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推薦人:魏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的人,雖然未曾見過,卻覺得親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些經歷,雖未曾有過,但仍能被其打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從未去過西倉庫,對梁山縣也并不熟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但張宜霞大姐這篇文章,深深感動了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中,那些樸實的人,那些生動的事,經過時</b></p><p class="ql-block"><b>間的沖刷,苦難和清貧之中,閃爍著人性的光</b></p><p class="ql-block"><b>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很少在公眾號推薦文章,希望這一篇,能讓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多的朋友產生共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如博爾赫斯的詩:</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散落在時間盡頭的一代代玫瑰</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但愿其中能有一朵</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u>免遭我們的遺忘</u></i></b></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過去了,我時常想起當年西倉庫的那些人、那些事,這也是一段深藏在心底、很少向人提起的難忘經歷。在大家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提筆寫下48年前那段往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倉庫,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梁山縣食品公司的二級單位,坐落在縣城最西邊的鳳凰山腳下,雖位置偏僻,但是梁山縣城豬肉、雞蛋等食品的供應地,也是向國家輸送食品的轉運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1971年6月2日縣宣傳隊解散后安排到西倉庫工作的,當時還不到16歲,1974年10月5日離開。雖然只有短短三年零四個月,但這里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因為那段經歷刻骨銘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報到后先分到鮮蛋組,這里的工作就是“倒蛋”,把各公社食品站送來的雞蛋倒出來分類,最好的鮮蛋一層麥草一層蛋用木箱包裝好,送到兗州肉聯廠,供應大城市。忙的時候一天走兩車300多箱,基本靠十幾個娘子軍搬來倒去,工作強度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年多的時間,我成了一個合格鮮蛋技術員,學會了辨別好蛋、白蛋、炸紋、流青、大氣濕、靠黃、散黃、黑釘、臭蛋的技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季雞蛋業務進入淡季,生豬大量上市,鮮蛋組的大多數人要到加工組工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領導用非常平靜的口氣給我商量說:“小霞,加工組的工作主要是剝豬,刮豬頭、豬蹄、豬尾巴,翻豬肚子、豬腸子,你愿意干點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嚇得驚慌失色,怯怯地問:還有其他工作嗎?領導說:沒有了。我暗想,豬頭太嚇人,臉上皺紋里的毛太難弄;翻腸子肚子又臟又有味。萬般無奈,我說學剝豬怎么樣?領導很痛快:好,我們西倉庫正缺屠宰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此,我走進了加工組屠宰車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天我就意識到這是個多么錯誤的選擇。一進屠宰車間的門,我的心就堵在了嗓子口。待宰豬們從豬圈趕進一個直通屠宰車間的胡同,。豬們仿佛知道了什么,驚恐萬分,東一頭西一頭地橫沖直撞,嗷嗷亂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師傅拿著一個長木棍,木棍頭上有一個發亮的鐵鉤。只見他熟練地鉤住一頭豬的脖子下面拉進車間,張師傅迅速電擊豬耳前邊,待豬昏過去,馬上抬到案板上放血、剝皮、開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嚇得心里發緊,真心痛那些豬啊,根本不敢看,害怕又不敢說。晚上睡覺做惡夢,放聲大叫,手腳亂舞,嚇得同宿舍的大姐起來按住我,醒來一身冷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屠宰車間是八間坐北向南的瓦房,南北很寬,從西到東有一個十幾公分的下水道;窗戶是綠漆的框子,不少玻璃損壞了,下雪的時候,北風帶著雪花飄進來,落在豬和我們身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車間西南邊是逮豬、放血的地方,西北角有一口燒水的大鍋,豬頭豬蹄卸下來后,馬上進開水鍋一燙便開始刮毛。車間中間放著八張槽狀的操作臺,是剝豬皮用的。東面是幾排高高的架子,用來掛豬肉。