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歲年末又冬至,溫暖飄香餃子情。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吃餃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p><p>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同學們體驗民俗文化內涵,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校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學校的關懷,2020年12月20日下午,周口二高校領導在王曉峰校長帶領下,和留校的學生一起在餐廳包餃子、過冬至。</p><p> 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p> <p>王曉峰校長給高三學子傳授包餃子技巧</p> <p>高三年級主管副校長胡振偉給學生做示范</p> <p>高三年級主任田晨曦參與活動</p> <p>班主任代表朱煥昆老師</p> <p>教師代表陳可可老師</p> <p>高中三個年級各派一個代表參加包餃子比賽</p> <p>劉彤彤同學和馮華森主任比賽搟餃皮</p> <p>冬至的到來讓</p><p>我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p><p>同時也是我們新的開始,</p><p>小餃子兩頭尖,芳香飄飄幸福甜,</p><p>冬至冷餃子暖,尖尖兩頭心相連。</p> <p class="ql-block">冬至的餃子,包裹了希望,</p><p class="ql-block">冬至的餃子,煮熟了快樂,</p><p class="ql-block">冬至的餃子,咬開了幸福,</p><p class="ql-block">冬至的餃子,溫暖的甜蜜。</p> <p> 冬至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后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迁安市|
汉沽区|
江津市|
丹阳市|
新建县|
永安市|
宜兰市|
南皮县|
宜章县|
宁明县|
长沙县|
罗源县|
柏乡县|
巧家县|
黔东|
双流县|
张家界市|
临武县|
沙洋县|
灵宝市|
康乐县|
永宁县|
五大连池市|
湘阴县|
大丰市|
庆云县|
信阳市|
腾冲县|
泌阳县|
东乡县|
临江市|
盘锦市|
丹巴县|
清丰县|
成都市|
海丰县|
汝南县|
托克托县|
屏南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