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我都對每年自己的攝影活動做一個總結,過去的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的攝影實踐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現將我在魯谷分會年終總結會的發言稿整理成美篇與大家分享,主要講我的照片形成的四個階段:構思、準備、拍攝和后期。這四步都走好了,照片就不會差到哪里去,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請耐心看完這個美篇。 1,魯谷分會總結會(牛哥攝影) 首先深表遺憾的是,我對上半年的新冠疫情拍攝很少,這對于一個曾經的新聞攝影人來說是極不應該的。理由可以說是響應國家號召,但實際上是本人腿腳懶,新聞敏感性降低了。<br> 我在2020年主要拍攝了以下的內容:古今建筑、荷花、秋色、日出日落和一些零星的紀實人文等,展示的照片包括老年攝影協會總會分會年終展板的交稿作品。回顧退休以后加入老攝協這幾年的經歷,不論是廣泛涉獵題材,還是掌握攝影技巧,不論是對器材的了解,還是圖片后期的處理,我覺得我都有很大的進步,不謙虛的說,我已經從一個小白進化到能熟練駕馭多數題材的老法師了(竊笑)。下面展示一下我2020年拍攝的幾個題材的照片: 2,保持距離(攝于5月1日故宮重新開放第一天) 3,“罩”顧好自己(攝于總社食堂) 4,童年記憶(自拍于鳳凰中心) 5,老有所樂(攝于北京大觀園) 6,小模特(攝于中國國際時裝周) 7,華而不實(國際時裝周) 8,趣絕傍宮墻 9,我與花傘相媲美(前門商業街) 10,學攝影(傍晚時分,一束光照射在一些攝影愛好者身上) 11,美麗山村(坡峰嶺) 12,愛在深秋(園博園) 13,滿園秋色(攝于頤和園后河,上下接片) 14,三友賞秋(七孔橋) 15,荷花開滿塘(玉淵潭) 16,深閣鎖雙嬌 17,金橋跨碧波(深秋的頤和園) 18,西堤秋色濃(深秋的頤和園西堤,自佛香閣拍攝) 19,荇橋秋晚 20,雨過天未晴 21,彩霞呈瑞(頤和園石舫) 22,日出東方(5張堆棧) 23,夕陽簾幕無人卷(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后身的扮裝樓) 24,前程似錦(參加中直機關攝影展作品) 25,彩虹落商街 26,時代火車頭(Gopro攝于鳳凰中心) 27,近觀佛香閣(6張接片) 28,橙云花開首鋼橋(青橙色調) 下面我就講講我的照片成片的四個步驟,主要以“城市懸日”為例。<br>一,攝影構思<br> 拍攝前的構思是攝影作品成功的非常重要一環,我每次外出拍攝前都對今天拍攝內容進行周密的思考,想象拍攝過程中遇到什么光線,構圖是怎樣,我想要的照片最終效果是什么樣子。在一段時間內拍攝一個主題系列,還需要考慮不同的小主題,合理安排日程等。2018年我拍攝了燈光節系列,2019年我拍攝了故宮系列,老字號系列,世園會系列等,2020年我拍攝了荷花系列,秋色系列,晚霞系列等,我對拍攝對象的研究,拍攝時間的安排和不同內容的布局都進行了周密的計劃。<br> 就拿我2020年拍攝城市懸日來說,我以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這個題材,8月份第一次去景山拍到落日景象(下圖)非常興奮,一下子就提振了我對懸日的拍攝興趣,于是就開始構思怎樣完成這個題材。 29,北海白塔落日 接下來就是我的第二步:<br>二,拍攝前的準備<br> 1,學習科學原理,弄清楚城市懸日是怎么回事。最初我把太陽凌駕在某個建筑的景象叫做“凌日”,其實凌日是指某個天體遮擋住太陽的天文現象。而懸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美國紐約的“曼哈頓懸日”,就是太陽懸掛在城市街道上的現象。而攝影師們追逐的就是鋼筋水泥的城市建筑或街道盡頭上空懸日的壯觀景象。 