靠東北角放著一個大案子,由一個啞巴師傅負責處理下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面上有水,有血,有屎尿。豬在垂死掙扎的時候,什么事都能做出來,更別提隨地大小便。我們上班是工作服、皮圍群、白帽子、長筒靴全副武裝,基本上是在血水里站著,蹚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把手教我剝豬的師傅叫張士法,我叫他親師傳。四十歲左右,中等身材,一身肌肉,小時候練過武術,可以輕松地摔倒一頭大牛。 親師傅說,做個好的屠宰工不容易,既要有力氣,又要有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教我卸頭、卸蹄、卸尾巴、剝皮、開膛。比如:卸豬頭要找到豬脖子的骨頭節下刀;尾骨又小又密,要用刀尖找;剝皮時左手用力拉緊豬皮,右手持刀貼著豬皮均勻地向下用力…… 理論上明白了,操作起來卻難上加難。我拿著師傅給我磨好的鋒利無比的剔骨刀,戰戰兢兢,不敢下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傅鼓勵我,有了第一刀后面就不害怕了。 我深吸一口氣,壯了壯膽,按師傅的要求先把豬頭割下一半,心里很怯,手心全是汗,但假裝堅強,但笨手笨腳找不到骨頭縫。一個豬頭把我累得、嚇得滿頭大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剝皮就更難了,不是帶肉就是把豬皮割破了。手沒有力量,刀子很快但不聽使喚。愁死我了,一百五十斤的大豬我什么時候剝完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屠宰工十天左右的時候,我有點承受不住了。腰酸腿痛不說,左手除拇指外的四個指頭外面被豬毛扎磨得血肉模糊,疼痛難忍。我一邊剝豬一邊偷哭,淚水和汗水合在一起砸在豬身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細的親師傅發現了,不作聲回宿舍給我拿來一雙新手套,親自給我戴上說,等磨出繭子就好了。我聽了這話哭得更厲害了,什么時候能磨于繭子啊?想大聲哭又不敢,不想讓其他師傅看見,盡量憋住打著屈疙瘩不敢哭出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親師傅拍了拍我的肩膀,小聲說:小霞,先歇會,我再給你磨磨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刀很快,不用磨,師傅是想讓我歇一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我咬著牙,忍著痛笨拙地把皮剝完,再按操作流程開膛破肚把豬內臟扒出來,送到啞巴師傅桌案上,才長出了一口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親師傅來到我身旁,問我冷不冷。我說冷,身上汗流夾背,但手和小臂非常冷。師傅說,如果冷,就放在豬肚里暖和一會兒。我照著做了,把手和胳膊一股腦藏在豬肚子里,暖暖的、滑滑的、軟軟的,真好。休息一會,師傅幫我把剝好的豬肉掛到架子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天,我自己獨立完成了一個剝豬的全部流程,但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我的作品和師傅的掛在一起,一個張牙舞爪像狗啃的一樣,一個光滑細膩,我真是無地自容啊。 再看豬皮,有好幾處透明,關鍵部位還有一個大口子,要知道,一等豬皮和四等差價很多,師傅看到這樣的豬皮會很心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沒有批評我,還夸我不簡單,說學得挺快。 我們組長大聲問:“是小霞自己剝的這頭豬嗎?”我師傅說:“對,我沒插手,全是她自己完成的。”組長給我一個笑臉,還伸出了大拇指。這時,整個車間的師傅都為我高興。 </p> <p class="ql-block"><b>作者與師傅張士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吃飯的時候,師傅告訴我:下午回家吧,我給組長說了,你的左手得歇歇了。 天快黑了,我拖著疲憊的身體,血肉模糊的左手和灰色的心情,回到了30公里外的家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用省下的細糧飯票,在單位食堂給奶奶買了一書包白面饅頭。奶奶張著沒有幾個牙的嘴巴高興得合不攏,拍著書包說,可享孫女的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高興的是,我給家里帶了一掛豬花油。在憑票供應的那個年代,這可是好東西,夠我們全家吃幾個月。 娘注意到了我的疲憊和一直戴著手套的左手。晚飯后,娘安頓好奶奶、弟妹睡下,又給我用火盆烘好床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躺下后,娘坐在我的床邊,拿過我的左手,慢慢地仔細地退下手套。我四個手指基本沒有了外皮,中指第一個關結露著骨頭,疼得有點發抖。 娘心疼地把我的手放在嘴邊一口一口地吹,又麻利地用鹽水給我消了毒,問我怎么回事,又問我襖袖子上怎么這么多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把剝豬的情況哭著告訴了娘,說累得晚上脫不下棉襖,需要同宿舍的大姐幫忙,祅袖子上的油是因為剝豬時閃不開。娘只是深深地嘆氣。