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擋不住求真進步的熱情,忙碌阻止不了專業提升的腳步。2020年12月26日,第四期齊魯名師建設工程現場培訓(中學數學組)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高級中學順利舉行。劉同軍齊魯名師領航工作室成員有幸跟隨培訓學習。 26日上午,綦春霞教授從初高中現狀、各地中、高考的要求、數學探究的設計與設施、思考與探索這四個方面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恢弘大氣的學術報告,精彩的頂層設計讓我們受益匪淺。<br> 綦教授解讀了近年來教學與評價改革的相關文件,總結其要點:立德樹人,學科育人;學科核心素養導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問題的設計;關注思考、問題解決過程;體現跨學科內容及其應用;體現項目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綜合性學習。數學素養:三會:觀察、思考、表達;四基:基礎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活動經驗;四能: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br> “綜合實踐”是一類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將綜合運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綦教授為大家對比了北師大版、華師大版、人教版在該內容上呈現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建議老師們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獲取充足素材。<br> 綦教授講到綜合實踐的教學設計應體現如下幾個方面:數學學科素養、問題解決能力(四能)、數學結構化的探究能力、關注主題性的設計、系統化的研究、設計能力、跨學科能力。<br> 最后綦教授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div>1.教師要有探究的品質;</div><div>2.教學設計要精致化—環節、流程;</div><div>3.實施的途徑應該多樣化;</div><div>4.策略、方法、工具(信息化);</div><div>5.內容、過程(思維)、活動(開放)、氛圍(民主)。<br></div> 下午由傅海倫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美妙絕倫的“數學文化之旅”。傅教授的報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關于對數學文化的理解,二是西方數學文化的特點及課程資源開發,三是中國數學文化的特點及課程資源開發,四是如何做好數學文化的教學設計。<br> 數學是什么?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語言符號、邏輯、關系結構等。數學是一種文化體系。任何科學都是一種文化現象。數學作為人類精神產品之一,獨立地成為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組成部分。數學的文化價值。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直接影響著國民的基本素質和生活質量,良好的數學修養為人的一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數學文化的教育。數學文化是一個教育過程。數學文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數學文化的教育,不僅是傳承,還是共享,它表達了對人類思維方式和活動的尊重,也表達了對人類文明成果的深入理性的思考。<br> “史海漫游”——大家面對的是“數學史海”,而不是小溝小渠,在“史海”中“暢游”文化,體驗文化,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和價值。<br> “智趣問題”——帶著問題閱讀,精心選擇問題,特別是好問題。“好”問題的標<br>準有兩個:首先是“智”,要突出數學本質,有思維訓練價值;其次是“趣”,要讓同學們感興趣。<br> “應用拓展”——首先,立足于“應用”,主要解決“學習該章的數學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的問題。其次,進行適度拓展和課外延伸,或通過高觀點的處理,以滿足同學們高層次的學習需要,特別是適應當前強基計劃下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同學們走自主招生、綜合生路打下基礎。<br> 27日,齊魯名師進行屆中考核,工作室部分成員進行了旁聽。每位名師人選進行述職答辯,導師團隊現場點評,現場彌漫著濃濃的學術氛圍。名師們遠大的目標、博大的情懷、廣博的閱讀、深入的課題研究、令人羨慕的成果深深震撼著我們的心,讓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和“名師”的差距。大家紛紛表示要不斷學習,全面提升,爭做名師。 28日上午,伴隨著“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的吟誦聲,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輯張勁松給大家送上了《數學的美與理》的深層洗禮。數學的美與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無理由的有效性;立德樹人,核心素養;真相與美。數與形傳遞的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應用數學,領悟數學的真諦,認識數學的價值,順應時代發展,感知和體驗著數學“無理由的有效性”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讓人們深刻認識到“數學既是人類發現的豐富的寶藏,更是人類創造的偉大的智慧”。<br> 資深編輯張勁松的互動式講座,讓在座的數學老師們明白了“學數學趁年輕”的道理,從宏觀深度解釋了數學的魅力,又從微觀詳盡的實例深刻剖析了數學的真諦。一個一個的問題,叩問在場數學老師們,這讓我感覺到,我們所欠缺的專業知識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再次激起在場所有老師的學習的欲望。<br> 我們還聆聽了國家萬人計劃名師、導師邵麗云老師和邢成云老師的精彩報告。<div> 對于數學核心素養,通常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這些內容,同時也包含著對于數學的情感與態度,對于數學的整體認識等,通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能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分析與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與學習水平。在高中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需要,能夠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br> 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作為教師的終身事業。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作為教師,要注重提升自身數學素養,特別是數學核心素養,關注數學內容、數學教學理論、數學教學實踐與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不斷探索,不斷積累,讓我們的課堂真正有效的給學生提供能夠脫穎而出的條件。<br> 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育也要不斷地完善,從最初的“知識的教育”到“能力的教育”,最終發展到“核心素養的教育”。這說明了我們教育工作者一直堅持走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為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不斷地奮斗著。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用數學核心思想理念來武裝自己,在教學中從多角度、多維度來滲透這種核心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方法,把握了關鍵,提高了能力。<br></div> 章節起始課是指每一章的第一節課,內容包含“章引言”和“章前圖”,在章引言中有對前面知識的簡單小結和對本章節知識的簡單介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學習環節相比其他課堂,既要復習舊有知識,梳理知識脈絡;又要介紹新的知識,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還需要關注章前圖、章引言、數學文化等內容,需要將這些材料恰當融入課堂之中。<br> 課堂設計是一門藝術,良好的導入則是音樂的過門,是大橋的引橋,可以引導課堂順利達到高潮。當課堂起始遇到章節起始,如何在導入過程中整合舊知、融合新知,引領后續概念學習,正體現教師的教學智慧所在。<br> 兩天的聆聽,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重新審視了我們所教授的數學。在這兩天中,既有高深的理論學習,讓我們茫茫然的像個不懂事的孩子,聚精會神聽著大師們的講解,努力去理解數學;又有具體的數學實例解析,讓我們又有點柳暗花明的欣喜,認識到數學原來可以這樣教。都說學無止境,其實學還有深境,期待還有更多的專業提升的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尼勒克县|
湖南省|
玛纳斯县|
龙胜|
汶川县|
枞阳县|
崇州市|
阿瓦提县|
永定县|
盐亭县|
松阳县|
昌邑市|
揭西县|
梓潼县|
安顺市|
勐海县|
和政县|
同心县|
阿拉尔市|
馆陶县|
巢湖市|
宁都县|
开封县|
太湖县|
图们市|
施秉县|
新郑市|
嘉兴市|
尚志市|
西贡区|
绥德县|
会东县|
临武县|
黔江区|
南昌县|
长汀县|
抚宁县|
宁明县|
会昌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