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鋪山崩塞河積水成湖。 靜寧縣城房屋倒塌 <p> 1920年12月16日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海原縣一帶發生的一次大地震。據1949年以后調查,地表斷裂帶從海原縣李俊堡開始向西北發展,經肖家灣、西安州和干鹽池至景泰,全長200千米。此震為典型的板塊內部大地震,重復期很長。</p> <p> 12月14日,在海原大地震百年之日,靜寧縣博物館組織文博自愿者,去細巷鎮一锨土渠口、界石鋪七里、李堡等地震遺跡考察,以紀念海原大地震百年之祭。考察隊在渠口、孫家溝地震堰塞地聽當地年長者關于海原大地震的軼事傳聞,接受了一次有意義的地方歷史文化的教育。</p> <p> 王烜詩文集。上世紀90年代,為了解王烜在靜寧從政時的史料,在他兒子王濬源處購買了他父親的文集,上下兩集。</p> <p>地震遺跡石碑碑文(王烜撰)</p> <p><br></p><p> 海原地震的發震時間為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歷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海原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緯36.7,東經105.7度。海原地震的基本情況是:宏觀震中位于還海原縣的西安州、大溝門至干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其經緯度35.38度,105.21度;震中烈度為12度,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面積2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波及南下、甘肅、陜西、青海、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個省、市、自治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極震區的海原、固原和西吉縣嚴重滑坡,僅在西吉縣的夏家大路至興平間64公里范圍內,滑坡就達31平方公里,在靖遠、會寧、靜寧、隆德4縣竟發生503處的滑坡。在固原縣的石碑塬一帶,發生了一個長達3500米的滑坡體,在會寧縣清江驛響河上游,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并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使東穴舟山區村鎮埋沒,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縣城全毀,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極重,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23.4萬人,傷及不計其數。</p> <p>渠口李善人家的后代,講述當年祖太爺一輩開挖堰塞、組織人力開展地震災害自救的義舉軼事。</p> <p>考察隊一行在渠口考察。</p> <p> 甘肅震災華洋救濟會靜甯縣疏河記</p><p> (王烜撰文)</p><p> 靜寧縣西三里有長源河,俗名苦水河。按舊州志所載,源發固原須彌山流入靜寧界,由北峽繞城而南七里與甜水河匯焉。民國九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酉刻,甘肅大地震,涇源道屬尤烈,靜寧城垣傾壞,村市為墟,人民復沒萬余,縣西齊祁家山崩,壓入長源河上流水道者凡七處。其西北曰七里鋪,稍東曰孫家溝,與之毗連者曰張家咀,又東日土公寨,其迤南曰米家埂子,曰韓家埂子,又南曰一锨土,累累阻水,使不得行。來年春,冰消流漲,積成渠澤,將溢,為居民患。本會為救災防患計,于是首議及工賑。先是靜寧周縣長廷元,以河塞為憂,立工程團疏濬之。適北京國際統一救災會方辦北五省早賑,以甘人柴君春霖因賑災請款,遂派其干事美人赫約翰君來甘調查,見靜寧災民疏河,以為得工賑意,函告本會,會議可決,遂從事焉。時周君調任皋蘭,亦來省,與前蘭州福音教士英人安君獻今共董其役,鳩工大舉。平頹山之高,濬汙河之深,以與吾人舒泛濫患。計一锨土工最巨,水道長九里許,土公寨七里鋪次之,其余四處較小……。民國十年九月,甘肅震災華洋救濟會立石</p><p> (摘自《王烜詩文集》)</p> <p> 我從小聽到的海原大地震——大地震發生時正值隆冬,聽奶奶講,我家的胡基砌的架子上房墻體裂開了一條縫子,能看見外的月亮。奶奶說地震壓死的多是住窯洞的居戶。住房屋人家幾乎沒有傷亡。其實地震在我們曹務鎮一帶,直接因災害受傷或死亡的人并不多,關鍵是深冬凍死了許多人。從窯洞里逃出來的難民,無處住無處吃,凍死餓死了一半人。</p> <p>老黨員的黨建情懷。</p> <p> 《上北京華北救災協會電》</p><p> 北五省災為尤重,山崩地裂,城市為墟,人民死亡二十余萬,牲畜壓斃亦數十萬,生者廬舍蕩然,衣食無藉,農失其田,商失其業,道絡所經,慘不忍睹。……東路會寧、靜寧、隆德、固原、海原為最重。</p> <p> 由于海原地震釋放的能量特別的大,而且強烈的震動的持續了十幾分鐘,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因此,蘭州白塔山公園的廟碑上用“環球大震”四個字來形容這次大地震,是最恰當不過了。歷史碾過了一個世紀。今天,地震造成的許多遺跡和景觀依然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曾發生的一切。</p> <p> 西吉縣地震嚴重,僅當地大小堰塞湖就有40多處。蘇堡鄉黨家堰是地震形成的世界上第二大的堰塞湖(世界一十震無資料可查)。</p><p> 西吉震湖位于西吉縣城西南約32公里處的蘇堡鄉黨家岔村,是 1920年寧夏海源8.9級大地震后形成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地震湖。西吉震湖形狀狹長,原湖水面積約80平方公里,現有水面東西寬600米,南北長約 3110米,總面積達186萬平方米,平均水深約12米,最深處達27米。</p> <p>村民的講述是真實的,老人的記憶是有史可查的。</p> <p>渠口地震遺跡地。