我說不想干了,回家種地也比殺豬強,又臟又累又丟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晚,娘給我說了很多話,有幾句至今還在耳畔:“咱們家成分高,能有這樣的活就不錯了;活再孬,你也是在給國家做事,也是吃國糧的人,口袋里裝著的是飯票;人這一輩子不能光過好日子,日子不好時,咬咬牙就過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說,你現在還小,苦兩年力氣長全了就好啦;咱柴窩莊上誰家能吃上這樣的豬油;你奶奶能吃到你在梁山買來的白面饃饃,咱全家老小都跟著你享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的話雖然很在理,但我的牙實在咬不動了,說著說著,我就在娘精心布置的火盆床上睡著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娘拆了她的一個棉祅,創造性地給我做了一個三分袖的棉襖衩子(我命名),又在里面后背處縫上了一個小兔子皮,這樣既能避免油污弄臟袖子,干活時也更暖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做的這個棉祆衩子斷了我的后路,我只有回去好好干。又看到奶奶、弟弟、妹妹吃上了豬油都很高興,我忽然覺得自己受點苦受點累算不了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帶著娘的那些教導,我又回到了西倉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傅們都是我的榜樣,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西倉庫工作,多數在這里辛苦了一輩子,他們不知道苦,不知道累,不知道臟嗎?我開始偷偷地觀察,向他們學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鄭師傅,加工組組長,50多歲,一米八多的大個子,體重約百公斤,長像似水滸人物中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他的領導藝術就是干出樣子。經常組織剝豬皮比賽和豬皮展評,號召大家以對國家負責的態度對待手中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田師傅,80秒剝一個豬皮,還是一等皮,很多年沒有人能破他的紀錄。他圓圓的臉上整天掛著笑容。如果請教一下剝豬皮的秘笈,他會很害羞似地說:“沒啥,沒啥,有勁就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師傅,專揀苦活累活干。死豬身體僵硬,母豬生過小豬,皮比一年的豬厚三倍,很棘手,但他都搶著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靳師傅 ,又高又壯,他當時已經60歲了,但西倉庫離不開他。他是煮肉專家,煮的熟肉香滿梁山城,我叫他靳大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啞巴師傅,翻腸倒肚的專家。一掛豬下貨他半個小時就能處理完,處理得又快又好又干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丁師傅對每頭豬的檢疫都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們是我們加工組的主要成員,話都不多但活干得好,只有一些樸素的想法:“最好的豬肉給國家!剝出一等好豬皮!為了國家,咱苦點、累點、臟點算個啥!讓梁山的人吃上放心肉!西倉庫出去的食品讓人信得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深入了解西倉庫,越覺得我在一個了不起的群體里。我像換了個人似的,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左手破了好,好了又破,多次蛻變后,開始有了老繭,四個手指像師傅的一樣成了方型,也漸漸有勁了。師傅自豪地說,小霞的手不像女孩的手,十個手指頭像十個耙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從開始一上午剝一頭豬,到后來半個小時就能剝一頭豬,忙的時候一天能剝十幾頭豬,豬皮由四等慢慢上升到一等,我還學會了自己磨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空的時候,我還去刮豬頭,跟著啞巴師傅學習翻腸倒肚,還到飼養組喂豬、驗豬、收豬。收豬也是個技術活,要根據豬的肥瘦參考餓肚、飽肚、飽食大肚等確定豬的等級,共分四等,一等豬最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師傅們到處夸我,以至于我在梁山縣城成了小有名氣的殺豬姑娘。有的單位領導帶著自己的員工到西倉庫實地參觀,還以我為例子教育員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有一些小插曲。 有一天,我們正在車間揮汗如雨地干活,一個“特供”單位的司務長來西倉庫用自行車馱肉,他發現我以后,用走泥濘路的姿勢,躬著腰一步大一步小地挑著路走到我面前,把腰又向下彎了彎,歪著頭仔細看我濺有豬血的臉,然后問:“你是縣宣傳隊報幕的小霞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說:“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你在舞臺上很漂亮,很風光,跟人似的,原來你在這里剝豬啊!”說完這話,他似信非信地盯著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等我說什么,我的師傅一個大步邁到這人面前擋住了我,右手握著剝皮刀,刀尖指著那人狠狠地說:“你再說一遍,你他媽的瞧不起這些人,殺豬的不是人嗎?沒有這些人你想吃豬肉,吃豬屁也趕不上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師傅也都七嘴八舌嚷嚷:“不賣給他肉,不管什么單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個人灰溜溜地踩了一腳豬屎走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師傅們朝夕相處,我表現主動、勤快,業余時間給師傅們織線衣、線褲,加上年紀小,他們都把我當成親閨女一樣,甚至視為掌上明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靳師傅每次煮好肉就到我們大車間門口站著,看到我就悄悄示意,我就知道肉煮好了。