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攝影:葉旭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編輯:金石者</p> <p> 說起邊城,很多人以為是湖南鳳凰,因為那是沈從文的家鄉。但事實上,他筆下的邊城是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湖南省花垣縣茶峒鎮及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共同組成。</p> <p> 小說《邊城》采用浪漫主義手法,為讀者描繪出了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小山城。這個美麗的世外桃源,好似一縷清風,吹走了讀者臉上的塵土,帶來一絲溫馨。沈從文曾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p> <p> 該鎮位于重慶市秀山縣境東南,距縣城28公里,是重慶、貴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鎮中依然留存著眾多邊城的印跡:青石老街、三不管島、拉拉渡、翠翠島,一腳踏三省、風雨亭等。</p> <p> ——拉拉渡(又名千年古渡、洪茶渡口)系清水江上一渡口,具有近千年歷史。該渡口千百年來運載渝湘黔邊民和來邊城經商、旅游的客商。</p> <p> 翠翠島:以《邊城》小說中主人公“翠翠”命名的翠翠島,上世紀70年代隨著《邊城》小說的揚名和電影《邊城》的拍攝上映,邊城人在此沙灘上塑了一個“翠翠”雕像,以此紀念翠翠對愛情的忠貞。</p> <p> 洪安老街修建于山坡上,青石板鋪路,兩條河流環繞老街穿鎮而過,老街民居為百年古建筑,吊腳樓、屋頂翹角、木格窗花、舊式商鋪均體現出深厚的民族建筑文化底蘊。如今,已修復完工的民居風貌古樸典雅,木門、木窗古色古香,珠圓玉潤,細膩光滑,加上仿古造形,為古鎮增添了濃郁的文化特色。</p> <p> 村哥去了邊城之后,才真正的體會到沈從文《邊城》里所寫的那些,只是感受卻不是與他相同。有些地方只有你去了,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感受。還等什么呢,這樣具有人文風景的地方怎么還不上路。</p> <p>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著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茶峒城里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p> <p> 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nuó)送,儺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親。天保告訴儺送一年前他就愛上了翠翠,而儺送告訴天保他兩年前就愛上了翠翠,天保聽了后也吃了一驚。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p> <p> 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斗論勝負,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p> <p>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后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夫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老大唱的,卻得知: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后便去做生意。幾天后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p> <p> 碼頭的船總順順因為兒子天保的死對老船夫變得冷淡。船總順順不愿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老船夫只好郁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說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夾雜著嚇人的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后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p> <p> 《邊城》成書于1934年4月,那正是沈從文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季節。1931年社會雖然動蕩不安,但總體上還是稍顯和平,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著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寫了一個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給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條明路。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p> <p> 作品中女主人公翠翠的原型,是一個絨線鋪的姑娘。沈從文在行軍的途中,有一個叫趙開明的好友,在瀘溪縣城一家絨線鋪遇到了一個叫翠翠的少女,她長得俊秀。趙開明發誓要娶她為妻。17年后,沈從文乘坐的小船又停靠在瀘溪。他站在船頭上,回憶到翠翠的美麗形象,便朝絨線鋪走去,在門前意外地看到了一個和翠翠長得十分相似的少女,熟悉的眼睛、鼻子、薄薄的小嘴。沈從文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翠翠的女兒小翠。當年的翠翠嫁給了追求她的趙開明。這時她已死去,留下父女兩個。為了不打擾趙開明,沈從文沒有跟他打招呼,但感情上的震撼卻久久不能平復。翠翠,這個美麗、樸實的少女,他怎么也無法忘懷。1934年,他坐在院子里,在陽光下的棗樹和槐樹枝葉陰影間寫《邊城》時,翠翠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沈從文在《湘行散記·老伴》中提到:“我寫《邊城》故事時,弄渡船的外孫女明慧溫柔的品性,就從那絨線鋪子女孩脫胎而來。</p> <p> 《邊城》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于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欲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凈,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凈。《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欲泛濫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安阳市|
广安市|
江永县|
定安县|
伊川县|
宝应县|
漳州市|
天门市|
奉贤区|
尚义县|
太白县|
汨罗市|
枣庄市|
新沂市|
安岳县|
建阳市|
祁连县|
乡城县|
宁德市|
徐汇区|
墨竹工卡县|
永顺县|
鸡东县|
陆良县|
四平市|
崇明县|
衡南县|
正镶白旗|
丘北县|
宿松县|
措美县|
陈巴尔虎旗|
赤水市|
南召县|
海原县|
正镶白旗|
麻城市|
金昌市|
调兵山市|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