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從它建城開始,秦淮河便是南京最繁華的地區。由于靠近水邊,交通便利,早在東吳三國時期,這里就是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正因為如此,秦淮河畔就順理成章成為江南重要的商業、文化、政治、經濟中心。</p> <p class="ql-block"> 如今秦淮河已經成為南京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秦淮景區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瞻園、夫子廟、白暨洲、中華門等,集古跡、園林、畫舫、樓閣、商業街為一體。每天來秦淮河游覽的客人絡繹不絕,觀古跡、乘畫舫、品小吃、逛秦淮夜色,體驗南京特有的民俗,是游人的最愛。</p> 瞻園篇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牌樓往里去景區,進去便路過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上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也是江南四大名園,朱元璋稱帝后賜給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號稱金陵第一園,好像紅樓夢在這里取過景…</p> <p class="ql-block">(瞻園建筑全部分布于園區東部,如今為全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展陳博物館;西部和中部是園區精華所在:</p><p class="ql-block">西部大致景分為北假山和南假山區,中部以羅爾剛史學館南北各一景區,大致景有一覽閣…等)詳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館藏太平天國文物3000余件(套),其中包括太平天國團龍馬褂太平天國印書原刻本等稀世珍品。本陳列由我館創始人、太平天國史研究一代宗師羅爾綱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主持創辦,郭沫若先生題寫展名,后經數次調整?,F陳列采用通史與專題相結合的方式,展出了400余件文物精品,涵蓋太平天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諸多方面,生動再現了晚清中國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觀眾詮釋了個真實的太平天國。</p> <p class="ql-block"> 入大門直通北進一、二、三大館房逐一穿行參觀。這館的主要內容是存列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前前后后的史跡。博物展出洪秀全1851一1864年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從興到亡的全歷程。</p> <p class="ql-block"> 瞻園位于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南臨瞻園路,西臨中華路,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后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為“南都第一園”。</p> <p class="ql-block"> 瞻園素以巧奪天工的假山著稱。全園面積僅8畝,假山就占3.7畝。假山分南北兩組,北假山系明代園林遺存,由體態各異的太湖石堆砌成。</p><p class="ql-block"> 臨水面壁,陡峭峻拔;縱深山谷,奇峰疊嶂;大小石磯,生動自然。池畔石徑,谷上旱橋,游人向上仰視,頓覺石壁聳峭懸崖險峻,低頭俯視倒影,又反襯水池之深。山重山水重水,佳山妙水層出不窮。堆造之精,面積之大,絲毫不遜于蘇州獅子林。</p> <p class="ql-block"> 在瞻園,偶遇幾只喵星人,它們慵懶又大大方方地曬著太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慵懶和愜意,隨處可見。</b></p> <p class="ql-block"> 布局典雅精致,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臺,奇峰疊嶂…</p> <p class="ql-block"> 瞻園為明中山王徐達府第的西花園,始建于嘉靖年間,迄今已有 600 多年歷史。入清改為布政使衙署,乾隆下江南時,曾駐蹕斯園,并取蘇軾詩句賜名"瞻園"。</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國時期,瞻園曾為東王府、幼西王府。民國時期,又曾為江蘇省公署、國民政府內政部等。</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瞻園景區由瞻園和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兩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瞻園堂宇闊深,園沼秀異,尤以湖石馳名遐邇,其中以宋徽宗"花石綱"最負盛名,有"金陵第一園"美譽,與上海豫園、蘇州拙政園等并列"江南五大名園"。 現在的瞻園只是歷史上王府西花園的一小段,僅略存明清時代的山水骨架,呈南北向的長方形,面積只有八畝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瞻園,在南京的建筑中是獨樹一幟的,屬于典型的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式園林由地形、水體、植物、建筑等主要元素構成,具有平淡、深遠的文化氛圍,講究建筑的玲瓏奇巧和細部刻畫。</p> <p class="ql-block"> 清未朝政腐朽,清政苛捐雜稅把農民逼得怨聲載道。1851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洪秀全率兩萬農民起義運動就暴發了。大軍從廣西金田起義,一路東北攻城奪地占領金陵,這清政辦公署所在地就布在瞻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洪秀全把南京改國號為“天京”,隨后北伐討清,經皖豫冀津京綏一直殺到大東北,一路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攻奪數城,戰果輝煌。1856年洪政不立,內訌起亂政局變故,洪秀全不得集兵力南討西征穩住浙贛皖鄂 。雖暫平息政亂,但元氣大傷,至1864年湘軍興起,直逼拿下天京,太平軍慘敗,做十四年的太平天國就此覆滅。</p> <p class="ql-block"> 雖亡兮但意義重大,他是農民起義之軀,給后孫中山,毛澤東引發農民起義為動力,打下牢固堅實的根基。館尾結束語,馬克思、孫中山、毛澤東都給洪秀全極其崇高的評價。</p> 秦淮篇 <p class="ql-block"> 秦淮河,一水隔兩岸:一畔是距今有千余年的夫子廟,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以及充滿現代商業氣息的街區。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妓聚集地舊址。