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體學生、老師及各位家長朋友們: </p><p class="ql-block"> 在2022年農歷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特此祝愿各位同學、老師和各位家長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里有著新的收獲! </p><p class="ql-block"> “洋節”,顧名思義,就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節日,“洋節”主要有:2月14日情人節、4月1日愚人節、10月31日萬圣節、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誕節等。 平安夜、圣誕節等,這些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西方節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蘊和異域風情,加之一些機構和個人的極力推介,越來越受到中國一些年輕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機造勢,營造氣氛,吸引消費者,洋節的社會影響是越來越大,讓許多民族節日相形見絀。 </p><p class="ql-block">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文件要求,“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我們要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體現自身文化特色,彰顯華夏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自覺抵制過“洋節”,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守護我們的民族傳統,保持我們的文化基因,認同并支持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這是每一個華夏子孫對民族、對傳統、對文化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學校向廣大師生提出倡議:</p><p class="ql-block">1.堅持文化自信心,弘揚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向我們身邊的朋友及親人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p><p class="ql-block">2.理性思考,拒絕被動過“洋節”:理性地看待西方節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平安夜、圣誕節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與“洋節”有關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過節為名,在校園內懸掛與圣誕節相關的裝飾物品;不互贈與平安夜、圣誕節等“洋節”有關的禮物等。</p><p class="ql-block">3.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節日的系列宣傳介紹,向學生宣傳不過“洋節”的理由;各班通過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拒絕過“洋節”,倡導民族文化深入家庭,號召家長不帶孩子參加平安夜活動、圣誕節聚會等。家人團聚,贊天地之化育,我感恩,過春節!家人團聚,報四時之恩賜,我溫暖,過中秋節!家人團聚,感先賢之圣德,我學習,過端午節!家人團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遠,過清明節!家人團聚,孝親人之大恩,我感動,過重陽節! </p><p class="ql-block">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每個民族都有其傳承的節日,這是民族凝聚力的維系。在此,我們呼吁大家拒絕“洋節”,從我做起,傳承文明,過中國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突泉县|
涟水县|
江山市|
元氏县|
莱芜市|
荥经县|
于田县|
青浦区|
芮城县|
靖西县|
绥中县|
分宜县|
黄平县|
汽车|
东平县|
文昌市|
苏尼特左旗|
东宁县|
赤壁市|
贞丰县|
嘉义市|
宝应县|
衢州市|
临泉县|
莱阳市|
尉氏县|
雅安市|
湖南省|
嫩江县|
稷山县|
历史|
张北县|
平顺县|
临猗县|
克拉玛依市|
清丰县|
富顺县|
临高县|
齐河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