我馬上放下刀子草草洗手跟他到煮肉房,他用三爪鉤啪的一聲從大鍋里鉤出一個豬心,在鍋沿上磕兩下,沒有湯水了,就向我面前一甩,說:“霞來,吃—去—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亳不客氣地接過豬心,坐在灶臺邊嘶嘶哈哈吃開吃開。 靳師傅在門口背著胳膊給我望風,看我快吃完了,小聲對我說:“吃完擦擦嘴再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說:靳大爺,我知道偷吃公家的東西不合適,可......師傅說,下班后到出納那里交上二毛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我回到車間時,眾師傅都知道我干啥去了,但他們都不說,假裝沒看見,該干啥干啥。他們覺得我還小,正在長身體的時期,又是個女孩子,干這么臟這么重的活,應該吃得好一些,其他人可沒有這個待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16歲、17歲時吃了兩年壯飯,二兩半的饅頭一天要吃八個。午飯我和師傅們一起吃,午休時間短,我們都穿著工作服,買了飯就在食堂外朝陽的墻根處依墻而坐,邊吃飯邊說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傅們看我比他們吃得多,提醒我說:霞,咱在外邊可別說吃這么多,不好找婆家,一頭牛的過活(家底)也不夠你吃的。說得我一個大紅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西倉庫那幾年,我喝著骨頭湯,吃著炒雞蛋,偶爾再吃塊豬肝豬心之類的。有師傅們呵護,我撒著歡兒長,撒著嬌兒長,一口氣身高從1.52米躥到了1.69米,成了一個很有力氣的大姑娘。師傅們說:“天天在一起,都能看出來這個小妮長個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個宿舍的呂大姐畢業于山東省商校,擔任西倉庫的會計。她是個喜歡讀書的人,凡是她借來讀過的中外名著,都讓我讀一遍,讀不懂的地方就請教她。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并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營養。上班我忙著剝豬、倒蛋,業余時間我們一起讀書交流,生活充實而有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歲那年,陸續有人給我介紹對象了。第一個小伙子當兵,家境不錯。媒人拿照片給我看,小伙子長得真叫一個精神,像電影《金光大道》上的韓小樂,我心里一動,就沒有推辭。媒人說:晚幾天,他的母親和姐姐妺妹可能來看你,到那天你洗洗頭,穿得好一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幾天后,真來了三個人。我估計是來看我的,心里一陣慌亂,躲在墻角收拾了一下自己的頭發和衣服,把圍裙摘下來使勁甩了甩重新戴上,脖子上專門圍上了口罩折洗的白沙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剛剛下過雨,鮮蛋房因有壞雞蛋加上天熱,整個院子里特別腥。我在大屋里紅著臉偷偷向外看,只見她們三個用手絹捂著口鼻,說了一會話,面都沒見,扭頭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介紹人把照片拿走了。 我明白了:我和“韓小樂”沒戲。我還偷偷地練習過寫小伙的名字呢,想著將來通信什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時心里那個失落和難過,只有自己知道。在西倉庫怎么啦?西倉庫的姑娘不能找對象嗎?我要好好干,活出個樣子來給她們看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來,又有人給我介紹一個,據說小伙子也不錯,父親還是干部,可他父母一聽我在西倉庫殺豬,二話不說,一口拒絕,死活不同意。這事又狠狠地傷了我的自尊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傅們知道后也替我難過,都來安慰我:霞,咱還小,咱不急,你是個好姑娘,西倉庫虧待你了。 暗地里師傅們給領導反映,不能讓小霞再殺豬了,懇請領導把我調出西倉庫,哪怕結婚后再調回來。</p> <p class="ql-block"><b>記憶中西倉庫</b>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天爺可能知道了師傅們的良苦用心。1974年,教育部門給了我們縣商業系統三個上學的工農兵學員指標。師傅們趕緊去給我爭取,說我喜歡讀書,是個上學的料,西倉庫滿票推薦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份,我收到了山東省財政會計學校銀行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到通知書后,我開始吃起了百家飯。成了家的女師傅們研究決定:讓我輪流到各家去吃一頓。兩個饅頭一盤炒雞蛋,可口又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飯的時候,她們還不斷地夸我:“小民是你背大的。”“生大強小強的時候,都是你蹬著三輪車把我送去醫院,從產房抱出來孩子。”“黑鐵蛋的毛衣毛褲都是你織的。”“胖妮的紅毛衣也是你織的,你還給她繡上了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下雨,我孩子發燒,你蹬著三輪車我們一起去的醫院,你一夜沒回西倉庫,困了就睡在醫院走廊里,蚊子、跳蚤咬你一身疙瘩。”