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葛根,時常讓我想起父親葛根古

火葦兒

<h5>  為什么我對葛根粉情有獨鐘?</h5><h5> 因為我姓葛嘛,這分明就是咱家的粉嘛!</h5><h5> 用姓氏而冠名的植物好象也沒幾個,而且我敢打賭,這個植物絕對和葛洪有關,是因葛洪用它救了很多人的命而命名的。</h5><h5> 而我父親的名字偏偏就叫葛根古!</h5> <h5>  上高中的時候,班主任彭老師曾問我:你父親一定是個學識淵博的人吧?</h5><h5> 我說:嗯?何以見得?</h5><h5> 彭老師:看你父親的名字就很不一般,一般人怎么能想到起這個名字呢?怎么把古字放在后面呢?</h5><h5> 我大笑:噓!天機不可泄露……。</h5><h5> ——葛氏一脈,亙古有之,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上古葛天氏,出自嬴姓,是黃帝后裔,以冊封地名為氏。</h5><p class="ql-block"><br></p> <h5>  我只是記住了父親告訴我的上下五代的派系:“舉德千古秀”。</h5><h5> ——父親是“古”字輩的,我是“秀”字輩的。男人名字叫什么什么“古”,就已經夠怪的了,而老家葛家灣的姑姑們,名字的后一個字,也全是“古”,比如葛華古、葛清古、葛云古……,感覺象是一群古墓派的道姑似的,施展肅穆大法,緩緩地從我眼前一一飄過。</h5><p class="ql-block"><br></p> <h5>  而父親葛根古,皮膚黝黑,五官和身材長的就象那葛根一樣粗壯、質樸、土氣,尤其是兩個小腿肚子和兩個寬厚的腳片子,完全是用圓的和扁的葛根拼湊在一起的。長在他身上也就罷了,最最糟糕的是,他他他遺傳給了我!!!</h5><h5> 今生今世,因為得了父親的真傳,我是徹底和“漂亮”、“氣質”、“溫柔”、“白皮膚”、“苗條”、“秀氣”等等這一切描寫美女的詞語無緣了。矮、黑、扁、粗,青面獠牙,不茍言笑,老土,成了我的主要形容詞兒,渾身上下,除了牙齒是白的外,沒有一處長的白了。更糟心的是,我這五短身材和粗壯的腿肚子硬是穿不成裙子啊!!!</h5><h5> 唉唉!我這一輩子啊,好想抱著葛根哭它個天渾地暗,哭它個山崩地裂,哭它個盤古重新再來一次開天辟地!!!</h5><p class="ql-block"><br></p> <h5>  父親葛根古木訥的很,一天到晚難說幾句話,一看就象是南方蠻夷之地遷移過來的山民。爺爺在父親九歲時就被土匪砍死了,奶奶在父親十三歲時也撒手人寰。父親這個葛家的“根”,就成了孤兒,靠給本家的地主老爺放牛得以生存下來,一直住在牛棚里與水牛相伴。</h5><h5><br></h5><h5> 呵呵,1926年出生的父親是不識字的,他只認得籮筐!</h5><h5> 父親不識字又有什么要緊,老天保佑他有一個健康地身體直至八十多歲,他光榮地完成了他作為孤兒的偉大使命,延續了葛姓的血脈,繁衍生息六個子女,不管里孫外孫,我們這一大家子,也算得上人丁興旺;而加持在他身上的“舉德千古秀”才是真正的學問,“德”才是人類立世長久的“根”:根深葉茂,德澤萬世;千古秀色,欣欣向榮!</h5><p class="ql-block"><br></p> <h5>  父親沒有學問,但卻算得上是個有“德”的人。</h5><h5> 我們農村通常有一個說法:后代興旺發達,有享不盡的福,是因為祖上行善積德的結果。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一個個走出小山村,跳出了農門,走向全國各地,實現了階層的跨越,大概也是拜父親這個“德根”所賜吧!</h5><h5><br></h5><h5> 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四十六歲了,因為他的相貌老成持重,所以自我有記憶開始,父親就是一個老頭子了。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還是很流行重男輕女思想的,別人家生了女娃還不停地生,是為了要個兒子,而我們家不存在這個問題,父親有了兒子之后也還是全盤接受后來的兩個女兒,而沒有把我們悶死(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里生了多余的姑娘養不活,是要用水給溺死的);別人家的女兒上個小學就行了,而我們的父親卻悶聲悶氣地說:“只要你們考得上,老子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上學!”