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記英山縣楊柳灣鎮三門河中學道德講堂第一期人物 吳雪梅 張國強</p> <p>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p><p>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的職業便是培養這萬里挑一的有趣的靈魂,今天,請隨著90后的筆者一起,去探訪三門河中學道德講堂第一期人物。</p> <p>知命之年,堅守三尺講臺;</p><p>攜手雙眼幾近失明的丈夫,走過珍珠之婚,不離不棄;</p><p>這就是我們的雪梅老師,我們稱她“吳姨”,今天與大家分享吳姨的從教故事</p> <p>今天,我選擇用拍照的方式記錄吳姨的這封寫給教育事業的親筆信,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了了幾千字可以記錄,但決不能把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寫盡。</p><p>這封信,給筆者我的更多的不是共鳴,更多的是震撼!尚未進教育之前,我以為的教育是為學生付出,但我不知道這個付出不是一個人的事業,是一家人一起的付出;初進教育,我以為的教育是站好自己的的每一班崗,但我不知道一崗雙責;在教育事業中磨煉了幾年,我以為的教育是盡心盡力,但我不知道這種盡心盡力的事業可能是30年、40年如一日的付出……</p><p>都說,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p><p>其實,師者,無血親勝似血親者!</p> <p>接下來,跟大家分享可可愛愛的張國強老師的從教故事</p> <p>酸甜苦辣從容過 李艷桃夭樂悠悠</p><p>各位老師,中午好,</p><p>時光荏苒,一晃我的教師職業生涯已過去了三十余年。回想起這三十多年的教書育人工作,我和在座的很多同仁一樣,嘗遍了身為教師的酸甜苦辣。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小事。其實我所做的事在座的各位都做了,甚至說你們做得更好。承蒙各位的厚愛和抬舉,要我在這里講述一下我的教書育人的故事,那我就在這兒拋磚引玉,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這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心酸辛苦和甘甜。我發言的標題是:酸甜苦辣從容過,李艷桃夭樂悠悠。</p><p>初出茅廬嘗心酸</p><p>這兒我講一講與我們三門河中學曾經的校長姚旭光校長認識的過程。1989年秋季的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課,這時,一個小伙子站在教室前門口,他向我招了招手。我便放下課本,走出教室,來到他跟前。我問他要找誰。他問我你就是張國強張老師?我點點頭問他找我何事。他說我特地來會會你,看看你是何許人也。我給我班學生布置一篇作文:我最敬愛的老師。你曾經的學生都寫的是你。他們把你描述成一個完美無缺的老師。我來見識一下你是哪路神仙。我是你曾經的學生現在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姚旭光。此后我倆成了很要好的朋友。</p><p>他的學生一年前曾經是我的學生。一年前我畢業被分配到翠蔭堂小學擔任六年級一個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附帶全校的音樂和體育。初出茅廬精力旺盛,熱情高漲并且與學生的年齡懸殊也不大。成天的和學生一起摸爬滾打,為了管理好男生寢室紀律,有時甚至睡在男生寢室。與學生推心置腹,成為學生的好朋友。作為老師兼班主任,我與學生約法三章,凡違紀者受到體罰。學生們都很聽話學習也非常努力。但是有一天我帶領學生在學校后的山地里種麥時,一位男生因爭奪勞動工具時與一位女生發生爭吵,男生爆粗口罵了女生。我隨手就給了該男生一個耳光。當時所有的學生都很吃驚,被打的學生只是默默的流淚。可是到下晚自習時,有學生告訴我那位學生還在教室里哭。我連忙趕到教室,看到伏在桌子上抽泣的他時,我內心感到酸酸的,后悔自己方法太簡單粗魯,并且告誡自己以后一定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p><p>我與他交談了很長時間,才了解到他的家境。原來他的父母幾年之前到安徽什么地方也不知干什么。后來田地到戶之后又回來,村里連田地都沒有分給他。他的學費糧食全靠她父親在外幫人做做零工換來的,年關到了,他父親就到每家每戶送財神,換些吃的或者零錢。灣里人都欺負他家。聽到這里我更感到心酸,我也理解他哭的原因,可能他認為老師和學生也在欺負他。</p><p>自此后我非常注重他,關心他,時常找些舊衣服給他,有時還買些米給他在學校吃。學校或者學區有什么活動我都推薦他參加。他很聰明,也得了很多獎。在高中畢業后,他考入了合肥工業大學,現在在鞍山工作安家,他的家庭面貌從此改變。</p><p>特殊時期品艱苦</p><p>年紀稍大點兒的老師都經過一段特殊艱苦時期,那就是開始普九的那段時間。</p><p>艱苦之一:灣灣走訪控流失。</p><p>那段時間,每到冬天就有大量的學生流失輟學。