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七天,瀘水六庫鎮到貢山。一路沿著怒江前行,路非常好走,限速40公里/小時,走了248公里的美麗公路G219,正好沿途邊走邊玩走了十個小時,一路經過的景點都還不錯,有老姆凳看基督教堂,看怒江第一嘯、石月亮??等景,本打算在福貢找地方住,看看時間還早繼續前行,到晚上七點才到貢山。</p> <p>G219美麗公路標識</p> <p>老姆登村是個不錯的旅游景點,由于時間緊只是在村附近走走,沒有更加深入的游周邊景致。</p> <p>最美村寨</p> <p>老姆登村中設有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可以領略皇冠山的壯美。觀景臺視角開闊,向南向北遠眺,視野可極盡數公里,是觀賞怒江大峽谷的理想位置。站在這里,可以俯瞰怒江由北向南在碧落雪山和高黎貢山山腳緩緩流過,也可看到蜿蜒的盤山公路。</p> <p>“老姆登”是怒族語的音譯,意思是“人喜歡來的地方”。一座建在懸崖邊上,紅白相間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走到教堂前,看著遠山近草,那種鄉村教堂的樸素和自然真的會讓人心靜如水。紅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愛世人”字體鮮艷。</p> <p>從瀘水六庫鎮出來就看見怒江的這個灣,雖然還沒有到真正的怒江第一灣,但是這個灣看上去也很美,權當提前預熱怒江第一灣啦??</p> <p>路上沒什么車,遇到好的景點,三臺車就這么停下來拍拍拍,把美景都留在手機里相機里等回家后慢慢品。</p> <p>石月亮景點,就在路邊,有停靠觀景臺。</p> <p>石月亮觀景平臺,當地小孩很聰明,也許是見游客多了只要給東西吃,很配合拍照??</p> <p>兇猛的怒江</p> <p>到達貢山是個小縣城,到處找住宿比較難,這里主要是走丙察察線必經線路,自駕騎行的都要在此住一晚再出發,酒店條件不咋樣還貴,本來就是高原不能大動,酒店還沒電梯,搬動一下行李就要踹三踹,好在我們入住的瀘貢賓館酒店有搬行李服務。</p> <p>貢山的早市好多菜都不認識</p> <p>這個是南瓜??</p> <p>肉也很貴</p> <p>第八天,今天安排先去獨龍江,因進入獨龍江有一段隧道僅上午開放,進去后必須住一晚才能返回,所以一早就往獨龍山趕,但早上天氣不好下雨而且越下越大,走到獨龍江景區大門可惜關閉了。主要原因是5月大雨使得好多公路景區沖毀,為了安全起見當地政府封閉了景區。</p> <p>事先不知道這些公告,盲目進去走到關卡不讓進入了,多走了往返50公里山路又返回貢山加油。</p> <p>只能在景區門口拍拍了</p> <p>攻略說丙中洛沒有加油站??,只好從獨龍江返回貢山加油再出發去丙中洛,由于G219公路有一段路因下雨??被沖毀正在搶修,剛出鎮就封閉了G219公路不能走,只能走怒江公路對岸村道,都是單邊放行,雖然貢山到丙中洛只有80公里路程,由于路不好走,又是雨天,車輛都堆積在村道,大約二三十公里路繞道走了2個多小時,最后走回219公路景色又美,所以邊走邊拍直到下午一點才到丙中洛,辦理入住怒緣主題酒店。</p> <p>記錄一下路況,車輛等著單邊放行排隊,還沒進丙察察就開始出現險惡路段了。</p> <p>道路被沖毀正在趕修的村道</p> <p> 走回G219國道后雨過天晴,沿途美景隨處可見,怒江第一灣,丙中洛觀景平臺等等,停下車來拍拍照。怒江第一灣。長1540公里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來,在滇藏交界處的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大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這里的江面海拔約1700多米,氣勢磅礴,風光旖旎,水勢緩慢,兩岸風景獨好,東西往來的人常在此泛舟或坐溜索過江。</p> <p>怒江第一灣路遇一對山東騎行勇敢者。</p> <p>終于到達丙中洛,丙察察起點。這里的景色很美,有地標必須打個卡。</p> <p>全體來個合影??打卡</p> <p>遠眺丙中洛鎮</p> <p>中午吃飯遇見持槍核彈的軍人,只能拍拍他們的裝甲車。</p> <p>只能一輛車通行的怒江吊橋</p> <p>丙中洛重丁天主教堂</p> <p>丙中洛普化寺</p> <p>普化寺的轉經筒</p> <p>寺內沒人,我們玩起了無人飛機航拍</p> <p>寺外遇見小朋友,很配合的拍照,還把吃的冰棒弄掉了。