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范蠡是范姓,字少伯,始祖范武子的玄孫。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后隱去。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被后人尊稱為“商圣”,"南陽五圣"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后被拜為上大夫,輔佐越國勾踐。后定居于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財神。</p> <p>范蠡跟隨越王22年,足智多謀,身經百戰,又精于外交,對成就越國的霸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滅了吳國后,他又領兵向北挺進,渡過淮河,使得齊國和晉國也不得不聽從越國的號令。就這樣,范蠡被任命當上將軍。但是他得勝回到了國都,感到自己的名氣太大了,又深知勾踐的為人,于是就決定離開越國,他給越王寫了封信,表露自己的心思。他說:“我曾經聽說,主上有煩惱事,他的臣子應該為他分憂,當初你在會稽受恥辱,我們做臣子的人就應該為你去死,那時臣下沒有死,是想為主上雪此大恥。現在這個仇已經報了,我也該來領早先的罪過了。”勾踐不知說什么是好。勾踐說:“你真是一個誠實的人,我要把越國的江山分給你一半,讓我們共同享受這勝利后的果實。”范蠡這時似乎聽到吳王夫差在說話,他當時對伍子胥就是這么說的。范蠡說:“感謝主上不棄之恩,我實在受之不起。”說后就退了下去。范蠡決定偷偷地離開越國,在一個靜悄悄的夜晚,他騎著他心愛的馬,帶著他的妻兒走了。他不時眷戀回眼望了自己的祖國,眼睛里噙滿了淚水。</p> <p>他來到了齊國,他給自己的老朋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曾聽人說,飛鳥射完了,良弓就要藏起來;狡猾的兔子被抓光了,獵狗就要被煮吃了。越王的脖子長得很長,嘴像鳥喙一樣尖,我看可以和他共患難,卻不可和他共享樂,我勸你還不如早早地離開。”文種接到了這封奇妙的信,感到還是老朋友說得對,于是他就自稱有病不能上朝,這樣持續幾天,有人在越王面前進讒言,說文種想謀反,因為那些奸佞之徒實在嫉妒他的才能和功績。而勾踐也感到,越霸業已成,留著他已沒有什么用了,還會生出許多事來,就把文種叫到自己的身邊,對他說:“你教給我攻打吳國的七條計謀,我只用了三條就打敗了吳國,還有四條在你那兒,你還不如跟著吳國的國王去,試試你的計謀看是不是能救了他們。”就給了他一把劍,讓他自殺。可憐這位功勛卓著的老臣就這樣死去了。</p> <p>范蠡在齊國,改名換姓,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耕種,做商業買賣,就這樣勤勞數年,集聚了許多財產,他成了一個大富翁。齊國人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就推薦他為相國,他做了一陣,感到還是沒興趣。一天夜里,他在月光下散步,感嘆道:“我做官做到了相國,我掙錢掙到了成千上萬的財產,做人做到這點,也就不錯了。我的一切都過到了頂點,對我來說并不是好事。”于是就辭去相位,將自己的萬貫家財都分給窮人。又從齊國的大地上悄悄地消失了。他來到一個陶的地方住了下來,自稱為“陶朱公”,就在這個地方做買賣,開作坊,事業干得很紅火,很快,他又成了一個富人,人們都稱他為“陶朱公”,后代中國人也常以陶朱公來表示富裕。</p> <p>他在陶地生了一個小兒子,這個兒子長大之后,他的二哥哥殺了人,囚禁在楚國,范蠡的家人急死了,就想以范蠡自己的面子將兒子贖回來。但是,范蠡說:“殺人償命,這是天理,我的兒子也不能例外。但是我只有一個愿望,就是讓他不要在街上示眾。”于是就讓他的小兒子帶上許多的錢,放在一個麻袋里,馱在牛車上。范蠡的小兒子正要上路,范蠡的大兒子說他可以替弟弟去,范蠡知道這個大兒子平時辦事能力并不強,有點舍不得花錢,就不同意他去,但是他的大兒子說:“家中的長子應該幫助父親做最重要的事,現在弟弟犯了法,你不派我去,而派小弟弟去,別人不會說我是個不良之輩嗎?”說罷,就拿著刀要自殺,他的母親趕快來阻攔,說:“我看就讓他去吧,小兒子一個人去未必能救活,現在二兒子還沒有救成,就死了個大兒子,那不把我們的心都傷透了。”范蠡也只好同意他去。臨行之前,范蠡給他寫了一封信,要大兒子交給他的老朋友莊先生,并且囑咐他說:“到了那里,把這里帶去的黃金都交給莊先生,讓他代你處理,遇事千萬不要和別人爭論。”大兒子都答應下來了。他家是一個非常富的家庭,大兒子又偷偷帶著許多黃金。