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3年對于孟多昕先生來說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在王如何先生的推薦下,他加入山西省文史館。無疑,能受聘加入山西省文史館對于孟多昕先生來說是件幸事。在與孟多昕先生的交流中,他一再地表達著這樣的感受。 </p><p class="ql-block">山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是黨和政府為團結和安排老年知識分子而設立的、具有統戰性和榮譽性的文史研究機構。它的宗旨是"敬老崇文",受聘者都是耆年碩學之士、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p><p class="ql-block">2013年以來,在這個平臺上,孟多昕先生積極參加了省文史館組織的各類活動,黃河、磧口、娘娘灘沿線的采風,太行山寫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踐行自己的藝術創作;在這個平臺上,孟多昕的視野、見識、胸懷、格局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在這個平臺上,孟多昕先生廣開視聽、求知若渴,謙卑的向每一位志同道合的老師與朋友學習。王寶庫先生對太行山的歷史如數家珍,對太行山文化研究很深,郭齊文先生史學功底、書法造詣令人欽佩……孟多昕先生在于這些新朋老友的相交相識中,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豐富的創作養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孟多昕出生于內蒙,工作在山西。</p><p class="ql-block">1975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從著名油畫家妥木斯先生的孟多昕,擅水彩和油畫,早期的作品多以內蒙的生活為題,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內蒙的生活在他的創作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跡——記憶中的白樺林、蒙古包里的牧民、沙漠中的胡楊、孤獨的樹、秋風蕭瑟的草原、賽罕塔拉的春雪、風雨中的策馬揚鞭…..這些符號猶如血液一般奔流在他每一寸的肌膚中。</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孟多昕因工作需要來到山西長治,這一來便是“一生”,這一來,便與太行山結下了不解的緣分,這一來,便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太行山人。如果說內蒙的生活是融入他創作生命的血,那太行山便命中注定成了他創作的魂。有人說“畫者畫山水不到太行,就失了山水的根,不到文化豐富的太行地區去寫生,那畫中便會缺少巍峨太行的文化氣息?!痹诋嫾颐隙嚓康男睦铮猩揭呀洸粏问且环N風景,而是一種融入生命的魂。</p><p class="ql-block">為畫太行山,他徒步走遍了大峽谷的溝溝坎坎,為畫太行山,他結廬洗耳河,為畫太行山,天命之年又當學生,赴北京榮寶齋畫院宋雨桂山水畫工作室潛心求學,為畫太行山,他不懼寒暑四時寫生……..從此,他的筆下橫亙出八百里太行的壯闊與風云。</p> <p class="ql-block">2003年的春天,對于孟多昕先生的藝術創作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p><p class="ql-block">是年春天,他隨山西畫院的畫家到太行山大峽谷寫生時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將國畫的筆墨意境和西畫的色彩結合起來,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p><p class="ql-block">經過長期深入學習和研究,他開始以太行山為母體創作水墨山水畫,并在西畫訓練的背景下從容地將色彩運用到水墨世界里,不僅勾勒出一幅幅太行的溝壑秋色、日暮春煙、峰巒合璧,還逐步形成了其獨特的筆墨語言。</p><p class="ql-block">當然,這個過程是個極具艱辛的過程,中西方文化的沖突,材料的實驗,技法的探索,創作中如何堅守中國山水的筆墨精神和氣韻,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煎熬和歷練。</p><p class="ql-block">2007年,孟多昕先生為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解決創作中的困惑,再次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中央美院胡偉工作室學習了一年。</p><p class="ql-block">學習期間,他一方面對繪畫材料深度研究,另一方面對中西融合的問題進行了反復的思考,我們生活在一個互文化的時代,多元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只有中國的,才最終是世界的,筆墨精神和意境作為中國畫的本體,同樣是太行山水的根脈。</p> <p class="ql-block">許江先生曾經說過,我們不需要回到宋代的山水中,那是回不去的,如果總是抱著這樣一種簡單回歸的心態,那就得永遠在這里發九斤老太的牢騷。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繼承傳統不等于簡單的回歸,而是要把隱在傳統中的、隱在變化中的那些根源性的東西梳理出來,用之召喚和催生時代性性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傳承。</p><p class="ql-block">孟多昕先生深知,繪畫藝術的本質是畫的是“你”,表現得卻是“我”。塞尚所說,真正的繪畫高境是自然的神性自己假借我這只手呈現出來。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從此,他一直走在畫出心中的太行,畫出太行山的精神的路上。</p><p class="ql-block">太行從炎帝嘗百草的傳說中走來,太行從五代荊浩的筆下走來,太行從曹操“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的苦寒行中走來…..這歷史的根性中,孟多昕先生看到了太行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強音。