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攝影:吳生 文字:雁翎</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了久違的故鄉!與以往出行方式不同的是,這次我們和哥嫂共5人駕駛兩輛轎車一大早就從廣州城直奔海南文昌市。盡管一路上風光旖旎,可以隨時下高速欣賞美景,但歸心似箭的我們愣是花了不足12小時的水陸連軸轉,順利到達了美麗的海南島文昌老家。</p><p class="ql-block">我母親是文昌人,父親是東北人,父親在解放戰爭中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在解放了整個祖國大陸直至海南島后才真正“解放”了自己。之后我們定居廣州。</p><p class="ql-block">我慈愛的外婆帶大了我們兄妹3人,我敬愛的父親培養了我們兄妹3人。時光荏苒,外婆和父親長眠在這片故土上已經快20年了,恍惚間,他們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我模糊了雙眼,外婆和父親在天堂還好嗎?因為新冠疫情,今年清明沒能回來,所以趁著國內疫情防控得力的時候回來拜祭外婆和父親。</p><p class="ql-block">文昌是我的故鄉,故鄉還有我最愛的外婆和父親,即使遠隔千山萬水,這份感情,永遠也不會改變。以前因為工作的原因,都是來去匆匆的,從來就沒有好好品味過文昌的風土人情和迷人風光。這次得益于自駕,出行非常的便利,我們或駕車或步行,悠閑的行走在美麗的文昌城鎮和鄉村之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遠離喧囂慢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文昌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也是宋氏三姐妹的故鄉。2017年5月4日一部由我舅媽擔任編劇和藝術總監的《宋耀如.父親》30集電視連續劇在央視熱播。該劇講述了“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跌宕起伏和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該劇就是在文昌實地拍攝的。</p><p class="ql-block">文昌意為“偃武修文”。名至實歸,文昌人杰地靈,名人輩出,近代史上更是群星燦爛,涌現出共產黨大將張云逸、國民黨將領陳策等196位國共將軍,稱為“將軍之鄉”。</p><p class="ql-block">文昌擁有278.5公里的海岸線,為海南海岸線最長的城市,這里風景秀麗、雨量充沛,空氣特別清新。我的家鄉就位于文昌河畔的文城鎮,這里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距省會海口市僅63公里。</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來,到訪海南島的游客,大多選擇去三亞、瓊海和五指山等宣傳力度比較大的地方,專程來文昌深度游的游客并不是特別的多,所以在文昌各城鎮的大街小巷里鮮有外地游客駐足,只有那些在文昌買了房子,冬天才過來居住的北方人,他們也和當地人一樣早上到海鮮市場采購新鮮食材,下午去茶餐廳喝杯咖啡,慢悠悠的享受休閑時光。</p><p class="ql-block">文昌人生活的慢節奏,首先體現在他們說的方言上:文昌話吐字清晰,聲調柔和,不疾不徐,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現在文昌話被視為海南話的標準語,是海南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海南話新聞所使用的語言。慶幸的是我跟外婆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文昌話,與當地人溝通時平添幾分熟絡。</p><p class="ql-block">生活崇尚慢節奏的文昌人大都熱情好客,一杯茶一杯咖啡就可以和知心好友聊上半天。文昌男人顧家,下班第一時間回家陪伴父母妻兒;文昌女人賢惠,相夫教子和操持家務頭頭是道。</p> <p class="ql-block">文昌的市政設施完備,道路整潔寬闊,兩旁種植的椰子樹和其他熱帶植物整齊劃一。這里基本沒有大城市司空見慣的堵車現象,高速路網四通八達,還不收取任何路橋費用,而且汽油價格和廣州差不多,有搞優惠活動的油站,油價甚至比廣州還要便宜。在文昌開車真的是一種享受。久居大都市的人只要到了文昌,那種遠離喧囂的舒適感會讓人心情變得非常的愉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昌美食嘗不盡</span></p> <p class="ql-block">說起海南文昌,大家第一時間在腦海中浮動的一定是文昌雞!海南文昌雞因產自文昌故名文昌雞,是海南省地方優良肉雞品種,具有400多年的成名史。文昌雞體型方圓,腳脛細短,皮薄骨酥,肉質香甜嫩滑,營養非常豐富,色、香、味俱佳,叫人百吃不厭,榮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外婆養的文昌雞,都是等著我們過年回來才吃的,最開心的時候是我蹲在旁邊看外婆把熟雞斬成塊,這時肯定能得到外婆的獎賞:一塊最嫩滑的雞肉。</p> <p class="ql-block">圖中的果子叫海南青金桔。這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每100克青金桔果肉中含維生素C40~50毫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P、芳香油和類胡羅蘿卜素等多種物質。