</p> <p>這位大兒子到了楚國,好不容易才找到莊先生的住處,本來他以為父親所結交的這位莊先生一定也是非常富有的,哪知到了那里一看,莊先生原來住在鄉村,房子七歪八扭,很不像樣,他穿過一大片野菜地才到了莊先生的家。范蠡的大兒子來到這位老者的面前,交上了書信,并且把車子上帶來的所有黃金都交給了莊先生,這位老者說:“你的事情辦好了,你趕快離開這里吧,千萬不要停留,即使你看到你弟弟以監獄里出來了,你也不要去問他。”他把頭直點,就告別了莊先生。但是他并沒照莊先生所說的那樣去做,他覺得楚國這地方很好玩,再說弟弟還沒有放出來,我回去怎么交代呢。這樣他就在楚國浪蕩起來了。在這期間結交了楚國的一些貴族,他們聽說是范蠡的公子,當然對他非常熱情。他也就把自己私自帶來的黃金送給這些貴族。</p> <p>這位莊先生雖然看起來很窮,但是他在楚國具有極高的威望,他的廉潔正直廣為人知,朝廷的一些大臣們都把他當作老師一樣對待。他接受了范蠡的金子,連一句拒絕的話都沒有說,這使范蠡的大兒子心里有點不快,心里嘀咕,這老頭也是一個貪財的人。而莊先生根本不想要他的一文錢,他是把金子當做信物,待事辦成后,他還要如數奉還,他對妻子說:“這是陶朱公的金子,如果我以后死了,來不及交給他,你定要幫我交給他,一點也不要動。”莊先生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去見楚王,楚王一見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非常高興,就向他請教治國之方,莊先生說:“我聽說治理國家必須以仁政,最近我看星象對楚國不利,大王當要注意。”楚王非常迷信,聽他這么一說,馬上緊張起來,就問如何辦是好。莊先生說:“只有辦好事,不能辦壞事。”</p> <p>于是楚王就準備大赦,他手下的一些人都知道了,這其中也包括那些接受了范蠡大兒子賄賂的人,他們連夜找到范家大兒子,告訴他這一情況,讓他放心,他的弟弟很快就要出來了。范家大兒子聽后高興極了,自己的弟弟就要出來了,父親不是擔心我不會辦事嗎,我這不是辦得很好嗎?但是又一想,我弟弟出來,這是國王的恩賜,那老頭白白地拿了我那么多的黃金,這還了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就登門去索取那錢財。他來到了莊先生家,莊先生大吃一驚,“你還沒走?”莊先生問。范家大少爺說:“我有點事還沒有來得及走,我聽說國王準備大赦,我弟弟馬上就要出來了,我特地來向您老辭行。”莊先生明白他的意思,就對他說:“你把帶來的黃金帶回去吧。”他也不客氣,就到后屋里取走了黃金。他駕著牛車,乘著月色,口中哼著小曲,心里高興極了,我的事辦成了,但是一分錢又沒有花,回去后,爹娘不知怎么夸我是好呢。這回他算錯了,范家大少爺走后,莊先生感到心里很窩囊,我活了這么大,被這小子輩耍弄了,這口氣他咽不下去。</p> <p>于是他又去面見楚王,對他說:“我上次說了星象不好那件事,大王果然要用做好事來破這壞星象,這太好了,但是我在外面到處聽到人們這樣說,陶朱公的兒子殺了人被囚禁在我們楚國,他家拿許多錢來賄賂我們楚國的大臣,你知道陶朱公是一個多么富有的人,所以人們都說,大王你不是為了憐憫同情人民才實行大赦的,而是為了陶朱公的兒子。”楚王一聽大怒:“陶朱公再富,與我何干,我們楚國難道稀罕他那兩個錢?”就下令將范家的二兒子先殺死,然后再實行大赦。</p> <p>這位一向精明的范家大兒子這時可像泄了氣的皮球,他踏上了歸程,有氣無力地駕著牛車,父親給他的黃金當然如數在,但是他車里又多了一件東西,這就是他弟弟的尸體。他到了家,他的母親和遠近鄰居看到范家二兒子的尸體,都很悲痛,惟有陶朱公一人不但不哭,反而大笑不已,人們問他笑什么,他說:“我知道他這去,他的弟弟一定會死,他不是不愛他的弟弟,只是他舍不得花錢。他小時候和我在一起,我們吃盡了苦頭,知道謀生的艱難,所以他生活非常節儉。至于他的小弟弟,他出生以后就看到我萬貫家財,他知道盡情地享樂,出門乘好車,騎良馬,花錢就像流水一般。我派小兒子去,就是看他舍得花錢。而大兒子硬是要去,并以自殺相要挾,而只好讓他去。他這一去,我就一直在等我二兒子的尸體回來。這是事情的常理,沒有什么好悲痛的”范蠡一生,三次迀移,但是他所到之處,一定有所作為,治國可以立奇功,理財可以致大富,他的德行,他出色的處世能力,贏得了后代無數人的贊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是李白為范蠡寫的兩句詩。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p> <p>范蠡的妻子并不是西施,雖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為家戶喻曉之事,但這終究是世人為圓才子佳人所道出的傳說,歷史上并沒有相關記載。