30,曼哈頓懸日(網絡圖) <p class="ql-block"> 進而我又進一步研究:不論人在哪里,太陽的視角基本是0.5度,而前景與相機的距離直接影響太陽成像的大小;北京東西向街道布局的日出日落時刻正是春分和秋分前后;前景拍上標志性建筑使得懸日照片更具有可視性和趣味性。無意中我在網上查到北京拍攝懸日的機位大全(附網址https://kuaibao.qq.com/s/20200317A0MGLX00),拜讀之后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 2,多看多學別人拍攝的好照片,從模仿開始,掌握技術技巧后拍出自己的創新作品。得益于工作時的習慣,我這幾年外出拍攝前都要大量閱覽網絡有關題材的照片,觀察別人的取景和用光,學習別人的創意。</p><p class="ql-block"> 下圖是我收集的網絡照片目錄,多大幾個G,有時間就打開學習觀賞,對我的攝影實踐幫助很大。</p> 31,網絡照片目錄 根據上面提到的北京懸日機位大全和其他攻略文章,我還欣賞學習了大量的懸日佳作,反復琢磨別人的技法。下面選登一些(網絡照片,地圖是我制作的)。 32,從西山、定都閣、鬼見愁拍攝中軸線和CBD日出,春分秋分前后可拍。 33,從西山、定都閣、鬼見愁拍攝中軸線和CBD日出,春分秋分前后可拍。 34,從景山(左側)拍攝CBD日出的示意圖, 春分前或者秋分后數日可拍。 35,從鬼見愁(左上角)拍攝CBD日出的示意圖, 春分前或者秋分后一個月左右可拍。 36,昌平南環路大橋日出,春分秋分前后多日可拍。 37,北四環盤古大觀懸日,拍攝地點:北航北門天橋、中關村西面天橋等地,春分秋分前后兩日可拍。 38,從西三環增光路天橋拍慈壽寺塔落日,春分秋分前后一日可拍。 39,木樨地橋懸日,在西天橋拍日出,春分秋分前后數日可拍。 40,木樨地橋懸日,在東天橋拍落日,注意避開遠山,春分秋分前后數日可拍。 41,新首鋼大橋穿日凌定都閣,拍攝地:新首鋼大橋東人行橫道安全島,春分秋分前后一日可拍。 42,四惠過街天橋落日,拍攝地:天橋東側路邊,春分秋分前后兩日可拍。 43,四惠過街天橋落日,拍攝地:天橋東側京通快速路過街天橋,春分秋分前后兩日可拍。 44,四惠過街天橋落日,拍攝地:天橋東側路邊,春分秋分前后兩日可拍。 45,從體育館路過街天橋拍天壇祈年殿落日,春分前秋分后兩日可拍。 46,央視大樓穿日,拍攝地:慈云寺橋東過街天橋,春分秋分前后一日可拍。 47,央視大樓穿日,拍攝地:慈云寺橋東過街天橋,春分秋分前后一日可拍。 48,定都閣懸日,從新首鋼大橋上或更遠拍攝,春分秋分前后一兩天可拍。 根據網絡的指點,我在2020年年中制訂了一個拍攝懸日計劃,后來也基本按照這個計劃去拍了很多次照片,有失敗也有成功。<br>2020年9月22日秋分北京城市懸日拍攝計劃<br>9月11日:新首鋼大橋定都閣日落<br>9月12日:北京西站北廣場日落<br>9月13日:木樨地橋日落<br>9月14日:四惠橋日落<br>9月15日:天壇祈年殿日落<br>9月16日:昌平南環路大橋日出,和定都閣日落<br>9月17日:四惠橋日落<br>9月18日:木樨地橋日出,<br>9月19日:木樨地橋日出,和新首鋼大橋與定都閣重疊日落<br>9月20日:天壇日落<br>9月21日:央視大樓日落,<br>9月22日前后兩日:天壇日落<br>9月22日前后多日:昌平南環路大橋日出<br>9月25日:首鋼園功碑閣落日<br>9月30日:首鋼園煙囪和定都閣日落<br>此外,8月和9月我還三次去景山拍攝北海白塔日落,三次去總社新聞大廈拍攝CBD日出。 三,自己拍攝過程:<div> 有了好的構思,有了具體的計劃,付諸于實踐是考驗我們攝影人的意志和體力,以及刻苦精神的時候了。記得在2020年8、9月間,我去拍攝城市懸日系列照片有20次之多,拍日出就要早起,5點多就要到達拍攝點,9月的早晨已經有了寒意。拍攝日落也需要耐心等待,往往耽誤晚飯,多數出行要做公交地鐵很耽誤時間。