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曾把山西作為其部族的活動范圍;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到這里旅行,可以朝五臺、攀北岳、游云岡,到壺口瀑布邊,傾聽黃河的咆哮聲!也可去平遙訪古,到洪洞尋根,或者登雁門關看金戈鐵馬。2020年10月31日在疫情防控有所松懈的時段,我們跟隨江西幸福數碼組織的釆風團,開啟晉陜環游之旅。我以美篇的形式按時按地記錄此行。</p> <p class="ql-block">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晉祠創建年代久遠,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畫、古樹名木,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建筑、園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由于我們是到達當日下午匆匆而來,故走馬觀花隨拍幾張。</p> <p class="ql-block">樂翻天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我們往磧口出發。磧口鎮位于晉西呂梁山西麓,黃河之濱,臨縣之南端。明清至民國年間,憑借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晉商發祥地之一。往來商賈在此中轉,磧口便以“水旱碼頭小都會”的美名傳遍南北。</p><p class="ql-block">九曲黃河一鎮揚,連通水陸歷輝煌龍吟磧鎮集商賈,虎嘯呂梁百業強客棧民居連票號,塵封史跡品滄桑民歌小吃味醇厚,窯洞風光遺韻長。</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黃河拉纖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己不存在了。由于我們是攝影采風團隊,特意請當地的船工再現歷史。從纖夫開拉前的祭祀,喝酒,拉纖,使我有太多的感慨,那渾濁的水一往向東流,那痩骨嶙峋又堅毅的纖夫,還有他們被繩索磨礪、肩頭深陷的痕跡,粗狂的肢體,皸裂的面容,腳下是細碎的沙粒和滾動湍急的洪流。更覺如今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艄公的吶喊</p> <p class="ql-block">磧口古鎮之夜</p> <p class="ql-block">11月2日前往李家莊。它位于黃河沿岸,距離磧口古鎮大約2.5公里,隱于大山深處,空靈寧靜,落迄今為止大約380年之久,相傳最早有李姓人在此開荒,故得名李家莊,整個村莊都修建在山腰中,從沿黃公路順山路蜿蜒而至,村里民房均依山而建,下面房頂即是上面的院子,村里的交通由坡道與臺階構成,成為院落與村里的連接紐帶,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整個的村落從遠處看去,像一只鳳凰臥在山間。李大爺帶著我們在村里轉,順便給我們做模特。</p><p class="ql-block">黃土高原布達宮,鳳凰展翅舞靈空一村九迭百家院,洞廈樓堂氣勢雄磚石木雕輝歲月,匠心獨運聚能工千年不朽流芳遠,世界難尋同類功</p> <p class="ql-block">窯洞前的情思</p> <p class="ql-block"> 波浪谷位于距陜北靖邊縣東南22公里處龍洲鄉的閆家寨子,俗稱閆寨子。來到波浪谷,看到紅色石頭像泥石流一樣呈現出一種流水狀,一圈圈、一坨坨、一彎彎的向溝壑中涌去。這種石頭類似一種沙巖,風化脫離很嚴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會被附在表皮上的紅色細沙滑倒。在狹窄之處,紅色石頭現出一種流水狀,就像紅色的泥漿一般紛涌匯聚,向溝底流淌。紅色石頭全部呈流水狀凝固在這里,與溝底一處處流淌細小的河水和遠處覆滿綠色植被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實景畫。</p><p class="ql-block">一望丹霞紅滿天,紅巖紅谷冒紅煙泥沙涌動似洪水,土石奔騰波浪旋迭迭層層藏動靜,圈圈垛垛壘方圓沙山巖穴千姿態,造化神奇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11月3日: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正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另外一點也頗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結合必須達到這樣的高度。為了拍到好的照片,我們真是一不怕臟,二不怕灰,以臥倒的姿勢趴在地上拍照幾個小時。真是為藝術獻身。</p> <p class="ql-block">鼓樂齊鳴動地天</p><p class="ql-block">鏗鏘磅礴扣心弦</p><p class="ql-block">豪情奔放民風厚</p><p class="ql-block">剽悍威嚴大氣旋</p><p class="ql-block">羊肚頭巾紅彩帶</p><p class="ql-block">高蹺耍扇鞭王鞭</p><p class="ql-block">連環九曲梅花步</p><p class="ql-block">粗獷雄渾代代傳</p> <p class="ql-block">聽聽純樸威風的腰鼓聲,使人激情四溢,熱血沸騰。