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先后有濟南、青島、淄博等地6000余名正值花季的城市知識青年來到了黃河農場。在黃河入海口這片新淤地上,戰天斗地,艱苦磨練,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度過了激情澎湃的歲月,不僅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也給農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p><p class="ql-block"> 近期,小編對搜集的知青老照片進行了整理歸類,翻拍剪輯并加以部分文字,分幾集發送至網上平臺,請感興趣朋友們審閱。通過此,興許能生動直觀地展現特殊年代那個群體的青春風采,喚起一代人塵封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注:由于黑白照片年代久遠,清晰度較差,請予諒解)</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末,濟南4000余名“老三屆”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分五批來到黃河農場。臨行前的歡送儀式上,知青們情緒高漲、笑顏如花。此時他們可能還想象不出到農場后的環境有多么艱苦,那里被稱為山東的“北大荒”,一次重要的人生考驗從此開始。</p> <p class="ql-block">▲黃河農場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黃河入海口(現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上圖為60年代末,黃河農場一排辦公用房,在當時算最好的房子,大部分還是土坯草頂房。</p> <p class="ql-block">▲1980年遷入原兵團一師師部后的黃河農場總場大門。</p><p class="ql-block"> 農場基本建制架構為:總場-分場-隊-組。70年到74年期間,黃河農場改為濟南軍區山東生產建設兵團第1師第1團,按軍隊建制為:團-營-連-排。</p> <p class="ql-block">▲1969年,濟南部分知青在黃河農場合影。背景是低矮的土坯房,當時這還算好的,由于當時人多房少,很多人被迫住進“地窩子”。</p><p class="ql-block"> 衣著樸素,已經沒有了城市青年的外表;意氣風發,艱難困苦不算啥。寒風撩起衣襟,花襖是母親臨行前一針一線縫制。</p> <p class="ql-block">▲1970年6月,一營二連二排女知青合影。主席像章閃金光,姑娘辮子粗又長。</p> <p class="ql-block">▲1970年9月,一營一連三排部分女知青合影。</p><p class="ql-block"> 此時她們來到農場應該有大半年時間,經歷了初期磨煉,皮膚變黑且粗糙了許多,手掌上的老繭也慢慢生起。</p> <p class="ql-block">▲勞動之余,男女知青編組田間照,相濡以沫戰友情。沒有化妝打扮,素妝出鏡顯得格外真實自然。</p> <p class="ql-block">▲1970年麥收以后,三營一連三排女知青大田鋤地休息時合影。勞作之苦刻在她們有些憔悴的面孔上,一綹秀發被汗水浸濕掛在額頭。</p> <p class="ql-block">▲1971年6月,七位男知青合影留念。十八九的年齡,臉上還帶著一絲高中生的稚氣,但他們已經在風雨中戰斗了一年多。</p> <p class="ql-block">▲某連大田班的女知青合影。女知青大都分在大田班,主要任務就是農田管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幾年后,她們從五谷不分變成種莊稼的行家里手。</p> <p class="ql-block">▲1971年秋,三營六連二排的女知青在河邊合影。看樣子姑娘們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帶上軍帽,穿上了兵團發的不帶領章的小翻領軍服,整齊劃一,英姿勃發。</p> <p class="ql-block">▲1973年,二營二連飼養班女知青合影,養豬喂羊的姑娘們甜美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兩位知青衛生員合影。每個連隊都配有一名衛生員。白大褂、聽診器和木頭藥箱是標配。</p> <p class="ql-block">▲1974年,五營四連一排八位男知青在宿舍前合影。清一色的上衣國防服,目光剛毅堅定,顯示出成熟的氣質,這時他們已經在農場磨煉了三四年。</p> <p class="ql-block">▲兵團女戰士風采,青春朝氣,蓬勃而出。</p> <p class="ql-block">▲在解放牌汽車前合影的女知青。當時只有團部有個汽車隊,幾輛解放牌汽車相當稀罕珍貴。</p> <p class="ql-block">▲男知青小伙當上了履帶拖拉機手,風光無限。洛陽制造東方紅75拖拉機,這是農業機械化的絕對主力設備。</p> <p class="ql-block">▲男知青趕著三匹馬拉的馬車。這種膠輪大馬車是當時農場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能當上馭手相當榮光。小時候在農場坐馬車外出情景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放牧班的男知青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p> <p class="ql-block">▲濟南籍知青小姐妹合影。純真質樸原生態,農場的小芳,美麗又大方。</p> <p class="ql-block">▲擔任小學教師的女知青(中排左四)同她的學生們合影。</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開始,農場子弟的小學教育基本上是由知青擔任,小編就是那時候的小學生,幸遇佳師,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1975年5月,二營二連部分女知青離開黃河農場前合影。此時的她們已經歷了大風大浪的錘煉,變得成熟自信穩重。</p><p class="ql-block"> 農場人看到照片背景會感到格外熟悉親切,這是總場照相館中一幅布景——北京北海白塔。在這個背景前照過相的農場知青和職工不計其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文山县|
清涧县|
岳阳市|
三门县|
永丰县|
偏关县|
敦煌市|
广宗县|
兴仁县|
广安市|
廉江市|
任丘市|
广宁县|
奉新县|
天全县|
吉木乃县|
甘洛县|
富锦市|
新安县|
固原市|
普陀区|
平舆县|
斗六市|
织金县|
额敏县|
客服|
永定县|
东兴市|
衡阳县|
长寿区|
冕宁县|
绥宁县|
兴宁市|
永安市|
凤阳县|
宿迁市|
栾城县|
伽师县|
马关县|
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