藉的譚友林就是當時焦山河軍校學員。1963年11月,在焦山河蔣家沖發(fā)現(xiàn)的、于1928年丟失的“賀龍之印”、“海濤”印(兩枚印現(xiàn)珍藏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充分說明當時石首蘇區(qū)進入了頂盛時期。</p> <p class="ql-block"> 民國五年(1916年),根據(jù)《國民學校令》,焦山河小學是全縣十三所公辦學校之一。民國35年(1946年)春,縣政府指令焦山河小學為全縣五所示范學校之一。我的外祖父民國七年(1918年)就畢業(yè)于這所小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就讀于這所歷史優(yōu)久的小學,1964年小學畢業(yè)后就很少回焦山河長住了。</p><p class="ql-block"> 12年的幼年和童年在焦山河度過,給了我無限的快樂,也為我留下了對故土無限的美好回憶。然而,沉思往事立殘陽,當時只道是尋常。暮年常沉浸在往日的回憶,當時的人與事、市面榮景只覺尋常不過,而今卻已蕩然無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潍坊市|
广安市|
莱州市|
封开县|
当涂县|
海兴县|
宜兰市|
镇雄县|
万盛区|
灵川县|
宜昌市|
淮阳县|
辽源市|
金堂县|
浦城县|
虹口区|
青浦区|
宜丰县|
田阳县|
韩城市|
乌兰浩特市|
汉沽区|
南漳县|
隆子县|
砚山县|
怀宁县|
民县|
五华县|
陈巴尔虎旗|
汨罗市|
绥德县|
新竹县|
乐安县|
桑日县|
汽车|
兴隆县|
平定县|
鄢陵县|
辛集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