</p> <p class="ql-block">延安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順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雙擁運動”發祥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延 安</p><p class="ql-block">三秦鎖鑰禁咽喉</p><p class="ql-block">寶塔凌空瞰峁溝</p><p class="ql-block">黃土風情紅色調</p><p class="ql-block">恢宏故事震千秋</p><p class="ql-block">抗倭滅蔣中樞地</p><p class="ql-block">橫掃千軍縛敵酋</p><p class="ql-block">"一圣三黃″揚世界</p><p class="ql-block">巍巍砥柱立中流</p>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 甘泉雨岔大峽谷位于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雨岔村。大峽谷自然形成,有世界活丹霞、中國夢之谷、<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國的“羚羊谷"之稱</span>。該峽谷與美國的羚羊峽谷極其相似,引起人們的關注,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攝影愛好者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甘泉雨岔大峽谷</p><p class="ql-block">五光十色染丹霞</p><p class="ql-block">壑谷斑斕致眼花</p><p class="ql-block">七彩迷離光織錦</p><p class="ql-block">形神異特綻芳華</p><p class="ql-block">云橫怪壁花紋暢</p><p class="ql-block">日照朱巖幻影斜</p><p class="ql-block">石縫穿崖天一線</p><p class="ql-block">風侵水蝕繪奇葩</p> <p class="ql-block"> 11月5日趕赴陜北富平。 富平縣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人類文明尚處蒙昧的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就曾采首陽之銅鑄鼎于縣南荊山之巔,當大禹統理天下之后,又澆鑄象征最高權力的九鼎于此,故富平自古即有“關中名邑”的美譽。這里也是習總書記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陜北富平縣</p><p class="ql-block">關中名邑富平縣</p><p class="ql-block">華夏文明古韻醇</p><p class="ql-block">黃帝採銅澆九鼎</p><p class="ql-block">英豪灑血獻忠貞</p><p class="ql-block">望湖樓上賞煙雨</p><p class="ql-block">唐五陵前拂濁塵</p><p class="ql-block">墨玉瓊鍋糖柿餅</p><p class="ql-block">糧豐物阜庶黎</p> <p class="ql-block">柿子半機械化削皮</p> <p class="ql-block">黃燦燦的柿子削皮后串起來,放在陰涼處通風晾干,掛霜后銷往全國各地。</p> <p class="ql-block">11月6日: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南距陜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望著大氣磅礴的瀑布,仿佛耳邊響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原自昆侖涌激流</p><p class="ql-block">沖關百轉一壺收</p><p class="ql-block">山飛海立天顛倒</p><p class="ql-block">水底生煙雨霧稠</p><p class="ql-block">戲水霓虹春接夏</p><p class="ql-block">冰峰倒掛看冬秋</p><p class="ql-block">奔騰咆哮驚雷炸</p><p class="ql-block">倒海排山震五州</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充分體現了官宦門第的威嚴和宗法禮制的規整。紅門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干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靈石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五巷一街銜六堡</p><p class="ql-block">高墻深院鎖威嚴</p><p class="ql-block">朱門彩壁雕樑秀</p><p class="ql-block">花鳥蟲魚神態恬</p><p class="ql-block">匾額楹聯書哲理</p><p class="ql-block">青磚黛瓦砌飛檐</p><p class="ql-block">滄桑歲月千余載</p><p class="ql-block">歷久彌新萬眾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月7日去往平遙。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的九龍壁,是我國現存的九龍壁之一,與大同、北京北海的九龍壁齊名,早已馳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我們入住的平遙民宿。