</p><p class="ql-block">濫觴于五代的北派山水,奠定了中國山水畫壯美的美學特征,雄渾壯闊,奇崛高聳,蔚為大觀。而面對太行山,畫家孟多昕巧妙的融入了這種美學一種清新的秀美格調,無論是遼闊渺遠,還是萬韌壁立,抑或片山半景,孟多昕通過對傳統程式化的筆墨語言適度的遠離,消解了圖式的神秘性和疏離感,從而使畫面流露出一股清新秀美的意趣。</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們看到太行山在他的筆下呈現出了一種靈秀之美,正是這種秀美凸顯了他獨特的審美趣味并區別于慣常的蒼茫壯闊、靜穆孤寂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國家主義敘事美學。</p> <p class="ql-block">孟多昕的太行山水賦予了色彩在其創作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西畫訓練背景的他,將色彩在水墨世界里的能指如色調、質感、情緒、情感、象征等語言運用自如,春嫩秋黃,晨曦暮光,溝壑莽原,色彩與墨色交織出或清新脫俗,或溫婉恬靜,或蒼茫渾厚,形成了自然清新的意趣和格調。</p><p class="ql-block">這種以彩入墨,彩墨相融,恰恰可以理解成入世和出世交織在一起的中和美學的人生追求。面對自然,畫家營造了一種置身其中的現場感,這種平近親切的視角拉近了觀者和自然的關系,這種既不同于大山大水的崇高感和陌生感,也不同于半山片角式的近距離特寫,宛如旅行者路過的一個個村落山莊草原和山坡。</p><p class="ql-block">2017年夏天,孟多昕先生參加由省林業廳、省文史館組織的“生態山西走進綠色”大型采風創作活動。這次活動是省內詩書畫藝術家從文化藝術的角度反映山西的青山綠水,以實際行動迎接十九大的勝利召開,進行的為期半年的大型采風創作活動,是貫徹總書記“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藝術實踐。</p><p class="ql-block">孟多昕先生創作的《云蒸霞蔚》,用空靈而不失質感的筆觸寫意了綠意盎然、云想衣裳花想容一般的別樣太行山。畫面中樹樹皆春色,山山唯落暉。好不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翔鳳舞雪》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展現出北方雪國秀美的一面,他用火一樣的激情表達了一個翔鳳舞雪的清涼世界,這清涼的世界中卻透著多昕先生對太行山火一般的熱烈。畫面中萬樹松蘿萬朵云,三五只雉雞飛舞,把個山林的寧靜襯托到了極致。靜謐的太行深處居然有如此“藏在深山人未知”的景色,大美山西,詩意太行,無愧表里山河之譽!山西真的變了,山西真的綠了!</p><p class="ql-block">2017年秋天,《與天為黨中華太行》巨幅作品懸掛在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大廳,《山河疊翠》巨作懸掛在山西省政府辦公廳會議室,2018年6月應邀參加一帶一路首屆中法文化藝術節。 </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上半年,山西省文史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發起組織了“人說山西好風光”的大型詩書畫印創作活動,此項活動被山西省省政府確定為“1-2-3-1”工程:突出表現紅色文化和傳統優秀文化,重點描繪黃河、長城和太行山板塊以及“一百例非遺項目”。</p><p class="ql-block">孟多昕先生被授命領銜組織太行山畫的創作,他不僅與蘇平、韓鷹搏等8位畫家一起創作了20米太行山長卷《風云太行千里巍》,而且在短短四個月里,獨立創作了一幅長45米,寬2米的巨幅太行山長卷——《魏巍太行與天為黨》。長卷大而不虛,勾皴擦點處盡顯恢宏氣勢、濃淡干濕中幻化出豐富內涵,山西太行奇特地貌的美色和新時代的氣息撲面而至。</p><p class="ql-block">用郭謙先生的話來說, 《魏巍太行與天為黨》長卷,遠觀山勢巍峨,風吹云動,薄霧繚繞,靜美怡然。近觀各個局部細節,山峰錯落跌宕,曲水溪流奔涌,懸崖峭壁險峻奇特……整體格局虛實結合,動靜相宜,神貫氣連,渾然一體,亦真亦幻,美不勝收。此長卷展示了太行山原生態的溝壑、峭壁、懸崖、峽谷、溪流等豐富地貌。一些圖式在孟多昕先生其他太行畫作中可以看到,想來此作應是孟多昕先生在不斷描繪太行山的過程中,反復試驗、反復綜合,最終展現出他心目中的太行山之形象的結果,可謂是集大成之作,同時也充分展現出畫家爐火純青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孟多昕先生專業學過水彩畫、油畫、國畫,長期研究、探索過山水畫的新技藝,有了很高駕馭大畫作的能力和水平。這次他的太行山長卷取材立意上有深度,格局風貌上有高度,讓他走上了藝術的新高度和新起點,必將激發他更深入、熱情地創作,不斷創造出更多富有時代特色的精品。同時,他的長卷作品不僅是當今畫壇的一個新亮點和新景觀,也將會對我國太行山水畫的繼承、創作和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p><p class="ql-block">孟多昕的太行山水藝術,由感而發,隨心而動,可以看做其人生豐富的感悟和體驗,現代人久居鋼筋水泥的叢林,孤獨自閉,疏離寡合,于高邁的追求中留一縷清淡,在物欲橫流的塵世中求片刻靜謐,如同一股清流,豈不正是人生的源頭活水,不腐不蠹。</p> <p class="ql-block">現在,孟多昕先生已然是畫太行山的賢能圣手,他筆下的太行山水既有太行山的雄渾與厚重,又不失太行山四時變化、煙雨空蒙的靈秀與詩意;他筆下的太行山水既彌漫著太行山的婀娜風姿,更彰顯著太行山挺拔的脊梁和精神。</p><p class="ql-block">太行山起風了,風云入畫,精神永存!</p> <h3><br><br><br><br> 王軍庚子年臘月初七于潞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通海县|
随州市|
宣威市|
枣庄市|
萨迦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业县|
宕昌县|
哈尔滨市|
宁陵县|
青岛市|
邹城市|
麻阳|
邯郸县|
尚义县|
永泰县|
蒙城县|
溧水县|
忻州市|
青河县|
永登县|
双柏县|
浦北县|
商丘市|
司法|
靖边县|
柳州市|
合川市|
龙南县|
通许县|
枝江市|
乐安县|
淮南市|
二连浩特市|
道孚县|
大渡口区|
栾川县|
会宁县|
增城市|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