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8px;">題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詩謠迪舞憧憬美 平凡生輝在于勤”。謹以此句贈與老爸李在勤及其詩謠.迪舞輯,亦送給大家。 ……李曉寧(山里人)</span></p><p class="ql-block"> 詩謠.迪舞,即:詩詞、歌謠,迪斯科、老年舞。</p><p class="ql-block"> 編一本詩謠.迪舞的想法,老爸兩年前就提及,要我幫他弄,終于等到我2020年11月退休和亞蘭回到武勝中學,在這次“輪班陪伴”的同時正式著手了編輯。把原翻拍的詩謠手稿、舞蹈活動圖片從電腦里調出,把老爸收藏發表的詩刊和像冊抱出來,重新系統地進行分類、補拍、整理。怎樣把詩謠與迪舞編到一起又不顯得那么生硬,是考慮得最多的問題,想到了攝影常用的pS后期制作技術,便選擇性地把部分詩謠與發表過的書刊封面圖放在一起,圖文結合,以圖說話,我想讓其成為老爸這本詩謠.迪舞輯與眾不同的特色。美篇書區別于傳統出書,她是書,亦是畫冊。</p><p class="ql-block"> 轉眼到了2021年元旦,還是不成熟的草稿,自己也不滿意,加之PS制作很花時間,以至于老爸兩次催問什么時候能拿出來,我答應在1月底回成都之前確保完成。話雖說,其實壓力山大,好幾次半夜凌晨醒來,趁著夜深人靜反復推敲,幾易其稿,逐漸才梳理出以文帶圖,以時序把圖文連接起來,按詩謠、迪舞兩大主板塊,以題記和個人簡介作為開頭,以好友間詩謠交流和有代表性的紀念合影照作為結束部分,盡可能有書的章節感。</p><p class="ql-block"> 《李在勤詩謠.迪舞輯》第一首詩,選的是1977年曾在武勝縣師范學校所解讀的一首很獨特的“形意七言詩”,那是2016年夏,已90歲的老爸在成都三郎鎮清悠苑避暑時,很清晰準確地回憶并寫了出來,還一字一字地作了詳細解讀。其后大體是按詩謠手稿所整理的時序排列,首發的是1988年果州詩社刊出的《憶情娥,重陽》。 </p><p class="ql-block"> 老爸說跳舞,大約是退休兩年后,1989年受聘武勝縣老年大學舞蹈老師,從此跳舞成了日常的主要活動,而且是走到哪里跳到哪里,在旅居重慶開縣、北碚和成都龍泉驛時,都留下了優美的舞姿。其實,在記憶里,早在1976年,我還在武中校讀初中時,他就是學校文藝演出隊的舞蹈節目業余輔導,我同學在其中。這次編輯交流中,老媽說解放初期老爸在飛龍、長安公社當小學教員時就經常搞宣傳,曾和表妹胡群芳(長安公社小學教務主任)一起編跳過“夫妻識字”、“小倆口趕場”節目,還在各鄉村和祠堂巡演。原來老爸很早就是個文藝青年,只是后來沒有機會,特別是受文革壓抑,直到退休后又才得以展示。一度時期,在武勝縣跳老年迪斯科和交誼壩壩舞,小有名氣,只要一提到,都曉得武中校有個舞跳得好的李老師。</p><p class="ql-block"> 寫詩謠,是他當語文老師的本行。題材豐富,緊跟時代,形式多樣,不僅有詩歌,還有快板、說唱和楹聯等。寫詩和書寫,成為他生活的重要內容,耄耋之年,依然沒有停過筆,現已95歲高齡仍然堅持記事記帳,偶爾還要寫上幾句順口溜,本書所用最后一首,是2020年元月祝賀劉德鳳八十壽辰。</p><p class="ql-block"> 詩謠和迪舞,伴隨了他退休以來的30多年生活。如果說,杏壇教書育人是他的前半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事業與追求,那么詩謠和迪舞,則是他后半生精彩而幸福的人生。終于明白了,老爸為什么要委托我幫他編輯,的確詩謠.迪舞值得成書。</span></p> <p class="ql-block"> 老爸雖然只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但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好父親。整理過程中,在詩謠的字里行間,我感受到了許多溫暖,既充滿著歌頌祖國偉大情懷,又體會到其人品、正能、親情與人生感悟。在他舞蹈中,充分展現出樂觀、豁達、健康的生活態度。詩謠.迪舞,既有詩和遠方的雅趣,又有延年益壽的啟迪,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與傳承。</p><p class="ql-block"> 受時間、水平所限,遺漏在所難免,盡請包涵。好在老爸、老媽親閱樣書,大哥、五弟等多處糾錯,還可邊閱留言繼續指正,以供電子手機閱讀版隨時完善。愿代父親編輯的這本美篇書,能帶給您美的念想、回憶和快樂!</p><p class="ql-block"> 李曉寧(山里人)2021年1月于武勝中學校父母家中</p> <p class="ql-block"><b> 一</b><b style="font-size: 18px;">、個人簡介</b></p><p class="ql-block"> 李在勤1926年8月生,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飛龍鄉人。</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1947年從岳池縣新三中高中畢業后,解放后至1956年,先后在武勝縣飛龍公社、長安公社、舊縣公社當小學教員,曾任主任教員和教導主任。1956年9月~1958年8月帶薪在綿陽師范專科學校初中師資訓練班學習,畢業后分配到武勝中學擔任語文教員,直到1986年退休,其間1977年至1984年被抽調到武勝縣師范學校(響水灘)任教。1986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后又被評定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專業技術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8年7月綿陽師專初中語文師資(代薪學習)訓練班學習期滿畢業。