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長征路上(二)~跨越太行山

溳水浪

<p class="ql-block">  我們步行長征到延安,從北京到太原的一段,是途中最艱難的路程。其間要橫穿連綿起伏的太行山,山高壑深,人煙稀少,將是對我們意志的嚴峻考驗。</p><p class="ql-block"> 看到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的離開,我們心里未免有些猶豫彷徨。離京前,我們曾經認真地討論過,“火車不坐,大路不走”,這樣的選擇到底值不值?“錦州石油戰校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這面紅旗,我們到底能打多久?</p><p class="ql-block"> 同學們發言很激烈,也有過爭論。最終,我們統一了意見:目標不改,堅持到底!</p> 狼牙山五壯士 <p class="ql-block">  12月3日下午,離京后的第7天,我們抵達狼牙山腳下的東西水村,準備好好休整一夜,養足精神,第二天攀登狼牙山,瞻仰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我到東西水村“紅衛兵接待站”去借洗臉盆,順便打聽一下明天上山應做的準備工作。</p><p class="ql-block"> 負責接待的是一個年輕人,20多歲,高高的個子,戴著一副眼鏡,說話斯斯文文的,一看就給人以好感。</p><p class="ql-block"> “同志,你是本地人嗎?”</p><p class="ql-block"> “是啊,東水村的。”</p><p class="ql-block"> “哦!不是叫東西水村嗎?工作嗎?貴姓?”</p><p class="ql-block"> “我姓張,是這里的小學老師。”</p><p class="ql-block"> “啊!小學老師!”我心里升起一股親切感,我們兩人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坐在一起,細細的聊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張老師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知道的事情很多,他給我講了本村的歷史,講了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還披露了一些尚未公開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原來,東西水村本來是兩個村,分別叫東水村和西水村。這兩個村距離本來就很近,后來,在兩村之間蓋了個兵營,于是就連接成了一個村,改名叫了東西水村。</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一個老革命根據地。抗日時期,這個兵營成了八路軍的傷兵醫院,住著好幾百號傷員。</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某部第七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醫院、部隊和群眾轉移。</p><p class="ql-block"> 完成任務后,六連留下第六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任后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p><p class="ql-block"> 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毅然決然地向我軍民轉移的反向撤退,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彈盡糧絕之時,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p><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問:“當時,部隊和群眾都轉移了,掛在懸崖絕壁上的葛振林、宋學義是怎么獲救的呢?”</p><p class="ql-block"> “是一個名叫李圓忠的道長救了他們。”張老師告訴我,“李道長是一位愛國人士,醫術超群。當天,他躲藏在棋盤坨附近的仙人洞里,親眼目睹了五壯士與日本鬼子搏斗及跳崖的整個過程。日軍撤退后,李道長一面設法向八路軍報信,一面聯系當地群眾迅速展開營救,他們走遍了山上的每一個角落,歷經波折,終于救下了葛振林,宋學義兩人,并且收斂了其他三人的遺體。”</p><p class="ql-block"> “其實,五壯士當時還有一個生還的機會,”張老師說,“在往山上撤退時,他們遇到了當地村民冉元同。冉元同說,山上有許多山洞,你們可以藏在那里,鬼子肯定發現不了。但是,五壯士謝絕了他的好意,班長馬寶玉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拖住鬼子,掩護部隊和群眾撤退,如果我們藏了起來,他們就危險了。”</p><p class="ql-block"> 張老師的講述,令我對五壯士和當地群眾的英雄行為肅然起敬,“自古燕趙多俠士”,此言不虛。</p><p class="ql-block"> 這些信息的真偽,直到80年代“楊成武回憶錄”的出版,才終于得到證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圓通道長與五壯士之葛振林(左二)、宋學義(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道長介紹五壯士與日寇英勇戰斗情況</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覺醒來,已經是7點多鐘,我們迅速到接待站吃了點東西,帶上中午的干糧和開水,按照張老師的指點,開始向狼牙山頂峰棋盤坨攀登。</p><p class="ql-block"> 狼牙山主峰高度將近一千米,山峰險峻陡峭,只有一條毛毛小路通向山頂。</p><p class="ql-block"> 路很難走,山腳下的一段,路面枯萎的青草上結滿露珠,還沒走上一個小時,球鞋和褲腿就被露水濕透,很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狼狽的是,腳板上原本已經快要結痂的水泡,此時被鞋里的積水一泡,每走一步,新長的嫩肉就會被磨得十分疼痛。</p><p class="ql-block"> 山腰的路更加困難,尤其是經過小鬼臉、閻王鼻子這些險要地段,我們都緊緊的貼著崖壁,相互攙扶著通過,每走一步,都令人心驚膽戰。