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盡冬生,時光微步。靜默的冬日依舊掩蓋不住熱烈激昂的互學共進之心。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下午,雨花區教育局第一幼兒園金地二樓教職工之家里洋溢著一群可愛的幼兒教師的爽朗之聲和真切之情。在副園長羅圓圓的引領下,聚焦當下一線教師在每周四下午的混齡走班游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次貼地而行的互學式教研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含括走班游戲的困與惑、回顧定位、明晰混齡走班游戲的特點、分組研討、優化建議五個方面的內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交流經驗 思索問題</b></p> <p> 首先,就我園目前開展的混齡走班區域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及感受進行交流。李莎老師提到:與以往她所經歷的園所活動中,感受頗深的是我園在走班游戲中幼兒使用童年存參與活動,完成各區域任務后可得“愛心”,記錄幼兒的完成情況且真實反饋各游戲點位的參與度及活動價值;每個游戲點位內容明確,圍繞一種材料進行多層次的游戲,融合童年課程內容,具有延續性。就她所在點位——四樓表演區中,材料略顯單一,同種材料多,但面不夠廣,服化道三個方面可以更加完善且豐富。曾妍老師說出她的困惑:在她的游戲點位上,因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不一,手工能力存在差異,且幼兒喜歡花藝坊,導致每次的走班游戲時想要參與的幼兒消極等待時間過長。孫婷婷老師說,由于幼兒對游戲的操作步驟不熟練,需要老師逐一進行指導,教師時常忙不過來,但她想到了請大班幼兒協助幫忙,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同時,操作材料的收撿問題讓她有點焦慮,常常出現由教師本人在游戲后收撿一地的膠紙。這是幼兒園整個班級的現狀,只不過在走班游戲時更加外顯。副園長羅圓圓就該問題引導大家思考:關于幼兒習慣養成,各班級該如何有效進行培養?什么樣的常規才是好的、真正有序的?這一點引發大家深思。易樂老師就他所負責的“體能區”請求現場援救:切莫因幼兒喜歡體能老師就大范圍的鼓勵幼兒前往該區,導致點位“人滿為患”,活動效果大打折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厘清概念 明確方向</b></p> <p> 隨即,副園長羅圓圓帶領大家回顧幼兒園混齡走班游戲的含義及混齡走班游戲的開展意義。走班混齡區域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幼兒園里所有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一起串班、猶如進入到了“游戲場”,在班級區域活動的基礎上更加開放化,資源更加共享,氛圍更加自由輕松。關于幼兒園走班混齡區域活動的特點主要從幼兒、教師、環境三個維度予以分析。她分享到:走班混齡區域活動更具有開放性,它打破年齡、班級的局限,以個別化學習為前提。各個活動區域里都提供有充足的材料,滿足幼兒自主觀察、實踐、探究、操作。幼兒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的互動,幫助幼兒相互之間、師幼之間、幼兒與環境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同時運用原有經驗同化新經驗,從而建構新認識。為此,幫助一線教師厘清概念,清晰走班游戲的價值,明確材料與幼兒互動的意義,學會合理調整材料、運用材料,營造輕松自由且富有挑戰的區域環境,加強教師的觀察指導能力,從而逐步完善幼兒走班游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思維碰撞 做真教研</b></p> <p> 結合來我園觀摩走班游戲時各園所教師提出的建議,反觀我園走班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組教研。主要探討“走班混齡區域游戲的環境創設(即整體環境與材料)需要注意什么?”與“活動過程中的有效指導可以采取哪些支持策略?”兩個問題。研討現場,一片火熱,各抒己見。</p> <p> 小班組鄧慧敏老師進行分享:在環境的營造上,注重色調與風格的統一,如在“我愛我家” 的主題中,創設溫馨輕松的“家”的環境,緩解幼兒入園焦慮情緒;環境創設需有情境性;可以合理運用信息流程圖,幫助教師、幼兒梳理活動內容。材料的有效運用主要結合主題進行多樣化的、有層次的、序列化的投放,同時并圖文并茂的標識,幫助幼兒拿取合適的感興趣的材料。對于教師的有效指導主要從榜樣示范(對幼兒)、隱性指導(對教師)、個別化指導(幼兒差異)、教師通過參與活動的指導(平行介入、交叉介入)四個方面予以分析并總結。</p> <p> 中班組陳枚芳老師根據中班組教師的集體智慧予以說明:首先,區域的環境需要凸顯主題性,即主要結合當前班級開展的主題課程進行創設,注重環境的裝飾、幼兒的作品及材料的有趣,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材料可進行套餐式或菜單式的有效提供,幫助幼兒明確游戲內容,減少同伴爭執材料的情況。其次,在指導策略上,可利用“小助手”幫忙,進行“以大帶小”,加強幼兒日常習慣的養成,通過圖片、視頻、作品等形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在恰當的時候可進行頭口語言上的提醒或暗示,從而幫助幼兒獲得成功體驗。</p> <p> 大班組柳玉瑩教師分享到:在環境的創設中,可不規定相應的任務,可以只提供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由創造,拓展幼兒對材料的開發,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這過程中,需要有效累積幼兒的想法并拍照記錄,從而形成幼兒自發的后續學習經驗;鼓勵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融入活動的自主性、堅持性、專注度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優化建議 貼地而行</b></p> <p> 思維的碰撞,激蕩每個教師的心,大家相互認同、相互吸納。最后,副園長羅圓圓進行優化建議:1.全園可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統籌規劃,結合幼兒興趣選擇班級點位主材。2.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材料的游戲玩法,鼓勵幼兒探索,挑戰不同的游戲玩法,游戲后結合本區游戲情況,對玩法進行收集,師幼共同完善本點位的材料玩法。3.關注區域內游戲的過程性環境的營造。4.善用信息化材料,提供探索的線索,鼓勵探索的可能,而不是成為探索的禁錮。5.游戲貼紙的使用便于教師區分年齡段,但不能成為指導的唯一標準,教師應結合幼兒實際操作情況進行即時指導與調整。</p> <p>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聚焦教師真問題,扎實教研,相信每位教師在之后的走班游戲中將所得所悟所感落到實處,真正關注到幼兒的關注,做真教育。因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有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到達人的心靈深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恩施市|
小金县|
乌拉特前旗|
赫章县|
廊坊市|
星座|
万山特区|
西平县|
穆棱市|
山丹县|
轮台县|
绥棱县|
开远市|
息烽县|
铜山县|
延津县|
姚安县|
通州区|
庆安县|
邹城市|
陇南市|
长兴县|
綦江县|
秦安县|
报价|
黄陵县|
锦州市|
建平县|
抚顺县|
利津县|
太康县|
兖州市|
德清县|
阿克|
留坝县|
长沙县|
德清县|
泾川县|
沾化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