而也正是因為歷史資料關于范蠡的妻子姓甚名誰也沒有一點筆墨方引得大家得出范蠡與西施的美好愛情。我們熟知的范蠡與西施相戀是在范蠡為越王勾踐尋找一個絕色美人獻給吳王夫差,擾亂其心智。而范蠡提出這個美人計也變成了這個美人計的實施者,遂在全國尋找美人,于是找到了西施。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p> <p>以上是范蠡(陶朱公)的一段歷史典故。古代的范蠡就是現代人的智慧老師,他明白地告訴現代人:“識時務者為俊杰,功成名就后要急流勇退,此為大丈夫也。” 范蠡能夠做到審時度勢,建功立業之后避免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劇發生。陶朱公很有經商的頭腦,他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判斷價格的漲落,他發現價格漲落有個極限,即貴到極點后就會下落,賤到極點后就會上漲。貴上極則反賤,“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符合現代市場規律。他就利用市場規律做生意發了大財,然后又將得來的錢散發給貧困人。舍錢財越多,得錢財越多,這樣持續“三聚三散”成為名副其實的財神。范蠡言傳身教,教育大家不要吝嗇,要懂得感恩。</p> <p>范蠡家財萬貫,不是舍不得花錢救二兒子,而是范蠡的大兒子過分吝嗇,不懂感恩,舍命不舍財,當然也存在因果關系的介入因素。吝嗇俗稱為小氣,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特別是有能力資助或幫助他人時卻不肯付諸于行動。吝嗇之人都非常計較個人的得失,遇事總怕自己吃虧,所以總是把自己利益放在首位。過分“吝嗇”是招致禍患的“前兆”,曾國藩言之有理“吝召殺”,也有許多歷史案例能夠證明“吝嗇”的嚴重后果,不勝枚舉,經綜合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p> <p>案例一、西楚霸王項羽驕傲自負,不可一世,再加上吝嗇的性格,為他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項羽進入咸陽后,火燒秦王宮,搜集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美女,準備都帶回江東。但是等到有人立下戰功,應該加封進爵時,項羽卻顯得非常吝嗇封賞:他寧愿把財寶都堆放在倉庫中,也不舍得賞賜給將士;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大印都失去了棱角,他也舍不得給人。這些都是項羽吝嗇的表現,也讓他大失人心,所以很多項羽陣營的文臣武將都跑到劉邦陣營去了。謀士陳平、武將韓信都曾經是項羽的手下,但后來都投靠了劉邦。劉邦除了自己老婆不能賞賜給手下有功將領之外,其余什么都可以,毫不吝嗇金銀財寶,所以他更加得人心,最后也得到了天下。項羽垓下兵敗的時候,還在埋怨老天說道:“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其實,項羽始終都不懂得自我反思,而吝嗇的性格就是他招致禍患的重要原因。</p> <p>案例二、石崇是西晉的大富豪,堪稱富可敵國,他曾經與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斗富”,而且還斗贏了。他生活極度奢靡,專門修建了供自己玩樂的“金谷園”;據說,里面的馬桶都是金子打造的。但是,石崇為富不仁,平日里十分吝嗇、小氣。好景不長,石崇因炫富招人嫉妒,被人污蔑為亂黨,遭到誅殺,夷滅三族。直到被裝在囚車上拉到東市,要被問斬,石崇這才醒悟道:“你們這些奴才是想圖我的家產啊!”羈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財害了你,為何不早點把它散發掉!”石崇無言以對,后悔莫及。最后,石崇的全部家產被查抄,自己也丟了小命,享年52歲。</p> <p>以上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有錢人不懂得行善積德,如果吝嗇不舍,遭人嫉妒就會帶來殺身之禍。貪心與吝嗇本是一體,兩者都是人為財死。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吝嗇是我的東西,別人碰都不能碰。究其原因就是源于沒有感恩心導致。人生少不了別人幫助才得以成長、成才、成功,別人曾經是我們的恩人,我們要知恩感恩,感恩幫助過我們所有的恩人。