</p> <p>普化寺附近一片綠植,漂亮的景色</p> <p>第九天,從今天開始走丙察察線,丙察察全程305公里,丙中洛到察瓦龍81公里為第一段,察瓦龍到察隅224公里為第二段。走丙察察線,都說左邊是天堂右邊是地獄,首先心里上就有懼怕心里,更是擔心天氣不好。早上起來又是雨天??,走這條路多了一份不安,行程已定只好走,走在左邊是怒江右邊是峭壁的碎石路、還有塌方大石攔路大流沙的路上還是緊張了一陣子的,許多人在丙中洛聽說要走這種路段不敢走都返回了的,我們一行沒遇到惡劣天氣運氣好,還有就是夠勇敢。丙察察線最艱難的進藏之旅。</p> <p> 丙察察線就是丙中洛鎮經擦瓦龍鄉到察隅縣一段未經修繕的碎石路,據說這一段是目前進藏最近的一條線,受到大多數自駕探險游人士的青睞,這條公路是G219的延長線,左邊是怒江右邊是峭壁,由于受天氣環境影響,經常有滑坡泥石流現象發生,特別是丙中洛到察瓦龍這一段雖然只有80多公里路程,是最難走最危險的一段路,最近由于雨水多探險的車比較少,我們幸運沒遇到下雨走了過來,當然遇到的險情也不多,少了些刺激與激動[呲牙]多了一份安全。進入西藏過檢查站警官說這條路明年開始改造需要3-5年時間,即使自然災害會毀損道路,但至少不會再有這種爛路,自駕尋求刺激和冒險的趕緊了。</p> <p>丙察察線途中的景點,云南境內的霧里村,我們停車玩了近兩小時。村莊很原始,出了丙中洛第一站到了霧里村,走進村落就像回到了過去,古村古屋古橋古棧道,古老的運輸方式和古耕作方式。。。石頭皮屋頂,破爛不堪的橋,騾子作為運輸工具,唯一感到現代氣息就是小孩穿的蜘蛛俠衣服和燦爛的笑容??。出村走過左邊川流不息的怒江,右邊驚心動魄巖石峭壁的霧里村茶馬古道,經過行車橋步行橋和已停用的破橋三橋,上車繼續往目的地擦瓦龍前行。</p> <p>霧里村又名翁里、五里、伍里,是一個位于丙中洛北約10公里處的小村子,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園風光"來形容她。霧里村美得讓人窒息。大片大片濃密的綠中,一座座高腳木樓輕盈地錯落著。木樓屋頂,一層層石板折射著淡灰色的光。清晨云霧繚繞,和著炊煙,實為人間仙境!</p> <p>霧里村只有早上游玩最好,在云霧繚繞的高山下的村落顯得格外的安靜。</p> <p>村里的孩子</p> <p>翻好地播種的農民</p> <p>主要運輸工具就是馬匹</p> <p>人拉肩抗的勞作方式,太古老。</p> <p>一座座霧里小樓,在云霧山水間,一如千百年前,畫在青山間,融在怒水上,天地人,渾然天成,共同延續著生命,享受著時光,記憶著歷史。</p> <p>石屋頂,顧名思義就是山上像樹皮一樣的石頭拿來蓋屋頂。</p> <p>就是這種像樹皮一樣的山石蓋屋頂</p> <p>遠遠地望去,一條在山體上人工琢出來的縫隙,在綠色中蜿蜒、微微綻開,這是通往霧里村的茶馬古道,順著一塊石板上紅色字體"霧里人家"的紅色箭頭,踏上茶馬古道,古道崎嶇,只夠一人通行,貼著山體一側行走,沒有任何遮擋的另一側,腳下懸崖陡峭、怒江水滾滾。</p> <p>古老的茶馬古道??沿著怒江邊行走有些膽戰心驚。</p> <p>三座怒江橋分別代表著霧里村經歷的不同年代,廢棄了的秋那桶朝紅吊索橋、現在可以行走的吊橋和公路橋。</p> <p>出了霧里村經過這個老虎嘴和雞爪骨隧道就臨近西藏界內了。</p> <p>大約走十來公里就進入西藏境內了,原來G219的瀝青路面沒有了,全都是碎石路了</p> <p>剛進入西藏邊境就開始有檢查站查驗身份證件和駕駛證件,然后就開始了在這種路面的行走旅程,除了這些個坑外還有碎石搓板路。西藏的條件從公路就能窺見一斑。</p> <p>路況基本都是這樣,被大石頭占據路中,護欄被沖毀</p> <p>都是這種爛路,說不準會突然從山上滾下一塊大石頭,走的提心吊膽。<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有兩個最危險的路段:漫長的懸崖爛路(沿岸的路不扎實)和滾石坡地段聞風而起的大流沙。</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流沙~一段讓無數人“談之變色”的200米長的路,被稱為死亡谷。因地處熱干性河谷,巖石風化嚴重久而久之山體巖壁裸露,一堵巨大的滾石流猶如瀑布一瀉而下,直插江底,整體落差高度達200-300米。大流沙的可怕在于,一旦有風,飛石不斷從70度斜坡滾落怒江,堅硬的石頭,隨時可能從遙遠的高山頂上飛下來,滾落速度極快,曾有不少車在這里被砸爛。