</span>1988年被評定為中學高級教師,<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退休后不久,先后加入成為果州詩社、武勝縣詩詞學會會員。</span></p> <p class="ql-block"> 創作撰寫了歌頌、贊美祖國及其大好河山、重大節慶活動、各地人文風光等大量詩謠,還包括楹聯、快板、說唱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所寫詩歌《老年迪斯科贊》入選“一代風騷”全國性詩辭專輯,榮獲“鏡鉑金秋.首屆全國詩詞大賽”佳作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數十首詩謠,先后在《果州詩詞》《武勝人存》、《印山詩詞選(從書)》、《印山詩稿》、《武勝教育詩詞選》《晚霞情》《武勝中學詩刊》等登載發表,有的喜聞樂見的題材還被地、縣有關部門采用改編成文體藝節目,深受各屆好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因一直熱愛文藝和老年健身舞蹈活動,被縣老干局、文體局、老年大學、教師退協等聘為舞蹈教練或老師,參與組建縣迪舞訓練班、印山健身舞隊。所編導并表演的老年健身手指舞,榮獲南充地區老干局舉辦的拳功操優秀表演獎,個人獲得中小學藝術指導獎。由于長期堅持老年健身舞的學研教,成為推動全縣中老年舞蹈健身活動開展的熱心人,帶動了許多中老年人積極參與全民健身熱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還將其舞帶到了重慶的北碚天府礦區、開縣、成都龍泉驛等地進行交流學習,很受歡迎。與此同時,亦得到各級領導和舞友、親朋的大力鼓勵與支持。</p><p class="ql-block"> 從1986年9月退休后,如果用縣教師退協送給我的“老驥伏櫪退休續普青春曲 余熱生輝進取永唱奮斗歌”迎春對聯,來概括已走過的三十多年退休生活的話,那么,詩謠和迪舞則伴隨了自己退而不休,老當益壯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現已95歲,還偶有動筆,寫幾句祝賀,但舞是莫法再跳了。曾經寫過的詩謠,跳過舞,想起來仍然很美。近些年一直想將其匯集成冊,作為紀念,因精力有限,無法親自匯編,便委托曉寧,代為編輯,取名《李在勤 詩謠.迪舞輯》。擬贈送子孫和好友,希與其分享并惠存。</p><p class="ql-block"> 李在勤 2021年元月于武勝中學校教工宿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詩謠篇</b></p> <p class="ql-block"> 1977年曾在武勝縣師范學校解讀:形意七言詩</p><p class="ql-block"> (2016年已90高齡在成都崇州三郎鎮暑期回憶并寫出)</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1988年首次發表:憶秦娥.重陽/果州詩刊(南充地區)</p> <p class="ql-block">1989年:賀武勝詩詞學會成立</p> <p class="ql-block">1990年:學雷鋒有感</p> <p class="ql-block">1991年:七一頌</p> <p class="ql-block">1999年:從教吟</p> <p class="ql-block">1999年武勝縣旅游局文選:賀印山公園剪彩開園</p> <p class="ql-block">2000年:沿口夜市一瞥</p> <p class="ql-block">2001年5月在武勝縣委宣傳部、文體局叢書上發表:頌回歸</p> <p class="ql-block">2002年:為公民道德建設鼓與呼</p> <p class="ql-block">2003年:龍泉驛挑花節詩四首</p> <p class="ql-block">2003年:自我保健防非典</p> <p class="ql-block">2004年3月:武勝首屆桃花節</p> <p class="ql-block">2004年:參加蓉城鄉友會</p> <p class="ql-block">2007年印山詩稿刊登:喜游嘉陵江</p> <p class="ql-block">2007年武勝中學50年校慶:憶武中校友</p> <p class="ql-block">2008年抗震救災專輯:難忘.親情.黨恩</p> <p class="ql-block">2009年:游古鎮黃龍溪</p> <p class="ql-block">2010年:賀印山舞蹈隊成立十一周年</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在杜打漁為長子李東曉59歲生日賦詩并現場朗誦</p> <p class="ql-block">2012年8月:為孫李友孫媳張玉蘋新婚賀詩一首</p> <p class="ql-block">2013年:喜慶黨的十八大</p> <p class="ql-block">2013年入選《晚霞情》:贊中國奧運健兒</p> <p class="ql-block">2015年:為親家湯仲銘賀壽</p> <p class="ql-block">2016年2月:春節祝福曾孫李時恒、曾孫女李時雨</p> <p class="ql-block">2016年游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2017年8月、10月:賀曾孫李耀高考升級達標、曾孫女李時悅滿一百天</p> <p class="ql-block">七旬感懷</p> <p class="ql-block">八旬自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6年:九十華誕自壽詩</span></p> <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和2020年元月賀壽詞二首(筆誤糾錯:1、“謝登奎”應為謝東奎;2、“中心四臺”應為中央四臺)</p> <p