</p><p class="ql-block"> 山頂的一段越發艱難了,大部分路段,我們幾乎像攀巖一樣在往上爬行。烈日高照,每個人都已經汗流浹背,但是,我們并無半點畏懼。</p><p class="ql-block"> 唐明智同學當天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剛想停步,一抬頭,望見主峰上迎風飄揚的紅旗,好似在向我們招手,快上來呀!這點困難算什么?先烈在這里阻擊敵人,為解放受苦的人而英勇犧牲,我們今天遇到這樣一點困難,就被嚇住了嗎?想到這些,我們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艱難險阻何所懼,先烈精神代代傳。我們終于在上午11點到達主峰!”</p><p class="ql-block"> 棋盤坨,原來是峰頂一塊小小的平地,因為崖壁上一塊酷似棋盤的巖石而得名。當年五壯士曾經在這里與日寇進行了一場激戰。</p><p class="ql-block"> 棋盤坨峰頂上,高高矗立著五勇士紀念塔。塔身五層,象征著五位英雄,塔身正面嵌有聶榮臻元帥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九個金色大字,塔身底部鑲嵌著五勇士漢白玉浮雕像。</p><p class="ql-block"> 我們放眼四望,只見周圍群山起伏,挺拔陡峭,一座座山峰猶如長短不齊的利齒狼牙,直刺天穹。西邊不遠的小蓮花峰,便是五壯士跳崖處。蓮花峰三面懸崖直立,只有一條小路直通峰頂。當年五壯士選擇撤退到這里,就是下定了以死報國的決心。</p><p class="ql-block"> 想到這里,我心潮難平。五壯士氣貫長虹,為了群眾,為了戰友,在“藏”與“戰”面前,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戰”;在“生”與“死”面前,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死”。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他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登山小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當年的五壯士紀念塔(59年落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落成的五壯士紀念塔</span></p> 白求恩陵園 <p class="ql-block">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河北唐縣軍城的“白求恩陵園”。</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陵墓”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區,在這里,我們聽到了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求恩同志捐軀太行后,中國共產黨和廣大軍民懷著不盡哀思和高度崇敬,三次對他的遺體進行隆重的安葬、遷葬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年),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世界著名胸外科專家。</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白求恩同志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于1938年3、4月到達延安,不久又轉赴晉察冀邊區工作,擔任軍區衛生顧問。</p><p class="ql-block"> 1939年冬,在抗日前線淶源摩天嶺搶救傷員時,手指不慎受傷感染中毒,醫治無效,于同年11月12日晨逝世于唐縣黃石口村。</p><p class="ql-block"> 11月16日,白求恩同志的好朋友、晉察冀邊區司令員聶榮臻飽含熱淚,為白求恩同志凈身整容,用紅綢裹體,外穿八路軍新軍裝,安臥于上好的柏木壽材中,臨時埋葬在于家寨村南狼山溝口。為了防止敵人破壞,邊區軍民將墓地犁平不留墳頭,<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font-size: 18px;">只是在距離白求恩墳墓10步遠的地方,放置了一個廢碾盤作為標記。</span>三天后日寇前來掃蕩,果然沒有發現墓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1940年1月4日,白求恩的墓被遷葬于唐縣軍城鎮南關村,這里曾是宋代名將楊六郎的校軍場(古閱兵場)。次日,當地為白求恩召開盛大的追悼大會,上萬軍民前來送別白求恩同志,聶榮臻司令員主持遷葬典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白求恩墓地地面是五角星墓座,正中豎一地球模型,周邊刻著中共中央、聶榮臻、呂正操、舒同的題詞。</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墓前碑刻著白求恩傳略,前面假山上聳立著2米高的白求恩漢白玉雕像。門柱兩旁刻著挽聯:“精神長留國際,功德永垂中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0年6月21日,聶榮臻為雕像揭幕,一萬多軍民參加了第二次遷葬典禮。這座陵園,是戰爭年代晉察冀邊區最高規格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span>1953年正式遷葬于現址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對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予了崇高的評價。人們對白求恩的偉大人格贊嘆不已,對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深深的惋惜。