但是每當看到拍到了理想的照片,身體的疲勞就會煙消云散,下面展示的照片我還會具體解釋現場情況。<br> 攜帶器材:索尼黑卡,本人最長鏡頭只有這個黑卡的200焦距,減光鏡(沒有漸變鏡),還將一片墨鏡的鏡片貼在鏡頭上,戴墨鏡,防止看太陽晃眼,三腳架(只新聞大廈使用過),多數情況不使用三腳架反而能靈活變換位置,選取需要的角度。<div> 相機設置:RAW格式,白平衡自動,感光度最小(黑卡最小ISO:80),光圈f8-f11,快門速度取決于現場光線和是否使用三腳架。<br>以下是我按照計劃拍攝的照片:</div></div> 49,9月2日從新聞大廈20層拍攝的CBD日出,天邊云厚,時機晚了幾天,沒能拍到太陽穿央視大樓。5點30分到達社里,6點02分拍攝。光圈f9,1/30秒,ISO100,焦距200,有裁剪。 50,9月3日同一機位的日出,云彩依然很厚,而且有黑云,不過有特殊效果。 51,9月7日同一機位的日出,天氣依然不好。6點06分拍攝,f11,1/13秒,ISO80。 52,9月7日日出的5張堆棧照片。 53,9月7日,我拍攝CBD日出的工作機位,新聞大廈20層,攝于早晨6點16分。 54,從新聞大廈(左側)拍攝CBD日出的示意圖,春分后或秋分前可拍。 55,8月13日的北海白塔日落,趕上了奇特云彩和丁達爾光。這是我第一次拍攝懸日照片,日期尚早,太陽很高。 56,8月13日的太陽離白塔還比較遠,至少要再等一周時間。攝于18點59分,f11,1/250秒,ISO320。 57,8月20日的太陽還是早了一點。拍攝時間18點48分,f10,1/1600秒,ISO400。 58,8月22日,我拍到了非常珍貴的白塔托日照片,太陽像一顆珍珠鑲嵌在塔尖上。攝于18點47分,f9,1/250秒,ISO200。 59,這是我拍攝到白塔托日的站位,當我看到太陽位置依然不理想時,便迅速離開樹叢左側的平臺,一個箭步竄上這個燈柱基座。估計那幾天沒有人拍到我這個鏡頭(壞笑)。 60,從景山公園萬春亭(右側)向西拍攝北海白塔落日的示意圖,可以看出要在春分后或者秋分前20多天可拍。 61,8月28日在首鋼園內拍攝的石經山功碑閣懸日。 62,8月28日拍攝的首鋼園群名湖畔日落,正好有一對戀人到這里補過七夕節,我還給他們擺布了一下。 63,10月1日,國慶節當天的十七孔橋日落。 64,11月27日,頤和園西堤練橋日落。 65,11月28日,頤和園西堤柳橋日落。這兩張的缺點是橋亭沒有突出在空中,應該一月份下到冰面上拍攝比較理想。 66,9月16日,新首鋼大橋環定都閣懸日震撼照片,基本上每年只有春分和秋分兩次機會能拍到,我沒有專業軟件,但經過精確計算第一次去就拍到了,天空中還有祥云,運氣太好了!拍攝時間18點01分,f11,1/4000,ISO80。 67,9月17日在新首鋼大橋上拍攝的定都閣懸日,晚一天就差了很多。 68,9月16日,一些攝影愛好者在新首鋼大橋東面的一條人行橫道上拍攝大橋落日景象。這條掉頭車道前面正好有一個安全島,幾乎每天都有人拍照。 69,9月15日的天壇祈年殿日落,那天云彩比較多,天象很奇特。 70,9月19日,太陽離祈年殿頂部依然有四五天的距離,后來我沒有再去。 71,9月15日,一些攝影愛好者在體育館路的一個過街天橋上拍攝祈年殿懸日。 72,這是從體育館路的過街天橋(右側)拍攝祈年殿懸日的示意圖,春分前或秋分后2天可以拍到。 73,9月18日,一輪落日被四惠橋附近的建筑物鉗住。 74,9月18日的四惠公交樞紐過街天橋的落日,太陽里的苗條美女是我身邊一個攝影師的模特。 75,9月18日的木樨地立交橋,一輪朝陽從電報大樓上升起。要想讓太陽位于道路中間還需要過幾天。機位:北蜂窩路北口行人過街天橋,早晨6點11分,f11,1/1000秒,ISO80。 76,9月16日,朝霞中的昌平南環路大橋分外瑰麗。由于大橋不是正東正西,秋分以后幾天才能拍到較好位置的日出。早晨4點半離開家,5點多到達橋頭。拍攝時間5點35分,f4.5,1/100秒,ISO400。 