class="ql-block"><b>三、迪舞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9~1995年多次被武勝縣老干局、體育局、教師退協、健身舞蹈隊等單位聘為老年舞蹈老師或教練</span></p> <p class="ql-block">創作編導~拉手舞</p> <p class="ql-block">創作編導~竹板舞</p> <p class="ql-block">創作編導~華爾茲</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創作編導~</span>四步舞</p> <p class="ql-block">排練節目</p> <p class="ql-block">文藝演出</p> <p class="ql-block">表演獲獎</p> <p class="ql-block">慰問演出</p> <p class="ql-block">紀念活動</p> <p class="ql-block">節慶活動</p> <p class="ql-block">廣場展示</p> <p class="ql-block">推廣舞蹈</p> <p class="ql-block">授課輔導</p> <p class="ql-block">日常教舞</p> <p class="ql-block">印山舞蹈隊</p> <p class="ql-block">在重慶開縣(開州區)</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龍泉驛</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三朗鎮</p> <p class="ql-block"><b>四、其它</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友情互動學習交流 ,是所有詩與舞主要表達</p> <p class="ql-block">清音唱詞《九九老人年》</p> <p class="ql-block">1989.4武中校王志樂、左奎夫婦和作,將其詩普成《老年健身歌曲》</p> <p class="ql-block">陳德斌書賀八十壽辰</p> <p class="ql-block">趙苓森作詩并書法賀八十大壽</p> <p class="ql-block">作家李良輝賀詞一首</p> <p class="ql-block">同事好友馬文波老師為七旬華誕篆書“百壽圖”中堂和楹聯“成身于學恩澤桃李 助人在教德范杏壇”</p> <p class="ql-block">徐一品(武勝縣詩詞學會原會長)為八旬華誕賀詩詞</p> <p class="ql-block">賀徐一品八十大壽</p> <p class="ql-block">范天俊詩賀八十壽辰</p> <p class="ql-block">贈范天俊七十華誕</p> <p class="ql-block">子女代表《祝壽》詩一首</p> <p class="ql-block">為全家幅寫聯“夕陽晚景霞光好 雨露新松子媳賢”</p> <p class="ql-block">部分紀念合影(第一個教師節,第一排右二)</p> <p class="ql-block">部分紀念合影(武中校30年教齡教師,第二排右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部分紀念合影(武中校50年校慶時八十壽辰教師與校領導留影,第一排左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部分紀念合影(</span>民盟活動/第二排左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部分紀念合影(</span>老同學重逢,第二排左六)</p> <p class="ql-block">老驥伏櫪退休續普青春曲</p><p class="ql-block">余熱生輝進取永唱奮斗歌</p><p class="ql-block"> 老當益壯 退而不休。</p> <p class="ql-block"><b>后記:</b></p><p class="ql-block"> 編輯中,在翻閱老爸詩謠筆記本時發現,有兩頁落款為武勝縣離退休教師協會所寫的“武中校退休教師李在勤事跡簡介”手抄,較為客觀地總結了老爸退而不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退休生活,特以此原件代為結束語,無須補白。</p><p class="ql-block"> 文末小視頻,是這次與父親的編輯交流和2019年夏在龍泉驛藝錦灣和2016年夏在三朗鎮清悠苑兩段近況手機實錄,供微信掃碼觀看,可聞其聲可見其人。此輯圖片除舞照翻拍和紀念照片以外的,均為本人所拍攝,能為老爸的詩謠所配所用,也十分榮幸。</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2021年1月30日于武中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詩謠.迪舞 輯/山里人小編視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手游|
阳东县|
嵊州市|
施秉县|
金门县|
吴桥县|
黄冈市|
班戈县|
连南|
江永县|
定西市|
阿拉善右旗|
万宁市|
隆尧县|
西平县|
东阿县|
丰顺县|
宁明县|
瓮安县|
健康|
澳门|
临夏县|
宁南县|
勐海县|
岑巩县|
遂平县|
鄂托克旗|
巴彦县|
阜新市|
洮南市|
家居|
宁河县|
靖远县|
玛多县|
廉江市|
莱阳市|
澄迈县|
土默特右旗|
石景山区|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