</p><p><br></p> <p>第十天,今天走丙察察第二段,察瓦龍到察隅,全程224公里,這段路走的比較艱難,路況不太好而且開始走高原地帶,要經過好幾個埡口,開始感受西藏的高原了。臨近察隅翻過的橫斷山脈才最后一段是最難走的路,下山后回頭望去就像壁掛山路,遇上下雨天氣視線不好,在轉彎路段肖老師的車??和一輛大貨車??好危險的碰擦了一下,我們在后邊看著都哆嗦。</p> <p>經過第一個埡口還在興奮期。</p> <p>走的就是這個樣子的盤山公路</p> <p>環保很好的植被</p> <p>走到桑九就結束了丙察察線全程</p> <p>丙察察全程305公里,丙中洛到察瓦龍段81公里行駛了6小時,察瓦龍到察隅段224公里行駛了近10小時。出了察瓦龍還是怒江峭壁伴隨著我們,大約走過20公里在怒江與玉曲河交匯處跨過怒江大橋,就開始行走在大山叢林之中,雖然道路好走些但是又迎來新的挑戰。穿過河流森林與湖泊,翻過坐坐高山,轉暈頭的盤山公路,這些都不算真的挑戰,最具挑戰性的是走過三個高原的埡口,血氧降低,心跳加速,呼吸困難,頭暈腦脹,每走一步都要氣喘吁吁,好在頭天做好功課備好氧氣包隨行,心里踏實了許多。傳說中的丙察察兩天時間走完了,曾經有擔心有興奮也有不安,最后在安全到達察隅那一刻都煙消云散了。</p> <p>入住察隅酒店</p> <p>早晨酒店窗口拍攝的察隅</p> <p>第十一天,察隅到然烏全程166公里,走國道G559,路程雖然不遠,但是路上的風景很美,這條路還要通過最高埡口海拔4900米。</p> <p> 到達然烏海拔也有3900米,就在進鎮的路口找了川蜀酒店入住,下午三點開始,由于有高反太陽穴痛頭暈還有感冒現象,眼睛也不敢睜開,就在車里躺著,所以錯過游玩來古冰川和寺廟的機會,直到晚上癥狀沒有緩解,只好到附近診所吸氧,吃去痛??,吸了一小時氧氣感覺好多了,趕快回酒店沒洗倒頭就睡,還好睡著了,半夜有過呼吸不暢憋醒過幾次,最終還算休息好了,第二天起來就沒事了。高反的過程的確難受,之前由于怕高原反應不敢到西藏,最終也經不住高原美景的誘惑。</p> <p>然烏湖的景色</p> <p>來古冰川的景色</p> <p>第十二天,然烏到昌都全程335公里,先走國道318再走國道214。走過有名的天路72拐,通過兩個埡口。</p> <p>天路七十二拐,在山頂觀景臺可以看看走過的山路。</p> <p>下午七點半到達西藏昌都市,入住友誼酒店。昌都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為中心,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云南省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地區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p> <p>第十三天,第一階段丙察察行程結束,今天在昌都休整一天,逛了兩個寺廟,朱古寺和強巴林寺。</p> <p>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中元節有辛在昌都走了一趟強巴林寺和朱古寺祭祖。在佛家的說法里,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因此在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p> <p>第十四天,從昌都出發往北走國道214,先經過類烏齊鎮再經過察杰碼大殿和甲桑卡寺,經過寺廟了解到了喇嘛的生活以及念經轉經的過程,下午四點出西藏進甘肅,大約晚七點到達囊謙縣的香達鎮,找到康巴酒店入住條件一般,找到湘東北菜館吃飯,沒想到份量超足,點的菜吃不完,老板是個東北美女特豪爽,飯后贈紅牛飲料。這里海拔也有3660米,走動快了還是感覺頭暈呼吸困難,一路也經過三個海拔4000米以上埡口。</p> <p>察杰碼大殿是西藏昌都地區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該殿于1328年竣工,一向以雄偉壯觀的氣勢、珍藏眾多的佛像經典而聞名于世。當地群眾流傳著“先去朝拜拉薩的大昭寺,而后再去察杰碼大殿”的說法。寺廟至今珍藏著質量上乘的文物精品,經書裝潢精美,雕塑藝術高超,在藏傳佛教寺廟中首屈一指。沿著寺廟轉經的當地村民非常虔誠,正好我們也將帶來扶貧的衣物捐贈給他們,讓遠在邊疆的藏民體會一下我們內地城市人的愛心與善舉。