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攝友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國攝影家古爾斯基被譽為“當代攝影第一人”。當今世界出售價格最高的單幅影像作品《萊茵河2》正是出自于他之手。古爾斯基以大尺寸、全景式大場面來呈現高科技、規?;⒖旃澴嗟暮蟋F代文明世界景觀,他被稱為“攝影領域的波普大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爾斯基向我們展示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他所看到的世界。他試圖解釋人類生存狀態中那些謎一樣的互動元素,他的照片,在不斷的提醒我們視覺的局限性。清晰的畫面與巨大的信息量,讓我們在他的畫面中意識到人類視覺只能看世界到很少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爾斯基的攝影風格是“上帝之眼”,這其實很貼合他的攝影風格。因為上帝是不講技巧的,只需要看到全部,也不會輕易有是非評判。他只是看到,同時他有更大的更加永恒的東西要思考。他在高處,看到最大之景,以創世紀或世界終結的意識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靈魂的擺渡》 攝影:呂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搖攝藝術作品創作于新天地!影像獨白:在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里,都有一個強大而有彈性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中常運用的冷暖對比,是通過在同一畫面中采用幾種冷暖顏色進行布局,這樣作品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比和跳躍感,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表達不同的情緒,為</span>照片制造一種矛盾的關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幅作品,大塊面的冷藍色包圍著中間暖黃色的櫥窗,產生了強烈的冷暖碰撞對比。照片模糊中有細節和看點,匆匆的過客和窗里的模特面容形成了某種呼應,讓觀看者產生聯想及對照片的故事性引起共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搖攝手法的運用,進一步增加了畫面的動感,以應和作品的主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幻覺》攝影:北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還是相信那盞燈會點燃,重新照亮夢的昨天;我還是相信這一切只是幻覺,不想重疊時光;我還是喜歡自由自在,因為我相信寓言的存在;我不喜歡讓意外枯萎,寧愿忍受記憶的殘缺。</p><p class="ql-block">衍生希望 肆意幻想 自棄靈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藝術的最高境界在于——似與不似之間!抽象就是一種最佳的藝術表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絕似物象的攝影、絕不似物象的攝影都不是精神的藝術, 唯有感而發“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影像才為上乘之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幅作品,有一種抽象的意味,似殘荷、似蛛網、似藩籬、似夢境……任由觀者不同的解讀,也表達了作者在攝影之路上,試圖沖破思維的禁錮,不斷探索和創新,達到更高境界的心理愿望和追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韻》攝影:江新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韻》這張片子拍攝于日本北海道的摩周湖。北海道的冬季很美。摩周湖冬韻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在拍攝時,我在溝圖時考慮兩點,一是要把遠景的雪山,中景的湖面和前景的樹木都要表達清楚;二是把前景的兩棵樹作對稱式安排,湖中的礁石鑲嵌其中,這樣可以鎖住視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需要有很好的層次和縱深感,如果能夠將前景、中景和遠景,這三種元素有機結合,就能表現自然景色的空間美感。其中前景最為重要,它在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和層次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前景將場景中的元素聯系到一起,讓畫面更加耐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這張照片,作者很好地在畫面中布置了前景、中景和遠景。在拍攝遠景的雪山時,有意識地增加了左右對稱的樹作為前景,雖然樹不一定是畫面的主體,但是它非常重要,樹枝的包圍構圖讓畫畫更加豐滿、立體,能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中景的焦點上并在畫面上停留更長的時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珠之路》攝影:謝伯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片攝于陸家嘴金茂大廈56層西點廳。那天,天氣陰沉,我使用相機的多重曝光功能,先仰拍了金茂大廈內的多層光環,然后轉向窗外,對著東方明珠,將之安放在圖片中央,進行二次曝光。這樣,畫面上呈現了一條通往東方明珠的光路,并取名為《明珠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夢幻。 ——曼·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謝伯銓老師應用多重曝光拍出上海東方明珠,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意境。