范蠡的大兒子送金子給莊先生又取回,所表現吝嗇、失信、忘恩,導致他二弟被殺。雖車上黃金如數還在,但車上多了一具男尸。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成是蕭何,敗也蕭何。”吝嗇不舍,沒人可憐,難辦成事,人算不如天算,聰明反被聰明誤。源于范蠡大兒子吝嗇,結果把好事變壞事。如果小兒子去定能辦成好事,他像范蠡那樣大方把錢交給莊先生就立刻會回家絕不多事。好事情看似是自然而然得到,受益人也不知道成功背后貴人冒險相助即把貴人得罪了,將貴人當仇人,恩將仇報。原先得到也要失去,后來甚致發生悲劇。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p> <p>英國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深受大恩而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僅一次因事而不能如期幫助不懂得感恩的人,她就說你如何不好、不近人情、小氣吝嗇,搬弄是非,不明真相的聽者,聽風是風,聽雨是雨。不懂感恩的人之言行,反而讓他的恩人感覺自己好像得罪了她、欠了她的債。不懂感恩的人共同特點總是以為:“我的事你必須無條幫助做,不必要贊美和珍惜對自己好的人。”人與人之間,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盡心盡力的幫助她,而她卻認為幫得不夠多、不夠完美,然后隨時隨處惡意傷害你。沒有感恩心的人很可怕,自私冷漠以自我為中心。受到別人恩惠卻不知道感恩的人就像《農夫與蛇》的蛇,給善良的人致命傷害。</p> <p>典故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滅吳復國后卻忘恩負義。文種就沒有范蠡那樣高度智慧,以為自己是復國的功臣,過于相信越王勾踐會善待功臣,便糊涂一時貪戀官場、執著官職、不肯放下。當讀完范蠡寫給自己的信夢醒時分后悔莫及,亦逃不過厄運被勾踐賜劍而死;也看到了莊先生以智慧應對吝嗇不舍、不懂感恩的人,以此作為明哲保身。基于此,進而言之,受恩于人,不忘恩情,得之滴水,報之涌泉;施恩于人,如同陽光普照為人類無私奉獻卻不求回報。</p> <p class="ql-block">回饋:實話實說,別人有特長,我沒有任何專長,讀書寫作是我最大的興趣。我對社會沒有特別的貢獻而深感不安,只想用寫作方法幫助社會大眾彌補自己的缺陷,這是我最大的愿望。讓中國老祖宗慈悲加持,致使字字生金、句句話成為美容品、篇篇文章暖人心。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初心和使命,如果夜晚失眠時讀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讓你睡安穩覺;如果心理痛苦時,讀我其中一篇文章,就能解除你心中的煩惱;當孩子不愿意聽父母教育時,讀我其中一篇文章,教育方法盡在其中。本來都是非常普通的文章,不如美友寫得好,只好向美友學習求進步,讓文章內容蘊藏深奧的哲理啟迪心靈。</p> <p class="ql-block">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創作者。如有侵權,聯系刪除。為取信于民,尊重歷史事實,在創作時候,閱讀大量史料求證,然后從智慧角度審視歷史;原創作品具有獨特性,貫穿古今通達未來。本人創作與眾不同的思維,把讀者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擇投稿“讀書筆記分享會”,主要是讓讀者開卷有益,懂得讀書寫筆記,養成讀書做筆記習慣。文章中的觀點,僅代表我個人。本人文化水平有限,沒有能力解答讀者所提出的問題,更沒有超強能力跟學者專家辯論。敬請放過我一馬,我會下定決心向社會大眾虛心學習。</p> <p>作者:黃勇哲</p> <p>2020年12月1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嘉鱼县|
秦安县|
伊宁县|
汤原县|
秭归县|
北碚区|
嵊州市|
分宜县|
平顶山市|
遂宁市|
贵德县|
姜堰市|
壶关县|
寿光市|
建宁县|
蚌埠市|
法库县|
新闻|
临邑县|
寻乌县|
泊头市|
阳曲县|
景谷|
阿拉尔市|
措美县|
靖西县|
乐安县|
大安市|
马边|
平南县|
郎溪县|
丰台区|
湟中县|
桑植县|
绍兴市|
汽车|
扶绥县|
铜山县|
博乐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