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安 ? 黃帝陵</p><p class="ql-block">【作者:桐語】</p><p class="ql-block"><b>陵墓人文始祖,黃帝陵,世界最大的陵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河圖開啟了宇宙的奧秘,鳥篆開創了文字的先河,中華文化的恢弘莫不源于遠古。軒轅受錄,奮戰鹿野,九州之內,各安其宇。他德澤牛馬,功蓋千古,居西北而垂衣裳,得二十五姓,瓜瓞延綿,孕育了中華一脈——桐語</p> <p class="ql-block"><b>五千年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史,世界的奇跡</b></p> <p class="ql-block">他是中國遠古部落聯盟首領,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他以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是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締造者,他創立的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綿延至今的人類文明。他播百谷草木,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帝。</p> <p class="ql-block">穿過一個長長的山洞之后,面前一條筆直而寬闊的大道,兩邊盡滿綠蔭,后面是斗拱飛檐的高樓,古香古色,這就是陜西延安的黃陵。它坐落在山間盆地之中,依山傍水,群山環繞,一條沮水隨山而行,景色奇異,它是大西北的掌上明珠,美麗的龍鄉,一個宜人的地方。因黃帝而得名,一個小小的縣城,成了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城市雖小,名氣很大,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被稱為“天下第一陵”,在全世界華人心中有著神圣的地位,這里蘊藏著民族之根和民族之魂。</p> <p class="ql-block">尋根問祖方知來自哪里,又去向何處</p> <p class="ql-block">遠遠的看著那郁郁蔥蔥的柏林,遙望始祖長眠于此。油然而生一種敬仰和緬懷之意。站在這里才真正體會到來自哪里,又去向何處。才能近距離的感受“尋根問祖”的真諦!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有一點點盈淚打濕雙眸,那一刻,我便知此行的真正意義,正所謂:步斬遷徒尋根問祖,立首祭殿尚知來處。</p> <p class="ql-block">橋山腳下的軒轅廣場別具一格,由五千塊天然河卵石鋪砌而成,狀似仰韶文化陶瓷上的魚紋圖案,寓意象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央甬道,曲行八卦符號,布有五行石。廣場東側是由七塊兒原石點綴成北斗七星的形狀,西側有四塊座石,構成了28星宿。</p> <p class="ql-block">印池即在眼前,滿目古柏,在池中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湖岸四周,碎石鋪路,綠樹成陰,把古樸的陵區裝扮得風景宜人。廣場和印池相連,印池湖水如鏡,倒映著幽幽的群山,湖水碧綠清澈,宛如一塊無瑕的翠玉,在微風輕撫之下,蕩起層層漪漣。</p> <p class="ql-block">廣場北端軒轅橋橫跨印池,粗獷樸實,被譽為“中國近代全石材第一橋”。軒轅橋北端通向廟院的龍尾道共有95級臺階,寓意黃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級而上則是寬闊的廟前廣場,登臨軒轅廟山門,兩邊花崗巖石柱上有一幅巨大的楹聯:“人文初祖功德輝煌冠蓋群倫澤后世,炎黃子孫團結自強雄振華夏慰先靈”。兩旁的坡地鮮花盛開,綠草茵茵。站在寬闊的廟前廣場,回頭再望,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雄偉、莊嚴、肅穆、古樸的恢弘氣勢。</p> <p class="ql-block">軒轅廟也稱黃帝廟,位于橋山之東、沮水環繞,坐北朝南。是黃帝陵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軒轅廟門、黃帝手植柏、誠心亭、碑亭、東西碑廊、文物展覽室、人文始祖大殿、祭祀中、院、軒轅殿等建筑組成。軒轅廟門是仿漢風格的石造建筑,廟門的正方掛一匾額,匾額上書“軒轅廟”三個字。軒轅廟正殿巍然矗立,莊嚴厚重。門楣匾額上書有“人文初祖”。大殿正中供奉著軒轅黃帝石像,似一股宏大廣博的氣息籠罩而來,一種深邃超遠的意蘊彌漫了心間,炎黃子孫的血液在血管里翻涌,讓人振奮、讓人自豪!</p> <p class="ql-block">廟門內,空氣中彌漫著翠柏的清香。見松柏夾道,石板鋪地。那些松柏都很古老,其中有一株“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它挺拔遒勁,直刺蒼天,傳說是黃帝親手所植。樹葉青翠,虬枝蒼勁,其冠如云,勢極巍峨。那樹干鐵臂蟲枝,蔥籠的枝葉遮住了盛夏的驕陽,仿佛一位偉人立于天地之間,雖歷經了五千年的風雨和滄桑,依然根深葉茂,象征著我們民族的生生不息。據英國專家考證,此樹為最粗壯、最古老的柏樹,稱其為“世界柏樹”之冠。</p> <p class="ql-block">誠心亭是建在黃帝手植柏下的第一過亭,為祭祀先祖前整理衣冠、制備禮品、平靜心情的地方。