</p><p class="ql-block"> 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早已深深地根置于中國人民的骨髓里,在歷年來的援外活動中,涌現出無數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的光輝形象,將會世世代代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白求恩同志為八路軍傷員做手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第一次安葬于唐縣于家寨</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遷葬于唐縣軍城校軍場</p> <p class="ql-block">唐縣軍城的“白求恩陵園”</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遷葬于石家莊(現址)</p> 黑棗風波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軍城的“白求恩陵園”出發,向西南方向的西柏坡前進,每天都在太行山脈里穿行。</p><p class="ql-block"> 這一帶山高壑深,走在兩山之間的溝壑里,抬起頭來,往往只能看到長長的一條天際。</p><p class="ql-block"> 大山里人煙稀少,十里八里見不到一個村子。每個村子里,也不過十戶八戶,像我們東北這樣的大屯子極其少見。</p><p class="ql-block"> 沿途遇到長征隊的機會更少,有時候一天也碰不上一個,我們四個隊員孤零零地向西柏坡邁進。</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考驗是后勤保障。進入太行山之后,沿途再也找不到紅衛兵接待站,我們的每日三餐都是由村干部向本村的住戶派飯,我們四個人則分別到各家用餐,餐后向村民付款。</p><p class="ql-block"> 為了避免出現用餐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尷尬局面,我們每天出發前,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這樣一來,就大大減慢了我們前進的速度,多則,一天能走上五六十里,少則,一天也就二三十里地,每天,我們都像蝸牛一樣,慢慢地向前爬行。</p><p class="ql-block"> 難以解決的問題,是吃不飽。從開始派飯起,伙食的質量就不斷降低,主要原因是山區農民的收入太低,生活水平不高。</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們吃的基本上都是地瓜葉苞米面糊糊加咸菜,好一些的干點,差一些的稀點。走上幾里路,出點汗,再撒上幾泡尿,就已經饑腸轆轆了。</p><p class="ql-block"> 一天下午,大約兩三點鐘的樣子,太陽已經落山,峽谷里的風乎乎作響,身上感到涼嗖嗖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加緊了腳步,按照計劃,我們必須要在天黑以前趕到下一個目的地,然而,肚子里空蕩蕩的,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p><p class="ql-block"> “看!那是什么?”年齡最小的付永安一眼發現了路邊的樹上,零星地掛著一些黑色小果子。</p><p class="ql-block"> “哈哈!是黑棗呀!”唐明智見多識廣,高興地叫了起來。他一笑,腮幫上露出兩個大大的酒窩,像個女孩子,很好看。</p><p class="ql-block"> 黑棗樹長在路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們判斷應該是野生的。即或有主,這點黑棗也應該是當時采摘后的殘留之物。于是,我倒舉隊旗,手起桿落,黑棗噼里啪啦地落在地上,同學們一面忙著收撿,一面不停地往嘴里塞,那副狼狽到樣子,好像幾天沒吃飯似的,想起來就令人捧腹。(事實上,我們也真是好幾天沒吃上飽飯了!)</p><p class="ql-block"> 黑棗進肚,身上好像增添了新的動力,我們的腳步加快了,天沒大黑,就趕到了前方的村子。</p><p class="ql-block"> 村干部為我們聯系好派飯,我們洗了洗,坐在屋里等候。</p><p class="ql-block"> 剛才一陣疾走,神經緊張,現在休息,大家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動也不想動。</p><p class="ql-block"> 突然,我的肚里如同倒海翻江一般,嘴一張,“哇”地吐了一地,像傳染似的,其它三個同學也不約而同的嘔吐起來。</p><p class="ql-block"> 老鄉跑了過來,看了看地上的嘔吐物,問道:“你們是不是吃了黑棗?”</p><p class="ql-block"> 我們四個一起點頭,老老實實地承認了。</p><p class="ql-block"> 老鄉笑起來,拍了拍我的肩膀,“黑棗澀,要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吃,小伙子,你們太著急了!”</p><p class="ql-block"> 原來是這樣!我有點發楞,心里想,老鄉啊,我們哪里是著急,明明是餓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路旁的黑棗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黑棗</span></p> 參觀西柏坡 <p class="ql-block">  經過了十多天的冷清和寂寞之后,我們來到了冀西的富庶之鄉——平山縣。</p><p class="ql-block"> 在蛟譚莊,我們受到貧下中農的熱情接待,雖然還沒有找到紅衛兵接待站,但是在每一戶派飯的農民家中,老鄉們對我們噓寒問暖,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豐盛的飯菜來款待我們,令</span>人感動。</p><p class="ql-block"> 為感謝鄉親們的一片盛情,我即興賦詩(順口溜)一首:</p><p class="ql-block"> 深山受深情,</p><p class="ql-block"> 謝意溢胸懷;</p><p class="ql-block"> 革命紅旗高高舉,</p><p class="ql-block"> 重踏征途向前邁!</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終于踏上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黨中央、毛主席進入北京、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中心。</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從而為解放了全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人們贊譽西柏坡:“中國命運定于此村",“新中國從這里走來"。