77,9月20日,2020年秋分的前兩天,太陽正好穿過央視大樓落下,這也是我經過精確計算一次去就拍攝成功,為我當天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好禮(得意笑)。攝于17點55分,f11,1/6400秒,ISO80。 78,9月20日,央視大樓落日加進了中國尊做陪襯,焦距大約120毫米。 79,攝影愛好者在東四環路慈云寺橋東側的一個過街天橋上拍攝央視大樓落日景象。 80,11月24日,東升的月亮掛在頤和園文昌閣重檐中。我拍月亮喜歡將其和環境背景結合起來,這樣顯得畫面有趣味性。 81,11月29日,首鋼園區的一座煙囪頂著陰歷十月十五的月亮。 82,11月29日,一輪圓月升起在新首鋼大橋一側。 四,后期處理照片<br> 我前期拍攝都是RAW格式,現在基本不拍攝JPG格式,卡片機拍出的J格式,照片實在沒法后期。有些題材必須拍攝RAW格式,比如日出日落,風光建筑等。新聞紀實可以拍JPG格式,方便快捷發稿。我現在使用的軟件:Photoshop2021版本號22.0.0,Adobe Camera Raw(ACR)是13.1版,都是最新版本。<br> 我的后期調整主要有三種,單張調色、曝光合成(HDR)和接片,下面舉例說明。 83,新首鋼大橋晚霞原圖(已接片)。 1,單張調色,舉例網絡流行色“青橙色調”,上圖為原圖,接片,有瑕疵先別管。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在ACR里使用校準,紅原色向右拉,綠原色向左拉,藍原色向左拉(下圖)。<br>然后在混色器HSL里做一些微調,就成功了。其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調青橙色,這里就不贅述了。 84,ACR的校準面板調色。 85,調整后的效果。 2,曝光合成(HDR),舉例央視大樓落日,RAW格式原片見下圖。我現在拍照基本使用5張包圍曝光,每張相差1檔左右,雖然這是比較低級的玩法,但在大多數場景下有其使用價值,后期合成效果明顯提升。 86,這是3組包圍曝光的RAW格式央視大樓落日原照截圖,每張相差0.7檔曝光。 87,在ACR插件里三張曝光合成(HDR)效果,選項里勾選了對齊圖層和應用自動設置,關閉了消除重影。 88,合成后在右側基本面板里做些微調,但太陽周邊有一圈黃色,這是曝光稍過的結果。 89,打開混色器(HSL)面板,選擇色相,將黃色滑塊向左移動,黃色的左側是橙色,這樣就能消除大部分黃色了。 90,這是調整好的效果圖。 3,接片,我的卡片機廣角端只有24毫米焦距,很多大場面需要接片。ACR的接片功能很強大,是我使用較多的工具。要做好接片,前期拍攝的環節不可輕視,需要注意的是:a兩張照片的重合度大約在30%-60%,鏡頭越是廣角重合越多。b盡量避免視差,就是旋轉相機時盡量沿著相機軸心轉,不要改變位置。c固定相機的曝光設置(光圈、快門、ISO、對焦點和白平衡)。<br> 我這張頤和園佛香閣的照片是由6張照片拼接而成,現場的場地非常狹小,我站在連廊一角用24毫米焦距拍攝了6組包圍曝光(下圖)。 91,6組包圍曝光RAW格式的原片截圖。 92,拍攝的順序由右上至左下(如圖所示)。先用ACR接片,然后在PS里修片得到一張完美的全景接片。 93,接片后的效果圖。 (全篇完,閱后點個贊吧,需要交流請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颍上县|
舞阳县|
万州区|
布拖县|
安陆市|
永福县|
海南省|
磴口县|
麻栗坡县|
南靖县|
西安市|
喀喇沁旗|
福清市|
涪陵区|
和静县|
石门县|
札达县|
黄山市|
南康市|
南召县|
邹平县|
横山县|
宣武区|
七台河市|
余干县|
乡城县|
红原县|
凯里市|
秦安县|
库尔勒市|
云林县|
财经|
静海县|
彭水|
万州区|
获嘉县|
渑池县|
喀喇沁旗|
邢台县|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