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是全世界的抗疫之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在世界率先取得了階段性的偉大勝利。當疫情轉入常態化管控時期,11月17日,中國關工委舉行了30周年慶祝表彰大會,為貫徹中央精神,12月6日至9日,廣鐵集團在集團黨校舉辦了關工委基層建設培訓班,已退休5年的我也有幸參加。在崗位工作期間,我曾多次到集團黨校學習,對黨校周邊的地形地物早就熟記于心,不料這次從地鐵楊箕站出來后,竟摸不清方向,找不著道路了,最后靠手機導航才尋到了黨校。|</p> <p>十年之別,變化如其之大,心有不甘,又有好奇,于是,趁午餐后休息的時間,我順著楊箕涌邊的路堤,去尋訪曾經記憶中的楊箕村。</p> <p>十多年前,我還清楚的記得,黨校就依在楊箕涌邊,順水流上行,是廣鐵一中,再往前行,就是一片密密麻麻低矮的楊箕村民房,出去就到了楊箕地鐵口和中山一路。如今原來低矮的楊箕村民房卻變成了一片高樓大廈,讓我找不著北。</p> <p>這是楊箕村的西門樓,這像是一個村嗎?看不到山川流水,只看見幢幢高樓。</p> <p>只有跟著路牌標識,慢慢去尋找曾經印象中的楊箕村落。</p> <p>村委會,社區也早已經鳥槍換炮了,搬進了高樓里辦公。</p> <p>昔日的小吃攤大排檔也變身大酒樓,實踐了華麗的轉身。</p> <p>這又是村北的一個門樓。</p> <p>轉來轉去,竟有了意外的發現。先是看到一抹假山翠竹流水,水池里游蕩著群群錦鯉,再看到一片古典古色的廟宇祠堂,真是高樓大廈間的另類存在。</p> <p>村莊城市化的改造,也難割舍村民對先祖的傳承,原址上的廟宇、祠堂淹沒在規劃中的樓群中,村民們力述陳辭,專門劃岀一地,把各族祠堂、祖廟集中復制,以供子孫后輩永久祭拜。</p> <p>神奇的玉虛宮,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數百年來,歷經了自然風雨的洗刷和戰亂的摧殘,護佑著村民生生息息,在楊箕村民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經歷過8次大修和重建。</p> <p>楊箕村地處廣州東郊,毗鄰東山口,舊屬番禺永泰鄉。距今96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在這片土地上棲息了,北宋天禧三年(1020年),當時的楊箕村還是一片河灘小墩,被珠江水沖積成塊狀,形狀頗似民間篩米的箕,由此得名“簸箕里”。</p> <p>時光荏苒,從宋仁宗嘉祐年間開始,因為戰亂,朝延委派粵任職或同宗推薦,姚氏竹芳祖、李氏深海祖、李氏賴南祖、秦氏仕豪祖、姚氏均達祖、姚氏禮庭祖、梁氏貴明祖,先后進村擇地建點開基。</p> <p>他們大都是從陜西、河南、江西、閩浦等地南遷的移民,在這片空白、肥沃的土地上,勤勞地開拓自己的家園。</p> <p>漸漸地,簸箕里根據姚李秦梁四大姓氏,還有東南西北中五個居住方位,形成“四社五約”、“三姚兩李一秦梁”的村落結構,明代弘治年間,改稱簸箕村</p> <p>成村之后,簸箕村有了自己的鄉政議事機構,名字叫做“父老團”和“雍睦堂”。父老團的成員從四大宗族鄉坤階級中60歲以上的德高望重者中選岀,它對村落中發生的事務具有決策權,決策之后,雍睦堂的成員負責具體執行。</p> <p>而簸箕村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上世紀30年代,無獨有偶,當時廣州河南西郊新窖鎮也有個同名的“簸箕村”,因為重名,兩個“簸箕村”選派代表共商改名大計。最后,新窖鎮的“簸箕村”因在河南,改名“南箕村”,東郊的“簸箕村”由于當年沙河涌兩岸有數個楊桃園,便更名為“楊箕村”。</p> <p>祠堂里的牌匾上記載著村民們捐資重建的功德。</p> <p>那個年代的楊箕村或許貧困,風景卻很不錯。楊箕村于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靠近珠江,地勢平坦,北高南低,村的東南部有幾座小墩:煙墩、墩頭、美人墩,北部錯落幾座小丘岡:木蔭岡、白山、紅崗咀、汪山。村周邊廣闊的沖積平原上,則是一望無盡的良田沃土。</p> <p>楊箕村三面環水,東臨火甲涌,南臨珠江,西臨沙河涌(也稱之為楊箕涌),水源充沛。</p> <p>楊箕東面的村口有一列翠竹林帶,西邊出口沿沙河涌是一排整齊的古榕樹,南邊的出口是一條東西流向的水松圳,圳坑兩旁站立著高聳的水松樹,北邊的出口排列著十多棵高大的石栗樹。</p> <p>流傳有文人作詩贊譽古楊箕景色:“東出翠竹林,西入古榕萌,南臨水松帳,北沿祿影行”。