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工筆畫論壇 </p><p>本素材摘錄自湖北美術出版社《國畫技法入門 一學就會 石頭畫法》,劉松巖編著,節選網絡共享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p><p>劉松巖,著名畫家,北京文史館館員。中國長城學會、中國老年書畫會、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三峽畫院、中國鐵道老年書畫會、中國清風書畫協會及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藝術顧問。他系統研究歷代名家技法,傳統功力深厚。啟功先生曾稱道他的山水畫“筆墨如繁弦密節,絲絲入扣。信可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者”。</p><p>斧劈皴山石畫法</p><p>山石堅硬者,棱角分明,石紋像用得斧劈開。畫這種巖石要用直線條,邊角用折鋒,有力度。斧劈皴在南宋時運用最廣泛,也是高峰時期。細筆稱小斧劈皴,粗線條稱大斧劈皴。</p><p>步驟一:勾。斧劈皴法適宜在礬紙或礬絹上作畫,紙或絲絹經過礬膠處理,不透水,不洇。此圖先用木炭條起稿,然后勾淡墨線。定稿后,將炭痕擦掉,再加濃墨線。筆頭多蘸墨和水(飽筆濕墨),線條強直有力度。木炭條起稿越輕越好,勾墨線后線條容易撣掉。如果撣不凈,熟宣(礬紙)可以用軟橡皮擦(生宣不能用橡皮擦)。↓↓↓</p> <p>步驟二:皴、擦。</p> <p>步驟四:設色。赭石:山石受光面。墨青(花青調淡墨):山石暗部、苔、草。草綠(花青調藤黃):地面。↓↓↓</p> <p>完成圖。雜樹葉用介字點,草綠色(花青調藤黃)。山石設色正面用赭石,兩側用墨青(花青調墨)。點苔用大圓點正鋒直戳(點厾)草綠色。</p> <p>披麻皴樹干與山石組合畫法</p><p>山水畫中披麻皴應用最廣泛,大多數樹枝樹干用披麻皴。山石不論何種皴法,都有披麻皴的存在。如以石為主的山水畫,平地土坡有時也用披麻皴。圖中的山石經多年風雨侵蝕而磨掉棱角,可用彎曲的線條表現,石后的樹,樹皮紋理一般化,很多樹種都是這樣的斜紋形樹皮,所以皴樹皮多用披麻皴。</p><p>步驟一:勾、皴。先用木炭條起稿,次用淡墨勾勒,后加濃墨。勾完墨線再將炭痕擦撣掉。披麻皴,墨稍淡于勾線,皴線學于勾線。↓↓↓</p> <p>步驟二:擦、點。點葉點苔,要有干濕濃淡,疏密變化。擦用筆肚,全側鋒,按皴的方向運筆,要筆干,墨淡。↓↓↓</p> <p>步驟三:染。先染淡墨,逐步加深。染點葉周邊用清水渲開。染石按輪廓線區分明暗。</p> <p>步驟四:設色。樹干及山石正面用赭石色。山石側面及底部用墨青(花青調墨)。樹葉及苔點用草綠(花青調藤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瑞昌市|
乐昌市|
江都市|
绥中县|
达拉特旗|
绍兴市|
镇雄县|
建湖县|
太白县|
梅河口市|
兴义市|
平谷区|
三门县|
象州县|
洛浦县|
嫩江县|
郧西县|
牟定县|
银川市|
高阳县|
响水县|
辽阳市|
上栗县|
常熟市|
登封市|
宜宾县|
湄潭县|
苏尼特右旗|
通河县|
通道|
霸州市|
扎兰屯市|
华亭县|
陇南市|
三原县|
宜城市|
通许县|
吉林市|
福建省|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