為了控制流失我們走遍了當時三門河鄉村村灣灣。我班有個姓吳的家住陳巖的學生,由于家境較差,自己思想也有問題,因此不想讀書。我走訪了三次,以他的家長談心,與學生本人談心,鼓勵他努力·學習來改變家里的面貌。最終他安心的完成了初中學業,并且考上了雷店高中。當時真的是走訪,到陳巖路途遠并且全靠走。其實當時由于各種原因面臨輟學的學生很多,我們不厭其煩的家訪,耐心做工作,使這些學生最終都完成了初中的學業。</p><p>艱苦之二:債臺高筑為學生</p><p>那段時間,學校收費項目很多,金額較大,我每期都要為學生背一千多或者是幾千塊錢未收齊的學費債。學校無奈之舉就是將學生的欠款分到班主任,由班主任分攤到各位科任老師。為了配合老師收錢,學校每期臨近考試就將學生放回家,返校時要交齊欠款。我作為班主任從未將我辦的欠款分攤給科任老師,也沒有將學生放回家拿錢。我都是自己登門去收錢或者跟家長約定交錢時間。我班的姓鳳的學生,家境貧寒,父母都不是很靈活的。這位學生衣服很少,更不用說學費錢了,為了不讓他輟學,我跟本不提學費的事,每次上面有救濟衣物時,我總是先選幾件留給他,記得有一次我在捐贈的衣服中給他選了一件皮夾克,這件夾克伴他度過了初中階段的三個冬天。他在中學畢業時還欠我五百多款錢。還有聞家溝的一位聞姓的學生,初中學畢業還欠我七百五十元錢。記得有一年年底,我到會計室結賬,結果是我還欠學校六千多元,其中學生欠款八千八百款。我寫下欠條,最終向學校借了兩千塊錢回家過年。要知道我當時的一年工資還不到八千塊咧。但是我沒有因為學生欠款的原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p><p>艱苦之三:自己動手改校貌</p><p>我們三門河中學原是陳氏宗祠,為了改變學校的面貌,使其成為學校,我們在校長的帶領下,自己動手拆除舊房,我們自己動手修水泥路,我們自己動手鋪水泥操場,現在挺立在學校操場邊的那些香樟樹就是我們沒人挖一個大坑栽下的。當時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就是先鋒隊,推板車,抬水泥,拌混泥土都是我們自己干。一天勞動下來滿身灰塵,精疲力竭,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學校就是在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地發展到今天的。</p><p>其實,還有艱苦之四,艱苦之五……教書育人的艱辛是寫不完的。這些是我、我們這一代教師永不磨滅的記憶。</p><p>歷經酸苦終有甜</p><p>在過去的三十多年的教書育人過程中,我一直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顧全大局,從不斤斤計較;關愛學生,愛生如子。我學生現在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老師你教給了我怎樣做人。你的一句鼓勵激勵了我。使我有了今天的樣子。昔日的我的那些債主,今日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還清昔日的欠款,還時常給我捎來問候。昔日即將輟學而被我勸留下來的學生已是混的像模像樣的。</p><p>這兒我向大家解釋說明學生給我買西裝的事。……此時此景我滿心甜蜜,當然并不是那套西裝,那件襯衫,那條領帶,那束鮮花,那些禮品,而是濃濃的師生情。</p><p>最后我以我為我自己從教三十年而胡謅的一首詞作為本次發言的結尾: 鷓鴣天 從教三十年有感</p><p> 三尺講臺卅春秋</p><p> 三寸粉筆展風流</p><p> 只為此時勤耕種</p><p> 豈期來日定豐收</p><p> 霜侵鬢 雪染頭</p><p> 俯首甘為孺子牛</p><p> 名利如斯東逝水</p><p> 李艷桃夭遍九州</p><p> </p><p><br></p><p> 張國強</p><p> 2020年12月4日</p> <p>讀完張老師的這篇“小傳”,我的第一感受是張老師謙遜,真誠!</p><p>能夠陪著自己的單位一起成長,應該是這一生最珍貴的經歷吧。在看著這個地方一點一點變得更好,自己的人生也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變得圓滿,個中酸甜苦辣,也是一紙道不盡的人生啊!</p><p><br></p> <p>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p><p>李熟枝殘,種花容易樹人難</p><p>幽谷飛香不一般,</p><p>詩滿人間,花滿人間</p><p>英才濟濟笑開顏</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饶河县|
定襄县|
广宗县|
襄樊市|
岳阳县|
大渡口区|
萨迦县|
紫金县|
澜沧|
成都市|
芮城县|
绍兴县|
奉节县|
惠东县|
定西市|
淳化县|
海林市|
白山市|
云和县|
乾安县|
鄂托克旗|
义乌市|
额尔古纳市|
阳信县|
新邵县|
宝兴县|
卫辉市|
襄樊市|
手游|
北辰区|
当雄县|
尼玛县|
安福县|
连城县|
张家口市|
扎鲁特旗|
白沙|
华亭县|
新丰县|
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