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三 古寨拾遺</p><p class="ql-block"> 今年有些忙,很少出行。遇一周末,重游云陽九里山韓信寨。驅車行至云陽石頭村,車不通,棄車沿山向南而行。山中無路,蚰蜒小道盤山而行,路上或綠藤遮臉,或彎松攔道,或怪石嶙峋,或半壁臨崖。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終沿九里山北麓爬上九里山主峰韓信寨。</p> <p class="ql-block"> 山寨北麓入口處屹立著一棵枯松,枯松雖死而不倒,依然迎風沐雨,頗為奇異。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黃山迎客松,不過迎客松似乎是謙迎著繁華,而枯松好像是訴說著不甘和倔強。拾階而上,滿目灰黃,山頂無樹,大風獵獵,僅見灌木?;尹S色干石砌筑而成的踏步,城門,箭道,城墻,雉垛和十幾間廟宇聳立山頂。灌木叢叢,風嘯其中;寨石黃黃,雨淋蒼桑。</p> <p class="ql-block"> 九里山在南召縣云陽鎮境內,與太子山,關山相對峙,古稱云陽關。宛洛古道穿行其中,形成了一道口子,其峽谷內的河流就叫口子河,傳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回來,路過此地,不小心把經文掉入河中。豬八戒急中生智,用釘耙把河流扒開一個口子,撈出經書,并放在河邊大石頭上晾曬,至今仍有曬經石遺跡。云陽古關兩邊有楚長城遺址,韓信寨是楚長城遺址的一個重要據點,從而形成了一個把守古關的完整軍事防御體系。</p> <p class="ql-block"> 韓信寨是建立在九里山上的一座甕城,易守難攻,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深崖,只有北坡較緩。沿山下的鐵佛寺村(即石頭村)可勉力而上,南面山勢特別陡峭,人力很難攀登上去,在冷兵器時代,確實是一座很好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 蒼寂群山,層巒疊嶂;箭道踏步,荒草叢生;山寨古廟,淡云纏繞;枯松石城,大風飛揚。登上山寨石墻,頓覺幽遠混沌,天高地遠,萬事皆空,深邃幽遠,盡染于胸。閉上眼,思憶“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的慘烈;暢想“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的悲壯。睜開眼,看看“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的場景;感受“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滄涼?;蛟S這就是韓信寨屹立于歷史長河而不倒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韓信寨的厚重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著極大的關系,南召縣云陽鎮屬古楚國的北方邊境。楚國興旺時,云陽是楚國進攻中原地區的橋頭堡。楚國衰敗時,云陽是楚國防御北方諸候國的前沿陣地。從歷史記載上看,雖未在云陽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但其戰略地位是不用置疑的。</p> <p class="ql-block"> 韓信寨既然是楚之要塞,何以漢將命名?難道與淮陰候韓信有什么關系嗎?帶著疑問查閱一下百度:韓信,泗水郡淮陰縣(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人,其生平未與云陽鎮九里山有何交集。訪山下老人,一說是當年韓信屯兵之地;一說九里山風水極好,本是龍興之地。韓信偶得其訊,便將其母親背到九里山下一大石洞內予以活埋,損了德行,后雖貴為王侯將相,但最終沒有做成皇帝。所以山寨叫韓信寨。</p> <p class="ql-block"> 聽后,深疑不信。韓信從江蘇淮安把他母親背到河南南召,在古代,那得是多遠的一段距離呀。再說劉邦能斬白蛇起義,更能授人編造韓信“九里山前活埋母”的忤逆故事,為其誅殺韓信尋找道德制高點。考究下來,估計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南陽人,陰華皇后是南召人,二人在南召境內留下了大量的遺跡和傳說,比如鹿鳴山,劉秀床,娘娘廟等。所以漢代名人韓信的傳說很容易被生搬硬套到南召境內的云陽九里山上。其二,云陽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兵患,匪患不斷,當地人修山寨防兵,防匪,防白蓮教自然要起一個威武吉利的名號,試想“漢初三杰,兵家四圣”的韓信合不合適?其實名字并不重要,韓信寨已成為云陽對歷史的承載,已成為云陽對歷史的尊崇。更是云陽對大自然的科學利用,是大自然對云陽的厚愛恩賜。</p> <p class="ql-block">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風悲浮云去,黃葉墜我前”。古寨拾遺是歷史的追溯,是心靈的蕩滌。閑暇之余,不妨出來走走,驀然回首,詩和遠方就在身旁。</p> <p class="ql-block">文:開心幸福</p><p class="ql-block">圖:部分圖片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苏州市|
阿坝|
和林格尔县|
古田县|
衡南县|
邵武市|
鹤庆县|
临湘市|
顺昌县|
保德县|
扎兰屯市|
贵州省|
双柏县|
比如县|
尼玛县|
德保县|
浦县|
荆门市|
克东县|
江西省|
内丘县|
三都|
宁远县|
庆元县|
仁布县|
义马市|
永和县|
岳阳市|
靖州|
汝城县|
昌乐县|
慈溪市|
丰宁|
临夏市|
武穴市|
黑山县|
阿图什市|
马山县|
吴堡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