無需用文字去言表,你可以用無數種方法去讀、去詮釋、去遐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想要拍出一張或一組多重曝光的片子說難也不難,不過首先需要下一番功夫把相機多重曝光功能搞定,然后就可以充分發揮你的無限想像,拍出魔術般天馬行空的照片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路》 攝影:翁有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著遠山的彎彎山路,學著用拍長城的方法,想讓蜿蜒無盡頭;試用搖拍表達自己內心對美景的感慨:此道可從仙女下凡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路》是一幅很成功人文風光片,高視角顯示出山路的險峻,利用蜿蜒曲折的小路進行S型構圖,使畫面更活潑動感,抓拍到的挑擔農婦更增加了片子的靈氣,搖攝將零亂的植物變成了色塊來襯托主題,一幅好作品一定要有可看性,《山路》都具備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眸》 攝影:竺偉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眸》片是今年一月我們一行去孟加拉國采風,當時正值是他們國家的春運,我們一行來到了達卡火車站,那里人山人海,站臺上,站臺下火車鐵軌上全站滿了人,此刻、有一例火車緩緩的駛進車站,這時候大批的旅客涌向了火車…把車門擠的水泄不通,有的爬車窗,有的爬火車車頂,就在這一刻,我看到車窗里有一位孟加拉國婦女,她濃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吸引了我,就在這時我舉起相機留下她那漂亮而美麗的大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物照要拍成有故事性和傳神是極其不容易的,《明眸》照,既具備了傳統的人像攝影成功要素;更難能的是拍抓到了被攝人像的眼神!那種憂郁、那種期盼、那種牽掛,那種想讓人不斷地想用心去解讀,去探究……照片能達到這種效果,不得不說是一張成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冬日,那一抹風華》</p><p class="ql-block"> 攝影:一面坡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前在公園湖邊見一株柳樹凌空,便琢磨著如何拍攝,表現出怎樣的意涵?</p><p class="ql-block">時令已過冬至入九了,枝葉雖呈凋零狀,依然柳葉垂懸,鵝黃紛繁。如果這樣拍攝,似乎太為平常。斟酌一番后,決定以水墨畫意來加以表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采用低機位仰拍,突出表現柳樹的枝干和枝葉。后期調整為黑白色,虛化和模糊下部的山石和部分樹干。試圖讓山石有著水墨暈染感;樹干部分縱向模糊,部分清晰,類似水墨畫的枯焦筆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突出主題和主體,我擦拭去了對岸繁雜的背景,集中表現柳樹枝干的虬勁陡直;同時也擦拭去紛繁的柳葉,讓畫面稀疏一些,讓枝干樹梢更為醒目,從而體現出冬天的時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宗師郎靜山是畫意攝影的鼻祖,他以中國繪畫風格和攝影技法的完美結合,仿國畫、重意境,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東方藝術之本,是將水墨丹青融入攝影作品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片以畫意攝影為探索,拍攝的小景通過后期處理,呈現水彩畫效果,來體現樹木的優美姿態,值得鼓勵與贊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朝陽而去》 攝影:徐敖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幅照的拍攝,很簡單,在與好友一起去文化創意園游覽時,看到一幅很有創意的油畫,畫幅蠻大,但很吸引我,我就從燈光和角度的考慮,拍攝了這個局部??纯葱U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畫同源,在早期,攝影是作為繪畫的一個補充手段,隨著時光流逝,攝影技術的發展,在當代藝術開放性和多樣性發展過程中, 攝影與繪畫不自覺地交互和撞擊表現出多方位的藝術交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作品,有時候,如果拍攝的對向是一幅畫,也沒關系的。正如這張照片,雖然是拍攝一張油畫,但是拍攝者通過一定的取舍,截取了該畫的局部,并依托現場燈光所產生的光影融入畫中,進行再創作,加入了自己的解讀,從而形成一張新的攝影作品。這樣影友們也可以從畫的色彩、構思、構圖等方面進行借鑒和模仿,并從中受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草原晨曲》 攝影:呂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光中,山下的昭蘇河上,霧氣蒙蒙朧朧,慢慢升騰。羊兒們憂閑的在坡上吃著草,享受著金色陽光的沐浴。黛青色的山體,白色的霧氣,氈房的炊煙,金色的草原與羊群構成了一幅曼妙的畫面———草原晨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曦中遠處的青山與霧氣繚繞,霞光照在金色大地,羊兒們在這晨光中悠閑自在,一幅美麗的邊塞風情畫展現在人們面前……畫面里由遠而近的“之”字型構圖所形成的引導線,將觀者的視覺焦點最后集中到了羊群身上,遠山、薄霧、光影和羊群所形成的場景,極有空間縱深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爆米花》攝影:唐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作感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場景,在我學生時代時司空見慣,特別是每逢春節前,生意人會走街串巷上門為市民服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重現童年記憶,構思了類似場景,擺中連續抓拍,得到這幅姿態和神態較逼真的畫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高科技食品加工業高速發展,這種傳統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業正在悄悄的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共話評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時候特別喜歡爆米花,弄堂里老伯伯壓著高壓爐,一聲“爆了”那一刻,捂著耳朵,即緊張又興奮,隨著砰的一聲,爆米花的香氣隨著煙霧撲面而來,松脆香甜的味道,至今令人難忘。如今,看到這幅作品,往事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幅好的紀實攝影作品往往能讓人產生聯想與回憶,能體現當今社會生活,表達以人為本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华宁县|
长寿区|
子洲县|
噶尔县|
土默特左旗|
通榆县|
库尔勒市|
钟山县|
会同县|
南乐县|
饶平县|
承德县|
蛟河市|
合川市|
开远市|
曲阳县|
双牌县|
南雄市|
贵南县|
马龙县|
济宁市|
湖南省|
尼玛县|
绥棱县|
囊谦县|
宿州市|
邢台县|
尤溪县|
庆云县|
敖汉旗|
东丽区|
乡城县|
南乐县|
天柱县|
昌乐县|
隆安县|
麦盖提县|
莒南县|
桓仁|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