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2月30日中午,陜西省安康市文廣局劉局長、陳科長一行三人,赴安康市廣播局退休老干部____原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士唐安禮家中親切看望慰問,并代表組織將一枚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章的國家榮譽為他頒發和佩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老戰士唐安禮為我們唱起了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他的思緒又回到了70年前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當時大家都唱著歌,氣勢宏大,歌聲中我們跨過鴨綠江,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要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的詞作者是由曾時任炮一師26團5連指導員麻扶搖,周巍峙作曲,這首歌創作于1950年,歌曲采用了進行曲式,氣勢雄壯,節奏鏗鏘有力,是一首傳唱度非常高的歌曲。</p><p class="ql-block"><img src="https://ss2.meipian.me/users/37479210/02a967b71b063afa5212d5e8082534aa.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zc0NzkyMTAvMDJhOTY3YjcxYjA2M2FmYTUyMTJkNWU4MDgyNTM0YWEuanBn/nickname/5YiG5Lqr5b-r5LmQ/userid/Mzc0NzkyMTA=/sign/a8ed769ad32efc40bce08b7b4da5250d%7cimageView2/2/w/750/interlace/0/q/80"></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這首歌的歌詞當時載于新華社的電訊稿,之后被作曲家周巍峙看到,為詞進行譜曲,并將其首刊在《時事手冊》上,歌名是作曲者之后修改的。由于這首歌的曲調強烈地表現了抗美援朝英雄歲月的主旋律,充分體現了志愿軍和全國人民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因此它是一首喜聞樂唱的大眾歌曲,這首歌曲一經問世,即迅速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講述:陜西省安康市廣播電視局退休老干部,原中國人民志愿軍二十一軍老戰士唐安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父愛如山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回想起五四年冬季我報名參軍前后,爸爸目睹了那幾年我的變化成長。我當上了兒童隊長、武裝隊班長、加入了青年團、在全鄉搞宣傳、治安。還被選派我去縣上集訓,宣傳《義務兵役法》,緊接著我就報了名,要參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爸爸對我這一舉動,沉默了。他不愿打擊我血氣方剛的積極性,同時,又不希望我去參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他目睹了我們村里前一年去參軍的七個青年,當年底六個就在朝鮮陣亡,一人傷殘復員回家來了。再加上我們院子里一個人在抗戰時,被抓去當兵,不到一個月就死了。他母親哭了幾個月,我們都目睹了那悲傷場景。所以,我理解爸爸的心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這一批體檢的又是七人,其中六人都在同一天得到了入伍通知書,可是沒有給我送通知書,我心里納悶,情緒不好。“知子者,莫如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午飯時,爸爸要喝酒,以往都是叫我去取酒,今天是爸爸自己先取來了。他自己倒酒時,問我:通知沒來?見我不高興,也遲遲沒回答。就笑迷瞇瞇的開導我:沒有通知你,我才說這話,解放軍英勇善戰,但自古以來都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我們家分了十畝土地,都是共產黨給的,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前幾天,糧站的艾同志不是找你談了嗎?要你去糧站工作,這也是為人民服務嘛?爸爸的話,有一些道理,但我還是聽不進去。午飯我只吃了一點點,就放碗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和爸爸都沒想到的是,飯后兩小時左右,突然聽到村黨支部書記傳來300米以外的喊聲……叫我去取入伍通知書。還告知:明天上午八點到鄉政府集中去縣里。我取來入伍通知書給爸爸看后,我們父子兩的心情同兩小時前,來了個反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第二天一大早,大嫂做了一頓豐盛早飯。這是為我離家參軍送行。要是以往,有這多好菜,爸爸定要喝酒。可是今天,他卻說不喝酒。整個早飯,爸爸的臉上沒有一絲微笑。飯后,爸爸跟兩個小侄兒說(我大哥二哥的第一個兒子):我們去送你幺爸去。不過1000米的路程,我在前面走,爸爸一只手牽一個小孫子,跟在我后邊。我們全程沒有說一句話。到了鄉政府,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工作人員給爸爸送了光榮軍屬的大紅花,給兩個小孩幾個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儀式很快結束,立即整隊出發,步行四十里到縣城集中。我們四川同抗戰區和老解放區還不太一樣,很少有妻送夫,父母送兒上戰場的氛圍,有舊社會躲壯丁的習慣。所以,“抓壯丁的電影”要選在四川攝!</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是,土地改革以后,要保衛勝利成果,到朝鮮的志愿軍中,四川人很多,很勇敢,不怕死。所以,傷亡的人相對較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到縣里換上軍裝,領了第一個月六萬元的津貼(老幣,一萬元老幣合新幣一元),編了新兵的班、排、連、營。我被指定為一個班的班長。排,連,營長都是來帶兵的現役軍官,步行120里到了地區后,給我們發了“中國人民解軍”胸章和“八一”帽徽。我們興高采烈地戴到衣服和帽子上后,都想第二天去照一張當兵的正規照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沒想到,排長在兩小時后,單獨找我談話。他的意思是,如果叫我們到朝鮮去,你怕不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當即回答他:怕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接著排長說:一會兒統一宣布,各班把每個人的帽徽、胸章、統一交班長收回。我們現在是軍人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班里的同志問我:剛戴上又要取下來,這是干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就用排長那句話: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叫干啥就干啥!