說的就是楊箕村綠影繽紛的自然美景。</p> <p>透過祠堂厚重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陽光下的摩天大樓,讓人有一種穿梭時光遂道的遐想。</p> <p>楊箕村當時是廣州東郊一個非常偏遠的村子,為防匪患和其他大村的侵凌,村的四周圍用土夯筑成一道高數米,厚兩米余的“城墻”,四大門戶牌坊同時也就成為入村的關口,入夜后,門口用數根大杉木封閉,牌坊上層是更樓,有更夫打更報平安。</p> <p>四座牌坊延伸岀來的大街,是村民前往農田耕作的主干道,同時也是連貫著全村80多條橫街小巷,串通著全村的房舍。</p> <p>村內有祠堂6間,公廳5間,廟宇4間,社學3間,鰲耳舉人屋7間,還有400多間蠔殼墻、樁泥墻、紅米石腳墻的明清風格住宅。</p> <p>雖然楊箕村擁有良田數千畝,但一直是一個貧困的村落,解放前,在村里只有為數不多的大戶人家才能養上一頭豬,基本處于落后的自耕繁衍的農業初級階段。</p> <p>在當年,楊箕村東南西北分別有雄鎮,泰來、長庚、永鞏四個牌坊,現代的楊箕村依然保留著它們的復制品。</p> <p>改革開放前,楊箕村的地大多用來種菜,是廣州市主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計劃經濟體制下,統一定價統購統銷,長期是50公斤蔬菜只賣4.6元左右人民幣,上世紀70年代末,村民一個月辛苦勞作掙工分只有3元多錢,而工人的月工資是30多元,村民生活的貧困可想而知。</p> <p>這是留下來的一點點陳跡,勾起人們的一絲絲感慨。</p> <p>俱往矣,數風流人物。歷史的長河流到了中華大地改革開放的節點,窮則思變,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正發生著天翻地復的巨變,楊箕村在改革洪流的裹挾下也不得不變,不能不變。</p> <p>如果說不斷東擴的廣州是一條巨鯨,那么,楊箕村就是它如鯁在喉的“硬骨頭”。當云淡風輕的郊野風光被高樓大廈替代,當村里的祠堂,廟宇,牌坊被一點點蠶食,昔日眉清目秀的楊箕村,已經被失去個體差異的低矮建筑所充斥。</p> <p>楊箕村地處廣州市東的主要交通干道,在中山路和廣州大道的夾縫中,與廣州珠江新城毗鄰,在一幢幢奢華現代的高樓大廈的腳下,古老的楊箕村匍匐著身子,如同孤島,其間密密麻麻的“握手樓”、“擁抱樓”、“接吻樓”,像雜亂而旺盛的野草在這里瘋長。</p> <p>因為楊箕村的自建民房租金低廉,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打工者在此蝸居,同時也因為臟亂差而被冠以諸多惡名。其時,當我們從局黨校路過楊箕村落,目睹它狹窄陰暗的悠巷,從不敢涉足半步。</p> <p>2010年4月,楊箕村拆遷改造方案出爐,拉開了城中村改造的大幕。</p> <p>區公檢法機關聯合行動,艱難的推動拆遷的前行。</p> <p>楊箕村的“天塹”與“釘子戶”。</p> <p>楊箕村的釘子戶被挖溝逼遷,房子成孤島。</p> <p>窮怕了的村民,剛剛自建了樓房,當起了收租婆,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面對拆遷施工人員,奮起殊死抵抗。</p> <p>已經搬遷了的村民,擔心延誤工期影響回遷,也拉起了隊伍來圍攻釘子戶,村民演出了內斗大戲。</p> <p>工人正用鉤機拆除最后兩棟房屋。</p> <p>楊箕村改造,經歷了拆遷、逼遷、強遷、死亡。2017年舊村改造完工,七年的時光,這期間發生了悄然的、無法預計的變化。拆遷始,這里的房價是8000左右平米的價位,補償回遷時,已飆升到4.5萬一平米,楊箕村的村民不經意間就成了千萬元戶,真要跪謝祖宗有靈,選了一塊風水寶地扎營。</p> <p>楊箕村選擇了這一年的國慶節慶祝村民的回遷,回遷筵當街開了1500桌,1496戶拆遷戶,12000人參加了筵席,村民個個坐擁1000萬的資產,還傳說只有1000萬是村里的窮人。</p> <p>震撼的場面,無盡的歡樂,當給人們帶來怎樣的回饋呢?</p> <p>村民富了,村莊也富裕了。這是今年重陽節村委貼在祠堂門口的通告:村民年滿60歲以上的每人發一份敬老盆菜。</p> <p>回遷新屋,資產暴增,雙喜臨門,本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不料在一些家庭卻發生了兄弟相爭,叔侄鬧翻,外嫁的女兒回來爭房,父子因房反目,子女推著年邁的父母去公證處修改遺囑,夫妻爭房對簿公堂等等,在回遷后的楊箕村屢屢上演。真是窮了傷人,暴富傷心啊。