</p><p>甲桑卡寺是一座新的寺廟,目前還在修葺過程中沒有向游客開放,也是一座不錯的寺廟。</p> <p>藏民們挑選自己需要的衣服</p> <p>第十五天,囊謙縣香達鎮到玉樹,路程只有166公里,接近玉樹有不少景點,一路打卡到玉樹都是晚7點了。沿途先看文成公主廟,再走勒巴溝巖畫景區,看了金沙江源頭通天河,游覽了新寨嘛泥石堆,最后游嘎結古寺,這一天的天氣非常好,所以看景拍照沒有耽誤時間。晚餐在云端結古餐廳吃飯,檔次高價格也高味道不咋地。</p> <p>入住事先預訂好的香德尼瑪大酒店,酒店價格合適條件還行還含早餐。</p> <p>新寨嘛呢石堆地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結古鎮新寨村,海拔3600余米,迄今已有300年歷史。嘛呢堆氣勢恢宏,規模堪稱世界之最,同時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祈福許愿之地”,其嘛呢石單體數量達數十億塊之多。嘉那嘛呢石曾被譽為“與圣地拉薩媲美”的佛教圣地,聞名于“漢、藏、霍爾地區”,嘛呢石的總數多達25億塊瑪尼石在此堆積,2002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大的瑪尼堆。</p> <p>很有特點的藏文化。新寨瑪尼堆的經石據說達20億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的如同桌面,小的僅如雞蛋。刻在瑪尼石上的內容一般都與藏傳佛教有關。有佛經,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還有其他一些吉祥語言,還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動物或妖魔鬼怪,內容非常豐富。</p> <p>藏字</p> <p>文成公主廟,別名加薩公主廟,相傳系唐代藏民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三江之源,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歷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遺存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漫山遍野的經幡只為文成公主飄揚。</p> <p>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溝”。這里自然風光神奇迷人,溝口是歷史文化古跡文成公主廟,溝內有十多處巖畫,勒巴溝巖畫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瑞獸等為主。來到勒巴溝主要沿路觀看巖畫,沿著通天河畔的一條山徑來到這里,會使你同時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體驗:通天河的喧囂、壯闊和勒巴溝巖畫的靜謐、神圣。勒巴溝巖畫面江而鑿,處于勒巴溝溝口。勒巴溝內蓊郁的草木,也難以掩蓋住由巖畫和不可勝數、遍布溝內的嘛呢石刻散發出來的神秘氣氛。從溝口唐末釋迦像到現今打制的嘛尼石,你可以看到整個藏族宗教石刻的歷史。</p> <p>通天河,古稱“牦牛河”,位于萬里長江源頭,因出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勢高峻而得名。</p> <p>藏民老者</p> <p>遇到穿著民族服飾的學生補過六一兒童節</p> <p>條件不錯的玉樹云端結古餐廳</p> <p> 未完待續。出了西藏走完丙察察線,離開玉樹才算逃離了高原地帶,下篇開始青甘大環線的行程,敬請觀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九龙坡区|
武义县|
普定县|
布尔津县|
肥乡县|
云南省|
巩留县|
博白县|
星子县|
永新县|
阿合奇县|
香河县|
柞水县|
安化县|
文水县|
夹江县|
望奎县|
金阳县|
满城县|
临高县|
历史|
天门市|
确山县|
称多县|
吉安县|
祁东县|
高雄市|
福州市|
兴安县|
旅游|
太原市|
浦县|
文山县|
滦平县|
永安市|
洞头县|
莱州市|
自贡市|
绥阳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