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上世紀50年代打通了太子關的“巖日”隧道后,古來有之的翻越太子關的“閣日”之路就快速消失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記憶之中。1253年忽必烈的10萬大軍神兵天降的秘徑之路似乎已定格成了一個久遠的傳說,近年來我遍訪了太子關南北兩面的村民,大多也說不清這條天路的準確位置,更是難以找到曾經走過這條路的向導,即便有,也是70多歲以上且不便登山的老人了,長久以來想重走當年的忽必烈之路(閣日)的愿望一直難以如愿。盡管我多次到了太子關南面的寶山石頭城和北面的奉科柳青,也曾走過太子關的“巖日”和坐船通過水路穿越過太子峽,但太子關似乎總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雄關。行走在“巖日”這條路上及柳青那邊就可以見到江對面寧蒗那邊與太子關夾岸對峙的極高大山的半腰懸崖上有一條隱隱約約的溝渠,渠隨崖轉、畫崖而過,有時又會在江邊的薄霧中忽隱怱現、飄浮不定。每次見到這條溝渠就總想過去看一看,一是去探究下這條掛壁溝渠的險峻,二是換個角度近距離細看一下太子關的雄姿。這條溝渠就是寧蒗大名鼎鼎的紅旗渠——曲依大溝,該渠始建于1962年,歷時20年到1982年才全線完工,全線總長28公里,源頭在翠玉的東不拉,終點是翠玉的曲依。其中從大水至格忠這段8公里的渠段大多在為崖上溝渠,前4公里基本全是掛壁險溝,后4公里稍好一點,但也有多處滑坡溝段,施工難度極大。在當年施工條件和物資供應極度匱乏的年代,當地村民投工投勞,發揚戰天斗地的精神,以犧牲2人的代價硬是在江水洶涌的太子峽懸崖上一釬一錘地鑿出了這條天渠,局部緩解了當地群眾的飲用水問題。去年,為助力曲依片區脫貧攻堅,補足建設好曲依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利短板問題,曲依大溝建設計方案幾經周折后終得批復實施,改土渠為玻璃鋼夾砂管鋪設,管經DN450—300之間,批復概算總投資2600萬元,解決拉伯鄉大水和翠依鄉格忠、肯地石、曲依二村、大村、下巖科共6個村民小組1348人的人畜飲水問題及4598畝耕地農業灌溉用水問題。</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5日下午4點過,我們一行6人從水路由石頭城碼頭坐船經狂風大作、波浪洶涌的太子峽抵達拉伯大水村,夜宿熱情好客、見多識廣的七斤家,他父親和布固1973年參加了過溝渠的開挖,當年25歲的他正是當打之年,他對這段近50年前的經歷仍是記憶猶新,因他家離溝渠很近,他家對這條渠充滿了無限的感情。從奉科鎮政府過來,一轉過柳青聯合灣就能遠遠地見到金沙江深切的河谷中最遠處大山之下的大水村,村后面就是高矗的大山,山崖上可以隱隱約約地見到一條細線狀的溝渠,村子雖然不大,但地勢十分險峻,不難想象居住在這里人是何等豪邁和艱難。以前這里沒有通公路時,人們的進出是難以想象的。現在雖有了公路,但路況還是很差,有的又是直接修在江邊斜坡上的“十八拐”公路,羊腸般的土石路要在干熱少樹的坡面上彎了又彎后才爬到大水村,山下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十字架形狀江面,非常醒目,這是阿海電站庫區水位升高后江水倒灌兩岸的兩條河后形成的。每次從柳青過來就能見到大水村,每次都有想過去看一看的想法,這個由來已久的愿望終于到今天得以實現。目前大水村有43戶186人,大多是納西族,七斤家在大水村最上面,近年來他通過做騾馬、花椒等農副產品生意和做一些附近的零星工程找到了致富方法,他投資50多萬元修建了村里的第一幢鋼混結構的二層樓房,因他家在山脊上,特別顯眼,視野十分開闊,他家門口就是超級觀景臺,他用這里特有的高腳雞招待了我們,有酒有肉又有火塘的山村是十分幸福的,七斤的爸爸媽媽也很有精神地陪了我們一晚上,給我講了這邊很多動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9點過鐘,七斤帶我們爬了一段陡坡后到了村子后面的溝渠,這里的前后有8公里的玻璃鋼夾砂管鋪設工程是他承包的,他現場給我們講說了這段公程的施工情況,他再次叮囑我們要千萬小心后才依依不舍地下山回家去了。