</p><p class="ql-block">海南桔是文昌人吃文昌雞、海鮮和其他肉類必備的神果。吃法是把桔子汁擠到蘸料里,頃刻間酸香滿桌,令人食指大動。這小小的青金桔雖然奇酸無比,但它卻是海南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甜味品。青金桔的酸香味是食醋所無法比擬的,因為這種酸是純天然的酸,沒有雜味而清鮮撲鼻。所以,海南人在制作菜肴時大都是用青金桔代替食醋。</p> <p class="ql-block">這才是真正的生猛海鮮,從漁船直接到家里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這種糯米糍糕是我的最愛!剛剛出籠的糕子香甜軟糯,椰香四溢。小時候外婆經常做給我吃,感覺比小吃店賣的好吃不知多少倍,幾十年過去了,外婆的愛就深藏在這百吃不厭的糯米糍糕里了。</p> <p>這就是抱羅粉,10元一大碗,好吃又不貴。我們從文城鎮驅車50公里到達抱羅鎮就為了吃這碗正宗的抱羅粉。抱羅粉是文昌的一種特色小吃,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聞名四鄉的美食了。抱羅粉屬湯粉類,特色是湯汁鮮美可口 ,甜中帶酸。</p> <p>這么新鮮的椰青在文昌隨處可見,逛街或趕路口渴了,來一個椰青,頃刻間心曠神怡,每個7元不算太便宜,但勝在夠新鮮夠天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昌美景難忘懷</span></p> <p class="ql-block">鋪前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最北部,三面環海。鋪前鎮有木蘭港、鋪前港、新埠港三個自然良港,鋪前的港灣水清潮穩,沙灘平坦寬闊,沙質細白柔軟。</p><p class="ql-block">鋪前鎮依港傍海,漁業發達,華僑眾多,蘊育出豐厚的漁港文化及僑鄉文化,是文昌市著名的僑鄉和魚米之鄉。圖為鋪前百年老街,建筑風格是典型的南洋騎樓式。</p> <p class="ql-block">鋪前漁港岸邊晾曬的紅魚干。好吃看得見。</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漁船泊在岸邊,忘卻了一天的辛勞,安靜得像幅畫。</p> <p class="ql-block">木蘭燈塔是矗立在海南島最北端文昌市鋪前鎮一三角形海灣中的一個航標燈塔,被稱為“亞洲第一燈塔”。該塔立在木蘭灣的西南角的木蘭港岸邊,海拔97.2米,燈塔建筑高度為72.12米,是一座頗為現代化的航標燈塔,曾上過中國郵票,沿海24海里范圍內的船只都可以看得到。</p><p class="ql-block">木蘭灣燈塔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高的航標燈塔,也是交通運輸部國家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她守護著這一片暗礁密布的危險海域。</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木蘭燈塔頂部觀景臺俯視木蘭灣壯闊美景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木蘭灣是鋪前三大自然港灣之一,我們踩著細白的沙,觀近處的奇石,賞遠處的海景,醉人美景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木蘭灣因其地理位置特殊,不在官方推薦的旅游名目中,我們到達這里時感覺很原生態。岸上怪石嶙峋,水中礁石密布,海灘水清浪急,濤聲一陣接一陣。據說以前出海的漁船時常在這里觸礁沉沒,漁船船板漂流散落堆積在此,故曾被稱為“木爛灣”。</p> <p class="ql-block">鋪前的溪北書院規模宏大,占地面積20多畝,南開山口,俗稱頭門,面闊三開間。兩邊有磚砌的側間,上為卷棚頂,鋪蓋琉璃瓦。門匾上為清末著名書法家楊守敬書寫的“溪北書院”四個大字。</p><p class="ql-block">書院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所建,由清末著名書法家潘存發起,在雷瓊道朱采和粵督張之洞的支持下籌資建造。從書院建成之后至宣統三年間,曾聘任不少學者在此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材。辛亥革命后一直作為學校使用至今,現為文北中學所用,我的表弟媳就在這里念過書。</p> <p class="ql-block">文昌有句老話:“不逛文南老街就不算到過文城”。</p><p class="ql-block">從我外婆的老宅子步行30分鐘就能到達文南老街。如今的文南老街依然具有濃郁的南洋風情。街頭的騎樓、雕像都像在無言的訴說著當年文昌華僑下南洋打工的心酸故事。</p><p class="ql-block">我的外公和舅公就是當年下了南洋的文昌人。令人傷心的是我的外公在南洋務工時因病不幸離世,留下我孤苦無依的外婆和幾名幼小的子女,是堅強的外婆含辛茹苦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外婆的一生是無數文昌男人下南洋,無數女人在家鄉勤懇持家的真實寫照。外婆當時很年輕,還是十里八鄉的大美人,但她為了孩子堅決不改嫁。</p><p class="ql-block">兒孫們長大后都非常尊敬和孝順她老人家,直至外婆88歲那年,才帶著深深的不舍和對外公一輩子的思念離開了我們。記得多年前文昌電視臺曾采訪過我的外婆,還專門錄制了一個專輯,記錄了那段文昌男人下南洋拼搏女人在家鄉苦熬的辛酸歷史。