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這是我二十多年前寫的一篇有關我的恩師趙步唐先生的國畫藝術作品的一篇文章。如今,老師已駕鶴西去,作為學生深感悲痛和感念,故再次發布此文以表追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和天地的交道;和天地打交道,就會知天、知地、亦知人。天地者,易之體,象之本也;人者,本于心者也。易無思,但人有思;易無為,而人欲有為;人有思、有為,也就有了表現的欲望。思之至深、至廣以至于通天下者,其表現則具有征服天下人心的力量。揚雄《太玄·玄瑩》講:“夫作者貴有循而體自然也。其所循也大,則其體也壯;其所循也小,則其體也瘠;其所循也真,則其體也渾;其所循也曲,則其體也散……故質干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事也,其可損益歟!”綜觀中國藝術史,從三皇無帝到夏商周,從兩漢魏晉到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中國藝術精神基本上都不脫“物(自然、造化)→象(客觀形)→意(思想、觀念、情感、心境)→筆墨(意象形)”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式。我們講“傳統”,講“道”,其實 就是指這個東西。故得此精神之實,則得中國文化之質;得中國文化之質,則得廣大國人之心。</p> <p class="ql-block"> 拿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的發展史實來說,盡管中國畫傳統在這百年里反復經受過外來文化的沖擊,多次陷入宭境,但在世紀末人們總結百年的中國畫的發展成就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從純粹的傳統中走出來的大師,他們的得票率卻遠遠高出各類非傳統型的畫家而居二十世紀大師排名之首。這說明:民族文化傳統仍然是本民族文化發展的根本條件。然而,二十一世紀畢竟是一個經濟全球化和各民族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也是民族文化可能走向分化和心理轉型的時代。那么,我們問一個問題:齊白石、黃賓虹之后,由傳統走出來的畫家是否還可以領導二十一世紀的風騷?</p> <p class="ql-block"> 從文史哲領域研究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的情況和前不久上海博物館國寶展的盛況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不過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國畫界,從事傳統研究的人越來越少了,而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趙步唐先生,正是這少量難能可貴的孤獨探索傳統的畫家中的一員,因此我說,在未來的歲月里,趙先生的畫將會體現出它的特別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 步唐先生具有多方面的藝術素養。他通詩律,擅書法,能篆刻,精繪畫。5歲時,即在父親的耳提面命下背誦《千家詩》,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稍后,又自學《中國通史》、《六書通》、《隨園詩話》、《文心雕龍》、《書譜》、四書等,可以說,于小學他是極精通的。20歲以后開始寫詩填詞,幾十年來,寫詩填詞數百首,作風上承晉唐以來之阮籍、陸機、謝靈運、陶淵明以及王維,“感物多所懷,沉郁結心曲”;詩中有畫似王維,淡泊古雅似元亮。當其情未已時,或濡墨而書,或蘸丹青而畫,至盡情而已矣。</p><p class="ql-block">他于書法則上承商甲周鼎,下及秦漢魏晉,大凡卜契、《毛公鼎》、《散氏盤》、《秦招版》、漢碑額及帛書竹簡、刑徒墓磚、畫像刻銘、摩崕勒石、晉唐札記,皆用心臨摹,樂此不疲。故而他的書法既有晉人之風流,亦有秦漢之古樸,在當代書壇獨具一格,甚為世人所重。</p> <p class="ql-block"> 于畫,則初學四王,進而由明而上,追摹北宋諸家。1993年至1996年間,我等三人做趙先生的研究生,得見他學李成、范寬、倪瓉、弘仁、石濤等大師經典作品的臨摹本,真可謂虔誠認真、一絲不茍。既得傳統筆墨之程式,復而跋山涉水,飽游沃看,直接用毛筆進行寫生,以求融會貫通。如今,他所得寫生 畫稿數以千計,成冊頁數十本,可謂“眷戀廬、衡,契闊荊、巫,不知老之將至”矣。</p><p class="ql-block"> 步唐老師常對我們講:“跟趙望云、羅銘兩位先生,使我學到了中國畫的寫生方法;而從石魯先生那里,我學到了中國山水畫的創作觀念。”所以步唐先生對山水畫的認識是:必須“有看頭,有想頭。”今天,我們從步唐先生的作品里,雖然還能看出趙望云、羅銘二先生筆墨影響的基因,但總體上分明又是他自己獨特的風格了。</p> <p class="ql-block"> 在山水畫創作上,步唐先生常常重意境大于重筆墨形式。他總喜歡畫晉唐山水詩派諸前賢如陶淵明、王維的詩意圖,但卻不為詩所窘,而是憑自己的心境,自由寫意,所合者,或摘陶潛句以題之,或取摩詰句以跋之;難合者,則根據自己的心境創句彌筆墨之未盡之情。