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再懂事的孩子,也不過是個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0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很火的討論——“大的就該讓小的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處是節目《少年說》上,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她是家中老大,但每次妹妹來招惹她,都會在爸爸那里倒打一耙,而無論誰對誰錯,爸爸都是直接來教訓她。臺上的小女孩已經是帶著哭腔,我見猶憐了,臺下的爸爸卻是無動于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甚至搬出了“孔融讓梨”的典故,<b>“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這里,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我爸/我媽也是這樣說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的永遠要讓著小的,可我也是個孩子,誰來讓著我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我家就這樣,導致我長大以后很痛苦,現在能離他們遠點就遠點,過點都不想回去“總結一句就是:<b>當老大,是真的苦!</b></p> <p class="ql-block">在老大們的童年里,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是老大,所以什么都得讓小的。因為是老大,所以小了出了問題第一時間被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是老大,和小的吵起來,也永遠是老大的錯。<b>當老大的人,從小到大都不知道受了多少的委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02</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多數時候,老大的“懂事”,都是被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安。姐姐早早出嫁,家中有癱瘓的奶奶、年邁的父母,以及年幼的弟弟、妹妹。他是家里名副其實的老大。</p> <p class="ql-block"><b>身為老大,他不敢追逐自己的夢想。</b>13歲的他,學習成績連年第一,原本很有可能考上大學。為了負擔起這個家庭的重擔,他選擇了輟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身為老大,他也不敢追逐自己的愛情。</b>一起青梅竹馬的田潤葉,與他真心相愛,但他不愿田潤葉與他一起受苦,更不愿意一走了之。因為放不下這個家里的任何人。</p> <p class="ql-block">相較而言,弟弟孫少平在他的供養下,順利讀完了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候,孫少安剛剛在百難之中建起了磚廠,家里開始有了起色。他本來想,讓弟弟到磚廠來幫忙,兄弟倆齊心協力撐起這頭家。孫少平拒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叫我出去先闖一闖,頭碰破了,那是我活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為什么就不能有我的一點打算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孫少平覺得,人應該有追逐自己夢想的自由。但話說回來,難道孫少安就沒有自己的夢想,沒有想要闖一闖的沖動嗎。<b>他有,但他做不到,也不能做。只因為他是老大。</b></p> <p class="ql-block">這與中國的很多二胎家庭幾乎一模一樣。常言道,長兄為父,長姐為母。從老二一出生開始,老大就被告知,“你該長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此往后,老大要聽話,要謙讓,要不吵不鬧。總而言之一句話,做老大的,該懂事了。你是老大,所以你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你是老大,所以你要懂事、聽話,不要讓我們操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但人哪能一夜長大呢。更多的老大,不過是被迫早熟,被迫懂事。在不知不覺間,被迫成為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b></p> <p class="ql-block"><b>03</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胎父母們的心態,確實不難理解。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初衷,不過是給孩子找個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二的到來,老大應該是感到開心才對。而且老二確實還小,罵也好說也好,確實也聽不懂。剛出生那幾年,多少心思也不得不花在老二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們只能寄望于老大變得懂事。但站在老大的角度呢?</p> <p class="ql-block">網上看過一個媽媽的自述,一開始,她也是會忽略掉老大的那種人。盡管她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弟弟有的,哥哥也會有;兩兄弟鬧矛盾,她也不會拉偏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哥哥發了一次脾氣,她才發現,原來哥哥心里藏著那么多的委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她照例喊老大自己回床睡,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同的是,老大這一次死活不愿意進房間。反而是哭著吼了出來:<b>憑什么弟弟可以和你們一起睡?我就要自己睡?我才不想要自己一個人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她好心好氣地說,“你都上小學了,你回去問問同學,是不是都自己睡的?”老大還是賴在地上不愿走,最后,只能讓他爸抱著一起睡了。第二天,她去問了一個做兒童教育的朋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p> <p class="ql-block">朋友跟她說:老大從小就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弟弟的出生,卻完全改變了這一切。從全家寵愛集于一身,到成為被忽略的那個人。<b>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老大眼里,老二仿佛生來就是要搶走屬于他的東西的。</b>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落差感,才是老大各種“作”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聽完,媽媽才恍然大悟。原本她以為,老二今天所受到的所有寵愛,老大其實也體會過,能夠理解和接受。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會早早懂得責任和犧牲的意義。<b>他只會覺得,媽媽沒有以前那么愛他了。老二,則成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0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時候對待孩子的方式,是會影響他們一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講過一個<b>出生次序理論</b>。他認為家里的老大一般都表現為父母眼中最完美的孩子——“懂事、負責、勤勤懇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足之處是,<b>他們也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害怕犯錯,難交朋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而家里的老幺,則是看起來更能保持年輕的心態、樂觀。同時,也更容易逃避責任,難以獨立生存,容易依賴別人。為什么會是這樣?</p> <p class="ql-block">阿德勒解釋說,<b>這與父母對待不同孩子的態度有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大從老二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背上了身為老大的責任。照顧老二成為了一種習慣,承擔家庭的責任也成為了一種習慣,這種習慣貫穿了他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他也要面對“失去”關注、“失去”愛的落差感。他很輕易便會對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地位,產生緊張,乃至焦慮。老二呢,從小就是被父母“寵”大的孩子。沒受過什么挫折,也沒承擔過什么壓力,自然樂觀,但也自然難以獨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換句話說,<b>在這種情況之下,兩個孩子都成為了有“缺陷”的人。</b></p> <p class="ql-block">想要解決問題其實不難——<b>越是心疼老二,就越該偏向老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是偏向,而不是平衡?因為得到過全部寵愛的老大,平衡便意味著落差。<b>唯有讓老大知道,父母是更愛自己,從未忽略過自己的。他才會意識到,老二的出生不會讓他失去什么,反倒得到更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了陪伴,自然地也愛上老二。他會自覺地,承擔起作為老大這個角色的責任,而非被迫懂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父母的愛,也就在不知不覺間,從老大流向了老二。</b>這才是二胎家庭最好的模樣。</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AU0_yiXHdNieq5JP_Mrz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瑞丽市|
黑山县|
凌海市|
锦屏县|
会昌县|
桂林市|
溧阳市|
永平县|
泗水县|
民丰县|
兴义市|
淮滨县|
南宫市|
左权县|
邻水|
交城县|
固始县|
垫江县|
恭城|
方正县|
获嘉县|
岳池县|
攀枝花市|
涡阳县|
罗平县|
织金县|
灌阳县|
岳池县|
全州县|
宁明县|
米脂县|
忻州市|
穆棱市|
淄博市|
灵宝市|
璧山县|
六盘水市|
平利县|
澄迈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