</h5><h5><br></h5><h5> 父親木訥口拙,性格內向,不大會笑,臉上的肌肉好象總也拉不開似的。但長相刻板的父親對人卻很厚道,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里,經常有找我們家借糧食的、借農具的、請父親幫忙犁田耙地的,父親對鄉里鄉親、左鄰右舍總是有求必應,從不拒絕,給村里人打油總是滿滿的要溢出來,讓人感激不盡。外公外婆家的農活兒和日常做飯的柴禾,也都是父親包了,幾十年如一日,從無怨言。</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父親一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把我們姊妹六個健康地養活大了吧?!</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靠著一身蠻力氣和熟練的榨油技術,父親后來成為大隊油坊的一個出色的油匠,天天掄大錘砸油餅。也因為他的這身力氣,保障了我們有一個不算饑餓的童年,不象別人家里每個月只有二兩油吃。父親工作的油坊就在我家的背后,每天早晨四五點鐘,父親就會按時起床開動柞油機,手腳不停地忙碌一天,一直要忙到晚上十點多。加工量很大,一車車的花生、芝麻、油桐子、油茶子、棉籽從別的地方運來,榨好的油裝在大油筒里又被大卡車拉走,上交給了國家,一年到頭都有機器的響聲,父親也可以算得上是農產品加工鏈條上的一員吧? 從五十年代初20多歲一直干到八十年代初50多歲包產到戶為止,30多年一直不停地在為國家榨油。</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父親最過硬的品質就是在嚴把榨油的質量關上。他是個很固執的人,收購來的油桐籽、油茶籽、花生、芝麻、油菜籽和棉籽,不曬干曬透,是絕對不能開榨的,誰說也不行——據他說,不曬干,油料中含有太多水份,出油時會起很多的泡沫,會損壞機器,油也不能存放時間久了,很容易霉變,結果是吃不成全部倒掉,浪費和損失會更大的。——父親親手榨出來的油總是清亮亮的照得出來人影兒,上交給縣里也從來沒有不合標準返工重做的。這也為他贏得一個極好的口碑,鄉親們都愛從他的手里買油吃!大隊的油坊和油品也因為父親的過硬而在全縣出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那個絕大部分人都饑餓的年代,村里只有我們家的孩子才能經常吃到香香的油餅,過年過節地時候,父親還有能力到街上去買幾斤肉,香一下我們的饞嘴。因此小孩子們湊在一起玩兒的時候,我很為有一個油匠父親而自豪。</span></p><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這樣的一個父親,實在象極了葛根在饑餓的年代里為人們度荒而起的作用:可充饑,有營養,給人溫暖,讓人踏實。</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但父親的勞動付出也如廉價的葛根粉一樣,所勞所得令人心酸。油坊解散時,大隊結算工錢,父親領到了168元,這168元便成為我們家最高的積蓄,是父親30年為國家榨油的勞動報酬。</h5><h5><br></h5><h5> 但至少我們家從來不缺油吃。還有更心酸的——</h5><h5>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彼時我和四姐都還要上學讀書,一個上初中,一個上中專。父親已經六十多歲了,為了提高種田的收入,便將水庫下面的一畝多糧食產量很低的冷浸田種上了藕,冬天挖藕時很凍手,父親的手經常滿是裂開的口子,一畝地一個人挖最快也得二十多天。挖起的藕洗凈后,父親用板車拉到鎮上去賣,他不識字,也不會算賬,賣藕時常算錯了錢,也沒人退還給他,拿回來交給母親的錢總感覺對不住。每年辛苦勞累賣藕所得,最終只有三四百元,也是我們全家一年的最高收入。種糧食的收入就更低了,只有種藕的五分之一吧。