</p> <p class="ql-block"> 11月8日目的地:萬年冰洞,住大同。 萬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寧武縣城西50公里處的春景洼村境內,海拔2300米。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p> <p class="ql-block">忻州萬年冰洞</p><p class="ql-block">一洞冰封千萬年</p><p class="ql-block">堪稱亙古一奇妍</p><p class="ql-block">冰花冰果冰簾壁</p><p class="ql-block">冰瀑冰棱冰柱懸</p><p class="ql-block">剔透晶瑩冰幻影</p><p class="ql-block">夏涼冬暖逆時天</p><p class="ql-block">更奇旁有火山發</p><p class="ql-block">冰火互容一處眠</p> <p class="ql-block"> 11月9日:云崗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的云岡石窟,依山而鑿,綿延1000多米,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寶雞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石窟共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像造型51000余尊,而且這些石窟石像都以佛像或是佛教故事為主。石窟之中的石像,不論大小,不論主次,都蘊含著當時人們對心中神佛的尊崇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望。這種穿越千年的虔誠,雖歷經歲月的滄桑和破損,依然讓人感受強烈啊!</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p><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歲月陳</p><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佛緣伸</p><p class="ql-block">開山鑿石拓堂殿</p><p class="ql-block">造像修龕奉圣神</p><p class="ql-block">妙手能工刻瑰偉</p><p class="ql-block">虔心佛道塑仙身</p><p class="ql-block">天災人禍屢遭劫</p><p class="ql-block">自有英賢護國珍</p> <p class="ql-block">懸空寺,位于恒山腳下,在渾源懸城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巖峭壁上。懸空寺創建于北魏后期(大約為公元471——523年),已經經歷了1400多個年頭。現存建筑是明、清兩代修建后的遺物。懸空寺背西面東,像是懸在一幅巨大屏風中腰的一尊精巧、別致的玉雕。</p> <p class="ql-block">恒山懸空寺</p><p class="ql-block">一寺懸空掛壁前</p><p class="ql-block">云中樓閣蕩秋千</p><p class="ql-block">禪聲嘹繞世塵外</p><p class="ql-block">殿宇相依云霧巔</p><p class="ql-block">下絕囂浮棲險境</p><p class="ql-block">上延霄客伴神仙</p><p class="ql-block">神奇建筑驚天下</p><p class="ql-block">贊嘆能工巧匠賢</p> <p class="ql-block">11月10一11曰五臺山: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五臺山寺廟最特別的是藏、佛教并存,和平共處。</p> <p class="ql-block">五 臺 山</p><p class="ql-block">層巒迭嶂擁圓峰</p><p class="ql-block">寺廟青黃有異同</p><p class="ql-block">日出東臺連海色</p><p class="ql-block">西臺險峻接蒼穹</p><p class="ql-block">南臺凝翠花繁雜</p><p class="ql-block">中北佛光天地紅</p><p class="ql-block">皇帝平民皆禮拜</p><p class="ql-block">阿彌陀佛路相通</p> <p class="ql-block">13天的旅途,我們在辛苦和疲憊中尋找快樂和放松并增長見識。在領略山水之間,感受每一處的風土人情,在增長見聞時,陶冶了情操,解悟釋感。真是"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通過區區百張照片作為晉陜之行的記憶,記錄我之所見所想。</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老河口市|
茶陵县|
白河县|
中阳县|
横峰县|
滦平县|
神农架林区|
东乌珠穆沁旗|
广灵县|
乐至县|
深州市|
宜川县|
旌德县|
密云县|
抚顺县|
永丰县|
西华县|
岗巴县|
和平县|
金堂县|
阆中市|
探索|
调兵山市|
社会|
建昌县|
黎城县|
响水县|
宁夏|
石林|
宣城市|
会宁县|
丹棱县|
司法|
宣恩县|
婺源县|
宁河县|
类乌齐县|
甘谷县|
正定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