亭闊五間。進深一間,前檐施勾頭、滴水沿。四面通透,雕梁畫棟。闌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畫。明間南北兩側有臺基石砌如意步踏,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維護。亭柱上書有楹聯:“誠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p> <p class="ql-block"><b>蘊藏在松柏深處的千古絕唱</b></p><p class="ql-block">覽瞻誠心亭后繼而北行,碑亭于此現于眼前,亭內矗立著毛澤東親撰“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那筆墨的酣暢,大氣磅礴,被譽為“古今祭黃帝陵之絕唱”。在松柏深處,巨碑高聳,其碑上覆巨亭,飛閣流丹,檐角如翅。我于古陵旁盡情環繞,垂涎于碑刻的字跡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廣場前沿的三出闕古樸典雅,東西兩邊擺放著古老的九鼎八簋,九鼎是華夏至尊神器。我看著那九鼎,想起九鼎的由來。歷朝歷代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九鼎八簋”為中央政權的象征。秦始皇統一后,不知所終,成為歷史之謎,但鼎一直是華人心中的最高神器,代表著國家。</p> <p class="ql-block"><b>世界上規模最大祭祀祖先的場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過祭祀廣場,登上祭祀大殿,大殿在橋山翠柏的襯托下,更顯氣韻軒昂,整個建筑構造嚴謹,裝飾精美,莊嚴絢麗。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祭祀祖先的場所,大殿四周由多根園形石柱支撐,軒轅殿屋頂中央有一個圓形天光,藍天、白云、陽光直接映入殿內,整個空間顯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黃帝的石刻巨像屹立在其中,預示著黃帝精神上通天下接地,是天地相通的偉大,地面采用青、紅、白、黑、黃石等五色石鋪砌,隱喻傳統的“五色土”,象征黃帝恩澤祖國大地。整個軒轅殿設計取“天圓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陽光雨露,象征著中華遠祖質樸的宇宙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黃帝那蓽路藍縷、披荊斬棘的開拓精神不可一日忘懷,我徑直在歷史中穿梭,仿佛看到遠古先人的身影,沉迷于想象之中,追溯歷史的答案,尋找精神的寄托,當回過神時,發現自己已經在蔥郁的柏樹林中,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不遠處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后面便是我們華人魂牽夢繞的黃帝陵,陵冢位于山頂正中,面向南。恍然在不知覺中已登上了橋山之巔。</p> <p class="ql-block"><b>品日月之輝度山河之勢,觀煙霞之氣生四海之心</b></p> <p class="ql-block">大地載物,厚德方圓,黃帝畫野,大禹分州,彈丸之地,盡在掌握之中。品日月之輝度山河之勢,觀煙霞之氣生四海之心。橋山,高曠空闊。沮水石崖料峭,實為天造地設。此山脈因形如橋,古稱橋國,它北連大漠孤煙,南銜華岳青云,東望黃龍,西依子午,橋山古柏森然,山前彩云白鷺,山后落霞鷓鴣。黃帝陵墓居于橋山山巔,南有三臺之印,西有巨石林立,黃花谷幽靜深邃。可覽圣境云容,可觀霞蔚云蒸。</p> <p class="ql-block">喬山、峰巒迭起、因其前觀如橋。東望如風,所以稱橋山,也稱鳳嶺。沮水中流,自西而東橫貫全境。此時風雨停罷,晨霧彌漫,站在橋山之巔,一幅祥瑞的畫卷在初升的朝陽下神奇的顯現,東面的龍首穿猶如潛伏于浩瀚云海中的巨龍。南面橫過的鳳嶺山脈如一支滑翔而落的鳳凰。西面的山脈如靜臥沉浮之虎,北面的玄武山脈如俯首于沮河的巨龜。這一神奇的自然奇觀在風起云涌中此起彼伏,好似青龍蜿蜒游動,鳳凰振翅飛翔,波瀾壯闊的云層,亦真亦幻的景象,著實讓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造化。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祖先留下的土地上,悠悠五千年孕育的燦爛歷史文化,依然在熠熠閃爍,那大漠收殘陽的凋零,那明月醉荷香的柔情,那大江東奔去的豪邁,那高山澗水流的清雅,璀璨而又晴明。當今,一條東方巨龍以坦蕩豁達的胸懷和深邃堅毅的姿態,正在邁向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請尊重原創】,由于原創作者付出的不單純是體驗的辛苦,更是創作過程的真情流露,請尊重原創以及文字的本身。轉載請注明出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石泉县|
清徐县|
格尔木市|
怀集县|
阿合奇县|
宽甸|
美姑县|
屯留县|
崇文区|
凤台县|
元阳县|
岗巴县|
南木林县|
永登县|
资溪县|
黄浦区|
山丹县|
寿宁县|
内江市|
广灵县|
六安市|
江达县|
广元市|
信阳市|
澄迈县|
汾西县|
萍乡市|
安西县|
开鲁县|
拉孜县|
吉安市|
罗平县|
邵武市|
佛学|
观塘区|
松桃|
奉化市|
惠水县|
福泉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