沒有那么多為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在縣里就將我換下來的全部內外衣褲,請送我們到縣上來的鄉武裝部長,連同五萬元錢帶給了爸爸。到朝鮮后,我一直保持每兩個月給爸爸寄十元錢。每月給爸爸寫一封信。他每次回信看起來很平淡,但我知道:他一直惦記我這個與他相依為命的幺兒,是他不愿意讓我這個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過多的為他分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部隊從朝鮮回國后,我從部隊休假回家看望爸爸時,正是國家處于三年困難時期,各家都吃生產隊的集體食堂,把各家灶都撤了,集體食堂也給我分了一份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超常發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爸爸從三歲時就開發我的智力,加上二哥教我讀寫英文字母,和簡單的常用單詞。我參軍后馬上就學無線電通信。兩個班的學員多是初中,高中畢業文化,其中還有一個大學二年級的,而我只是上過了小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課堂上,除了學英文,還要學讀寫俄文、拉丁文字母,記它們的電碼符號。一年的課堂學習,我還成了教員心中的典型。教員經常表揚我,叫我做三種外文抄寫的示范,在《學習園地》里,展出我抄寫字體流利的電報,和各科都是滿分的考試成績。軍部廣播站還來錄音采訪了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部隊還把我作為先進代表,與“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里的全國勞模,毛澤東號司機長岳尚武,工業勞模黃寶妹,清華大學理論力學教研組長?記不準名字了,一起座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部隊領導突出的推薦了我:只有小學文化,而學習成績優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座談時,清華那位教授,離開座位去看了教室后墻上的《學習園地》,返回座位時感嘆道:小學文化,能取得如此成績?是了不起奇跡呀!我要把這奇跡,帶回清華,向學子們宣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會后,我們都互相在對方的筆記本上,簽名留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遺憾的是,我的那個筆記本,連同在朝鮮的一些照片,在文革期間丟失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五年的學習、實習、電臺工作,都得到領導的肯定,先后給了我十一個獎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也是入伍第一年,一起畢業的兩個班里,第一個晉升下士,同時,調去教導連當班長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還參加了西安、北京國防體協組織的報務競賽,分獲團體一、二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是學一行,愛一行,無論是后來學電子學,還是廣播電視技術,都不愿意落在同行們的后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學電子學時,一年定級是:我和另一個轉業軍人被評定為三個級中的最高一級。我不好意思在工資待遇上超過我們的師傅,他們是專科畢業,工作多年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也有人私下說我傻,領導、師傅、學員,大家在一起評定的工資,你還不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做廣播電視工作時,趴山涉水,不辭勞苦,在地方經費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不僅讓山里人最早看到了電視,還做出了兩個“科技成果”,當年為國家節約了不少資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前兩個科技成果助我在中級職稱評委會上,全票通過了我的工程師職稱。有評委提出,我可馬上申請晉升高級職稱。因為我其中一個科技成果先于中央廣播事業局向全國推廣兩年多。他們還為我遺憾,沒及時申請專利。我沒有接受馬上申請晉高的好意,只說:待我再出一個成果后,再申請晉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這類人,在那個年代是只顧干好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愿落在別人的后面,也不計較個人待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從電視節目《國家記憶》里,多少同志為了報效祖國,回國來了。為兩彈一星,隱姓埋名,不同家人聯系,夫妻見面幾天、都是組織安排。人人都是全國一盤棋中的一顆棋子,把自己無條件地交給組織安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黨恩不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參軍后,在部隊的工作,學習鍛煉了我。教育了我要心系著國家的安危。幾十年來,我養成了關注敵情、軍情、黨情。每年“七?一”,都要算算我入黨多少年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們黨貴在自我純潔,不斷創新,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立于不敗之地。造就了領導我國人民,創造共同富裕的能力。同時,也影響著全世界。我在黨內生活已62年了,我為作為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而感到終身光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之所以光榮,是因為黨組織教育、培養、信任我,給了我擴大知識面的條件,提高技術的學習環境。我這一生,是爸爸開發了我的智力,是黨給了我學習及再提高的機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不會忘記在朝鮮那個山溝里的舊戲臺上,也是我當兵一年以后,第一次參加黨支部大會。軍直教導連指導員鄧崇基,副連長劉寶璽,兩位領導做介紹人,介紹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黑山县|
凉山|
大渡口区|
婺源县|
邢台县|
哈巴河县|
大新县|
静乐县|
龙岩市|
潼南县|
孟津县|
江北区|
黔西|
镇原县|
靖江市|
博兴县|
灵山县|
荥经县|
富源县|
湄潭县|
威远县|
唐河县|
建始县|
滕州市|
德兴市|
嘉兴市|
大庆市|
阜城县|
中宁县|
马龙县|
公主岭市|
青海省|
永仁县|
宿州市|
乌拉特前旗|
奉节县|
洛阳市|
泾源县|
科尔|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