</h5><h5><br></h5><h5> 除了種藕,農閑的時候,父親還會天天進山砍柴,每天一兩擔走十幾里的山路挑回家,砍夠了一板車,就拉到街上賣,那么一大車木柴,也才能賣三五十塊錢。</h5><h5><br></h5><h5> 也只有干過農活的人才知道這其間要付出多少勞力,用個時間概念來講,就是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頭,累死累活的,才能勉強支付我和四姐的學費。因此,長大后的我每次買菜都很少還價,遇到某個不會算賬的大娘,多找我錢了,我必然會退給她,這會讓我想起我的父親。幾分幾毛錢對于我微不足道,但卻是種菜人辛勤的汗水,不還價,算是對他們勞動的一份體恤和尊重。</h5><h5> 當年父親多給別人找了錢,為什么沒有人退還給他呢??!</h5><p class="ql-block"><br></p> <h5>  葛根粉拿在手上,無論貴賤,對于我都是沉甸甸的。</h5><h5> 每接觸一種農產品,便打開了一扇窗戶和另一個世界,才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酸甜苦辣咸。</h5><h5> 由父親一生艱辛的勞作獲得菲薄的收入而聯想到葛根粉的市場價格。我知道葛根從挖到沖洗、砸碎、磨漿、過濾、沉淀、晾曬的全過程,要翻山越嶺到深山老林里才挖得到,一個壯勞力一天才能挖百把斤葛根;而且葛根秋冬兩季才能挖,必須在三九嚴寒的天氣,才能捶得出來粉子沉淀下來;也知道野生的葛根出粉率不及人工種植的三分之一,勞動付出卻是人工種植的好幾倍。</h5><h5><br></h5><h5> 農產品大多是不賺錢的,如果用我所學的工業會計的成本計價方法,很多農產品的價格僅僅是勞動者的勞動力成本(收成不好的年份連勞動付出也會虧掉,白干了),不含農民自己的土地價格(工業固定資產每年是要計提折舊費的,什么費用都算進去了)、農機具和運輸費等其他的費用,不足勞動價值的十分之一。等你真正了解每個產品每個環節的投入,或者你的父母也是農民,面對他們蒼老而黝黑的面容,你一定會為農產品價格的低廉而感到心痛,根本不忍心與他們討價還價,只想盡可能地幫他們以合適的價格多賣一些,多換些錢。</h5> <h5>  但市場終究是按供求關系來決定產品價格的,沒人會象我這樣去按勞動付出來定價的。底層的廉價勞動,是整個產業的根基,才讓我們能夠享用物美價廉的商品。</h5><h5> 為此,我專門去找電商了解葛粉的市場行情,幾次到貧困村走訪貧困戶,而且還特地從網上買各種價格的葛粉試吃,品鑒它們的質量和口感有何不同。我也琢磨馬克思《資本論》中勞動價值和市場價格的關系,它們之間的不對等是永遠消除不了的,馬克思用了無比精準的幾個字:“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h5><h5> 更何況農產品市場的魚龍混雜,都是被二道販子們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做亂的吧?!葛粉市場也是如此。</h5><h5><br></h5><h5> 所幸,深山里還能找到和我父親一樣純樸厚道的人,他們的葛粉沒有摻假,我還能吃到深山里最純正的葛香味道,我也想為他們的誠實而吆喝!</h5><h5> 深山里野生的葛根,以我綿薄之力,我還能為你做些什么呢?!</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需要深山野生葛粉的朋友,請聯系1323569289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永修县| 灵璧县| 梨树县| 乌苏市| 青川县| 南雄市| 绥德县| 页游| 泰州市| 姚安县| 潍坊市| 都江堰市| 延吉市| 射洪县| 麻栗坡县| 博罗县| 驻马店市| 玉林市| 雅江县| 九龙县| 资中县| 潍坊市| 鄂伦春自治旗| 连云港市| 和龙市| 博野县| 离岛区| 盐池县| 仁布县| 东源县| 兴城市| 盐亭县| 开封市| 和硕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阳城县| 德格县| 玉龙| 扬中市|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