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現代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在紀念魯迅先生的大會上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英雄,我們的民族也非常敬重英雄。今天,我就來介紹我家鄉的一位解放戰爭時期的英雄---聶仲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烈士故鄉:</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1928-1952),男,晉城縣第五區南桑坪村(今澤州縣金村鎮南桑坪村)人。共產黨員,1952年犧牲于云南騰沖。</p><p class="ql-block"> 烈士的故鄉南桑坪村,位于晉城市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的直線距離不超過8公里。立村時間已不可考,村中古廟留有雍正十年(1732年)的古碑,估計至遲明末清初早已立村。</p><p class="ql-block"> 南桑坪北靠北桑坪,南連西街頭,東鄰鋪頭村,西毗東武匠,位于南北走向的一條山嶺高處,向東與鋪頭遙遙相望,向西則俯瞰東西武匠。</p> <p class="ql-block"> 南桑坪村有三大姓:聶、周、曹,此外還有王、劉、徐、郭等姓,這些家族在上世紀解放初期的土改前都已來村。其中聶姓人最多,周姓次之。據傳,劉姓、徐姓是從東武匠遷來,郭姓是當長工留村的。</p><p class="ql-block"> 南桑坪村聶姓曾涌現出不少著名的、富有才華的人,其中聶仲吾老師曾在金村中學、晉城二中任教,是一名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可謂桃李滿天下。另外還有原晉城市眼科醫院院長聶根補院長,他醫術精湛,德高望重,1992年在政府支持下創建晉城市眼科專門醫院,為無數學子帶來光明。</p><p class="ql-block"> 南桑坪村周姓有中醫世家之稱,在上世紀三、四、五十年代,曾出過一個名醫周如智,他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曾為很多游擊隊戰士、農會干部療過傷、治過病。在六、七十年代又有周玉瑛先生,曾供職于鋪頭公社醫院,他行醫幾十年,會泡制藥丸,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救活不少人。周姓還出現了原晉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周翔、晉城縣藥材公司經理周蘭亭等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 曹家也是英才輩出,其中曹發德先生原在鋪頭教學區任教,教學嚴謹,成績斐然,現已退休。雖八十多歲,但精神矍鑠,笑容可掬,是一個快樂的、勤勞的人。</p><p class="ql-block"> 南桑坪周姓還出過一個名人,叫周鳳歧,是何職位搞不清楚,聽老人說此人很有本事,古澤州城內有四大公館,其中就有周公館,與馬駿馬公館同時代,也就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很有名聲。(李來喜校長提供)</p><p class="ql-block"> 其次南桑坪在清末民初就出現了上黨梆子名伶曹二土、曹月孩,分別是上黨地區潞府戲和州底戲的領軍人物。(李來喜校長提供)</p> <p class="ql-block"> 南桑坪村的老村以一條東西向的街道為主街,與主街成丁字形的南街為輔街。新村則在西嶺上,以南北向的街道為主街。</p><p class="ql-block"> 這是東西向的主街(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南北向的輔街(下)</p> <p class="ql-block"> 村東有古廟-玄帝廟,還有一個東閣。古廟廟門南開,位于南北中軸線上。這是一個坐北向南、一進二院的古廟,上下兩院的落差較大,上院有正殿、東西耳殿、獻殿(俗稱卷棚)、東西廂房,下院有東西看樓、東西抱廈、舞樓、東西妝樓。只存有一通古碑,勒石于雍正十年,主要敘述毛家捐地于廟。毛姓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只留下了西嶺毛墳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這是村東古廟(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面南而開的廟門(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雍正十年存碑(下)</p> <p class="ql-block"> 這是2014年修繕立碑,聶仲吾先生撰寫碑文(下)</p> <p class="ql-block"> 二、英勇事跡:</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烈士1928年出生于南桑坪村一個貧苦家庭。</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參軍,加入晉冀魯豫野戰軍四縱,也就是劉鄧大軍的陳賡部隊。 在解放戰爭時期,晉城兵源基本都輸送陳賡部隊。晉冀魯豫野戰軍在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淮海戰役后,1949年2月又改稱第二野戰軍。</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至10月間參加聞(喜)夏(縣)、同蒲、臨(汾)浮(山)等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參加呂梁、汾(陽)孝(義)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1947年8月22日隨軍強渡黃河。</p><p class="ql-block"> 1947年9月參加豫西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參加洛陽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參加淮海戰役,由于作戰勇敢,榮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參加渡江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隨軍解放江西豐城。</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進入廣東英德,參加兩廣戰役,榮立二等功。<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聶仲福烈士此時在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14軍第41師第122團警衛連任班長。