拿他的寫生長卷《山泉流韻》圖為例,此卷以野山林中不同形態的流水為題,在郁郁蔥蔥的雜樹間,山勢跌宕,板橋隱顯;路無雨而流翠,水非瑩而閃光;非寫生高手,簡直難為其情。讀這樣的作品,神暢矣,魂游矣,“得魚而忘筌矣”。</p> <p class="ql-block">凡·高說過:“在最基本的方面,自然與真正的繪畫藝術并不相悖。”“保持你對大自然的熱愛吧,因為這才是使你學會越來越深刻地理解美術的真正途徑。”面對趙步唐先生的這幅畫,我們正可以看到景、情、感受俱到,一切自然而生;既有筆墨的高度凝煉與概括,又有筆墨意象向真實感受里的深刻切入,真可謂“山川與余神遇而跡化”矣!《秋山歸云》一畫,1989年湖北神農架寫生,亦是一幅很精彩的山水寫生長卷。據先生講,此卷雖不足三米五,但卻是他涉足三十余里所獲。可見,咫尺間吐納的是數萬米的跋涉之情,這簡直太不簡單了;這是筆簡而意繁,是實現了真正通約后的簡,非行萬里路、有深厚之筆墨功夫者,是難以企及的。</p> <p class="ql-block">而在意筆創作中,我非常喜歡《春風無處》、《山勢西來》、《辛稼軒詩意》、《澗流》幾幅,我認為這幾幅在近期的創作中很有代表性,也和過去的作風拉開了一定的距離。恕學生直言,過去,有的作品有時有失太實,但這幾年的畫一躍而走向空靈。我認為,這不僅標志著步唐先生在筆墨錘煉上的飛躍,而且是他在意境錘煉上的飛躍。僧睿《中序論》云:“大覺在乎曠照。”“曠照”者,空靈也。此言謂“大覺在乎空靈”。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亦言:“不以生累其神”。“生”者,實相也,拘于物象也。此句言神本亡端,虛則生神。歩唐先生知虛而化虛,其詩境之幽頓見。</p> <p class="ql-block">但步唐先生筆下之虛靈不顯薄氣,恰是氣韻之深厚也。在文化根源上,這顯然來源于他全面的修養和高深的書法功力對周秦兩漢深厚文化精神傳統的汲收,如揚雄所言:“其所循也大,則其所體也壯……其所循也真,則其體也渾”,周秦漢唐那種大氣象、深厚質的品質,通過扎實的書法用筆傾注于他的畫作的筆墨中,便化生為一種渾厚的氣韻。而在生命的根性上,則主要因為他樸實渾厚的氣質。他雖然出生于山西盂縣,但卻長期生活在關中,也深深地受著關中厚土和秦嶺、黃土高原的滋養與影響,所以,他的情感還是深深地系于秦嶺、黃土地和關中的溝溝峁峁的。這種情結,決定了他的創作題材要么是終南秀色、華岳雄風,要么是樊川、少陵塬、白鹿塬上的某個奇隅。</p> <p class="ql-block"> 說起步唐先生的筆墨,確是非常講究的。在筆墨傳統上,他對南宗一脈的經典如倪云林、弘仁的作品用力最勤。現在他的筆墨里的那種冷峻簡約作風,就是源于這兩家之影響。但他又不是那種死抱著先輩不放的惰性者,而是一個默默地用心創造自己的筆墨風格的執著者。事實上,步唐先生目前已經有了自己強烈的個性風格。在筆墨觀念上,他喜歡以書入畫,主張墨從筆出,筆醒墨韻。書法用筆主中鋒,所生之線條容易具有渾厚之品質;又有起承轉合、抑揚頓挫,故能得虛實、剛柔、疾徐、疏密等變化;“目亦同應,心亦俱會”,以至妙寫。</p> <p class="ql-block">1996年,我在《西北美術》發表的一篇題為《法由自遣,美自我成》的評論文章中指出:“縱觀整個中國山水畫史,粗頭亂麻、聚墨成形,為一種境界;簡遠精到、筆無虛發,又是一種境界;此兩類各以王蒙和倪瓉為代表。趙步唐教授創作風格自趨第二類……雅靜、清逸、骨氣洞達,形成趙步唐教授山水畫的主要風格。”七年前,我認為如此,現在看來,先生的畫更是如此。因為先生的筆墨源于生活而超于生活,所以筆墨盡管簡約了,而氣韻卻更加深厚了。</p> <p class="ql-block"> 現在,畫壇不少人把趙步唐先生的畫歸為“學院派”,也有歸為“寫生派”的,但不管是學院派還是寫生派,總能說明他是特別的、卓然不群的。子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入“道”,對于藝術是最重要的,而“德”與“仁”對藝術同樣重要。因為德與仁關乎成就怎樣的人品,人品又關乎藝術的境界,最終,還是德與仁關乎藝術的境界。步唐先生是深明于此的,故他幾十年里首先修養的,是謙謙的君子之風。在方法上,他一向遠離“利”,俗話說:“利見小人”。重利,必然要同別人爭爭搶搶;爭搶,必然有失德仁,心境也會被搗得紛亂。而沒有一個清靜的心態,怎么能產生出澹然雅正的高境界作品呢?所以,當很多同齡人都當上了這個“官”、那個“長”時,他卻兩袖清風、泰然自處,既不艷羨,也不妒嫉,一有時間就畫畫,有精力就外出寫生,間或讀書寫字,吟句填詞,活像個隱逸之士。因此,大家都說他人很好。</p><p class="ql-block">齊白石、黃賓虹、趙望云等都在六十歲以后變法、拂去紛塵、淡化形累而進入化境,步唐先生六十歲后也出現了變化:越畫越深沉、越畫越簡約、越畫越新奇、越畫越空靈,這是不是也像前輩大師一樣變法的開始呢?作為先生的授業弟子,我真心地翹首期待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巧家县|
浮山县|
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
井陉县|
宁都县|
沁水县|
阳西县|
长海县|
曲阜市|
庆元县|
南京市|
河东区|
府谷县|
民权县|
红原县|
安国市|
黄山市|
和平县|
杂多县|
长宁区|
嘉鱼县|
柳江县|
清水县|
涿州市|
农安县|
余姚市|
长泰县|
太康县|
邵阳县|
永新县|
福建省|
晋江市|
凤台县|
岢岚县|
准格尔旗|
安庆市|
武邑县|
五原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