</p><p class="ql-block"> 西柏坡是我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本想好好地參覌一番,遺憾的是,當時的情景,卻令我們失望。</p><p class="ql-block"> 原來,1958年,這里修建崗南水庫時,由于西柏坡中央舊址在水庫的蓄水區內,為了保護革命圣地,當地人民將“西柏坡舊址”房屋的房梁、門檻等一根都不少地拆下,妥為保存,準備重新建設“西柏坡”,我們到時,重建工程尚未開始,令我們的良好愿望落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柏坡塔(1972年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柏坡毛主席故居(房后與防空洞相連)</span></p> 魂“斷”十八盤 <p class="ql-block">  離開西柏坡,下一個目標就是山西的盂縣,途中要翻越太行山。</p><p class="ql-block"> 在下口鎮,我們巧遇一個也要去盂縣的小伙子。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經常往來于兩地,對這一段的道路非常熟悉。能與他結伴同行,我們很高興。</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姓李,年齡和我們相仿,個子比我稍矮一些,太行山的風把他的臉龐吹得黝黑黝黑的,也錘煉出一副強健的體魄。</p><p class="ql-block"> 下口距離盂縣將近30公里,我們計劃要當天趕到。第二天一早,我們就打點行裝出發了。</p><p class="ql-block"> 小李子很健談。他告訴我們,今天我們走的這條路線,是到盂縣最近的,比走南邊的娘子關,要省上兩天的時間,只是中間的“十八盤”比較難走一些,大家要有一點兒思想準備。</p><p class="ql-block"> 我們四個人聽了,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沒問題!”之所以我們這么有底氣,是因為長征以來,經過兩個多月的磨練,我們的身體結實了許多,腳板也早已結上了繭子,眼前這點困難,已經不在話下了。</p><p class="ql-block"> 進了山口,在溝底走了不遠的一段路程,便開始爬山了。山勢很陡,不一會兒,就開始氣喘吁吁,我們相互鼓勵,大約一個多小時,就爬到了山頂。</p><p class="ql-block"> 到了山頂,道路好走了許多,雖然有些地方需要上下坡,但大部分還是在山頂上盤繞。</p><p class="ql-block"> 我們邊走邊聊。大家都對小李子提到的“十八盤”很感興趣,于是,他講起了關于“十八盤”古今往事——</p><p class="ql-block"> 原來,“十八盤”地處晉冀交界處的山峰,因其北坡有十八道盤山彎路,故名十八盤。“大盤十八盤,小盤百彎彎”,說明了此地的道路崎嶇。</p><p class="ql-block"> 因為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十八盤”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關口,與“娘子關”不同,這里更適合小部隊的偷襲,所以在明朝以前,“十八盤”都駐有重兵把守,清朝以后,軍事要塞的作用逐漸消失,變成了山西與河北的重要交通通道。</p><p class="ql-block"> 小李子指著前方告訴我們,再走不遠就要到“十八盤”了,那里還是河北與山西的分界線。</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我從小就對歷史故事感興趣的緣故,我的心里升起一陣莫名的興奮。</p><p class="ql-block"> 冬日里的太行山,天氣變化萬千,出發時還是晴空萬里,來到山頂,天空變得陰沉沉的,寒風也越來越強烈。</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兒,雪花從空中飄落,一片片、一陣陣,灑滿漫山遍野,放眼望去,山巒起伏,五彩斑斕,宛如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 “看,十八盤到了!”小李子高聲喊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彎彎的小路盤山凌空而下,宛若一條絲帶飄然而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落地的雪花很快凝結成冰凌,路面很滑,我們小心翼翼地來到十八盤。這里路面很窄,一邊傍山,一邊是陡峭的懸崖,每邁一步,都令人心驚膽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大約走到十八盤的中間地段,小李子告訴我們,聽人說,這里就應該是河北與山西的分界線,我們的身后還是河北,前方就已經到達山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啊!兩個省的分界線?!我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這個概念,一步跨兩省!我激動地邁開一大步,想體會體會這種新奇的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不料,我前腳還未站穩,就仰面朝天地滑倒在地,順著路邊的斜坡向下溜去!唐明智等三個同學齊聲驚呼起來:“張有寬!張有寬!!”喊聲在群山間回蕩,令人膽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當險情來臨,我的頭腦還比較清醒,一個念頭襲來:難道我尚未綻放的青春,就要奉獻在這長征途中的十八盤頂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航拍十八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八盤衛星地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END~</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通州市| 中江县| 美姑县| 韩城市| 菏泽市| 关岭| 安康市| 栾城县| 河间市| 本溪市| 茌平县| 原阳县| 中宁县| 瓦房店市| 胶南市| 广丰县| 同仁县| 晋中市| 桂平市| 正安县| 郧西县| 饶阳县| 区。| 仁怀市| 桑日县| 绵阳市| 南京市| 论坛| 元谋县| 衡东县| 崇文区| 黄石市| 深泽县| 贺兰县| 墨竹工卡县| 汽车| 绵阳市| 时尚| 湖北省|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