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風霜雨霧等天氣元素在山水畫中也比較常見,風雨營造出來的意境,或蒼潤、或靜謐、或荒疏、或寂寥、或閑適。霧氣氤氳,山水景物若隱若現,意境悠遠縹緲。由于風雨無形,不能直接表現其意象,所以在國畫創作中常常通過對風雨所作用事物的反應的刻畫來表現其意象。</h3></br><h3>有時為了營造山林的蒼潤之感,或者表現風高雨急,天色昏暗的場景,需要用墨色罩染。現在也有人運用一些特殊技法表現風雨的元素,使用一些非傳統國畫材料營造風雨的氣氛,比如洗衣粉,牛奶等物質。</h3></br><h3>試舉例如下:</h3></br><h3> <h3>江村風雨圖(局部) 明代 呂文英</h3></br><h3>枝葉被風吹向一個方向,樹葉低垂,說明雨勢很大。</h3></br><h3> <h3>風雨歸舟圖(局部) 明代 戴進</h3></br><h3>小舟之上,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艄公,正在奮力的劃船。船頭二人,身體蜷縮,雨傘被風的歪向一邊;橋上路人行色匆匆,好像急于歸家。</h3></br><h3> <h3>風雨歸村圖(局部)明代 謝時臣</h3></br><h3>《風雨歸村圖》是一幅長卷作品,是山水畫中表現風雨一類題材的佳作,建議大家可以找來欣賞一下。筆者從該圖中選取了幾個片段,簡要分析如下:</h3></br><h3>第一幅圖:橋上有四人正在趕路,前面一主一仆,主人騎在驢上,后背被雨水打濕,緊緊地貼在身上。仆人一只手揮著鞭子正在趕驢,另一只手用衣袖擋在頭上遮雨。</h3></br><h3>第三幅圖:一人倚門而望,招手示意,仿佛在呼喚風雨中歸來之人。</h3></br><h3>最后一幅圖:水面被風雨吹打出粼粼波光,一條小舟在風雨中前行,艄公站在船頭,身披蓑衣,頭戴斗笠,正在奮力劃槳,后面三個客人用雨傘遮住身體,好像在風雨中瑟瑟發抖。</h3></br><h3> <h3>風雨歸牧圖 南宋 李迪</h3></br><h3>此圖繪蘆汀暮雨。柳岸歸牛。一童戴笠執鞭。一童身披蓑衣。這幅畫主要是觀察不同植物在風雨影響下的表現技法。</h3></br><h3> <h3>鄉間秋露圖(局部)清代 鄒喆</h3></br><h3>此幅畫描繪了薄霧之下的山光水色,細霧氤氳,似有還無,畫時需用淡墨描摹,表現出朦朧縹緲之感。</h3></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奎屯市|
元谋县|
米林县|
新昌县|
偃师市|
泾源县|
环江|
香河县|
乌审旗|
江源县|
武汉市|
梅河口市|
鹿泉市|
始兴县|
鄂托克前旗|
吉隆县|
郎溪县|
萨迦县|
青阳县|
江永县|
湟中县|
民县|
喜德县|
文化|
青冈县|
临湘市|
平凉市|
柳林县|
胶南市|
丹巴县|
永平县|
托里县|
巴中市|
康平县|
桓仁|
松原市|
兴文县|
红原县|
铜陵市|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