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師生情長,歷久不忘。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之晨,我們一群“奔七”的老同學(裘俊、莫渭宗、沈霞萍、李玉蘭、霍正亮、邱耀華、黎紅強、李陸平、趙毅),冒著凜冽的寒風,揣著火熱的衷腸,去看望我們當年戶部街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顧文娟老師。</p> <p class="ql-block"> 分別56年之后再相聚,是年近9旬的顧老師萬萬沒想到的事。送一箱純牛奶一罐燕麥片,給顧老師滋養身體;捎一袋紅富士一包火龍果,愿老人家健康長壽……大家抱拳相互祈福,氣氛熱烈。顧老師笑意滿顏,忙不迭問詢每個同學姓啥名誰,仔細打量著每個人的面容,并多次復述著各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筆者和顧老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據了解,顧老師1933年9月出生于江蘇宜興,1955年從常州師范學校畢業后便在當地教書。1962年調到南京戶部街小學任教,直至1989年光榮退休。其丈夫談祝平,生前是南京第三十中學教師(2014年因病去世,享年84歲)。他們膝下的一雙兒女小濤和小纓,目前早已成家立業。</p> <p class="ql-block">▲ 顧老師與老伴50年金婚紀念。</p> <p class="ql-block"> 憶及1964年,顧老師主教我們的語文和音樂課,她率先踐行了“賞識教育”的方式。筆者及王巨南、邢海燕、張陵生、王秀琴、劉文斌、房秀玲、宋耀琦、胡振南等同學,因語文成績優異,曾多次得到了顧老師的夸獎。她不僅推薦我們去白下區“少年之家”參加各種興趣活動,還經常拿著我們的作業作為范本,在課堂上宣講展示,從而進一步催化了我們的讀書熱情。她越是表揚夸獎,呵呵……我們的學習就越來勁啦! </p> <p class="ql-block">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當年顧老師教我們學唱的一首歌曲。這首歌,曲調悠揚,回味綿長,我們一唱就唱了大半輩子。在顧老師家里,黎紅強扯著高粱酒嗓子,忘情又忘我地清唱了一大段,引來了一片歡笑聲。當年,我們教室的一墻之隔是江蘇省京劇團排練大樓,上課中經常聽得鑼鼓聲、京胡聲、西皮二黃聲。而每當聲聲響起,大家便稍作停頓,開個小差解個小乏,哈哈,顧老師和我們一起免票聽大戲呢。</p> <p class="ql-block"> 多憶童年趣事,人不會老。在歡樂的往事回憶中,應筆者請求,顧老師找出了一些老照片,更增添了歷史畫卷的厚重感。而其中許多圖像及人物,因時間久遠而彌足珍貴。各位親們,請趕緊來欣賞分享喲!</p> <p class="ql-block">▲ 第1排左起:湯瑛(工友)、代課老師、龔筑華、馮玉霞、席保琴、王慶兒。 </p><p class="ql-block">第2排左起:王積琪、郭樂山(會計)、戴云香、李祖英、王秀蘭(教導主任)、邵學庚(校長)、桂凌萍、范文英、鄭雋芳、曹冠勉(五六年級班主任)。</p><p class="ql-block">第3排左起:包璇、金石英(三年級班主任)、汪靜婉、袁奇志、曹玉珍、林恩琪、陳桂芳、童慶芳、姚翠英、顧文娟(四年級班主任)。</p><p class="ql-block">第4排左起:代課老師、代課老師、朱翠玉、左鵬年、金宏順、陳工友、張老師?、韋文賢。</p> <p class="ql-block">▲ 顧老師在教學樓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教學樓前曬太陽、讀寶書。左起:仇昌淑、汪靜婉、金石英、馬玉茹、顧文娟(手拿著語錄本)。</p> <p class="ql-block">▲ 揚州瘦西湖畔留影。第1排左起:楊元華、顧文娟、秦廣珍。第2排左起:張重英、仇昌淑、曹玉珍、金石英、龔筑華。</p> <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12日攝于南京七橋甕公園。前排左4,為小學四年級班主任顧文娟老師。左5,為小學三年級班主任金石英老師(2016年因患肺癌去世,享年83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錄:戶部街小學歷史</p> <p class="ql-block"> 南京市戶部街小學,最早由美國教會創辦于1894年12月,名為益智書院,院內建有長老會堂(沛恩堂)一所。1951年,該處由白下區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戶部街小學(門牌為戶部街49號)。</p><p class="ql-block"> 1840年鴉片戰爭后,各國傳教士紛紛來華,進行宗教活動,并修建醫院,興辦學校,舉辦各種慈善事業。</p><p class="ql-block"> 1888年(光緒十四年),美國教會在干河沿創設匯文書院,美國人福開森擔任院長。1891年,美國教會在鼓樓的南側創設基督書院,美國傳教士美葛斯(中文名字美在中)任院長。1894年美國基督教長志會傳教士賀子廈在戶部街創設益智書院,創設不久,由文懷恩(J.E Williams)任院長。這所益智書院,即戶部街小學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1907年,益智書院和基督書院合并,定名為宏育書院(The Union Christian College)。以基督書院為院址,美在中任院長,文懷恩任副院長。1910年(宣統二年),新任匯文書院院長包文與美在中協商,以宏育書院并入匯文書院,定名為金陵大學堂,包文任學堂監督(校長),文懷恩任副職;原宏育書院院址設金陵大學附屬中學,美在中任大學圣經部主任兼附中校長;原益智書院設益智小學。</p><p class="ql-block"> 自1910年起至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益智小學一直是一所教會辦的小學。1951年下半年,白下區人民政府接管益智小學,改名為戶部街小學,接管時只有9名教師和為數不多的學生。1963年因擴建需要,將原來的西式百葉窗欞基督大教堂拆除,新蓋二層磚木結構教學樓。</p><p class="ql-block"> 1955年,該校組織了“參觀紫金山天文臺”、“做一個愛勞動的人”等少先隊中隊會,成立了種植組、飼養組、縫紉組、玩具組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學校少先隊總輔導員曾出席了“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由其編創的“海軍舞”在全區小學生運動會上獲得第一名。1966年,在“文革”極左路線的影響下,戶部街小學曾改名為反帝小學。</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开阳县|
和硕县|
民县|
新邵县|
林口县|
永平县|
奈曼旗|
获嘉县|
方山县|
德格县|
重庆市|
丰镇市|
岐山县|
融水|
贵德县|
兴隆县|
竹溪县|
互助|
娱乐|
楚雄市|
盐边县|
安阳县|
安阳市|
汕头市|
全州县|
达孜县|
璧山县|
股票|
库伦旗|
翼城县|
广饶县|
平陆县|
和龙市|
葵青区|
措美县|
承德市|
新乐市|
吉林市|
济南市|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