“每次出去看電影,去的路上背不睡覺的孩子,回來的路上你背上都有睡覺的孩子,不背這個就背那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鮮蛋組倒雞蛋的時候,你的眼偷偷瞄著幾個懷孕的,一看雞蛋箱子滿了,趕緊遞上空箱子,搬走重箱子,你不忍心看著她們用胯骨搬重雞蛋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傅們把我所有的好放大著總結了一個遍,一點都沒落下。 師傅們說:霞,你來西倉庫這幾年,跟著大家一起熱天倒蛋,冬天剝豬,春秋扒灰(用石灰水泡雞蛋等),干得真不賴。我們都舍不得你走,孩子們更不愿讓他們的小霞姨走,但是還是得走,能上學是好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們還囑咐我:到了學校好好學習,我們西倉庫可出了個大學生,將來你混好了,也給我們西倉庫爭光...... 我只會流著眼淚點點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下班后,啞巴師傅帶著大黑狗來到我的宿舍門口。他上身穿著我給他用手套線織的雞心領背心,一邊拍打胸口,一邊啊啊地“說”了很多話。我知道他是在夸我,線背心他很滿意,上班不舍得穿,殺豬的師傅們下班后都穿著我織的背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啞巴師傅聽說我要走,連夜用馬尾巴給我做了一個拂塵,小巧玲瓏,做工精細。他舉起右手“啊啊啊”地給我示范比劃,意思是告訴我,睡覺前用它抽打抽打蚊帳,別讓蚊子咬著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眼淚止不住地流。他把拂塵塞到我手里,扭頭就走,我看到他的眼圈也紅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乎意料的是大黑狗沒跟走,一直在我身邊蹭來蹭去,后來干脆趴下不走了。晚飯的時候,我給它買了一大塊帶肉的豬腿骨,它吃得津津有味,一邊吃一邊不時地抬抬狗眼看看我。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發現大黑狗還趴在我的宿舍門口,我眼睛一熱趕緊抱抱狗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西倉庫那幾年,大黑狗除了啞巴師傅就跟我親,我經常拾些肉渣喂它。吃飯的時候它就蹲在我面前,等著我挑一塊豬肉、雞蛋給它。我在煮肉房偷吃豬心的時候,只要它在,就給它留一口,盡管不夠它塞牙縫的,它還是很感激我。我蹬著三輪車到大街上賣豬肉、賣雞蛋的時候,大黑狗也跟著,在小縣城招搖過市,當時也算一景,一個全副武裝的殺豬姑娘用三輪車拉著豬肉,后面跟著一個大黑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開西倉庫的那一天,全體師傅和孩子們一起把我送到大門口。我淚流滿面給師傅們告別,西倉庫的大黑狗也跟著啞巴師傅來了,我彎腰用力抱抱它就上了三輪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時侯我的親師傅在人群中大聲說:“小霞,你記著:咱西倉庫這杯酒你能喝下,什么樣的酒都能對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畢業后我到了銀行工作。無論是在梁山人行、農行,還是后來到了省農行、濟南市農行,西倉庫的那段經歷一直支撐著我,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西倉庫的師傅們對我的教導和希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年后,我站在了山東省“勞動模范”的領獎臺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前整天忙于工作,沒有多少時間回味西倉庫。退休后,每次回梁山,我都要去西倉庫轉一轉,雖然它已面目全非,但我依舊能準確地回憶起鮮蛋組、加工組、飼養組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年師傅們悉心照顧我的一幕幕,仿佛在眼前,是那么親切,那么溫暖。可是當年那些可親可敬的師傅們,大多都陸續離開了人世。觸景生情,每次去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西倉庫的這段經歷,一定是老天爺精心為我安排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想自己幾十年走過的路,愈發感到西倉庫的分量。如果沒有西倉庫的磨練,沒有師傅們的榜樣作用,我也不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把它寫出來,我真的對不起西倉庫,對不起西倉庫的那些吃苦耐勞、溫暖我一生的人。 每每想起西倉庫,當年臨別時親師傅在人群中朝我喊的那段話,仍會在耳邊回響,依舊是那么清晰。</p> <p class="ql-block"><b>作者 張 宜 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張宜霞,女,先后歷任農行梁山縣支行行長、山東分行計劃處科長、山東分行原營業部副主任、農行濟南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2008年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范”稱號,2010年7月退休,2017年被選為農總行黨代會黨代表,2019年被中組部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洛宁县|
临清市|
睢宁县|
平湖市|
肃南|
仙桃市|
云浮市|
昌图县|
淮滨县|
玉山县|
吉隆县|
庆元县|
晋中市|
吴江市|
宜丰县|
渝中区|
凉山|
大庆市|
诏安县|
林州市|
冷水江市|
屯昌县|
彭泽县|
尤溪县|
梁山县|
乐山市|
台中市|
大石桥市|
尖扎县|
泽库县|
博爱县|
兴山县|
郯城县|
孙吴县|
佳木斯市|
泽普县|
紫阳县|
罗江县|
宝兴县|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