</p> <p>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糾結,楊箕村民暴富之后,金錢與道德、資產與素質卻沒有成正比例增長,在金錢與喜慶的背后,是人性的脆弱和貪婪的較量,是欲望和現實的比拼,是家庭和倫理的檢驗。暴增的財富,又潤育岀一批新的紈绔子弟,他們不思進取,懶于勞作,沉溺于燈紅酒綠,吃喝嫖賭之中,甚至吸毒自毀人生。真應了那句話:飽暖生淫欲。成也金錢,敗也金錢。人啊,千萬別在金錢面前打敗仗!</p> <p>各家族祠堂里,都擺放了一些麻將桌,白天晚上都有村民在里面搓麻將,為此,管轄派出所還專門在各祠堂門口貼上“溫馨提示”。真希望楊箕村的村民們不要把先祖的創業精神搓沒了。</p> <p>改革40年,楊箕村是華夏大地發生巨變的一個縮影,也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反思和深深的啟迪。</p> <p>原始的各家族祠堂,大門前都是池塘、荷葉、榕樹、荷花,現在集中重建,體現現代元素,擺上了各式的雕像。在一個祠堂的門口,看到一尊扶琴漂浮的姑娘。</p> <p>轉過來又看見一個揮拍擊打的村姑雕像,心里不免嘀咕:百年前的村姑就會打網球了,也太超前了點。</p> <p>轉過楊箕新街,才發現街道兩旁還有許多雕像,更是有兩個特征:一是大人小孩都是女性,二是女人都非常的肥碩壯實。</p> <p>我真自責自己的眼拙,廣東人的體態在人們的認知中,都是高顴骨瘦體形,而藝術家的創作立意是什么呢?是想反映楊箕村的先祖是從陜西、河南遷移而來的,北方人種肥胖?還是想用夸張的手法還原農婦的自然美?百思不得其解。</p> <p>觀看這些雕像,不由得想起我老家的一位作家寫的小說《豐乳肥臀》,建議這位作家下次寫作之前,先來此地體驗一下生活,定能寫岀更加岀彩的作品。</p> <p>這一定是一頭野豬,否則如何能承負如此重量還能撒蹄狂奔。</p> <p>見過馬踏飛燕,還真沒見馬駝肥娘。</p> <p>激情飛揚的少女,一對巨乳蓋過了臉龐。</p> <p>這輛自行車肯定是要散架了。</p> <p>不敢想像,這一屁股墩下去會是一個什么結果。</p> <p>猛女與貓咪對峙,恰如一頭怒吼的母獅。</p> <p>這是不是在逃單?疾馳狂奔,率先破門而岀的是一對雙峰。</p> <p>終于見到了一個男人,只可嘆女人的一條腿就賽過了他的腰桿子。</p> <p>幸虧傳統的體位是男上女下,如果換成女上男下,男的豈不是夜夜都會被壓出一串串的屁屁來。</p> <p>經歷了一段瘋狂的開發,當人們冷靜下來,回首一看,才痛感保護與人們共生共存的環境才是第一位的。10多年前,楊箕村旁的沙河涌,由早先的清徹見底變成了污水橫流,臭氣彌漫,我們在局黨校的時候,都稱這條涌為“臭水溝”。</p> <p >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主導下,廣州市政府痛下決心,治理河水污染,還楊箕涌一個水清花艷空氣爽的本來面目。</p> <p>現在,當你漫步在楊箕涌邊的步行道上,再也聞不到刺鼻的臭味,涌道兩旁,是盛開的鮮花和成蔭的樹木,每當江水落潮的時候,淺水里可看到成群的魚兒在戲水游玩。</p> <p>尋訪舊印象一個半小時,回到黨校門前,看到河涌路旁停著一臺零售香蕉車,想起往年來廣州學習出差,回程總是帶著一串串的香蕉,因為香蕉好吃、便宜。為了過往的記憶,我還是又買了一串黃燦燦的香蕉。</p> <p>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也由青絲生出了白發,時空流轉,事業傳承。我們無比的欣慰,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正駛入小康社會的快車道。不忘香蕉香甜,更不忘初衷永遠!</p> <p>祝楊箕村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祝美麗的廣州更加錦上添花!祝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汕尾市|
东安县|
黄大仙区|
越西县|
潞城市|
安陆市|
馆陶县|
尤溪县|
楚雄市|
延长县|
多伦县|
灌云县|
五莲县|
廉江市|
广汉市|
雷波县|
玉树县|
乌鲁木齐县|
政和县|
分宜县|
光泽县|
孝义市|
衢州市|
奉化市|
辽宁省|
庄河市|
屯门区|
陇南市|
克拉玛依市|
丹凤县|
马关县|
自贡市|
荣成市|
昌平区|
祥云县|
三亚市|
望城县|
友谊县|
游戏|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