</p> <p class="ql-block">下南洋的文昌人賺的辛苦錢都會盡數寄回文昌老家,這條文南老街就是華僑們寄錢回來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在略顯寂靜的文南老街上或駐足或行走,老街曾經的繁華都似乎凝聚在這富有異域風情的建筑之中了,我們仿佛穿梭回百年前,感受著文南老街當年的繁華市井生活。</p> <p class="ql-block">老街正面的店鋪比較高大上一點,而老街背面的這條街則開滿了售賣廉價商品的小商鋪和一些經濟小吃店,人們可以各取所需。</p> <p class="ql-block">以前都不知文昌有這么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十八行村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p><p class="ql-block">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西部的十八行村,有近300年的歷史了。祖先是從福建遷來此地的,據說在清代出了不少官員。在2010年,該村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p><p class="ql-block">該村所建房屋成行,每行3至7間房屋不等,每行橫距相等,高度一樣,共有十八行房屋,十八行村便由此得名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把車停在村子里的小廣場,徒步進村。村子里十分安靜,不要說游人,就是村民也難得撞見幾個。</p><p class="ql-block">村子里栽種的植物以椰子樹居多,高大的椰子樹頂部都結滿了嫩嫩的椰子,五味子果樹的果子是綠色的還沒成熟,其他叫不出名的果樹和花木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若居住在這里,真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我甚至想像村民的著裝都是明清時期的。</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幽靜的古村中,會想起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心里在想,十八行村應該就是詩中世外桃源的樣子了。能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遠離喧囂,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p> <p class="ql-block">十八行村的最大特色是現存古建筑規模大,較為完整。以村中成扇形分布著十八行前后對齊、高低有序、房屋相連的多進院落而得名,每行院落中都住著六七戶人家。</p><p class="ql-block">據了解,村里房子按十八行建造,寓意“兄弟同心,鄰里不欺”。所謂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內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輩直系親屬,在“行”的中軸線上,每進房屋的正廳前后大門都要上下對齊,以示“同心”。而“行”與“行”的住宅間,同輩的房屋必須高度相等,以示鄰里相互平等。</p><p class="ql-block">站在正屋的庭院上看,各家各戶的正廳前后大門洞開,由頂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視線非常通透。各家的門樓都建在正屋的一側,形成規整的天際線。每行院落間都留有相當間距,形成村巷,是各戶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神秘的村莊,高墻深院、青磚黛瓦、飛檐翹角,蘊含著太多的明代雅韻和清朝風姿。</p> <p class="ql-block">有的房子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但墻磚都被整齊的堆放好。一村民稱,村里正在進行統一的維修恢復原貌中,以后的十八行村會更美。</p> <p class="ql-block">東郊椰林位于文昌市東郊鎮海濱,開車的話一下清瀾大橋就到了。這里椰樹成林,椰子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現有50多萬株,所以文昌又稱“椰鄉”。</p> <p class="ql-block">圖為椰林景區的標志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東郊椰林還只是一處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這里潔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和成片成片的椰林美景終于引起了游客和開發商的關注。現景區內已建有旅游碼頭、海濱度假村、海鮮坊多處。</p><p class="ql-block">步入林區,只見或高矮或挺直或斜曲的椰樹錯落有致、自然成林。林下路隨樹轉,海風習習,林濤沙沙,那種休閑度假中的全身心放松的感覺非常美妙。</p> <p class="ql-block">高隆灣是海南三大城市灣區之一。高隆灣面臨浩瀚的南海,站在海邊的沙灘上,只感覺海風輕輕、浪花緩緩、海水清清和細沙白白,岸上樹影婆娑的椰子樹更襯托出灣區的壯麗美景。</p> <p class="ql-block">圖為高隆灣入口處一字排開的售賣椰青的小攤子,后面擺放著大量供游人喝椰青水吃椰青肉的小桌椅,看來生意是真的好。</p> <p class="ql-block">月亮灣全長約11公里,原生態的沙灘柔軟細膩。