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河南,獨具魅力的河南。底蘊深厚、氤氳古今的河南,風韻獨存 、姿色獨具的河南,我驕傲于你的歷史,享受于你的現(xiàn)在,更祝福你的未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題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浩浩蕩蕩的黃河岸邊,在泱泱大國的中央平原,在英雄圣賢倍出的地方,在華夏文明的發(fā)祥源頭,有一個上億人口的農(nóng)業(yè)大省,這里的人民喜歡豫劇,她的名字叫——河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里物產(chǎn)豐富,人杰地靈,地域遼闊;這里蘊育了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國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fā)明于河南。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流域是孕育華夏民族的搖籃,六大古都有三個在河南。坦蕩開闊的平原地理和悠久沉緩的文化節(jié)奏塑造了河南人憨實的個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拂去歷史的塵埃,沿著時間的長河,從春秋走來,從秦漢走來,從唐宋走來,從近代走來的那些河南人,一個個都是人格茁壯,性格鮮明,或察天觀道,或倚劍長笑,或游刃權謀,或詩筆作刀,無不熱血滾燙,豪氣沖天,一肩擔天下道義,一肩負百姓福利。他們從來都是那樣古道熱腸,或是激蕩著感天動地的仁道大義,或是充盈著悲天憫人的救世情懷。這體現(xiàn)在俠士武將身上,是忠肝義膽,是精忠報國;體現(xiàn)在文人官員身上,是憂國憂民,是鞠躬盡瘁。這種濃濃的入世情懷,生生不息,傳遞千年,一直激勵溫暖著每個中國人的心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河南,大河之南,一部河南簡,半部中國史,說的就是河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泡著血淚,這里的每一片草木都生長著智慧。這里有黃河奔騰入海的氣勢,這里有《愚公移山》志堅不移的信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河南人中,最有名的當屬老莊。這兩位道家先祖,雖也有報國救民之心,但卻選擇了“出世”之道。騎青牛瀟灑而去,御清風逍遙而游,縱是令人向往,消極避世,反璞歸真,也不失為一種曲線“救國”哲學,并歷來為統(tǒng)治者所用。面對慘淡人生,蕓蕓民眾,更多的河南人,憑著黃土賜予的豪膽,借著黃河賦給的熱血,選擇了更直接,更積極的“善其身,濟天下”的救世之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河南文人中,這種可貴的人文情懷,表現(xiàn)最明顯的便是鞏縣人杜甫了。這位大詩人,令人尊敬的只能用偉大來形容。他是如此深愛著這片土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怒,至今誦讀依然揪心的“三吏三別”,是他對暴政的諷刺控訴。這些美麗動人的詩句,不知溫暖了多少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想想岳大將軍那桿出神入化的金槍,是如何為柔弱的王朝挑起一面自信的大旗,想想岳家小將那雙所向披靡的銀錘,是怎樣給野蠻的夷族砸響警告的銅鑼。而那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又是怎樣激勵著中華好兒女,一代又一代,譜寫精忠報國的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個“包龍圖端坐開封府”的黑臉“清官”,又是如何在原則與人情,強權與道義之間巧妙平衡,用剛烈懲治邪惡,以智慧伸張正義。老百姓的“天地良心”,“清官情結”,也因為這位曾在現(xiàn)實存在過的精神偶像,平衡了許多,安慰了許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里還值得一提的河南人,便是1700多年前的南陽人張仲景了。被后世奉為“醫(yī)圣”的他,面對兵荒馬亂、疫病流行的慘淡現(xiàn)實,以最樸素的想法,最誠摯的情感,毅然選擇了救死扶傷、濟世蒼生的醫(yī)生職業(yè),做他所能做的事情。他寫就的《傷寒雜病論》,即便到了今天,依然在國內(nèi)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世代醫(yī)家尊為“醫(yī)方之祖”。</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當歷史滑過上世紀50年代,在炮聲隆隆的朝鮮戰(zhàn)場上,高吭激越的豫劇曲調(diào)正在響起:“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是的,那是河南人的驕傲,奇女子常香玉,正在率團義演。當年,就是她,不辭勞苦,全國巡演,竟為志愿軍募捐了兩架飛機。河南人的愛國情懷,一旦被激發(fā),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個奇跡來。需要補充的是,著名抗日英雄吉鴻昌將軍,也常眠在這片土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個蘭考縣的現(xiàn)代父母官焦裕祿,用全部的生命和激情來實踐“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想。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他以黨性認真地堅守著,用良知小心地調(diào)整著,讓行動仔細地填充著。如今,這個偉大的精神坐標,以紀念碑的形式矗立著。焦裕祿精神。九州傳遍,曾經(jīng)五十年輪。不忘鞠躬盡瘁,紅旗飄在心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俠士試劍,武士弄槍,歌者展喉,文士投筆,官員動腦,醫(yī)生用手,紛紛匯聚在那面獵獵作響的人文大旗下,大氣瀟灑,豪情勃發(fā)地堅守著中原文明的未曾陷落的城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除了那腔滾燙的熱血,除了這般豪爽的情懷,河南人也有其秀致明艷的一面。地域文化中,河南文人歷來就以想象瑰麗奇特,文筆精致艷麗著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拂去千年的塵土,參照先人的筆記,在艱澀難懂的甲骨文里,在銹跡斑斑地青銅鼎上,在殘壁斷垣的遺址里,在那碎片破皿的青瓷上,我們努力拼湊著這塊土地上曾經(jīng)閃亮的文明之光。河南人之所以為河南人,是緣于地域,是緣于歷史,是緣于血脈。讓我們再塑河南的精神鋼骨,再次挺撥中原人的腰板,氣吐?lián)P眉,用驕傲的豫中話大聲宣布:俺是河南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上善若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部分資料來自文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圖片/網(wǎng)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乌鲁木齐市|
深州市|
甘南县|
新蔡县|
平江县|
景德镇市|
土默特左旗|
思茅市|
蒙阴县|
万荣县|
铜梁县|
青浦区|
湟源县|
邛崃市|
永济市|
北海市|
泽州县|
获嘉县|
玛沁县|
华宁县|
棋牌|
雷州市|
临颍县|
福泉市|
游戏|
微山县|
永州市|
陕西省|
松桃|
铁岭市|
上杭县|
常宁市|
大竹县|
竹北市|
天气|
左权县|
四子王旗|
济源市|
修水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