</p> <p>考察隊</p> <p> 歷史上的今天: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摘錄)</p><p> 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歷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原甘肅省海原縣(今寧夏自治區海原縣)發生里氏8.5級大地震,這是中國有地震記載歷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余震持續了三年時間。</p><p> 今天,2020年12月16日,距離海原大地震災難的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100周年。</p><p><br></p><p> 海原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緯36.7,東經105.7度。震中位于海原縣的西安州、大溝門至干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面積2萬平方公里。這次地震波及寧夏、甘肅、陜西、青海、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個省市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p><p><br></p><p> 極震區的海原、固原和西吉縣嚴重滑坡,僅在西吉縣的夏家大路至興平間64公里范圍內,滑坡就達31平方公里,在靖遠、會寧、靜寧、隆德4縣發生503處的滑坡。在固原縣的石碑塬一帶,發生了一個長達3500米的滑坡體,在會寧縣清江驛響河上游,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并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造成村鎮埋沒,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縣城全毀,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慘重。</p><p><br></p><p> 由于海原地震釋放的能量特別的大,而且強烈的震動的持續了十幾分鐘,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蘭州白塔山公園的廟碑上用“環球大震”四個字來形容這次大地震。</p><p><br></p><p> 海原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數字是世界上除了1556年陜西華縣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外最多的一次。1922年八、九期《地學雜志》資料表明,這次地震共死亡人數234117人,也有統計數據顯示死亡27.34萬人,傷者不計其數。海原和固原損傷巨大,其中海原縣死亡73064人,占全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固原縣死亡39068人,通渭縣死亡人數18208人,靜寧縣死亡人數15213人(實為32000人)。地震還壓死砸死大量的牲口,城鄉房屋窯洞全部倒塌。這次大地震給震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災情十分慘重。</p><p><br></p><p> 地震發生在交通閉塞,幾乎與世隔絕的六盤山山區,當時由于軍閥混戰、兵荒馬亂,北洋軍閥對巨大的地震災難無力救助。時逢冬令,天寒地凍,災民又繼續死于凍傷、饑餓、瘟疫之中。據當時《陜甘地震記略》一文報道,大震后災區人民“無衣、無食、無住,流離慘狀,目不忍聞;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復值嚴寒大風,忍凍忍饑,瑟瑟露宿,匍匐扶傷,哭聲遍野,不特餓殍,亦將強比僵斃,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這就是當時海原大地震災區慘況的真實寫照。</p><p><br></p><p>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文獻顯示,時任甘肅省省長張廣建曾以“十萬火急”致函大總統,請求支援,但致函的時間已是地震過后一月余。在這之前,12月29日,張廣建也曾和甘肅省議會議長王世相等人向內務部致電求援。一直到地震發生5個月后,內務部、教育部和農商部才協同派出謝家榮、翁文灝等6人,前往災區進行歷時4個月的實地考察。這次考察所形成的報告,在中國地震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p><p><br></p><p> 海原大地震波及平涼各縣,死亡人數近5萬,也是平涼有史以來震級最大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現存檔案資料記錄平涼各縣死亡人數:靜寧縣32000余人,華亭縣7000余人,涇川縣5000余人,平涼縣3000余人,莊浪縣1000余人,崇信縣900余人,靈臺縣1000余人。</p> <p>堰塞地淤平的河道。</p> <p>渠口堰塞開挖的地方。</p> <p>記者拍攝地震遺跡。</p> <p>考察隊員。</p> <p>渠口李善人后裔</p> <p>講述人。</p> <p>采訪講述人。</p> <p>七里鋪九十多歲的講述人。</p> <p>孫家溝堰塞遺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萍乡市|
海淀区|
新乐市|
马鞍山市|
孟村|
山东省|
八宿县|
澎湖县|
广宗县|
德阳市|
顺平县|
利川市|
兴国县|
青阳县|
布拖县|
巫溪县|
鄂州市|
麟游县|
连平县|
西宁市|
锡林浩特市|
西青区|
宜兴市|
漳州市|
舞钢市|
老河口市|
始兴县|
浦县|
龙里县|
曲靖市|
东莞市|
武义县|
西宁市|
自贡市|
蕉岭县|
平江县|
宁陵县|
蓬莱市|
富民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