122團的團長是朱英,后為王守志,政委任永。</span></p><p class="ql-block"> 1950年3月隨部隊進抵云南騰沖,追殲殘敵。</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參加云南剿匪。隨后調入云南梁河公安中隊,任事務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因公殉職:</p><p class="ql-block"> 1952年,聶仲福烈士在參加剿匪行動時,把熱水讓給其他戰士,自己飲用了冷水,因此患病。經醫治無效,于1952年2月病逝于騰沖縣,被認定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1953年9月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見下圖):</p><p class="ql-block"> 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p><p class="ql-block">烈字第0141448號</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同志於一九四七年七月叄加革命工作在雲南軍區梁河中隊任事務長,不幸於一九五二年二月八日在雲南省騰衝縣病故光榮犧牲,除由我軍奠祭英靈外特懐哀悼之情,敬報貴家屬並望引榮節哀,持此證明書向晉城縣人民政府領取撫?金及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其家屬得享受烈屬優待爲荷</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 聶智睿陸先生</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賀龍</p><p class="ql-block"> 政治委員鄧小平</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九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是2014年更換新證書留存的資料:</p><p class="ql-block"> 烈士證明書</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同志,在革命工作中犧牲,被評定為烈士。特發此證,以資褒揚。</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p><p class="ql-block"> 2014年11月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是2014年新證書的附錄:</p><p class="ql-block"> 1952晉烈字第000668號</p><p class="ql-block">姓名:聶仲福</p><p class="ql-block">性別:男</p><p class="ql-block">出生時間:1928年</p><p class="ql-block">民族:漢</p><p class="ql-block">籍貫:山西澤州</p><p class="ql-block">生前所在單位及職務:41師122團,警衛連</p><p class="ql-block">入黨(團)時間:1947年3月</p><p class="ql-block">犧牲時間地點原因:1952年2月,云南騰沖縣,在革命工作中。</p><p class="ql-block">批準機關時間: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部</p><p class="ql-block">填發機關時間(蓋章):山西省民政廳,2014年9月28日</p><p class="ql-block">執政人姓名稱謂及住址:聶仲全,弟弟,13703562539</p><p class="ql-block">備注:請妥善保存,遺失不補</p> <p class="ql-block"> 四、家庭情況:</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烈士的父親是聶智睿,他父親生有二子,長子聶仲全,次子即烈士本人。</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烈士沒有子嗣后代。</p><p class="ql-block"> 長子聶仲全,生于1924年,育有六子一女,六子按長幼依次為聶小補、聶根補、聶珍補、聶衛補、聶小五、聶小六,女兒為聶紅梅。</p><p class="ql-block"> 聶仲福烈士去世后,先葬在云南騰沖縣疊水河國殤墓園,后有哥哥聶仲全到云南迎回骸骨,葬于自家祖墳。</p><p class="ql-block"> 對聶仲福烈士的祭奠,主要由聶根補先生義務承擔。聶根補先生是一位著名醫生,1948年生,他曾創建晉城市眼科醫院,為人謙遜,待人真誠,學識淵博,技藝超群,風度儒雅,心地善良,是南桑坪聶姓中的風云人物。</p><p class="ql-block"> 聶姓最近三輩的字輩為:智、仲、供。現提供出來,以示紀念。</p> <p class="ql-block">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用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p><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我們盡享太平盛世、陶醉美好生活之時,一定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用我們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奮斗告慰英靈,祭奠英靈。</p><p class="ql-block"> 2020.12.27</p><p class="ql-block">(聶仲福烈士的信息沒有進入1999年版《晉城縣志》“烈士英名錄”,這是首次公諸于世,感謝聶根補先生提供這些珍貴資料,以至于今天的我們才能了解聶仲福烈士的英雄事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兰考县|
左云县|
油尖旺区|
吴桥县|
夹江县|
余庆县|
靖西县|
巴塘县|
河东区|
沂南县|
巴彦淖尔市|
保定市|
全州县|
盐城市|
宜兰市|
丹寨县|
理塘县|
剑川县|
临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且末县|
庄河市|
阜宁县|
榆树市|
南岸区|
磐石市|
进贤县|
达孜县|
全南县|
宁晋县|
北川|
嘉定区|
东阿县|
安阳市|
梁河县|
大埔区|
潮州市|
松滋市|
三原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