在銅鼓嶺上可以俯瞰整個月亮灣的醉人美景。</p> <p class="ql-block">清瀾港位于文昌市東南部,地處八門灣,是海南第二大漁港。港岸的椰林成林,郁郁蔥蔥。東郊椰林、文筆塔、紅樹林、文城古鎮、文廟、宋氏祖居等著名景點都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圖中的清瀾大橋是文昌市境內連接清瀾鎮和東郊鎮的跨海通道,也是連接海口貫徹東海岸的一條快速通道。我們要去航天城、銅鼓嶺自然保護區、石頭公園和月亮灣等旅游觀光點也必須經過這座宏偉的大橋。</p> <p class="ql-block">港內的海鮮品種繁多,價錢還算公道。</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后面漁船的船夫把活蹦亂跳的海鮮交貨給岸上的商販后,就被一些食客馬上買走了。</p> <p class="ql-block">清瀾港內兩旁的老建筑大多已殘缺不全,只要暫時不會有安全隱患,就讓它以原貌示人。</p> <p class="ql-block">航天基地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科普之旅。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是利用低緯度發射的優勢,為了發射我國新一代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而專門建設的。我們親臨現場,感覺非常的壯觀和為祖國自豪。</p><p class="ql-block">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只要有關于天文方面的科普讀物都要一口氣讀完,然后纏著父親問個不停。我父親雖然是個軍人,但他從小勤奮好學,知識面很廣,在我心中的父親是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的。</p><p class="ql-block">父親離休后一直在廣州居住,2005年清明節父親跟隨母親去文昌拜祭了外婆后,第二天突發重病竟不辭而別!都說葉落歸根,父親18歲參加革命,四海為家,再也沒回過東北,他是把文昌當作了他的家和他的根了!如今父親長眠在文昌的青山烈士公墓,他和航天基地遙遙相望,也能第一時間觀看到祖國發射出去的火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欣慰吧。</p> <p class="ql-block">我在10幾年前就來過石頭公園,當時的感覺就非常的震撼。這次雖是故地重游,但同樣感到熱血沸騰。要說在海南有哪個景點不收費,還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美景,而且人人都能拍出大片感覺的地方,也只有我們文昌的石頭公園了。</p><p class="ql-block">步入園區,海岸上怪石嶙峋,給人一種天外來石的感覺,在驚濤駭浪的沖刷下,這里的石頭經歷了數萬年的洗禮,變得異常圓滑,我們還能在岸邊看到小魚和小螃蟹在游走,野趣十足。其實石頭公園和銅鼓嶺、月亮灣基本屬于一片區域,都在龍樓鎮,我們自駕最方便,可以連著游玩。</p> <p class="ql-block">文昌孔廟位于文昌老城區的文東路,離我外婆的老宅子也不遠。孔廟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現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在全國眾多的孔廟中,這座不朝南開大門的孔廟是絕無僅有的。據說是因為老文昌人曾經立誓:若文昌未出狀元,孔廟就不開大門。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p><p class="ql-block">盡管文昌沒出過狀元,但文昌依舊是海南文化底蘊最豐厚的地方,也是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層出不窮的地方,古代出過進士,現代出過院士。</p> <p class="ql-block">文昌孔廟雖坐落在鬧市之中,廟里面卻極其安靜,與外面的喧囂市井有著天壤之別。孔廟建筑結構嚴謹莊重,幾乎每個元素都是對稱的。內有孔子塑像、狀元橋、大成殿、講堂等等。</p><p class="ql-block">文昌鐘靈毓秀,文脈流長,興教應舉,名士輩出。古有“一里三進士,七里八舉人,師生同榜雙進士,公孫四代三舉人”和“九連科舉半文昌”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文昌孔廟被譽為最具特色的儒家文化園林。庭院里那些古色古香的明清兩代建筑工藝和啟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圍,不僅深深地吸引著莘莘學子,還令游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鄉文昌是一個四季如春色彩斑斕的地方,那金色的陽光、藍色的大海、白色的沙灘和綠色的椰子林構成了一幅幅唯美的海島風情畫卷。我愛文昌這片土地,更愛這里的美景美食。想放飛自我,享受寧靜,您不妨來文昌走走看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涞水县|
扬州市|
伊吾县|
阜宁县|
卢氏县|
昌乐县|
东乡|
嘉善县|
大同县|
内江市|
察哈|
朝阳市|
永丰县|
凌云县|
沾益县|
宜州市|
天等县|
叙永县|
黔西县|
庆阳市|
都兰县|
霍城县|
中西区|
广灵县|
康马县|
尼玛县|
恩施市|
莱阳市|
兰西县|
绥棱县|
昭通市|
兴安县|
海阳市|
阿拉尔市|
沐川县|
甘南县|
平谷区|
镇安县|
威远县|
柏乡县|