青磚、白墻、黑瓦的仿明清的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京夫子廟即孔廟,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始建于公元1034年,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 夫子廟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河畔的標志性建筑。 夫子廟前的石欄桿為明正德年間所建,是夫子廟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其中的大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p> <p class="ql-block">漫步秦淮,至今仍隨處可見金陵的印記,更有人依舊愛把南京叫做"金陵",似乎這個名字格外的活色生香般的美麗而萌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是那由長江分支,流入南京城內的秦淮河,逶迤十里穿城而過,槳聲燈影流淌不息,有著太多的金陵淵源和金陵色彩</p> <p class="ql-block"> 兩岸古色古香的白墻灰瓦,聽著船身碰撞水面的聲音,如果再遇上秦淮河上歌聲四起,整個人仿佛在穿越,穿越到了那個年代之中。</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337年(東晉咸康三年)的夫子廟位于秦淮景區的核心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夫子廟主要有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組成,氣勢恢弘。</p> <p class="ql-block"> 杜牧的詩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樓”,讓秦淮的夜色景深入人心,也讓到南京的游人都不約而同涌向秦淮河畔欣賞秦淮夜景。華燈初上的秦淮河燈火輝煌,河上畫坊穿梭往返,岸邊人群歡聲笑語,商業街上人頭攢動,小吃店內熱氣騰騰,好一派江南不夜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人們心儀秦淮河的美麗,多是它那誘惑的夜色</p><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了。河面上流光溢彩,河岸上燈火闌珊,一地的五光十色之中到處閃爍著金陵印象</p> <p class="ql-block"><b>早年,同題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和俞平伯二位先生比拼著,用漢語言中那么些個優美的詞匯寫盡了秦淮河的無限風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今的此情此景縱然百般動人,我想,有朱、俞兩位老師的妙筆華章在先,任誰也會自知無力再做言表了……</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一池槳聲燈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秦淮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最是金陵</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是金陵文化的鼎盛之處,不只是它那早已寫入諸多文人墨客筆下的燈影生輝笙歌徹夜的民俗風情,也不是它商鋪成片叫賣滿街的喧嘩熱鬧的市井氣息。更引以為傲的是它久負盛名的儒學文化和科舉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秦淮河北岸的祀奉儒家思想創始人、大教育家孔子的"夫子廟",還有明清時代專用于科舉考試的場所"江南貢院",分別有著儒學文化和科舉文化的典型意義,對金陵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功不可沒</p> <p class="ql-block"><b>只不過當今秦淮兩岸,琳瑯滿目的商業廣告和邊走邊擼串的男男女女,怕是難以容得舊時代那些個老夫子酸秀才們再有一席斯文清靜之地了</b></p><p class="ql-block"><b>再或,商品經濟大潮下商業文化的崛起和繁榮,已給足了讀書人的面子,"知識就是金錢"在這個地界便是最直白的詮釋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默默佇立秦淮河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人們,更相信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永存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里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p> <p class="ql-block"><b>天氣,不雨不晴。是冬季臨近告別的依戀,有著絲縷的曖昧和朦朧</b></p><p class="ql-block"><b>匆匆走過的秦淮河畔,并遙遙相望"秦淮人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秦淮河水如光陰過往</b></p><p class="ql-block"><b>此刻,我守著潺潺流淌的河水,聆聽陣陣琵琶的柔腸,默默地在秦淮兩岸用鏡頭尋找著那年金陵的影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天青色等煙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我等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卻不知何時</p> <p class="ql-block"> “江南貢院”是景區內一個重要景點。明清二代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這里。貢院內設鯉魚跳龍門花燈。</p> <p class="ql-block"> 江南貢院又稱南京貢院,建康貢院,在南京城南秦淮河邊,毗鄰夫子廟,東接桃葉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建康路。為古之風水寶地。如今的江南貢院保留了明遠樓,貢院碑刻等重要文物古跡,復建有考試時考生所用號舍40間,古時考生所用文房四寶,油燈,食品,以及專門制作的電動模擬考生豎像。樓后的至公堂,現在是貢院文化的主要展廳。在江南貢院見識了古代科舉考試的莊嚴與隆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茶陵县|
洪江市|
乌拉特中旗|
张家口市|
临城县|
澄迈县|
正镶白旗|
大厂|
和田市|
临颍县|
保亭|
柘荣县|
嘉峪关市|
昌邑市|
佛学|
浮梁县|
大关县|
双城市|
会同县|
高陵县|
长春市|
哈巴河县|
潜山县|
安仁县|
宣威市|
海原县|
阜平县|
江都市|
浦东新区|
四川省|
井研县|
安康市|
天水市|
彰武县|
舞钢市|
隆回县|
遂宁市|
高密市|
武乡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