我們順著溝渠很快就到了直壁千仞的懸崖上,在不足1米的輔滿碎石的懸崖路上容不得你再去欣賞崖下和對岸太子關的無限風光,而且這條路上到處都是低矮的老鷹嘴式的半洞狀崖面,直立行走很容易碰到崖面上部,存在極大的被崖面頂下懸崖的危險,為此我們只好選擇低頭彎腰半蹲式行走,不僅行走困難,而且體能消耗很大、這樣的路真是步步小心、步步驚心。沒走幾步,昨晚的酒就醒了一半,還未弄清這條這條溝渠為何如此兇險,溝渠就連續進了2個半封閉式的半人高的山洞,出洞之后就轉過了一面懸崖,接著還是跟前面走過的一樣兇險的溝渠,懸崖之下的太子峽江面變得似乎只有一掌之寬,夾岸高山把江水牢牢地鎖在峽底,對面的太子關在晨日的照耀下顯得輪廓分明,高俊且充滿力量。也不知在這座到處都是懸崖的高山之上當年忽必烈的大軍是如何過來的?以前人們用“拉伯太子關,伸手摸著天”、“鳥飛十八天,人走三個月”、“猴子爬坡掉眼淚”來形象翻越太子關的艱難,但當我們走在這條渠上時是容不得我們去多想多思的,惟有小心、專心走路才是當前最重的事情,走到稍好走的路段,我們在確保安全地情況下才敢停下來拍照賞景,據說這條路有90%的女人和30%的男人是不敢走的,我們走過來也純屬意外,因為我們之前并知道這條溝會有如此兇險,既然上了路就只好硬起頭皮走了下來。盡管有些路段回想起來還有點后怕,但沿途的風景卻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這是深藏大山深處的大美河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作,一步一景、巍峨壯觀,今天雖然冒了點險,但覺得實在不枉此行。就這樣走了最險的前面懸崖4公里后,接著又是后面的有多處滑石坡和滾石的4公里溝渠,渠在一面又一面山體間峰回路轉、流連忘返,這里只有峽谷中吹來的風聲和滾石聲,偶爾有幾只雄鷹在峽頂盤旋,行于其間,只覺得人太渺小、太脆弱,但行走在這條溝渠上又不得不佩服當年那些修渠人的偉大和人定勝天的精神。行走3公里后,漸漸走出了峽谷,前面緊閉的峽谷口就像一面鋪天而下的大幕正在緩緩打開,遠處的石頭城漸漸地從幕后頑皮地探出了頭,陽光也隨著峽面的打開逐漸照到江底,峽谷變得透亮起來。而太子關依然一如既往昂著他高貴的頭,俯瞰這里的山川大地,靜觀這里的過往煙云。</p> <p class="ql-block">行走峽間,我努力地搜尋著江對面太子關翻山可過的路徑,但就憑這樣的隔岸觀察確實是無法在這比比皆是懸崖的山上找到一條可以完全通行的線路,不過山腰上那條修于50年代的“巖日”也仍然還是很兇險的,若沒這那兩個長達90米和60米的隧道而是直從山體外圍鑿崖修路的話,危險性將遠遠高于江這邊的曲依大溝,因為這里懸崖之下就是深不可測的江水,不僅修路會很難,行走于此也絕對是一種煎熬,不僅流動的江水會令人目眩,任何一點江風也會影響到人的平衡,還好這只一個想象而已。太子關高大的山體從我們入峽時起就一直在江對面從各個角度依次盡展他強健的身軀和棱角分明的肌肉,他因忽必烈而取名太子關真是名副其實。出峽之后,回望太子關,他依然雄俊挺撥,巋然不動,空氣中彌漫著超強的荷爾蒙氣味,夕陽西照下的太子關呈現出古銅色的色彩,猶如一道銅墻鐵壁穩穩地扎在石頭城后面,橫刀立馬、萬夫莫開,千百年來悉心守護著養在深閨中的風情萬千的石頭城。走過8公里后,山體已由前面的石崖變成了沙土,坡度也緩和了一些,但溝渠依然還是曲曲折折向南而去,隨后我們順著石頭城對面的一條陡陡的山脊強行而下于下午4點鐘渡江后回到了石頭城、回到了太子關下,江對面的曲依大溝又隱隱約約掛在了大山之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锦屏县|
新化县|
安丘市|
舟曲县|
铜鼓县|
龙胜|
新昌县|
武冈市|
加查县|
霸州市|
南乐县|
澄迈县|
鲁甸县|
平安县|
沧源|
庄河市|
西盟|
大埔区|
太保市|
峨山|
台南市|
玉屏|
平定县|
张家口市|
大宁县|
调兵山市|
东明县|
固始县|
新乡市|
张家口市|
子洲县|
吉隆县|
内乡县|
铅山县|
建昌县|
健康|
昌都县|
大新县|
镇江市|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