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南省獨特的盅盤舞主要在海口市三江鎮以及文昌市部分地區流傳,已有4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盅盤舞是民間藝術,是老百姓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海南已經流傳了400多年,是很寶貴的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但是,由于學習和掌握盅盤舞的人越來越少,盅盤舞面臨失傳。據媒體報道,海口三江鎮75歲陸宇高是目前惟一全面掌握這一民間藝術的人。</p> <p class="ql-block">慶幸的是,海口市美蘭區文化宮開始組織海口市三江鎮羅豆農場小學的孩子們,專門學習盅盤舞,把盅盤舞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新版的盅盤舞表演一場大概需要15到18分鐘,共有五幕,表演人數為17人。第一幕,土地公土地婆出場,行三跪九拜之禮,紀念冼太夫人,祝福觀眾快樂、身體健康。第二幕,兩位年輕女子著戲服挑花籃,款款而出,歌頌冼太夫人。第三幕出場的是一些練武功的七八歲孩童,表現冼太夫人帶兵打勝仗場景,歌頌冼太夫人的豐功偉績。第四幕人數較多,4男4女登場,女的持小酒杯、男的持盤和筷,以歌舞及動作歌頌冼太夫人,場景生動活潑。第五幕財神爺、神童、金童玉女上臺,邊跳邊將“金、銀”等禮物送給觀眾,體現出和諧美滿的社會。</p> <p class="ql-block">扮演“土地公”和“土地婆”的演員率先登場,動作稚拙詼諧,讓人忍俊不禁。緊接著上場的是身著鮮艷服裝的小朋友,他們圍著“土地公”和“土地婆”跳舞。</p> <p class="ql-block">盅盤舞起源于紀念冼夫人,每逢農歷二月,老百姓都來到冼夫人廟前鬧軍坡,以歌舞等形式模仿冼夫人裝軍,紀念冼夫人的豐功偉績。</p> <p class="ql-block">“真沒想到,我們日常生活用的小酒盅、筷子、盤子,到了海南一些民間藝人的手里,其用途竟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變成一件件用于表演的打擊樂器。叮叮當,滴滴答,藝人伴隨著打擊的節奏,跳起優美的舞蹈。”看過盅盤舞表演的人無不表示欽佩和驚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姚安县|
杭州市|
溧水县|
阿巴嘎旗|
旬阳县|
永春县|
乌兰察布市|
荆州市|
湾仔区|
海南省|
托克托县|
广州市|
深水埗区|
安阳市|
汕尾市|
定陶县|
武胜县|
井冈山市|
临武县|
横峰县|
岑巩县|
莫力|
星子县|
肇东市|
罗甸县|
武乡县|
丰镇市|
乌兰察布市|
利津县|
新邵县|
萍乡市|
海安县|
平顶山市|
金沙县|
文登市|
岑溪市|
陇川县|
屯昌县|
邓州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